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维宪主任在教师培训会上提出的问题与思考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找到每个孩子胸中那个小火星,给它氧气和空间,它就会 熊熊燃起。
•更多有效的学习来自于和同侪交流的过程中,而不是老师 的备课笔记。
•面对不可知未来带来的挑战,比学会解答问题更重要的是 提出问题。
•没有人能比一个充满好奇心的孩子更努力。作业不在量, 在于做什么。
•出题老师不应该因为能把学生按正态分布划成三六九等而 洋洋得意。
我们是知识分子吗? 巴勒斯坦文学理论家萨义德认为,现代知识分子
至少具有这样几个特点: 一是独立,也就是要拥有绝对独立自主的精神空
间。 二是自由,就是要拥有内心的自由和言说的自由。
三是批判,不能局限于自己的专业或职位,而应该关注 整个社会,对一切不合理的价值体系和社会体系,进行 不留余地的批判,以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和民主,维 护人类的良知。批判精神。
人生有两大悲哀:结婚之后不再恋爱,毕业后不再学习。
拒绝学习,就是拒绝成长。家长不学习,孩子看不起。 夫妻一方不学习,就会有隔阂。一个人不学习,跟不上 时代步伐。人活在21世纪,思想不能在20世纪。
思想观念40%+人际关系40%+专业能力20%=成功,从这 个公式里找自己的短板,缺啥学啥,社会需要啥你就学 啥。 不学习是21世纪被淘汰的八种人首选第一的人。
内生动力;深度提问;追求长期胜利。
华人与犹太人是被公认的两个最重视教育、最具智 慧的民族。然而,犹太人人口虽仅有1600万人, 占比全球人口不到0.25%, 却获得了全球22%的诺 贝尔奖, 而占全球20%的华人却只产生了不到1%的 诺奖,是全球平均水平的108倍。
智商:犹太人、黄种人
知识是夺不走的财富。要象尊重上帝那样尊重教师。 犹太人很早就实行了义务教育。公元前70年,时任 犹太最高会议副议长的希塔就曾规定用强迫办法, 使所有儿童一律到学校接受教育,孤儿也不例外。 公元64年,最高祭司加马拉规定各省各城均应开设 初等学校,指派教师教育儿童;儿童满六七岁须强 迫入学。此后,犹太人把信神和受教育看成一件事, 不信神即不得为人,不受教育者便被剥夺一切权利, 并被驱逐出境。
问题与 思考
学校为学生所能做或需要做的一切,
就是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教育的目的就
是训练思维。
杜威
什么是“问题” ? 心理学的解释是:“问题”是指已知某些已有因素
后,必须肯定或确定另外因素的情境。即问题是一 种情境。
心理学家梅耶的定义:“当问题解决想让某种情境 从一种状态转化另一种不同状态,而问题解决者不 知道如何扫清二种状态之间的障碍时,就产生了问 题。”
与西方相比,
我国中小学教育存在哪些问题?
西塞罗: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摆脱现实 的奴役,而非适应现实
孩子在一件事情上成功所产生的自信及其带来的能量是不 可估量的。
由兴趣引发的学习动力一定比功利的目标引发的动力更持 久而有力。
过程导向的努力比结果导向的努力会带来更多意想不到的 收获。
我们更应该关注孩子15年后的成功,而不是现在某一科目 成绩。
四是对真理负责,对权力讲真话,向公众道真情,从自 己的专业背景出发,反抗一切为利益集团而去遮蔽真相 的丑陋行为。
五是创造,真正的知识分子必须要有创造能力,一种源 于专业的原创能力和创造激情。
知识分为哪几个种类?
Know-what即知事,知道是什么,即事实性知识,描 述性知识,用于描述事实、概念、组成与结构的知 识。
为什么是问题意识对学生的成长非常重要? 孔子要求自己和学生“多闻阙疑”,“不耻下问”,认
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 宋代学者陆九渊:“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
进,大疑则大进。” 教育家陶行知:“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 亚里士多德:“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 苏格拉底:“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维诞生。”
2.对新生事物反应迟钝的人
任何一个新生事物的诞生都与巨大的商机挂钩。 任何一个新生事物的诞生,又都在一片反对怀疑拒 绝中悄然来临。21世纪的新生事物一定和趋势有关, 而趋势不是用眼睛看的,是要用眼光来判断的。谁 抓住趋势谁就抓住了未来。马云 任正非
不学习就会把推论当结论,用已知判断未来, 对新生事物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最终一定被社会淘 汰。
它不为感性和无事实根据的传闻所左右。 具有批判性思维的人能在辩论中发现漏洞,并能抵
制毫无根据的想法。
批判性思维有何重要性? 哈佛大学教育改革研究专家瓦格纳《教育大未来》
提出未来人才必备的7个关键力。 批判性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核心是提对问题) 跨界合作与以身作则的领导力; 灵活性与适应力;主动进取与开创精神; 有效口头与书面沟通能力;评估与分析信息的能力; 好奇心与想象力。
标准参照
在一定的行为领域上按照具体的行为标准水平 对被试的测验结果作出直接解释的测验。
它为人们提供了有关被试是否达到某种行为标 准水平或要求的信息,是一种与以经典测验理 论为基础的常模参照测验相对的测验类型。
证据
自诺贝尔奖设立以来,犹太人共拿走了20%的化学 奖、25%的物理奖、27%的生理与医学奖、41%的经 济学奖。在其它顶级国际科学奖项中,这个比例甚 至更高,综合类:38%的美国国家科学奖、25%的京 都奖,数学:27%的菲尔兹奖、38%的沃尔夫奖,信 息类:27%的图灵奖、37%的香农奖、42%的诺依曼 奖;在非科学领域,犹太人还拿走了12%的诺贝尔 文学奖、1/3以上的普利策奖、1/3以上的奥斯卡奖。
哪几种人 容易被社会淘汰? 1.观念落后知识陈旧的人
过期的食品不能吃,过期的观念也不能用。21世纪的 成功学,不是你赢过多少人,而是你帮过多少人。学助 人成功的本领。世界上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就是自己。
人成功在优点上,人失败在缺点上。成功是优点的发 挥,失败是缺点的累计。
六大劣根断送一生:自以为是,不以为然,倚老卖老, 老气横秋,格格不入,每况愈下。
唯一可以随身携带,终身享用不尽的资产。 犹太经典《塔木德》中甚至有这样的话:宁可变卖
所有的东西,也要把女儿嫁给学者。
据统计,1920年时犹太人有70%已脱盲,比其他民 族的比例高出一倍。
德国和德国裔近一半诺奖。 日本:2000年以来,日本共有18位科学家获得诺贝
尔自然科学类奖项,获奖总数居世界第二。
一个好老师一定不会被教科书捆住手脚,教材是给代课老 师准备的。
教育的精髓应该是忘记了课堂上教的所有内容之后沉淀下 来的东西。
在知识爆炸年代,学会如何获得、过滤、分析、使用信息 才是关键。
要进行更高等的智力行为要有坚实的记忆力基础,但绝不 能停留在那。
老师如果不调整自己的角色和功能,也会像公交售票员 一样被淘汰。
储时健
心理学家总结四种情商的结局: 1.有能力有脾气——怀才不遇; 2.有能力没脾气——春风得意; 3.没能力有脾气——一事无成 4.没能力没脾气——贵人相助 。
8.八小时之外不学习的人 胡适:人与人的区别在于八小时之外如何运用。八小
时之内决定现在,八小时之外决定未来。什么样的想法 什么样的生活。
常模参照测指以学生团体测验的平均成绩作为 参照标准,说明某一学生在团体中的相对位置, 将学生分类排队。重在个人与个人之间的比较, 主要用于选拔或编组、编班,要求试题难度适 中,尽量对所有学生都有较强的和区分度。
常模参照测验以鉴别学生个别差异为指导思想, 目的是为了测得学生在所处团体中的相对水平。
英国哲学家波鲁尔:“科学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 终于问题——越来越深化的问题,越来越能触发新问题 的问题”。
爱因斯坦:“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因为解决问题也许是数学或实践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 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以新角度去看旧问题,却需要 创造性的想象力。”
美国《科学教育标准》对科学素养规定的六大特征,其 中第一特征就是“有科学素养意味着一个人对日常所接 触的各种事物能够提出、能够发现、能够回答因好奇心 而引出来的一些问题。”
Know-why即知因,知道为什么、怎样做,即原理性知 识、 规律性知识、因果性知识,知道前因后果关 系的知识,解答为什么的知识。
Know-how即知窍,知道怎样做,又称技能知识、程序 性知识,知道如何处理事件的流程、步骤和方法, 解答怎样做的知识。
Know-who即知人,知道谁知道和谁知道如何做某些 事,又称人际性知识,知道事件的人物关系、特点, 解答找谁做的知识。
美国的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 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可以说,“提出问题 的能力”是创造发明的源泉之一,也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之一,还是终身教育得以实施的保证。
李政道说:学习,就是学习问问题,学习怎样问问题。 所谓提出问题,可以是就学习中的某个问题提出与他人 不同的见解与想法;也可以根据自己对某个问题、现象 或材料的观察、分析、综合,经过类比、归纳、抽象、 概括,提出有价值的需要进一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这 种问题属于创造性的学习与研究活动。
什么是批判性思维? 20世纪40年代,批判性思维被用于标示美国教育改
革的一个主题;初衷是为了矫正教师填鸭式的、低 层次的死板教学模式。
70年代末期,批判性思维培养及训练课程应运而生, 而后陆续在全世界的大学课堂里作为一门课程出现。
80年代成为美国教育改革的核心。
美国批判性思维运动的开拓者恩尼斯新近的表述: 批判性思维是“为决定相信什么或做什么而进行的 合理的、反省的思维”。
什么是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是指在认识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 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 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驱使学生积极思维, 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一种新的知识的学习,在学习者 头脑中要进行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经过一连串的心理 活动,新知识才能同化到原有知识结构中去,形成新的 认知结构。只有具备了能与已学知识对应的认知结构, 思维过程中才会经常出现“为什么”。
7.情商低下的人
很多人翻脸比翻书快。古人说:小不忍则乱大 谋。智商高可以找一个好工作,情商高可以有未 来。逆境商可以变成登峰造极的人。
世界上80%的人见了困难就躲避,将一事无成。 世界上15%的人见了困难能迎刃而解,是成功人士。 世界上5%的人是打着灯笼找困难的人,这种高情 商的人将成为登峰造极的人物。
科学家、哲学家、文学家、艺术家、企业家 —— 爱因斯坦、弗洛伊德、毕加索、格林斯潘、基辛格、 奥尔布赖特、伊曼尼尔、斯皮尔伯格、芭芭拉·史 翠珊、华纳兄弟、莱曼兄弟、默多克、高盛、巴菲 特、索罗斯、黑格尔、扎克伯格……都属于犹太人。
常春藤学生中犹太人也占到了21%的比例,犹太人 的教育为什么这么优秀?
5.技能单一没有特长的人 斯坦福教授卡普兰统计,美国注册在案的720个
职业中,将有47%被人工智能取代。在中国,这个 比例可能超过70%。
没有危机是最大危机,满足现状是最大陷阱。 人一定要在得意时给自己找退路,不要等失意
时再找出路。为什么
6.计较眼前,目光短浅的人
计较眼前会失去未来,计较小钱会失去大 钱。没有远见必寻短见。全世界最好的投资最 没有风险的投资就是投资学习,学习可以让人 有远见,学习才知道未来的趋势。格局
通常认为,所谓的批判性思维,就是指在思维或论 证过程中分析、评价和重构观点或立场的过程。
它包括反思自己的观点与批判别人的观点两方面的 统一,并通过论证使经验常识和科学理论协调一致。
批判性思维是一种基于充分的理性和客观(基于事 实,而非感性 和传闻)事实而进行理论评估与客 观评价的能力与意愿。
3.靠个人能力单打独斗的人 21世纪ຫໍສະໝຸດ 英雄退位团队进位的时代,抱团打天下已是
趋势,谁拥有人群,谁就拥有市场,1+1=2叫数学 ,1+1 =11叫经济学。一根筷子能折断,十双筷子折不断。18
4.玻璃心,心理脆弱容易受伤害的人 事情发生的大小不重要,而你的想法看法很重要。事
情本身不伤害人,而你的想法会伤害你。就像我们熟悉 的老和尚和小和尚下山的故事一样,那个小和尚被自己 的想法折磨得死去活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