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穿住话古今(二)》教学设计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追根寻源
2、课题:吃穿住话古今(二)
第一课时:从服饰话古今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我国服饰与人们生活和社会生产的关系,由此体会人类的文明进步与社会的发展。
能力目标:学习用联系、比较、发展的眼光研究和看待事物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服饰是社会发展的标志,是社会经济、文化程度的体现。
通过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感受中国人的智慧及创造精神,增强学生对祖国博大精深的服饰文化的自豪感。
树立为祖国作贡献,为社会进步作贡献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学生和内容分析:
随着社会进步和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人们对服饰的追求也日渐挑剔。
面对市场上色彩斑澜的各式服饰,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大潮蜂踊而至的西服、韩装、牛仔等世界各国的服装让人眼花缭乱。
在不少学生的眼中,这些舶来品才是服饰的精品,才是引领服装潮流的先锋,才是值得他们梦寐以求的穿着。
而对灿烂多彩的中华服饰和中华服饰源远流长的历史,他们知之甚少,对中华服饰对世界服饰的影响更是只知皮毛。
这种数典忘祖的现象告诉我们,如果再不加以引领,就会割裂历史,忘却中华五千年的悠久遗产,就难以让学生树立和增强民族的自豪感。
本课内容是“从服饰看历史”和“从服饰看社会”。
通过这两个方面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到:1、古往今来衣料的发展历程,及其纺织技术的发展。
透过现在人们穿着的衣料,反映了事物的沿袭击与变迁,以及现代衣料和纺织技术对传统的继承与发展;2、服饰文化具有一定的社会历史性、人文性,体现了不同时代人们的智慧和审美观。
同时,通过对唐服、旗袍的承袭;唐服对日本和服的影响;对牛仔服、西服等舶来品的认同和吸收;丝绸之路的发展等各个层面,反映了服饰文化的国际性、历史传承性。
让学生综合地、发展与联系地、多角度地理解中国“穿”的文化。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方法:用联系与比较的方法进行探究性学习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活动一:引入学习
1、(出示学生不同季节服饰的两张生活照)提问:什么季节照的,为什么?服饰与什么有关?
2、(出示穿着不同职业服饰的几张图片)提问:他们是从事什么工作的?根据什么断定的?服饰还与什么有关?
3、师生讨论服饰还和什么有关。
小结:服饰与季节气候、职业身份、经济水平、生产技术等有关。
并提出用服饰与相关事物的联系,来了解当时社会的情况。
活动二:服饰起源与人类文明进步
1、(出示远古人赤身裸体和用树叶遮身的两张图片)提问:①图片中的远古人有什么不同?
②从赤身裸体到树叶遮身,说明了什么?
小结:人类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不知穿衣,赤身裸体,认为是很自然的事。
后来,人们懂
得了遮羞,开始用树叶来遮挡身体,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大进步。
2、(出示远古人穿树叶和穿兽皮的两张图片)提问:从用树叶遮身到兽皮为衣,你还能猜测到什么?
小结:由此可以推测,很多年前的地球,气候四季如春,无严寒酷暑。
后来地球逐渐变冷,严寒降临时,人们龟缩在洞穴里,生火取暖,要出洞去打猎、采集时,他们就用兽皮来御寒。
3、(出示教材上第一幅图)提问:这个古人是用什么工具来缝制衣服?
小结:据考古发现,早在几万年前,我们的祖先就能用骨针来缝合兽皮做衣服了,这可是人类服装史上的一大进步。
当然,和我们现在相比,当时社会制作水平还是相当低下。
活动三:服饰变化与社会发展
1、(出示教材上的麻和丝衣图)提问:这些是什么面料?
小结:6000多年前,人们就能把野生麻的杆撕开捻成线,织成麻布。
这件丝衣是2000多年前的,重量仅49克,不到一两,真是薄如蝉翼,轻若烟雾。
2、(出示古代丝绸之路图)提问:丝绸之路有什么作用?
小结:丝绸之路让中国的丝绸走向了世界,促进了古代中国与西域各国的商业往来,见证了当时社会的繁荣昌盛。
3、(出示用丝绸做的各种各样的服饰图片)提问:服饰又发生了什么变化?透过服饰的变化,我们能看到当时社会怎么样?
4、(出示黄道婆的图片)提问:①谁来讲一讲黄道婆的故事?
②黄道婆做出了什么贡献?
小结:黄道婆对中国纺织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正因为她传播并改革了棉纺织机械和纺织技术,才促进了棉花种植的大面积推广和棉纺织业的迅速发展,人们才穿上了价廉物美的用棉布做的服饰。
5、(出示唐朝的武士服、百姓服、宰相服、皇帝服图片)提问:猜一猜,这几套服饰分别是什么人穿的?由此看出,服饰与什么有关?
小结:同学们,远古时候的树叶兽皮做的服饰是用来遮羞、暖体的,而现在这些服饰已经成为不同身份地位的标志。
我们的服饰在不断地发展变化,我们的社会也在不断地发展。
6、(出示唐服和服图片)提问:①这是什么服饰?
②和服与唐朝服饰有相似的地方吗?为什么那么相似?
小结:在唐朝服饰的影响下,和服成了日本的国服。
唐代服饰不仅对日本,还对朝鲜、东南亚等一些国家产生了很大影响。
至今,一些东南亚国家仍把唐朝的服饰作为正式的礼服,可见影响之深远。
7、(出示长袍马褂、西装、中山装图片)提问:①同学们知道这几套服饰的名称吗?
②在中国人还在穿长袍马褂时,西方国家的人们却普遍穿着西装。
后来,有人吸取了西装的优点,设计出了中山装。
中山装出现后,很快受到我国许多男士的喜爱,并将它看作是中国的民族服装。
透过服饰的相互影响,你知道了什么?
小结:透过服饰的相互影响,知道我国的服饰在影响国外的同时也受到外来服饰文化的影响。
相互取长补短,才有利于共同进步!
8、(出示当代人穿的牛仔服、T恤衫、喇叭裤、旗袍、唐装图片)提问:哪些服饰是从我们祖先那里沿袭下来的,哪些是从外国学来的?
小结:同学们,当代的服饰,既有从祖先那里沿袭下来,又有从外国学来的。
根据我们自身的需要,改革创新,才有了今天服饰的繁荣。
9、提问:当代服饰是用什么面料做的呢?
小结:现在服饰的面料不计其数,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的服饰面料还将更加丰富多彩。
10、(出示同伴们穿的多姿多彩的服饰课件)提问:你想说点什么?
小结:我们不仅看到了当代服饰的繁荣,更感受到了社会的开放,经济的繁荣,科学技术的先进。
全课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通过研究服饰的发展和变化,体会到了人类的进步,社会的发展。
同时,我们也初步学习了用联系、比较、发展的眼光研究和看待事物的方法。
板书设计:
吃穿住话古今(二)
季节气候
职业身份人类进步
服饰经济水平
生产技术社会发展
……
教学亮点:
1、以横、纵两条线贯穿整个教学流程,横线--服饰与季节气候、职业身份、经济水平、生产技术等的联系;纵线--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
将这两条线交集在一起是服饰。
通过服饰的变化发展,映衬了社会的发展和繁荣。
2、通过服饰变化过程,让学生学生了解服饰与生活和社会生产的关系,由此体会人类的文明进步与社会的发展,并初步学习了用联系、比较、发展的眼光研究和看待事物的方法。
3、本节课将历史和现实相结合,让学生从现实出发,通过现实与历史的联系,在对中华服饰认知和了解的同时,自觉或不自觉地走进历史,在教师的引导下,比较深入地接触了一个个感兴趣的话题,加深了他们对中华服饰博大精深的认识,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荣誉感,以及对发扬传承中华服饰的责任感。
今后,教师还须注意对学生生成问题的引领和点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