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第五章 内部控制与会计职业道德.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一)财产清查结果处理的步骤 • (二)财产清查结果核算应设置的账户 • (三)财产清查结果的帐务处理
(一)财产清查结果处理的步骤
• 1 .审批前的处理 根据清查结果,编制有关记账凭证,在相关账 簿中进行登记,调整账簿记录,以达到账实一 致。
• 2 .审批之后的处理 审批以后,根据发生差异的原因和审批处理意 见,会计人员应当再编制记账凭证,计入相关 账簿,保证账簿记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帐存 金额
年月日 对比结果 备 注 盘盈 盘亏
合计 盘点人:
出纳员:
银行存款的清查
• 银行存款清查的要求
(1)检查有关银行存款的经济业务是否已全部 登记入账;
(2)既要注意对金额的核对,又要注意对银行 结算凭证种类的核对;
(3)要注意对未达账项的调整; (4)应当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 银行存款清查的技术方法:核对法
内部控制的演讲轨迹
• 五阶段 • 内部牵制 • 内部控制制度 • 内部控制结构 • 内部控制整体框架 • 企业风险管理框架
内部牵制
• 内部牵制是帐户和程序组成的协作系统, 这个系统使得员工在从事本身工作时,独 立地对其他员工的工作进行连续性的检查, 以确定其舞弊的可能性。
• 内部牵制是内部控制的核心。 • 公元前3600年,美索不达米亚文化延续至
银行存款清查的程序
• (1)检查、核对账簿记录 • (2)确认未达账项
未达账项是指单位与银行之间一方已经入账,
另一方因未收到有关凭证而未记账的款项。 四种情况:
a.企业已收,银行未收。单位已经收款入账, 登记银行存款增加,而开户银行尚未入账;
b.企业已付,银行未付。单位已经付款入账, 登记银行存款减少,而开户银行尚未入账;
内部控制的内容
• 内部控制的目标
– 战略目标 – 报告目标:验证会计信息
的正确可靠性 – 经营目标:提高经营效率 – 守法目标:激励相关人员
遵循既定的方针、政策
内部控制的内容
• 控制要素: • 内部环境 • 目标制定 • 事项识别 • 风险评估 • 风险反应 • 控制活动 • 信息与沟通 • 监控
企业存款户,企业尚未受到通知,没有入帐。
ANSWERS
• 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2004年4月30日
单位:元
银行对帐单
金额 银行存款日记账
金额
银行对帐单余额
+:企业已收、银行尚未入帐金额 1 存入转账支票 2 存入现金 -:企业已付、银行尚未入帐金额 1 开出转帐支票
38900 银行存款日记帐余额
400 1200
(1)4月29日,企业开出转帐支票600元,支付供货单位帐 款,支票尚未到达银行,银行尚未入帐。
(2)4月29日,企业存入转帐支票一张,计400元,银行尚未 入帐。
(3)4月30日,企业存入销货款现金1200元,银行尚未入帐。 (4)4月30日,银行代付水电费260元,企业尚未受到通知,
没有入帐。 (5)4月30日,银行计算应付给企业存款利息160元,已记入
量额量额数金数金 量额量额
报告人(签章):
固定资产清查
• 固定资产清查的常用方法:
盘点法,有时也采用技术推算法。
固定资产盘盈盘亏报告表
部门:
年月日
固固固
盘盈
盘亏
毁损
原
定定定 资资资
因
产产产数重累数原已数原已
编名规量估计量价提量价提
号称格
价折
折
折
及
旧
旧
旧
型
号
处
审批部门
理
意
见
调查小组
使用保管部门
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
保证的现金的安全、完整,做到现金的 账面数额和实存数额日日相符。
• 现金管理的措施
现金收支业务中的相关职务必须分离; 内控 现金收付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相关规定; 规范 建立灵活的稽核制度。
内部控制在银行存款业务中的应用
• 银行存款管理的目标
保证银行存款的安全、完整,定期将企业银行 存款日记帐和银行送来的企业银行存款对账单 核对相符。 确保银行存款账户有足够的数额,以保证企业 正常经营所需的资金。
(二)财产清查结果核算应设置的账户
• “待处理财产损益”账户 该账户是一个双重性的账户。下设“待处理流动资产损 益”和“待处理固定资产损益”两个明细账户。 其结构为:
借方 “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方
(1)盘亏数和毁损数
(1)确定的盘盈数
(2)批准后结转的盘盈数
(2)批准后结转的 盘亏数和毁损数
余额:尚未批准处理
内部控制的内容
• 内部控制的手段
– 组织规划控制 – 授权批准控制 – 文件记录控制 – 实物安全控制 – 职工素质控制 – 预算控制 – 风险控制 – 业绩报告控制 – 电子信息控制 – 内部审计
内部控制的内容
表6-1 近年中国银行内部挪用公款案件
犯案时间
1992年 1993-1995年
1993-2001年 2003年
2003-2004年
2004年 2004年
涉案分行
广东 中山
开平 顺德 北京
湖北 沈阳
涉案金额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900 万港元 4.27 亿元人民币
39 亿元港币 3 415 万元港币 3 000 万元人民币
460 万元人民币 100 多万元人民币
第二节 会计系统中的内部控制
会计制度与内部控制
• 广义的会计制度泛指进行会计工作、处理会计业 务中所应遵循的规范。具体地说,包括《公司 法》、 《会计法》等的规定,企业会计准则、行
• 包含五个相互关联的要素:控制环境,风 险评估,组织机构,权责划分,人力资源 政策及执行
企业风险管理(ERM)框架
• 提出风险组合观念 • 新增战略目标、风险偏好和风险容忍度概
念 • 新增目标制定、事项识别、风险反应三个
要素 • 风险管理定义:企业风险管理是一个为企
业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
存货业务中的相关职务分离;
规范
建立存货盘存控制制度;
建立合理的存货计价及管理制度。
信息化环境下的内部控制
• 常规控制
1.组织与操作控制 2.开发与维护控制 3.硬件和系统软件控制 4.系统安全控制
• 应用控制
1.输入控制 2.处理控制 3.输出控制
内控 规范
内部控制的局限性
过失
舞弊
无意识 疏忽与估计、判断错误
• 银行存款管理的措施
银行存款收付业务中的相关职务必须分离;
严格支票管理; 定期将企业银行存款日记帐和银行送来的企业 银行存款对账单核对相符。
内控 规范
存货的内部控制
• 存货控制的目标
保证存货的帐存数和实存数相符。
保证存货的计价正确合理。
合理经济的购入材料(商品)及制造商品。
• 存货控制的方法
内控
• 清查的程序大致为:
首先,检查、核对帐簿记录。 其次,编制债权、债务款项对帐单。 最后,编制“债权、债务清查结果报告表”。
表6-4 债权、债务清查结果报告表
单位名称:
年月日
总分类帐户 明细帐户 发 对方 对比
差异原因及金额
备注
生 结存 结果
名称 金额 名称 金额 日 期
额 及差 未达 异额 帐项
有目的欺骗
内部控制的局限性
内
部
效益
成本
控 制
第三节 财产清查
本节内容: • 一、财产清查的含义、种类 • 二、财产清查的方法 • 三、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
财产清查的概念
• 财产清查是指对各项财产、物资进行实地 盘点和核对,查明财产物资、货币资金和 结算款项的实有数额,确定其账面结存数 额和实际结存数额是否一致,以保证帐实 相符的一种会计专门方法。
有争 议帐
无法 收回
项
帐项
清查人员:
主管人员:
存货的清查
• 清查常用的方法: 盘点法,有时也采用技术推算法。
• 原则上,在盘点时,存货的保管人应在场,并参加盘 点工作。在盘点时,必须以各项存货目录规定的名 称规格为标准,查明各项存货的名称、规格,盘点各 类存货的数量同时检查存货的质量。盘点结束时, 根据盘点结果如实填制“盘存单”,存货保管人员, 盘点人员共同签章后,根据 “盘存单”和有关帐簿 记录编制“盘点盈亏报告单”。
财产清查的目的
(1)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性,为可靠的编制 会计报表提供保证。
(2)反映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完善,并促 使企业加强管理,提高效率。
财产清查的种类
按清查对象范围的不同
财产 清查
按清查时间的不同
按清查的组织形式不同
全面清查 局部清查 定期检查 不定期检查 单位自己组织清查 外单位组织清查
余额:尚未批准处理
盘亏数和毁损数
盘盈数
(三)财产清查结果的帐务处理
• 1.财产盘盈的帐务处理 • 2.财产盘亏和毁损的帐务处理 • 3.坏帐损失的帐务处理
(三)财产清查结果的帐务处理
• 现金清查发现的长款或短款,应根据“现 金盘点报告表”进行处理,以确保账实相 符,并对长、短款做出处理。现金长、短 款一般通过“待处理财产损益”科目进行 核算,待查明原因后,再根据不同原因及 处理结果,将其转入有关科目。无法查明 的现金溢缺,经批准后,贷记“营业外收 入——现金溢余“或借记”管理费用—— 现金短缺“科目。
认识内部控制
• 内部控制的含义 • 内部控制是单位为了实现组织目标,保证
自身的运作效率和效果,保护本单位财产 安全、完整,确保会计及其它数据的 准确可靠,保证国家的财经纪律和本单位 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利用单位内部分工 而产生的相互制约、相互联系关系,而形 成的一系列具有控制职能的方法、措施、 程序,并予以规范化、系统化,使之组成 一个有效的控制机制。
存货盘存单
单位名称: 盘点时间:
财产类别:
存放地点:
编号:
编号 名称 规格 计量 帐面 实际盘点 备注
或型 单位 结存 数量 单价 金额
号
数量
盘点人:
实物保管人(签章)
盘点盈亏报告单
单位名称:
年月日
编号:
编 类 计 单 实存 帐存 差异
备
号 别 量 价 数 金 数 金 盘盈 盘亏 注
及单 名位 称
业会计制度等的要求,以及各单位内部的会计制 度等。
• 会计制度的相当一部分内容和内部控制有关。
• 会计制度设计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
第一:会计人员及机构是否独立;
•
第二:制定严格、详细的业务处理程序;
•
第三:配备适当的会计工作人员,并对每个
会计人员的职责作出明确规定。
内部控制在现金业务中的应用
• 现金管理的目标
银行对帐单 银行对帐单余额
+:企业已收、银行尚未 入帐金额
-:企业已付、银行尚未入 帐金额
调整后银行对帐单余额
金额
银行存款日记账
银行存款日记帐 余额
+:银行已收、 企业尚未入帐金 额
-:银行已付、 企业尚未入帐金 额
调整后银行存款 日记帐余额
金额
思考题
• 某企业2004年4月底银行存款日记帐余额40000元, 银行对帐单余额38900元。经逐笔核对,双方记帐 均无差错,但是发现有下列未达帐项:
+:银行已收、企业尚未入 帐金额
1 存款利息
-:银行已付、企业尚未入 600 帐金额
1 银行代付水电费
40000 160 260
调整后银行对帐单余额
39900 调整后银行存款日记帐余额 39900
债权债务的清查
• 定义:
• 债权、债权清查是指对单位应收、应付项目及其它应收, 应付项目等结算和往来款项所实施的清查,所采用的方法 是查询法或核对法,或二者的结合。
c.银行已收,企业未收。开户银行已代单位收款 入账,登记银行存款增加,而单位尚未入账;
d.银行已付,企业未付。开户银行已代单位付 款入账,登记银行存款减少,而单位尚未入账。
• (3)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调整未达款项。 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方法.
表6-3 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币种
开户银行
账号
年月 日
第五章 内部控制与会计职业道德
• 内部控制的基本原理 • 会计系统中的内部控制 • 财产清查 • 公司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
认识内部控制
• 《周礼》周朝 • “虑夫掌财用财之吏,渗漏乾后,或者容
兼而肆欺……于是一毫财之出入,数人之 耳目通焉” • 意大利:复式记账 • 美国,1929,《财务会计报告的验证》
财产清查的方法
• 1.实地盘点法 • 2.技术推算法 • 3.查询法 • 4.核对法
现金的清查
• 现金清查的技术方法:实地盘点法 • 现金清查的方法采用账实核对法。 • 现金清查的程序 (1)实地盘点,核对账簿; (2)登记“库存现金盘点报告表”。
表6-2 库存现金盘点报告表
单位 币种
实存 金额
财产清查的原因
由于种种原因,各单位日常在账簿中 所记录的资料与其财产的实际状况往往会 存在着一定差异,使得财产的账面数额同 实际数额产生不符,就需要定期和不定期 地运用专门的方法对财产进行清查、盘点、 核对,确定财产的实存数额,并将其与账 存数额相对比。目的是保证财产的安全、 完整和合理、有效地使用。
20世纪40年代
内部控制制度
• 公司制的形成 • 管理理论的创立 • 审计模式的变革 • 由组织结构、方法程序和内部审计构成 • 包括了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
内部控制结构
• 包括为提供达到企业特定目标的合理保证 而建立的各种政策和程序。
内部控制整体框架
• 1992年提出,coso,美国专门研究内部控 制问题的组织
(一)财产清查结果处理的步骤
• 1 .审批前的处理 根据清查结果,编制有关记账凭证,在相关账 簿中进行登记,调整账簿记录,以达到账实一 致。
• 2 .审批之后的处理 审批以后,根据发生差异的原因和审批处理意 见,会计人员应当再编制记账凭证,计入相关 账簿,保证账簿记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帐存 金额
年月日 对比结果 备 注 盘盈 盘亏
合计 盘点人:
出纳员:
银行存款的清查
• 银行存款清查的要求
(1)检查有关银行存款的经济业务是否已全部 登记入账;
(2)既要注意对金额的核对,又要注意对银行 结算凭证种类的核对;
(3)要注意对未达账项的调整; (4)应当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 银行存款清查的技术方法:核对法
内部控制的演讲轨迹
• 五阶段 • 内部牵制 • 内部控制制度 • 内部控制结构 • 内部控制整体框架 • 企业风险管理框架
内部牵制
• 内部牵制是帐户和程序组成的协作系统, 这个系统使得员工在从事本身工作时,独 立地对其他员工的工作进行连续性的检查, 以确定其舞弊的可能性。
• 内部牵制是内部控制的核心。 • 公元前3600年,美索不达米亚文化延续至
银行存款清查的程序
• (1)检查、核对账簿记录 • (2)确认未达账项
未达账项是指单位与银行之间一方已经入账,
另一方因未收到有关凭证而未记账的款项。 四种情况:
a.企业已收,银行未收。单位已经收款入账, 登记银行存款增加,而开户银行尚未入账;
b.企业已付,银行未付。单位已经付款入账, 登记银行存款减少,而开户银行尚未入账;
内部控制的内容
• 内部控制的目标
– 战略目标 – 报告目标:验证会计信息
的正确可靠性 – 经营目标:提高经营效率 – 守法目标:激励相关人员
遵循既定的方针、政策
内部控制的内容
• 控制要素: • 内部环境 • 目标制定 • 事项识别 • 风险评估 • 风险反应 • 控制活动 • 信息与沟通 • 监控
企业存款户,企业尚未受到通知,没有入帐。
ANSWERS
• 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2004年4月30日
单位:元
银行对帐单
金额 银行存款日记账
金额
银行对帐单余额
+:企业已收、银行尚未入帐金额 1 存入转账支票 2 存入现金 -:企业已付、银行尚未入帐金额 1 开出转帐支票
38900 银行存款日记帐余额
400 1200
(1)4月29日,企业开出转帐支票600元,支付供货单位帐 款,支票尚未到达银行,银行尚未入帐。
(2)4月29日,企业存入转帐支票一张,计400元,银行尚未 入帐。
(3)4月30日,企业存入销货款现金1200元,银行尚未入帐。 (4)4月30日,银行代付水电费260元,企业尚未受到通知,
没有入帐。 (5)4月30日,银行计算应付给企业存款利息160元,已记入
量额量额数金数金 量额量额
报告人(签章):
固定资产清查
• 固定资产清查的常用方法:
盘点法,有时也采用技术推算法。
固定资产盘盈盘亏报告表
部门:
年月日
固固固
盘盈
盘亏
毁损
原
定定定 资资资
因
产产产数重累数原已数原已
编名规量估计量价提量价提
号称格
价折
折
折
及
旧
旧
旧
型
号
处
审批部门
理
意
见
调查小组
使用保管部门
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
保证的现金的安全、完整,做到现金的 账面数额和实存数额日日相符。
• 现金管理的措施
现金收支业务中的相关职务必须分离; 内控 现金收付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相关规定; 规范 建立灵活的稽核制度。
内部控制在银行存款业务中的应用
• 银行存款管理的目标
保证银行存款的安全、完整,定期将企业银行 存款日记帐和银行送来的企业银行存款对账单 核对相符。 确保银行存款账户有足够的数额,以保证企业 正常经营所需的资金。
(二)财产清查结果核算应设置的账户
• “待处理财产损益”账户 该账户是一个双重性的账户。下设“待处理流动资产损 益”和“待处理固定资产损益”两个明细账户。 其结构为:
借方 “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方
(1)盘亏数和毁损数
(1)确定的盘盈数
(2)批准后结转的盘盈数
(2)批准后结转的 盘亏数和毁损数
余额:尚未批准处理
内部控制的内容
• 内部控制的手段
– 组织规划控制 – 授权批准控制 – 文件记录控制 – 实物安全控制 – 职工素质控制 – 预算控制 – 风险控制 – 业绩报告控制 – 电子信息控制 – 内部审计
内部控制的内容
表6-1 近年中国银行内部挪用公款案件
犯案时间
1992年 1993-1995年
1993-2001年 2003年
2003-2004年
2004年 2004年
涉案分行
广东 中山
开平 顺德 北京
湖北 沈阳
涉案金额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900 万港元 4.27 亿元人民币
39 亿元港币 3 415 万元港币 3 000 万元人民币
460 万元人民币 100 多万元人民币
第二节 会计系统中的内部控制
会计制度与内部控制
• 广义的会计制度泛指进行会计工作、处理会计业 务中所应遵循的规范。具体地说,包括《公司 法》、 《会计法》等的规定,企业会计准则、行
• 包含五个相互关联的要素:控制环境,风 险评估,组织机构,权责划分,人力资源 政策及执行
企业风险管理(ERM)框架
• 提出风险组合观念 • 新增战略目标、风险偏好和风险容忍度概
念 • 新增目标制定、事项识别、风险反应三个
要素 • 风险管理定义:企业风险管理是一个为企
业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
存货业务中的相关职务分离;
规范
建立存货盘存控制制度;
建立合理的存货计价及管理制度。
信息化环境下的内部控制
• 常规控制
1.组织与操作控制 2.开发与维护控制 3.硬件和系统软件控制 4.系统安全控制
• 应用控制
1.输入控制 2.处理控制 3.输出控制
内控 规范
内部控制的局限性
过失
舞弊
无意识 疏忽与估计、判断错误
• 银行存款管理的措施
银行存款收付业务中的相关职务必须分离;
严格支票管理; 定期将企业银行存款日记帐和银行送来的企业 银行存款对账单核对相符。
内控 规范
存货的内部控制
• 存货控制的目标
保证存货的帐存数和实存数相符。
保证存货的计价正确合理。
合理经济的购入材料(商品)及制造商品。
• 存货控制的方法
内控
• 清查的程序大致为:
首先,检查、核对帐簿记录。 其次,编制债权、债务款项对帐单。 最后,编制“债权、债务清查结果报告表”。
表6-4 债权、债务清查结果报告表
单位名称:
年月日
总分类帐户 明细帐户 发 对方 对比
差异原因及金额
备注
生 结存 结果
名称 金额 名称 金额 日 期
额 及差 未达 异额 帐项
有目的欺骗
内部控制的局限性
内
部
效益
成本
控 制
第三节 财产清查
本节内容: • 一、财产清查的含义、种类 • 二、财产清查的方法 • 三、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
财产清查的概念
• 财产清查是指对各项财产、物资进行实地 盘点和核对,查明财产物资、货币资金和 结算款项的实有数额,确定其账面结存数 额和实际结存数额是否一致,以保证帐实 相符的一种会计专门方法。
有争 议帐
无法 收回
项
帐项
清查人员:
主管人员:
存货的清查
• 清查常用的方法: 盘点法,有时也采用技术推算法。
• 原则上,在盘点时,存货的保管人应在场,并参加盘 点工作。在盘点时,必须以各项存货目录规定的名 称规格为标准,查明各项存货的名称、规格,盘点各 类存货的数量同时检查存货的质量。盘点结束时, 根据盘点结果如实填制“盘存单”,存货保管人员, 盘点人员共同签章后,根据 “盘存单”和有关帐簿 记录编制“盘点盈亏报告单”。
财产清查的目的
(1)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性,为可靠的编制 会计报表提供保证。
(2)反映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完善,并促 使企业加强管理,提高效率。
财产清查的种类
按清查对象范围的不同
财产 清查
按清查时间的不同
按清查的组织形式不同
全面清查 局部清查 定期检查 不定期检查 单位自己组织清查 外单位组织清查
余额:尚未批准处理
盘亏数和毁损数
盘盈数
(三)财产清查结果的帐务处理
• 1.财产盘盈的帐务处理 • 2.财产盘亏和毁损的帐务处理 • 3.坏帐损失的帐务处理
(三)财产清查结果的帐务处理
• 现金清查发现的长款或短款,应根据“现 金盘点报告表”进行处理,以确保账实相 符,并对长、短款做出处理。现金长、短 款一般通过“待处理财产损益”科目进行 核算,待查明原因后,再根据不同原因及 处理结果,将其转入有关科目。无法查明 的现金溢缺,经批准后,贷记“营业外收 入——现金溢余“或借记”管理费用—— 现金短缺“科目。
认识内部控制
• 内部控制的含义 • 内部控制是单位为了实现组织目标,保证
自身的运作效率和效果,保护本单位财产 安全、完整,确保会计及其它数据的 准确可靠,保证国家的财经纪律和本单位 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利用单位内部分工 而产生的相互制约、相互联系关系,而形 成的一系列具有控制职能的方法、措施、 程序,并予以规范化、系统化,使之组成 一个有效的控制机制。
存货盘存单
单位名称: 盘点时间:
财产类别:
存放地点:
编号:
编号 名称 规格 计量 帐面 实际盘点 备注
或型 单位 结存 数量 单价 金额
号
数量
盘点人:
实物保管人(签章)
盘点盈亏报告单
单位名称:
年月日
编号:
编 类 计 单 实存 帐存 差异
备
号 别 量 价 数 金 数 金 盘盈 盘亏 注
及单 名位 称
业会计制度等的要求,以及各单位内部的会计制 度等。
• 会计制度的相当一部分内容和内部控制有关。
• 会计制度设计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
第一:会计人员及机构是否独立;
•
第二:制定严格、详细的业务处理程序;
•
第三:配备适当的会计工作人员,并对每个
会计人员的职责作出明确规定。
内部控制在现金业务中的应用
• 现金管理的目标
银行对帐单 银行对帐单余额
+:企业已收、银行尚未 入帐金额
-:企业已付、银行尚未入 帐金额
调整后银行对帐单余额
金额
银行存款日记账
银行存款日记帐 余额
+:银行已收、 企业尚未入帐金 额
-:银行已付、 企业尚未入帐金 额
调整后银行存款 日记帐余额
金额
思考题
• 某企业2004年4月底银行存款日记帐余额40000元, 银行对帐单余额38900元。经逐笔核对,双方记帐 均无差错,但是发现有下列未达帐项:
+:银行已收、企业尚未入 帐金额
1 存款利息
-:银行已付、企业尚未入 600 帐金额
1 银行代付水电费
40000 160 260
调整后银行对帐单余额
39900 调整后银行存款日记帐余额 39900
债权债务的清查
• 定义:
• 债权、债权清查是指对单位应收、应付项目及其它应收, 应付项目等结算和往来款项所实施的清查,所采用的方法 是查询法或核对法,或二者的结合。
c.银行已收,企业未收。开户银行已代单位收款 入账,登记银行存款增加,而单位尚未入账;
d.银行已付,企业未付。开户银行已代单位付 款入账,登记银行存款减少,而单位尚未入账。
• (3)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调整未达款项。 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方法.
表6-3 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币种
开户银行
账号
年月 日
第五章 内部控制与会计职业道德
• 内部控制的基本原理 • 会计系统中的内部控制 • 财产清查 • 公司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
认识内部控制
• 《周礼》周朝 • “虑夫掌财用财之吏,渗漏乾后,或者容
兼而肆欺……于是一毫财之出入,数人之 耳目通焉” • 意大利:复式记账 • 美国,1929,《财务会计报告的验证》
财产清查的方法
• 1.实地盘点法 • 2.技术推算法 • 3.查询法 • 4.核对法
现金的清查
• 现金清查的技术方法:实地盘点法 • 现金清查的方法采用账实核对法。 • 现金清查的程序 (1)实地盘点,核对账簿; (2)登记“库存现金盘点报告表”。
表6-2 库存现金盘点报告表
单位 币种
实存 金额
财产清查的原因
由于种种原因,各单位日常在账簿中 所记录的资料与其财产的实际状况往往会 存在着一定差异,使得财产的账面数额同 实际数额产生不符,就需要定期和不定期 地运用专门的方法对财产进行清查、盘点、 核对,确定财产的实存数额,并将其与账 存数额相对比。目的是保证财产的安全、 完整和合理、有效地使用。
20世纪40年代
内部控制制度
• 公司制的形成 • 管理理论的创立 • 审计模式的变革 • 由组织结构、方法程序和内部审计构成 • 包括了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
内部控制结构
• 包括为提供达到企业特定目标的合理保证 而建立的各种政策和程序。
内部控制整体框架
• 1992年提出,coso,美国专门研究内部控 制问题的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