妇产科主治医师考试知识点整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妇产科主治医师考试知识点整理
阴疮的辨证论治
首先辨别阴阳。

红肿热痛,发热急骤,脓稠臭秽,或伴全身发热者,为湿热证属阳;肿块坚硬,皮色不变,日久不消,或溃后脓稀淋漓,形体虚羸者,为寒湿属阴。

其次要辨善恶。

溃疡症轻,毒浅,体健者,多属善候;疮疡溃腐,久不收敛,脓水淋漓,恶臭难闻者,多属热毒蕴瘀而气血衰败之恶候。

治疗原则,应按热者清之、寒者温之、湿者化之、坚者削之、虚者补之、下陷者托之的原则处理,常采用内外合治的`方法。

一、湿热型
主要证候:阴部生疮,红肿热痛,甚则溃烂流脓,粘稠臭秽,头晕目眩,口苦咽干,身热心烦,大便干结。

舌红,苔黄,脉滑数。

证候分析:下焦湿热,气血凝滞,蕴结成毒,腐肉成脓,故阴部生疮,红肿热痛,溃腐流脓,粘稠臭秽;湿热熏蒸,故头晕目眩,口苦咽干;热毒内蕴,则心烦身热,大便干结。

舌红苔黄,脉滑数,为湿热邪毒之征。

治疗法则:泻肝清热,解毒除湿。

方药举例:龙胆泻肝汤加土茯苓、蒲公英。

若热毒壅盛者,症见发热不退,渴喜冷饮,溃脓臭秽,治宜清热解毒,化瘀除湿,方用仙方活命饮(《校注妇人良方》)。

白芷、贝母、防风、赤芍、当归尾、皂角刺、穿山甲、天花粉、乳香、没药、金银花、陈皮、甘草节
方中金银花清热解毒;白芷、防风散风祛湿;赤芍、归尾、乳香、没药活血化瘀消肿;穿山甲、皂角刺活血软坚散结;陈皮、贝母理气化痰;天花粉养阴清热;甘草解毒和中。

若疮久不愈,正气不足,邪毒内陷者,宜扶正托毒,方用补中益气汤。

著日久伤阴者,治宜养阴清热解毒,方用百合地黄汤(《金匮要略》方:百合、生地黄)。

二、寒湿型
主要证候:阴疮坚硬,皮色不变,或有疼痛,溃后脓水淋漓,神疲倦怠,食少纳呆,舌淡,苔白腻,脉细弱。

证候分析:寒湿凝滞,痰瘀交阻,肌肤失养,故阴疮坚硬,皮色不变,或有疼痛,溃后脓水淋漓;寒湿凝滞,脾阳不振,故神疲倦怠,食少纳呆。

舌淡,苔
白腻,脉细弱,为寒湿凝滞之征。

治疗法则:温经化湿,活血散结。

方药举例:阳和汤(《外科全生集》)加苍术、茯苓、莪术、皂角刺。

熟地、鹿角胶、姜炭、肉桂、麻黄、甘草、白芥子
方中熟地、鹿角胶补精血而助阳;姜炭、肉桂温经通脉;麻黄、白芥子通阳散滞消疮;莪术、皂角刺行气活血散结;苍术、茯苓燥湿利水以化浊;甘草解毒而调
和诸药。

若正虚邪盛者,症见疮久不敛,心悸气短,治宜托里消毒,方用托里消毒散《女科正宗》),
人参、白术、黄芪、甘草、茯苓、当归、白芍、川芎、银花、白芷、皂角刺、桔梗
方中参、术、芪、草补气助阳;当归、白芍、川芎养血和血;银花、白芷、皂角刺解毒消肿以排脓;黄芪、桔梗外提托毒。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1.妊娠期胎盘合成雌激素:
孕妇体内雌激素水平大幅增加,雌激素可使Na+-K+-ATP酶活性下降,能
量提供减少,导致胆酸代谢障碍;雌激素可使肝细胞膜中胆固醇与磷脂比例上升,
流动性降低,影响对胆酸的通透性,使胆汁流出受阻;雌激素作用于肝细胞表面的
雌激素受体,改变肝细胞蛋白质合成,导致胆汁回流增加。

上述因素综合作用可能导致ICP的发生。

临床研究认为,雌激素不是ICP致病的惟一因素,可能是雌激素代谢异常及肝脏对妊娠期生理性增加的雌激素高敏感性引起的。

2.遗传与环境因素:
流行病学研究发现,ICP发病率与季节有关,冬季发生率高于夏季,且在
母亲或姐妹中有ICP病史的妇女中ICP发生率明显增高,表明遗传与环境因素在
ICP发生中起一定作用。

3.药物:
一些减少胆小管转运胆汁的药物,如肾移植后服用的硫唑嘌呤可引起ICP.。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