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脉支架置入术后患者的出院前教育实践与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冠脉支架置入术后患者的出院前教育实践与效果
冠脉支架置入术是冠心病的重要治疗手段,其缓解症状快,住院周期短,已为广大患者逐渐接受。
但治疗后有些患者放松了警惕,认为冠心病已经治愈。
事实上,支架置入术只是一种物理疗法,并不能完全治愈冠心病,而只是防止和减少了病变冠脉闭塞,保证了管腔内血流通畅,但冠心病引发急、重症的危险性依然存在。
况且,术后半年再狭窄率约为20%[1]。
这都需要患者正确认识康复的整个过程,在出院以后采取措施完成后续药物治疗,全面消除冠心病及再狭窄发生的易患因素,降低再次住院率。
因此,出院前的健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人通过对106例支架置入术后患者进行的出院前健康教育实践,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教育方式
1.1护士讲解及演示讲解前要全面评估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因人而宜实施教育。
教育要使用患者愿意且能够接受的表达方式。
对文化程度较高的患者,适当地讲解医学理论、医学术语是这部分人的需求;对文化程度较低的患者,可以运用通俗易懂、容易感知的语言以达到预期的护理目标。
1.2文字材料宣教发放图片、健康手册、科普书籍等多种材料,有利于患者反复学习、强化记忆,尤其是出院后可在家中仔细阅读理解。
1.3播放视频资料可以更直观地感知教育的内容,易于理解。
1.4电话随访保证出院后一个月内医护人员主动随访一次,了解术后坚持服药情况,健康行为培养等内容。
1.5健康教育讲座每季度一次。
有助于患者及时了解国内外关于疾病的最新信息,以不断调整自我行为及促进患者之间的相互交流。
2教育内容
2.1抗凝治疗教育详细告知患者用药方法、剂量及疗程,以防止、治疗术后支架内血栓形成。
叮嘱患者不能随意停药,要按时按量服药。
2.2可能并发症教育如出现发热、咽痛应警惕药物导致的白细胞减少;如1~2月内再次出现胸痛,应警惕支架内亚急性血栓形成,同时应观察有无出血、血压下降和心律失常等,出现上述情况应及时来院就诊。
2.3控制危险因素
2.3.1控制血压冠脉血流受血压的影响较大,高血压时心肌耗氧量增加。
高血压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将血压控制在140/90mm Hg以下。
2.3.2控制血脂遵医嘱服用他汀类药物,以降低胆固醇,稳定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低密度脂蛋白降至100mg/dl以下,甘油三酯降至170mg/dl以下,血总胆固醇水平降至180mg/dl以下。
2.3.3控制体重应尽量使自己的体重保持在理想体重的+10%之间,肥胖者应该减肥,否则会造成血容量增多,增加心脏负担。
2.3.4控制血糖糖尿病是引起脂质紊乱的重要因素。
在同等条件下,糖尿病患者的冠心病患病率比血糖正常者要高出2~5倍。
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或餐后血糖均应控制在正常水平。
2.3.5戒烟、限酒一项国外研究资料显示,心脏支架术后30~50岁的吸烟男性的冠心病复发率高出不吸烟者3倍。
2.4运动治疗教育规律性的运动有助于保持冠脉通畅,促进缺血性心肌侧枝血管生长。
倡导终身运动,生活要有规律,活动时不可有气短和疲劳,不要过度劳累。
2.5保持情绪稳定紧张心理和情绪波动能诱发冠状动脉痉挛,增加心肌耗氧量。
鼓励患者逐渐参加家务劳动、娱乐活动,尽快恢复到发病前的正常生活、工作和社交状态,不能盲目乐观,但也不能出现过度的防御,克服忧郁、压抑的心态,恢复生活信心。
2.6调节饮食结构
2.6.1控制脂肪摄入量每天的脂肪摄入量应在总热量的25%以下,每天烹调油也只能用20g左右(约2调羹)。
每天胆固醇摄入量应控制在300mg以下(一个鸡蛋黄约含300mg胆固醇)。
2.6.2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比例每天摄入的碳水化合物比例应控制在总热量的60%,约为250g(粮食约300g)。
2.6.3增加膳食纤维素摄入可降低胆固醇,也有助于保持大便通畅,降低心血管意外的发生。
一般膳食纤维的摄入量应保持在25g/d左右。
2.6.4适当摄食天然抗凝食物具有抗凝作用的食物有黑木耳、大蒜、洋葱、茼蒿、香菇、龙须菜、草莓、菠萝等。
2.6.5控制钠盐的摄入钠盐摄入过多,会使水钠潴留,加重心脏负担。
平时食盐摄入应控制在5g左右。
不但应控制食盐、酱油、味精等各种含钠调味料的摄入量,还要尽可能少吃咸菜、咸蛋、皮蛋、火腿等含钠高的腌制品。
2.7定期复诊向患者说明定期复诊的内容、方法及术后半年冠心病复查
的必要性。
可采用护患联系卡的形式,告知与医生及医院的联系方式。
定期监测血常规、肝功能等化验指标,判定有无药物副作用发生,及时调整用药剂量或换用其他药物。
3结果
通过出院前教育,106例患者均遵循服药依从性和健康行为,定期复诊。
经过一年随访,无并发症发生。
参考文献
[1]尤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