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读不完的大书教学设计(精选3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读不完的大书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读不完的大书教学设计第【1】篇〗
教材分析
本篇课文语言生动有趣。
尤其是描写动物活动的句子。
运用了许多精当妥帖的四字词语。
如“叽叽喳喳”“蹦蹦跳跳”“高空盘旋”“展翅滑翔”“猛扑而下”等词语写出了小动物们活动时生动有趣的样子。
但是如果课堂中纯粹解释词语的意思并不能带给学生丰富的情感体验。
所以在教学中,搭建支架。
采用创设情景、观看视频、联系生活实际、想象画面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会小动物的好玩,感受句子的生动有趣。
其次,每种小动物都带给了人们不同的感觉。
在不同的感受中,激发了学生对大自然这本书的热爱之情以及探索大自然无限乐趣的好奇之心。
02
教学目标
1.通过课堂学习、形近字比较能正确认读“笋、副、旋”3个字,积累“叽叽喳喳、蹦蹦跳跳……”四字词语。
2.通过朗读课文,找出读不完的大书指的是大自然,里面有世界万物。
3.通过品读描写动物的句子,进行多种方式的朗读。
借助、音频视频资料、想象画面、联系生活经验理解“叽叽喳喳、蹦蹦跳跳”等
词语,从声音、动作的具体描写、当作人来写、富有节奏感等不同方面感受用词的丰富有趣,从而体会生动的语言。
4.通过方法的指导,找出觉得生动有趣的语言,感受大自然的无穷乐趣,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03
教学过程
板块一:直接导入,质疑激趣
1.直接导入课题,说说读了课题有什么疑问。
2.带着问题初读全文。
板块二:初读感知,走进大自然之书
1. 检查反馈,读准词语。
易读错词:竹笋棕榈倒影倒映一副,比较副与幅
难读词语:高空盘旋展翅滑翔猛扑而下雄健勇猛
井然有序两军对垒勇敢忠贞
叽叽喳喳蹦蹦跳跳
找出读不完的大书是什么?(大自然)学习6自然段。
2. 学习第1自然段,读读大自然里有什么?
读短语(高远的天空、广阔的大地……)总结,这就是(世界万物)
3. 默读2--5自然段,梳理文章脉络,找出文章具体描写的动物和植物。
完成课堂作业本第4题。
板块三:研读“好玩”,品味语言
1.自由朗读第2自然段。
(1)指名3人读3句话。
(2)想象画面,品味“麻雀的好玩”
①听音频,想象画面,说说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麻雀。
带着感觉读句子。
②聚焦“叽叽喳喳”“蹦蹦跳跳”感受麻雀的活泼可爱。
指导朗读。
(3)观看视频,给动物世界配音,品味“老鹰的好玩”
,时长00:11
00:11
①指名读句子。
猜猜这只老鹰在干什么?
②通过抓住“高空盘旋、展翅滑翔、猛而扑下”,知道老鹰在捕猎。
③观看老鹰捕猎的视频,以视觉的冲击领会老鹰捕猎时的样子。
④说说老鹰捕猎带给你的感觉(雄健勇猛)
⑤老师给动物世界配音,学生也跟着老师的样子配音。
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和加深学生的朗读体验。
感受老鹰捕猎时雄健勇猛的感觉。
指导朗读。
板块四:方法迁移,自学“蚂蚁的好玩”
1.读句子,用读了“_____”词,我仿佛看到了 ________的画面。
用该句式分享交流。
预设:井然有序: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聊聊自己在学习生活中
井然有序的时候。
(出操时、排队吃饭时、放学时)从自己的实际经验出发更好地理解词语意思。
预设:两军对垒
通过想象了解两军对垒的情景,从而知道蚂蚁像军人一样勇敢忠贞。
预设:勇敢忠贞把蚂蚁当作人来写,有了人的精神品质。
指导朗读。
2.总结提升,寻找生动的语言
(1)出示第2自然段,四字词语标红。
发现词语都是四个字的,很富有节奏感,有的还用了修辞手法。
这样可以使句子变得更生动有趣。
(2)男女生合作朗读。
(3)在描写植物的部分再找找这样生动有趣的语言。
学习活动:默读3—5自然段,画出自己觉得生动有趣的句子,想想生动在哪里。
板块五:返璞归真,积累好词
这么生动有趣的句子,让他们深深印在我们的脑海里吧!
积累语句,四字词语的地方挖空,让学生填写。
04
设计意图
一有
有梯度地进行教学
1.整体感知有梯度:在初读课文后我以《课堂作业本》第4题为教学支架进行教学。
先找到第6自然段,知道“大书”就是“大自然”,内容就是“世界万物”。
接着默读2—5自然段,画出小动物和植物的名字。
学生反馈时,将动物和植物都张贴在黑板上。
为巩固学生的学习情况,我再指名借助板书说说动物和植物分别有哪些。
然后去掉板贴再口述。
通过这样由简到难的几个步骤,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清晰的感知。
2.朗读感受有梯度:读词语时,先读容易错的词语,再读有难度的词语,最后读出感受。
读句子时,先读正确,再带着画面读、结合生活体验读、创设情境读。
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孩子一步步加深感受,体会生动好玩的小动物。
读段落时,先读好句子,再连起来读一读,最后把一段话中的三种感觉读出来。
二
有趣味地品味语言
在研读好玩,品味语言板块,我聚焦课文第2自然段进行了多种方式教学,让学生在丰富的情景中体会动物的生动有趣。
在学习描写“小麻雀”的句子中,采用了听音频,想象画面,朗读感受让学生体会。
在学习“老鹰”的句子中,采用了想象画面、引读、观看视频、给动物世界配音的方式让学生体会。
丰富的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加深了学生的阅读体验。
三
有意识地迁移学法
1.第一次学法迁移是在学习完“小麻雀”和“老鹰”的句子后。
让学生按照前两句的学习方法(找关键词语体会画面)自读自学小蚂蚁的句子。
用上“读了____这个词,我仿佛看到了_____的画面”这个句式分享自己的感受。
2.第二次学法迁移是在学习完第2自然段后。
我小结“读起来有节奏感的,用了四字词语的或者运用修辞手法的”这样的句子还有很多,从而让学生默读3—5自然段,再自己找找这样生动有趣的句子。
让学生拥有自主学习的时间,通过找到类似“花儿有红的、黄的、紫的、蓝的……”“我家房子前后栽有各种果树,有梨树、桃树、橘子树、柚子树……”“微风吹来,沙沙的竹叶声,如同温柔的细雨”这样生动有趣的句子呈现学生的思维。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读不完的大书教学设计第【2】篇〗
教学目标:
1.创设情境识字,学习随文理解词语的方法。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大自然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3.感受大自然的乐趣,明白大自然中有无穷的奥秘和极大的学问,是一本读不完的大书,体会作者语言的生动。
教学重点:通过多种方式理解课文,感悟文中内容,体会生动的语言,并激发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感受自然之美,以及所带来的乐趣,明白大自然是一本读不完的大书。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引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读不完的大书》。
通过昨天的预习,我们已经知道,“读不完的大书”指的就是——大自然(板书)。
2.第一次看到这篇课文,我就觉得好亲切,觉得作者朱维之写的就和我小时候的农村生活一模一样。
“我五六岁时,……”(背诵第一自然段,课件出示)(ppt2)
二、初读课文,检查四字词语。
1.想不想像老师这样美美地读一读课文?请大家自由朗读,读得通顺流利。
你读了这篇课文,发现作者在用词方面有什么特点?(四字词语多)老师把这些四字词语请了出来,你看——(ppt3)
2.刚才我听到xxx读“浮云飞鸟”这个词语,读得特别有感觉,我们(1)请你来读一读。
你觉得她读得怎么样?好在哪里?这就叫做“有画面感”,读出了词语的味道。
(2)你们想来试试吗?
浮云飞鸟虾蟹游鱼走兽昆虫花草树木
高空盘旋展翅滑翔猛扑而下两军对垒
雄健勇猛井然有序勇敢忠贞超凡脱俗
(3)刚才我听到同学们读得很精神,这样吧,我们男女生比赛读,男生读第一个,女生读第二个。
3.下面我们把这些词语放进课文中,看看你们还能读好吗。
三、品读第一自然段
1.过渡:谁来读读第一自然段(ppt4)。
哎呀,读得真流利,读得让我感觉自己也好像跟随作者,去大自然中去寻找到了好多好玩的东西。
在这个自然段里,他找到了哪些好玩的东西呢?(板贴:浮云飞鸟虾蟹游鱼走兽昆虫花草树木)
(1)这四个词,作者把它们进行了分类。
分成了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地上跑的三类。
天上的是——浮云飞鸟;水里的是——虾蟹游鱼;地上的是——走兽昆虫、花草树木。
(2)这所有的一切,可以用这个自然段中的一个词语来形容,就是——世界万物。
(板贴:世界万物)
(3)像这样写大自然的四字词语还有很多,你知道哪些?比如日月星辰……(ppt5:日月星辰雨雪风霜江河湖海梅兰竹菊虎豹豺狼)
四、读写结合,学习第二自然段
1.世界万物,不仅好玩,还让人沉思和遐想。
那作者是怎样写出它的好玩儿的?我们来看第二自然段(ppt6)。
请你先自己读一读。
想想这个自然段写了哪些事物?生自由读第二自然段。
写了哪些事物呢?这些都是——动物(板书)。
作者是怎样写出这些动物的好玩的?
我们先来看看小麻雀。
2.“小麻雀叽叽喳喳、蹦蹦跳跳的,叫人愉悦。
”(ppt7)
(1)请个同学读一读。
读了这句,你们觉得小麻雀怎么样?(活泼可爱)你从哪些词语感受到它的可爱的?(叽叽喳喳、蹦蹦跳跳)
(2)“叽叽喳喳”是写小麻雀的——叫声(板书);“蹦蹦跳跳”是写它的——动作(板书);“叫人愉悦”呢?是写它的什么?(给人的感受)(板书:感受)
(3)作者先写小麻雀的叫声——“叽叽喳喳”,再写它的动作——“蹦蹦跳跳”,最后写它带给人的感受——叫人愉悦。
小麻雀活泼可爱的形象就跃然纸上,“小麻雀叽叽喳喳”读——。
3.“老鹰在高空盘旋,展翅滑翔,突然猛扑而下,给人以雄健勇猛的感觉。
”
(1)下面我们把镜头网上拉,看谁来了?请大家注意观察它的动作。
视频(ppt8-1)
(2)这只老鹰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勇猛)(ppt8-2)作者是怎样写出它的勇猛的?(抓住动作)
(3)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句。
4.“蚂蚁搬家,井然有序,当两军对垒时,那勇敢忠贞的精神,真叫人敬佩。
”(ppt9-1)
(1)现在我们把镜头切换到地面上去,看我们最熟悉的一种昆虫——蚂蚁。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2)见过蚂蚁搬家没有?谁来说说。
那就是“井然有序”(变红)(3)“两军对垒”是什么意思?你见过这样的情景吗?我们来看一个视频。
我们得学学作者,能不能用上一些四字词语来形容蚂蚁两军对垒的情景。
(ppt9-2)
预设:气势汹汹、成群结队、机智勇敢、团结协作、勇猛无比……
他们(ppt10:临危不惧勇往直前足智多谋血战到底出奇制胜)面对困境,它们——临危不惧;面对强敌,它们——勇往直前;它们不仅勇敢,还——足智多谋;誓与对方——血战到底,最后总能——出奇制胜。
(3)用上这些词语就可以写出蚂蚁对战时的情景,而作者只用了一个词语来赞美这些小蚂蚁,这个词就是——勇敢忠贞。
虽然只是小蚂蚁,但她们也不轻易投降,给人的感受就是——勇敢忠贞。
5.仿写
(1)我们来看,作者在写这个自然段的小动物时,都写出了它们的动作和给人的感受,在写小麻雀时还写了它的叫声。
你能用上这样的方法写写其他小动物吗?你也可以用上一些自己积累的四字词语,让语言更加简洁。
(2)我这里给大家带来了三种小动物,一起来看看。
(蜜蜂、鱼、狗)ppt11请你选择其中一种小动物写在学习单上。
(3)学生念。
评:四字词语、比喻句、写出了动作等方面。
五、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随着作者一起去读了大自然这本读不完的大书,学习了怎样写出动物的好玩,大自然中还有许多好玩的植物,我们下节课继续。
下课。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读不完的大书教学设计第【3】篇〗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认识“麻、旋”等9个生字;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观察字形、分析字体结构,会写“读、册”等10个生字。
2.通过朗读课文,感受大自然的乐趣,明白大自然中有无穷的奥秘和极大的学问,是一本读不完的大书,体会作者语言的生动。
3.学习“我”善于观察的好习惯,仿照课文写一写自己在大自然这本“读不完的大书”中“读”到的内容。
02
教学过程
一、聊“读书”,学“大书”
1.出示书籍封面。
围绕“读书”展开交流:同学们,你们爱读书吗?这些书读过吗哪本书让你觉得很有趣
2.简介朱维之。
朱爷爷是一位爱读书的老爷爷,更是一位学贯中西的著名学者。
他一生从教六十余年,桃李满园,精通英语、日语、俄语等多国语言,著作等身,在我国教育界、学术界都享有崇高的声誉。
3.导入新课学习: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他向大家推荐“一部永远读不完的大书”。
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吧。
4.板书课题。
从字体结构入手,范写、教学“读”的书写:
强调右半边“头”字中的横画要从言字旁的空白处起笔,最后两
笔撇和点要写舒展。
二、听“大书”,读“大书”
1.出示听读要求,教师范读课文。
要求:(1)圈画生字、不懂的生词。
(2)思考:这部“读不完的大书”是什么
2.组织交流回答问题:这部“书”是什么?(大自然)
3.出示自读要求,组织学生自读课文。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用学过的方法试着理解生词。
(3)思考:朱爷爷为什么称大自然“是一部
永远读不完的大书”
4.检查生字词的自学情况。
(1)认读生字词。
出示词语:不仅麻雀盘旋敬佩姿态春笋几寸一副秋高气爽指名认读词语,交流认读时需要注意的地方。
重点教学:
①“寸”。
出示“寸”字的演化过程图,解读并演示:
一寸”的距离大约就是从手掌根至脉门的长度。
摸一摸脉门,能感觉到脉搏的跳动。
②“副”。
组织交流:认识和它样子相近的字吗(富、幅、福)
出示:
照样子,填一填:一副(样子)一副()
(2)学习写字“四步法”,学生自主学写字。
①教师用“四步法”教学写“册”。
一步看字形:独体字。
二步说笔顺:强调最后一笔是长横,横穿
过整个字,左右两边露出的距离相等。
三步动笔写:教师范写。
四步对字帖:对照字帖,看看每一笔是不是写在田字格相应的位置上。
学生按“四步法”学写“册”,教师巡视,相机指导改进。
②同桌分别学写“梨”“柔”。
要求:独自看,互相说,安静写,仔细对。
同桌推荐并展示,师生共评。
3.交流问题,梳理课文结构。
(1)出示问题:为什么称大自然“是一部永远读不完的大书”
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出示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指名学生朗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2)梳理课文结构
强调句中“无穷的奥秘”“无尽的乐趣”,启发学生寻找课文中对应的内容:这“无穷的奥秘”“无尽的乐趣”都藏在哪里呢文中哪个段落告诉我们了?
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出示课文第1自然段。
齐读课文第1自然段。
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梳理课文结构:
①课文第1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呢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总起总结。
②剩下的第2~5自然段,写的又是什么呢?
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具体描写。
三、品读“大书”,体验“乐趣”
组织学生进行四人小组合作,借助学习单自学课文第2~5自然段:出示学习单和自学要求:
1.自读课文第2~5自然段。
2.小组分工,各自选择最感兴趣的一个自然段仔细品读。
3.画出段落中你觉得有趣、生动的句子读一读,想想课文是通过什么方法表现出来的。
4.和小伙伴们交流,说说朱爷爷为什么喜欢这些“好玩的东西”,以及自己的感受。
围绕“好玩的东西”展开汇报交流:
1.在课文第2~5自然段中,课文具体向大家介绍了哪些“好玩的东西”
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归纳并板
书:飞鸟、昆虫、花草、树木。
2.组织学生根据自己完成的学习单进行汇报,相机点拨精读。
预设“飞鸟”篇:
①课文写了哪些鸟“好玩”在哪儿是用什么方法表现出来的
相机板书:声音描写、动作描写。
②指名读句子。
从文字中,你
感受到了什么
③指导朗读:怎么读,才能读出这样有趣的画面呢师生评价。
预设“昆虫”篇:
①写了什么昆虫它们在做什么“好玩”的事你们见过蚂蚁搬家吗?说说自己见到的情景。
②课文是用什么方法写了这件“好玩的”事
相机板书:拟人。
③指导朗读:小小的蚂蚁竟能让人类敬佩它们,怎样读才能让大家感受到它们勇敢忠贞的精神呢
预设“花草”“树木”篇:
①组织学生运用学习“飞鸟”‘昆虫”篇的方式进行小组汇报。
②相机板书:颜色描写、形态描写、比喻。
③结合课文内容,组织学生讨论自己对“暑寒荣枯”“超凡脱俗”“倒影”的理解。
④指导朗读。
四、仿照“方法”,续写“大书”
1.回顾文中的写作手法,指导学生准备续写。
出示将课文设计成书页形式
的动画演示,引导学生对照板书中作者使用的方法,领悟作者是如何将文章写生动的。
2.出示课题,组织讨论:这本“读不完的大书”里还有些什么
3.出示海底珊瑚、鱼群的,指导学生观察并组织交流:仔细看一看,说说你从中“读”到了什么
4.组织同桌在学习单中合作仿写一个小片段。
5.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师生共同讨论修改。
例文:
原文:海底有成群的鱼儿围绕着珊瑚游来游去。
它们有的在珊瑚上面,有的躲在珊瑚里面,有的游得快,有的游得慢。
在光线的照射下,它们有的是黄色的,有的是绿色,有的还是黄绿相间,美丽极了。
因为它们,大海热闹起来了!
修改后:在深蓝色的海底,成群的鱼儿围绕着珊瑚丛游来游去。
它们有的绕着珊瑚漫步,有的结伴在珊瑚丛的枝丫间你追我赶,还有的躲进珊瑚丛的空
穴中和小伙伴们玩躲猫猫。
在光影的照射下,它们的身体仿佛会变色一样,时而黄、时而绿、时而黄绿相间,美丽极了。
因为它们,宁静的大海深处也变得热闹起来了!
五、作业设计
1.发挥想象,为学习单中的课文段落配上画面,把它做成绘本
读给低年级的同学听。
2.合作或是独立地为这份学习单继续加页,把自己在大自然中寻
找到的“好玩的东西”写下来,让你的这部“读不完的大书”越来越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