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教学设计优秀5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教学设计优秀5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

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一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
1、了解诗的内容,体会作者对春天的描绘与热爱。

2、朗读课文,感受春天的美好。

了解古诗大意。

3、背诵两首古诗。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感受春天的美好。

背诵这两首古诗。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引入新课
1、师:你能背哪些古诗?
指名背诵,表扬鼓励。

2、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两首古诗。

二、学第一首古诗
1、师板书:春晓。

师:谁会读?(指名读,请小老师读)
2、师:谁已经会读了?请他读一读(表扬)。

3、听老师读,说说你听到了什么?
4、听录音,跟着读(两遍)。

5、再听老师读一读,自己轻轻地读一读。

6、师生合作读,一人读一行(生提出不懂的字词,师揭示,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大意。


7、生看图,师讲古诗大意:春意绵绵好睡觉,不知不觉天亮了,猛然一觉惊醒来,到处是鸟儿啼叫。

夜里迷迷糊糊,似乎有沙沙的风雨声,呵风雨风雨,花儿不知吹落了多少。

8、师:谁已经背出来了,请来试一试。

(看图试背,师表扬鼓励)
9、齐背古诗
三、学第二首古诗
1、板书:咏柳(指名认读)
诗得作者是谁呢?(贺知章)师板书。

会背的站起来背一背(表扬鼓励)。

2、听录音,想想你听到了什么?
3、请小老师领读古诗(两遍)。

4、听录音,跟着读(注意停顿)。

生质疑问词,师揭示,生试讲古诗大意。

5、生看图,师讲诗意:高高的柳树像是碧玉装饰成的,下垂披佛的柳枝犹如丝带万千条,你可知道这细嫩的'柳叶是谁裁剪的吗?就是那锋利如尖刀的二月春风啊!
6、指名背诵古诗。

四、复习巩固
1、男生、女生分别朗读两首古诗。

2、指名背诵。

3、小组开展背古诗比赛,选出优胜者,表扬鼓励。

一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教学设计2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教学《静夜思》,学会生字,理解“疑、举、思”等字的意思。

2、背诵并默写《梅花》一诗。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
在古诗的学习中体会《静夜思》一诗中体现出来的意境。

教学过程
一、简短谈话,引入课题。

1、齐读课题。

2、释题。

3、介绍诗人生平。

二、自由读《静夜思》
1、学生字。

2、听课文录音,体会古诗朗读特点。

3、读通诗句。

三、指导朗读。

1、学生试读,评议。

2、听课文录音,体会古诗朗读的特点。

3、跟录音读课文。

4、试读、评议。

四、讲解诗句。

1、读古诗。

圈出不懂的字。

2、学生试解。

3、教师补充更正。

第一句:明:明亮。

床前明亮的月光。

第二句:疑:好象。

好象是撒在地上的一片霜。

第三句:举:抬。

抬头望见了明亮的月光。

第四句:思:思念。

低下头思念自己的故乡和亲人。

4、连起来说说《静夜思》的意思。

五、背诵全诗,体会感情。

1、诗人李白看到明亮的月光,为什么感觉像撒在地上的霜?
2、静夜是深夜,为什么深夜诗人还没睡?
3、诗人这样想念、热爱自己的家乡,我们该怎么读出思乡之情呢?
4、学生自由练习。

指名读。

5、背诵全诗歌。

六、总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教学(梅花)学会诗中的5个生字,理解词义。

2、有感情地读背全诗3体会梅花的风格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诗中的。

重点字词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
二、听课文录音
三、理解诗义
1、学习12两句。

2、正确朗读两句。

说说带点字的意思:数凌
3、说说两句的诗意“墙角边有几枝梅花,因为正毛着严寒独自开放”
4、学习34句。

5、正确读。

6、理解带点字“遥为暗”。

7、试说两句的诗的意思“远远就知道那不是雪,因为有淡淡的清香飘来。


四、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五、指导背诵。

一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教学设计3【教学目标】
1、认识“古、诗”等13个生字。

会写“古、声”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背诵古诗。

【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和朗读背诵。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
1、小朋友们,学了前面的几篇课文,你觉得春天是怎么样的呢?
2、古代的人啊,跟小朋友一样也非常喜欢春天!所以他们写了好多好多的'诗篇来歌颂春天、赞美春天,今天老师就和小朋友一起去学习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

(板书课题,认读生字“古、诗、首”)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题:
(区分“春”“村”的读音)
2、自读古诗,自学生字:
⑴学生借助拼音读古诗。

⑴准确认读诗中的生字。

三、试读课文、读出诗韵
1、师范读:
(注意读好韵脚“晓、鸟、少”和“天、烟、鸢”)
2、学生跟师读。

3、指名读。

4、师生对读。

5、学生齐读。

四、认读、识记生字
1、指名拼读生字(领读)。

(注意读准“诗、首、处”和“村、醉、散”的声母)
2、齐读生字。

3、引导学生识记生字:
⑴自由记生字。

⑴共同探讨识记生字的办法:
比如:“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改一改”等。

自──首舍──古读──诗醒──醉
睡──眠屋──居亲──童外──处
对──树──村闪──问──间──闻
五、巩固生字
1、认读生字卡片。

2、读词语巩固生字:
两首古诗一首儿歌冬眠到处见闻
乡村居住烟花童话散步
六、指导写字
1、书写生字“古、声、多”。

2、观察生字的结构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书空生字笔顺,并逐一指导:
古:横要长而凸。

声:上为“士”,上横长,下横短。

多:上下两部分一样,但位置要注意必须写成“一上一下,上小下大”。

3、生练习书写。

一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教学设计4活动目标:
1、学习古诗《早春》,按照古诗的节律朗诵。

2、理解古诗的基本内容,感受古诗的意境。

活动重点:
学习古诗《早春》,按照古诗的节律朗诵。

活动难点:
理解古诗的基本内容,感受古诗的意境。

活动准备:教学挂图、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出示挂图,导入活动:回顾春天的美丽景象。

(1)引导幼儿讨论。

教师: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天的雨是什么样的?树木、小草有什么变化?
(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观察并大胆表达出来。


(2)仔细观看挂图,感受春天的美丽。

教师:看看画面上有洒满?春天是什么样?
(引导幼儿边看边和同伴讲一讲。


(3)激发幼儿喜爱春天的情感。

教师:你们喜欢春天吗?为什么?
教师小结:春天是一个鸟语花香、万物复苏的`季节,它带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希望。

2、初步欣赏古诗《早春》。

(1)幼儿倾听配乐古诗。

教师:春天是多么美丽啊!我们来听听诗里是怎么说的吧。

(2)幼儿交流。

教师:诗里说的春天是什么样的?
(在幼儿说出古诗里的一些字词时,教师就把这一句完整地念一遍。


(3)幼儿看图欣赏古诗。

教师播放配乐古诗,请幼儿边阅读幼儿用书边倾听。

3、幼儿理解古诗内容。

(1)理解故事的题目。

教师:古诗的名字叫《早春》,这是什么意思呢?
(让幼儿知道这首诗写的是春天刚刚到来时的景色。


(2)初步理解古诗。

教师逐句念出古诗,引导幼儿理解每一句的内容:皇城下着小雨,把大地浸润得酥软,小草钻出地面,远看一片浅绿近看却无。

一年之中最美的就是这早春的景色,它远远胜过了晚春时的满城烟柳。

(3)进一步理解古诗。

教师:为什么在远处看一片小草的浅绿,在近处却什么都没有?你觉得一年之中最美的是什么时候?(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诗句的意思。


4、幼儿朗诵古诗。

(1)教师示范用有节奏的声音朗诵古诗。

(2)幼儿在悠扬的背景音乐声中朗诵古诗。

一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教学设计5教材简析:
这篇课文写了英英和奶奶的一段对话,对话中英英生动而自然地介绍了古诗《静夜思》的作者及诗句的意思,让学生在饶有兴味地朗读祖孙对话的同时,不知不觉的进入古诗的意境。

教材有意创设具体生活情景,使离孩子生活比较远的古诗贴近学生,把古诗意境用一种生活的情境展现在学生面前,既使学生学到对话的语言表达形式,又体会到古诗的内涵,深入浅出,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静夜思》。

2、学会本课生字,两条绿线嫩的只识不写,人事一个偏旁,认识一个多音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诗句意思体会作者思念、热爱故乡的感情。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静夜思》。

2、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美观的书写生字。

教学难点: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诗句意思体会作者思念、热爱故乡的感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挂图、生字卡片。

学生了解李白,收集他的诗。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简介李白,引入课题。

1、简单介绍李白。

2、板书课题,英英学古诗。

3、齐读,正音,英是后鼻音。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投影)图上有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
小结:英英正在和奶奶说话,两人有说有应,有问有答,这叫对话。

2、学会对话的书面表达形式。

3、下面请同学们轻声堵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小节号和生字词。

4、在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5、检查自学效果。

(1)学习生字。

①自己读读词语。

②你在字音上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③个别读,开火车读,齐读、
④去掉拼音后,齐读生字词。

⑤给生字找朋。

(2)学习二类字
①自读,齐读。

②去掉拼音后在读词语。

(3)同学们把这些生字词带入课文读一读,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①自读,同桌位互读。

②指名读,师生共同指导、纠正。

6、两人自由组合分角色朗读课文。

(1)两人互相读。

(2)指名读,男女生对读,分两大组对读。

7、这篇课文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四、指导写字
1、出示打乱顺序的词。

指读,齐读。

2、看清笔顺表里的生字,有什么字感觉比较难写?重点指导“静、意”。

3、学生描红。

临写。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抄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学习《静夜思》。

1、板书课题,解释题意,“静夜”是什么意思?“思”是什么意思?
2、指导看图
(1)图上画的是谁?你对李白有哪些了解?
(2)此时他在想些什么呢?
3、学诗句。

(1)指名读诗句,找出与诗句意思相符的语句,用“____”画出来。

(2)讨论。

第一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①“疑”是什么意思?这里的想象是多么奇特?
②指导有感情朗读第一句诗句。

第二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①说说第二句诗句的意思。

②指着李白看见的这轮明月,想一想,什么时候的`月亮是这样圆圆的,亮亮的。

③在中秋节里,你们是怎么度过的呢?
④中秋节是家家户户团圆的时候,假如你此时独自一个人远在外地,身边没有一个亲人,你会怎么样呢?
⑤是啊,(指着图)此时此刻,李白远离家乡,孤孤单单一个人,他站在窗前,仰望明月,会想些什么呢?
⑥现在,谁愿意来当李白,有感情朗读第二句诗句呢?
(3)表演吟诵诗句。

①边看图边表演吟诵诗句。

②指名上台表演吟诵诗句。

二、表演课文,巩固诗意
1、谁愿意来当奶奶和英英,把她们之间的对话演一遍呢?
2、指名一组上台表演。

三、课外拓展,增加积累。

介绍唐朝王维的思乡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四、小结课文
这篇课文通过对话形式,引出一首古诗,反应了英英对古诗《静夜思》的正确理解,在今后生活中,我们要多背古诗,增加积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