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电大文学概论形成性考核册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文学概论》形成性考核13
《文学概论》第一章答案
1.中国古典文论的“风教”或“教化”说带有“ D ”倾向。
选择一项:
A. 反映论
B. 信息论
C. 意志论
D. 实用论
2.在中外文论史上,文学观念形形色色、种类繁多,我们教材中介绍的主要文学观念除了摹仿论、实用论、表现论、体验论、语言论以外还有。
A.
B. 反映论错
C.
D.
题目2
正确
获得0.20分中的0.2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文艺摹仿说以为突出代表,他认为艺术摹仿的世界可以达
到真理的境界。
选择一项:
A. 亚里士多德
B.
C.
D.
题目3
正确
获得0.20分中的0.2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选择一项:
A. 表现论
B.
C.
D.
题目4
正确
获得0.20分中的0.2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A.
B. 文章和博学
C.
D.
题目5在魏晋时期,南朝宋文帝建立“四学”即“儒学”、“玄学”、“史学”和“”。
这是一个重要的标志性事件。
选择一项:
A. 佛学
B. 神学
C. 文学对
D. 诗学
文学一词在中国历史上曾经体现出的含义主要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文学即一切语言性符号
B. 文学即文章
C. 文学即博学
D. 文学即有文采的缘情性作品。
国家开放大学“文学概论”形成性考核章节测评二(第4章—第6章)
国家开放大学“文学概论”形成性考核章节测评二(第4章—第6章)标签:开放大学文学概论形成性考核参考答案1.所谓陌生化,也就是蕴涵或说创生了特定( )体验的文学语言形式。
A. 生命2.文学语言具有一种陌生化特征。
“陌生化”一词,是俄国()文论的一个重要概念。
D. 形式主义3.“互文性”也是语言之间的一种关联关系,是和其他()中的语言产生关系。
D. 文本4.文学文本中的语言与()是相互维系不可分割的。
C. 意义5.文学语言不是以信息的传达为重要目标,而是要显现自身的。
D. 形象6.对于杂语文本而言,往往是各种语言形态,如()和文学语言等,经过作者的艺术加工后进入文学文本。
口语、土语、方言、书面语7.正如萨丕尔所言:“每一个语言本身都是一种集体的表达艺术。
其中隐藏着一些审美因素()是不能和任何别的语言全部共有的。
A. 节奏的;C. 象征;D. 形;态E. 语音的8.文学语言比普通语言更依赖()。
B. 文本语境;D. 文化语境9.文学语言塑造审美现实的功能,造就了它在()方面的独特之处。
A. 形式安排;C. 意义生成;D. 阅读效果10.语言是由声音或文字构成的一种表情达意的(),它成为人类交际最为重要的工具A. 符号系统11.语境化特征还表现在,文学语言的组织形式根据语境中的()效果来调整。
C. 感染12.在文学文本中,语言的美是文本美的()体现。
C. 现实13.蕴藉性其次表现为意义的()维度。
B. 多层14.语言学上的“文学语言”,指的是加工过的、规范化了的书面语。
它通常与()相对,是一定社会和教学情境中的标准语言形态。
A. 土语;D. 口语15.文学语言比普通语言更依赖()。
C. 文本语境;D. 文化语境16.作为一种表意的形象,意象的基本内涵是()。
C. 象征的17.文学意象是文学作品中具有表意性功能的文学形象,其特征主要有指意性、暗示性、()。
D. 朦胧性18.不同时期的文学作品中,文学意象呈现出不同的审美风貌。
电大开放大学《文学概论》形考任务精选章试题和答案
2019年电大开放大学《文学概论》-形考任务1-9章试题和答案“文学概论”章节测评(第一章)(本次测评覆盖第一章的内容,请在学完第一章后完成本次测评,要求第2周以前完成。
本次测评包括:单项选择题5道,每小题0.2分,共计1分;多项选择题4道,每小题1分,共计4分;满分为5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1分,每小题0.2分)1.在魏晋时期,南朝宋文帝建立“四学”即“儒学”、“玄学”、“史学”和“”。
这是一个重要的标志性事件。
A.文学B.诗学C.佛学D.神学2.在中外文论史上,文学观念形形色色、种类繁多,我们教材中介绍的主要文学观念除了摹仿论、实用论、表现论、体验论、语言论以外还有。
A.文化论B.信息论C.意志论D.反映论3.文学的原初含义是。
A.文章和博学B.有文采的缘情性作品C.一切语言性符号D.语言性艺术4.文艺摹仿说以为突出代表,他认为艺术摹仿的世界可以达到真理的境界。
A.亚里士多德B.黑格尔C.康德D.德谟克利特5.强调文学是作家情感的外在表现的产物。
A.表现论B.信息论C.意志论D.反映论二、多项选择题(共4分,每小1分)1.文学一词在中国历史上曾经体现出的含义主要有。
A.文学即文章B.文学即有文采的缘情性作品C.文学即一切语言性符号D.文学即博学2. 关于文学观念的诸多认识中,体验论的观点较之于摹仿论、实用论以及表现论而言有其独特性,这就是认识到。
A.文学主要不是对于世界的摹仿B.文学主要不是对于一般情感的表现C.文学创作的主要任务不是忠实地记录客观感受或主观情感D.读者阅读作品,主要是要理解作者赋予其中的体验3. 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里提出文学四要素理论。
他认为,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包含“四要素”:宇宙、、和观众。
A.作品B.艺术家C.语言D.情感E.符号4.文学表现论与文学摹仿论不同,文学摹仿论坚持文学来自对世界的摹仿,文学表现论则。
A.强调文学是作者情感表现的产物B.强调文学重视作者情感在作品中的表现C.强调文学是对宇宙万物的再现D.主张文学是为愉悦服务的E.主张文学是为教育而从事的摹仿“文学概论”章节测评(第二章)(本次测评覆盖第二章的内容,请在学完第二章后完成本次测评,要求第4周以前完成。
文学概论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文学概论》形成性考核册答案1、童庆炳编著的《文学活动的审美维度》一书,就是运用审美学的方法对文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作了深人探讨,揭示了大学的审美本质、文学创作的艺术规律、文学作品的审美结构与文学接受的艺术规律。
(1)在《文学活动的审美维度》中,文学本质论的历史回顾、文学创作的艺术规律、文学作品的审美结构方面对我的印象最为深刻。
谈到文学的本质,文学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使一种艺术生产过程,在文学的外壳形式下展现着内在的作为主体的“人”的情趣与意志。
我认为文学的本质如果泛化的讲就是一切文明的本质,再细化精确那么就就是人的力量的一种确认。
文学创作的艺术规律,对于规律而言就是一切作品的共有的一个特性,对于文学我们通过表现手法、写作手法、体裁样式,以及题材的选择构成了一类作品的本质,掌握这些本质的东西对于我们的感知、阅读就是一种促进。
对于我们的创作也就是一种无形的提升。
论及文学的结构,在结构主义认为,结构就就是自足,结构一旦独立存在就可以给我们造成一种内在的、不变的阅读效果。
我们在这里瞧到的就是文学的表层结构与文学的深层结构。
对于表层结构我认为应该就是我们平常视野(视角)的一种对于文章的结构安排发展,而对于深层结构我们应该瞧到它的内在因素的联系与导致这一个结构的深层次的文化底蕴。
(2)在书中涉及的众多文学作品当中,对于《巴黎圣母院》的印象最为深刻。
《巴黎圣母院》(1831)就是雨果浪漫主义小说与美丑对比原则的美学主张得到极大发挥的代表之作。
它以离奇与对比手法写了一个发生在15世纪法国的故事: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罗德道貌岸然、蛇蝎心肠,先爱后恨,迫害吉卜赛女郎爱斯梅拉尔达。
面目丑陋、心地善良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为救女郎舍身。
在这部小说中给阅读者的视觉与感知上造成了一重陌生化的阅读期待。
(3)对于《文学概论》这门课程的学习,我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难点:文学本质论、文学创作论、文学反映论、文学接受论与利用中外好的先进的理论来分析我们现存的手头上能瞧到的作家、作品。
文学概论形成性考核册1.2.3.4答案
文学概论》形成性考核册1.2.3.4答案1、童庆炳编著的《文学活动的审美维度》一书,是运用审美学的方法对文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作了深人探讨,揭示了大学的审美本质、文学创作的艺术规律、文学作品的审美结构和文学接受的艺术规律。
(1)在《文学活动的审美维度》中,文学本质论的历史回顾、文学创作的艺术规律、文学作品的审美结构方面对我的印象最为深刻。
谈到文学的本质,文学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使一种艺术生产过程,在文学的外壳形式下展现着内在的作为主体的“人”的情趣和意志。
我认为文学的本质如果泛化的讲是一切文明的本质,再细化精确那么就是人的力量的一种确认。
文学创作的艺术规律,对于规律而言是一切作品的共有的一个特性,对于文学我们通过表现手法、写作手法、体裁样式,以及题材的选择构成了一类作品的本质,掌握这些本质的东西对于我们的感知、阅读是一种促进。
对于我们的创作也是一种无形的提升。
论及文学的结构,在结构主义认为,结构就是自足,结构一旦独立存在就可以给我们造成一种内在的、不变的阅读效果。
我们在这里看到的是文学的表层结构和文学的深层结构。
对于表层结构我认为应该是我们平常视野(视角)的一种对于文章的结构安排发展,而对于深层结构我们应该看到它的内在因素的联系和导致这一个结构的深层次的文化底蕴。
(2)在书中涉及的众多文学作品当中,对于《巴黎圣母院》的印象最为深刻。
《巴黎圣母院》(1831)是雨果浪漫主义小说和美丑对比原则的美学主张得到极大发挥的代表之作。
它以离奇和对比手法写了一个发生在15世纪法国的故事: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罗德道貌岸然、蛇蝎心肠,先爱后恨,迫害吉卜赛女郎爱斯梅拉尔达。
面目丑陋、心地善良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为救女郎舍身。
在这部小说中给阅读者的视觉和感知上造成了一重陌生化的阅读期待。
(3)对于《文学概论》这门课程的学习,我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难点:文学本质论、文学创作论、文学反映论、文学接受论和利用中外好的先进的理论来分析我们现存的手头上能看到的作家、作品。
文学概论学习形成性考核
文学概论学习形成性考核1. 小说中的时间是___________,它既遵循时间的客观性,同时赋予人的主观感觉因素。
A. 主观时间B. 叙述时间C. 客观时间D. 心理时间满分:3 分2. ___________评论是对某一时期或某一地区的文学发展总体面貌进行分析批评。
A. 综合性B. 文学思潮C. 文学作品D. 作家满分:3 分3. 诗的语言特征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A. 包容舒展B. 凝练新奇C. 运作自由D. 个性动感满分:3 分4. 随笔这个名称和形式都是法国作家___________创造的,随后不久这种文体被引进了英语。
A. 歌德B. 培根C. 蒙田D. 席勒满分:3 分5. 当代西方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属于___________模式。
A. 心理分析批评B. 语言批评C. 社会历史批评D. 文化批评满分:3 分6. 小说家的语言意识、语言功力归根结底是建立在其___________上的,借此小说家才能捕捉并表达出对事物的独特感受。
A. 母语B. 书面语C. 口语D. 标准语满分:3 分7. 文学中的“电影性”体现在现代小说文本中主要是______________的自觉运用。
A.语言符号B. 叙述场景C. 具体形象D. 人物活动满分:3 分8. ___________是表现正义与邪恶两种力量斗争冲突中前者失败或毁灭的戏剧。
A. 悲喜剧B. 喜剧C. 正剧D. 悲剧满分:3 分1——8:BABC,CABD1.结合文学语言陌生化、语境化、蕴藉化的审美特征发表个人见解。
2.通过学习,谈谈你对文学意境或文学典型的理解。
目的:考查学生对文学语言的理解和认识,考查学生对文学形象相关问题的理解与认识。
要求:1.认真研读教材第四章、第五章内容,对文学语言、文学形象的相关内容有较为清晰的思考脉络;2.能够结合文字教材,用自己的理解阐述相应的观点;3.应能够结合文学实践予以阐述。
4.具体操作:(1)可以组成5――8人的学习小组先进行网上讨论,小组成员可以有分工有合作。
文学概论形成性考核试题2
文学概论形成性考核试题01任务作品题(共 1 道试题,共100 分。
)在下面两个讨论题目当中任选一个题目进行讨论:(100分)1.对历史上存在的六种文学观念,即摹仿论;实用论;表现论;体验论;语言论;文化论进行讨论。
2.怎样理解和认识教材对于文学属性,即文学呈现为语言蕴藉、文学表现个体生存体验、文学再现社会境遇等三个方面的描述。
目的:考查学生对已有文学概念的理解和认识,对教材第一章容的领会和精神实质的把握。
要求:1.认真研读教材第一章容,对六种文学观念或文学的三个基本属性能够描述其各自基本的精神涵,有较为清晰的思考脉络;2.能够结合文字教材,用自己的理解阐述相应的观点;3.应能够结合文学实践予以阐述。
4.具体操作:(1)组成5――8人的学习小组完成本次作业,小组成员既要有分工又要有合作,讨论成绩由三部分组成,资料占10%,网上实时讨论占20%,容占70%;(2)查找与讨论问题相关的学术论文或相关著述的资料;(3)每个小组查找参考文献不得少于5篇,在提交作业时将文献名称、作者和发表的刊物或名称列表随答案一并提交;(4)每个小组自定时间必须在网上实时讨论,互相交流,时间不得少于1.5小时;辅导教师应在网上实时指导;(5)每个小组讨论完成后,形成小组意见,以小组组长的(后附小组成员)提交;(6)字数不少于800字。
讨论思路:1.六种文学观念或文学的三个基本属性的定义;2.主要代表人物、基本理论观点;3.文学实践与文学理论间的相互关系;4.基本评价。
02任务_0001一、单项选择题(共8 道试题,共24 分。
)1. 文学“四要素”理论,是指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包含“四要素”:即宇宙、作品、艺术家与。
(C)A. 文采B. 情感C. 观众D. 文化2. 在晋时期,南朝宋文帝建立“四学”即“儒学”、“玄学”、“史学”和“”。
这是一个重要的标志性事件。
(A)A. 文学B. 诗学C. 佛学D. 神学3. 文学语言具有一种陌生化特征。
文学概论形成性考核册
《文学概论》测验二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意境的领会和把握关键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瞬间的_____________的引导下领略其魅力。
2.小说家减速叙述的语言策略是___缓和_____________和_______停顿________。
3.诗具有___精粹凝练________、____新颖奇特_________、____富有音乐性___________的文学语言。
4.大众文学与民间文学都具有__商业性、产业性___________和___复制性________的特点。
二、名词解释题(每题5分,共20分)1、小说:是文学体裁四分法中的一大样式。
它是通过塑造人物、叙述故事、描写环境来反映生活、表达思想的一种文学体裁。
2、剧本:是一种文学形式,是戏剧艺术创作的文本基础,编导与演员根据剧本进行演出。
与剧本类似的词汇还包括脚本、剧作等等。
它以代言体方式为主。
3、构思:就是神思,是一个呈现着系统性的、有中心及层次的、物化的整体性思维活动。
构思是写作活动和应用写作活动中承前启后的一个环节,对写作成果水平的高低有着重要作用。
4、拟想读者: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请将判断结果填在题干的括号中,正确的填“√”,错误的填“×”)1.文学作品就是富有文采的语言性作品。
(×)2.文学是人们出于本能对自然的摹仿。
(√)3.文学语言可以通过表层意义而呈现深层意义。
( √)4.文学文本可以区别文学作品的意义。
(×)5.诗歌、散文属于表现型文本。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何为影视文学的蒙太奇结构?答:蒙太奇(montage)在法语是"剪接"的意思,但到了俄国它被发展成一种电影中镜头组合的理论。
蒙太奇基本上是俄国导演发展出来的理论,是由普多夫金根据美国电影之父格里菲斯的剪辑手法延伸出来,然后艾森斯坦也提出了相关性的看法。
2019年电大开放大学《文学概论》-形考任务1-9章试题和答案
2019年电大开放大学《文学概论》-形考任务1-9章试题和答案“文学概论”章节测评(第一章)(本次测评覆盖第一章的内容,请在学完第一章后完成本次测评,要求第2周以前完成。
本次测评包括:单项选择题5道,每小题0.2分,共计1分;多项选择题4道,每小题1分,共计4分;满分为5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1分,每小题0.2分)1.在魏晋时期,南朝宋文帝建立“四学”即“儒学”、“玄学”、“史学”和“”。
这是一个重要的标志性事件。
A.文学B.诗学C.佛学D.神学2.在中外文论史上,文学观念形形色色、种类繁多,我们教材中介绍的主要文学观念除了摹仿论、实用论、表现论、体验论、语言论以外还有。
A.文化论B.信息论C.意志论D.反映论3.文学的原初含义是。
A.文章和博学B.有文采的缘情性作品C.一切语言性符号D.语言性艺术4.文艺摹仿说以为突出代表,他认为艺术摹仿的世界可以达到真理的境界。
A.亚里士多德B.黑格尔C.康德D.德谟克利特5.强调文学是作家情感的外在表现的产物。
A.表现论B.信息论C.意志论D.反映论二、多项选择题(共4分,每小1分)1.文学一词在中国历史上曾经体现出的含义主要有。
A.文学即文章B.文学即有文采的缘情性作品C.文学即一切语言性符号D.文学即博学2. 关于文学观念的诸多认识中,体验论的观点较之于摹仿论、实用论以及表现论而言有其独特性,这就是认识到。
A.文学主要不是对于世界的摹仿B.文学主要不是对于一般情感的表现C.文学创作的主要任务不是忠实地记录客观感受或主观情感D.读者阅读作品,主要是要理解作者赋予其中的体验3. 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里提出文学四要素理论。
他认为,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包含“四要素”:宇宙、、和观众。
A.作品B.艺术家C.语言D.情感E.符号4.文学表现论与文学摹仿论不同,文学摹仿论坚持文学来自对世界的摹仿,文学表现论则。
A.强调文学是作者情感表现的产物B.强调文学重视作者情感在作品中的表现C.强调文学是对宇宙万物的再现D.主张文学是为愉悦服务的E.主张文学是为教育而从事的摹仿“文学概论”章节测评(第二章)(本次测评覆盖第二章的内容,请在学完第二章后完成本次测评,要求第4周以前完成。
2019电大形成性考核册答案附题目共14页文档
【市场营销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市场营销学】形考作业一:一、判断正误(根据你的判断,在正确的命题后面划√,错误的划×。
每小题1分,共10分)1.赫杰特齐教授编写的第一本市场营销学教科书于1912年出版,它的问世是市场营销学诞生的标志. (√)2.从市场营销学的角度来理解,市场是指买卖之间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
(×)3.市场营销就是推销和广告。
(×)4.制定产品投资组合战略方案,首先要做的是划分战略业务单位。
(√)5.“市场营销组合”这一概念是由美国的杰罗姆·麦卡锡教授首先提出来的。
(√)6.企业可以按自身的意愿和要求随意改变市场营销环境。
(×)7.恩格尔系数越高,人们的生活水平越高;反之,恩格尔系数越小,人们的生活水平越低。
8.国外一些厂商常花高价请明星们穿用他们的产品,可收到显著的示范效应。
这是利用了社会阶层对消费者的影响。
(×)9.生产厂家对皮革的需求,取决于消费品市场上人们对皮鞋、皮包、皮箱等皮革制晶的需求,有人把这种特征称为“引申需求”。
(√)lO.顾客的信念并不决定企业和产晶在顾客心目中的形象,也不决定他的购买行为。
(×)二、单项选择(在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最优的,将其序号填入题后括号内。
每小题2分,共20分)1,市场营销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出现是在(B)。
A.世纪50年代 B.20世纪初C.20世纪70年代 D.18世纪中叶2.一种观点认为,只要企业能提高产品的质量,增加产品的功能,便会顾客盈门。
这种观念就是(B)A.生产观念 B.产品观念B.C.推销观念 D.市场营销观念3.市场营销的核心是(C)。
A.生产 B,分配C.交换 D,促销4.营销在公司中最理想的地位是( D )A.营销作为一个比较重要的功能 .B.营销作为主要功能.C.顾客作为一个比较重要的功能.D.顾客作为核心功能和营销作为整体功能. 5.市场营销观念的中心是(B)。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文学概论》形考任务1试题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文学概论》形考任务1试题及答案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文学概论》形考任务1试题及答案形考第一章题目1强调文学是作家情感的外在表现的产物。
选择一项:A.意志论B.反映论C.表现论D.信息论题目2在魏晋时期,南朝宋文帝建立“四学”即“儒学”、“玄学”、“史学”和“”。
这是一个重要的标志性事件。
选择一项:A.神学B.佛学C.文学D.诗学题目3中国古典文论的“风教”或“教化”说带有“”倾向。
选择一项:A.信息论B.反映论C.实用论D.意志论题目4文学的狭义阐释是。
选择一项:A.文章和博学B.一切语言性符号C.语言性艺术D.有文采的缘情性作品题目5文学的原初含义是。
选择一项:A.文章和博学B.语言性艺术C.有文采的缘情性作品D.一切语言性符号题目6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里提出文学四要素理论。
他认为,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包含“四要素”:宇宙、和观众。
选择一项或多项:A.艺术家B.语言C.符号D.作品E.情感题目7文学表现论与文学摹仿论不同,文学摹仿论坚持文学来自对世界的摹仿,文学表现论则。
选择一项或多项:A.强调文学是对宇宙万物的再现B.强调文学重视作者情感在作品中的表现C.主张文学是为教育而从事的摹仿D.强调文学是作者情感表现的产物E.主张文学是为愉悦服务的题目8文学文化论十分关注文学的文化属性,它是一种的文论倾向。
选择一项或多项:A.以语言论为基础B.以体验为价值取向C.注重再现真实D.注重语言的社会文化意义E.以“兴”为核心题目9文学一词在中国历史上曾经体现出的含义主要有。
选择一项或多项:A.文学即博学B.文学即有文采的缘情性作品C.文学即一切语言性符号D.文学即文章。
文学概论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3(仅供参考)
文学概论作业31.文学意象与文学意境有什么联系与区别?所谓意境是指抒情型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
所谓文学意象是指反映了主体的一种愿望,以为此愿望受外界影响而产生的形象,也就是“表意之象”即具有象征意蕴的文学形象。
通过概念我们可以看到文学意象和文学意境都是文学形象,但却有不同的内涵和特点:简单的说意象偏重于象征,意境偏重于性情。
对于二者的区别我们可以在各自的特征来理解:文学意象具有指意性、暗示性和朦胧性的特点,而文学意境具有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感会于心、韵味无穷的特点。
一个重在表达、一个重在造境而传情。
2、结合具体实例谈你对文学典型的理解和认识。
文学典型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典型是文学话语系统中显出特征的富于魅力的性格。
它在叙事性作品中,又称为典型人物或典型性格。
从价值形态看,典型是“这一个”,就有独创性。
比如鲁讯的《阿Q正传》中的阿Q,是国民劣根性的代表,又是独一无二的“这一个”。
从审美表现看,典型是现实生活的真实性写照,具有历史性。
比如反映骑士风貌的代表之作《唐吉柯德》中的主人公是既是一个荒唐可笑的骑士的代表,同时又反映了在变革时期人们的觉醒,他既是一个可笑者,又一个值得同情者,既是一个被评判者,又是一个值得肯定者的形象。
从阅读接受看,典型给人的感受复杂多样,具有多义性。
“人是一种矛盾的存在”在文学典型中得到了极大展现,比如《化身博士》中的主人公,比如《红与黑》中的于连。
从修辞效果看,典型形象往往可以激发人的强烈认同感,具有感染性。
但我们看到有的文学作品的时候我们不得不为文学中的主人公而感动或者担心。
比如当看到安娜·卡列尼娜一步一步和沃伦斯基走到一起,我们看着她一步一步从一个深渊走到了另一深渊我们的心的担心和对安娜想得到真正的爱情同情是会不由自主充满我们的胸膛。
文学典型,就是黑格尔说的“这一个”以一种多义的,或婉转的,或传神的手法表现给我们得到大家的认同的艺术形象。
2019-2020年电大考试《文学概论》考题库
《文学概论》机考网考试题题库及答案100%通过《文学概论》是电大期末考试的上机考试的机考课目,本人针对该科目汇总了该科所有的题,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并且每年都在更新(包含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
该题库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
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本文库还有其他机考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一、单选题1.中国古代“观物取象”的见解,强调文学作品与世界的不可分割的关系,这一观点与西方的( )最为相似。
A.信息论B.摹仿论C.意志论D.反映论2.文学“四要素”理论,是指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包含“四要素”:即宇宙、作品、艺术家与 ( )A.观众B.情感C.文采D.文化3.读者接触文学,往往首先接触具体的文学文本,文学文本的主要特征一般包括语言系统、表意、( )、阅读期待、开放。
A.模仿B.象征c.假设D.蕴藉4.文学媒介具有自身的修辞性特点,主要表现在涉义性、物质性、( )、语境依托性。
A.中介性B.表象性C.表情性D.意识性5.在研究长篇小说的文体语言的时候,俄国学者( )创造了“杂语”这个概念。
A.车尔尼雪夫斯基B.高尔基C巴赫金D.什可洛夫斯基6.文学意象是文学作品中具有表意性功能的文学形象,其特征主要有暗示性、朦胧性、( )A.独创性B.指意性C.感染性D.历史性7.( )在人类的文学活动中,是最早出现的一种文学体裁。
A.剧本B.小说C.散文D.诗8.小说家的语言意识、语言功力归根结底是建立在其( )上的,借此小说家才能捕捉并表达出对事物的独特感受。
A.母语B.书面语C.IZl语D.标准语9.文学写作的双重属性是指文学写作兼具( )与机构制作特点。
A.集体行为B.商业运作C.个人创造D.历史演绎10.文学批评是在文学接受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对以(’?)为中心的特定文学现象富于理性的具体分析和评价。
(NEW)[形成性考核]国家开放大学“文学概论”形成性考核章节测评二(第4章—第6章)
(NEW)[形成性考核]国家开放大学“文学概论”形成性考核章节测评二(第4章—第6章)1.所谓陌生化,也就是蕴涵或说创生了特定()体验的文学语言形式。
A.生命2.文学语言具有一种陌生化特征。
“陌生化”一词,是俄国()文论的一个重要概念。
D.形式主义3.“互文性”也是语言之间的一种关联关系,是和其他()中的语言产生关系。
D.文本4.文学文本中的语言与()是相互维系不可分割的。
C.意义5.文学语言不是以信息的传达为重要目标,而是要显现自身的。
D.形象6.对于杂语文本而言,往往是各种语言形态,如()和文学语言等,经过作者的艺术加工后进入文学文本。
口语、土语、方言、书面语7.正如萨丕尔所言:“每一个语言本身都是一种集体的表达艺术。
其中隐藏着一些审美因素()是不能和任何别的语言全部共有的。
A.节奏的;C.象征;D.形;态E.8.文学语言比普通语言更依赖()。
B.文本语境;D.9.文学语言塑造审美现实的功能,造就了它在()方面的独特之处。
A.形式安排;C.意义生成;D.阅读效果10.语言是由声音或文字构成的一种表情达意的(),它成为人类交际最为重要的工具A.符号系统11.语境化特征还表现在,文学语言的组织形式根据语境中的()效果来调整。
C.感染12.在文学文本中,语言的美是文本美的()体现。
C.现实13.蕴藉性其次表现为意义的()维度。
B.14.语言学上的“文学语言”,指的是加工过的、规范化了的书面语。
它通常与()相对,是一定社会和教学情境中的标准语言形态。
A.土语;D.口语15.文学语言比普通语言更依赖()。
C.文本语境;D.文化语境16.作为一种表意的形象,意象的基本内涵是()。
C.17.文学意象是文学作品中具有表意性功能的文学形象,其特征主要有指意性、暗示性、()。
D.朦胧性18.不同时期的文学作品中,文学意象呈现出不同的审美风貌。
相对于现今的意象,古代的意象偏于()。
B.含蓄19.文学典型是一种以独特的个别去显现普遍性的人物或事物的形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概论》形成性考核册答案1、阅读一部论述清晰而又平易近人的文学理论著作,如童庆炳编著的《文学活动的审美维度》,初步理解文学理论的基本知识,从而激发学生对文学理论的兴趣。
完成以下几项任务:(1)书中阐述的理论问题,哪几点给你的印象最为深刻,请列出三种以上观点:童庆炳编著的《文学活动的审美维度》一书,是运用审美学的方法对文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作了深人探讨,揭示了大学的审美本质、文学创作的艺术规律、文学作品的审美结构和文学接受的艺术规律。
在《文学活动的审美维度》中,文学本质论的历史回顾、文学创作的艺术规律、文学作品的审美结构方面对我的印象最为深刻。
谈到文学的本质,文学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使一种艺术生产过程,在文学的外壳形式下展现着内在的作为主体的"人"的情趣和意志。
我认为文学的本质如果泛化的讲是一切文明的本质,再细化精确那么就是人的力量的一种确认。
文学创作的艺术规律,对于规律而言是一切作品的共有的一个特性,对于文学我们通过表现手法、写作手法、体裁样式,以及题材的选择构成了一类作品的本质,掌握这些本质的东西对于我们的感知、阅读是一种促进。
对于我们的创作也是一种无形的提升。
论及文学的结构,在结构主义认为,结构就是自足,结构一旦独立存在就可以给我们造成一种内在的、不变的阅读效果。
我们在这里看到的是文学的表层结构和文学的深层结构。
对于表层结构我认为应该是我们平常视野(视角)的一种对于文章的结构安排发展,而对于深层结构我们应该看到它的内在因素的联系和导致这一个结构的深层次的文化底蕴。
(2)书中涉及到的具体文学作品,你阅读过几部,以其中一部为例,说说你的大致印象在书中涉及的众多文学作品当中,对于《巴黎圣母院》的印象最为深刻。
《巴黎圣母院》(1831)是雨果浪漫主义小说和美丑对比原则的美学主张得到极大发挥的代表之作。
它以离奇和对比手法写了一个发生在15世纪法国的故事: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罗德道貌岸然、蛇蝎心肠,先爱后恨,迫害吉卜赛女郎爱斯梅拉尔达。
面目丑陋、心地善良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为救女郎舍身。
在这部小说中给阅读者的视觉和感知上造成了一重陌生化的阅读期待。
(3)和同学或老师进行一次交流,谈谈你学习这门课程的想法,列出你认为学习这门课程的几个难题。
对于《文学概论》这门课程的学习,我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难点:文学本质论、文学创作论、文学反映论、文学接受论和利用中外好的先进的理论来分析我们现存的手头上能看到的作家、作品。
最终达到理论和具体作品分析相得益彰的效果。
2、语言在文学中存在方式与普通语言中的存在方式是不一样的,请结合具体文学作品,用文学基本属性概念中,文学呈现为语言蕴籍的观点阐释文学语言的蕴藉性特点。
文学呈现为语言蕴藉,文学是以语言为基本的符号形式的,可以说语言是文学的一种最基本的属性。
语言在文学中的存在方式与在普通语言中不同。
普通语言往往简练实用、明白易懂;而在文学中,语言却总是有所蕴藉。
"蕴藉"往往被用来指文学作品中那种意义含蓄有余、蓄积深厚的语言状况。
比如艾青的《我爱这土地》读者要了解诗人诗里表达的意义--"我爱这土地",就必须专心阅读他写的全部诗句,如果离开了诗人精心设置的语言系统,是无法知晓他内心要说的东西的。
可以肯定地说,在任何情况下,无论是诗人写诗、小说家写小说,都必须通过媒介而阅读语言。
正是通过语言系统并且在语言系统中,文学形成了一个与现实世界不同的完整意义世界。
文学语言的语言性是指文学必须通过语言来表达意义。
所以,语言是文学的又一基本属性。
当然并非一切的语言作品都可以成为文学。
文学的语言应当具有一定的"文采"。
这里的"文采",约略相当于今天所说的语言的形式美。
这与西方的"美的艺术"中的"美"的含义是相通的。
文学的语言与普通的消息性语言或科学语言不同,不只是要传达消息或者表述概念,而是要充分地运用语言本身的特性而造成富于美感效果的组织。
在这个意义上文学并不是要泛指一切语言性符号,而是特定地指具有一定文采的语言性符号。
《我爱这土地》的"文采",正突出体现在:它的语词和语句的独特选择和组合,渲染出一种强烈的表达效果。
诗人设想自己是一只鸟,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嘶哑"一词,表明它的喉咙并不圆润、清亮、婉转,而已遭受挫折,所以是受损伤的喉咙。
那么,这受损伤的喉咙急切地要歌唱什么呢?紧跟着是三个"这......"式排比句:"这被暴风雨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和"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这里的排比句富有文采,而且成功地渲染了诗人对于"土地"的炽热的情感。
阅读过程中,读者固然可以满足于语言表层意义的解读,但是只有深入表层以下继续频度,那样的话才能真正发现诗的内质,当然,这样理解并不意味着最后的理解,不同的读者完全可能从中"读"出不同的意义。
其实这首诗的表层意义与深层意义组合的语言蕴藉情形,在文学中具有一种普通性。
诗如此,小说、散文和剧本也是一样。
这表明,文学具有一种语言蕴藉属性,它可以通过表层意义而呈现深层意义。
语言蕴藉,表示文学作品语言的蕴藉深厚状况,即是指语言的表层意义和深层意义的持续生发和衍生状态。
持续生发和衍生,是说透过语言的表层意义可以持续不断地牵引出深层意义,而这些深层意义之间可以彼此不同。
可见,语言蕴藉是说一种具体的语言表达可以蕴藉着多重不同的意义。
文学正具有这种语言蕴藉性。
3、结合实际,谈谈你对高雅文化与大众文化文本的认识高雅文化文本与大众文化文本的认识。
(1)高雅文本是体现知识分子的个体理想性深思、社会批判或美学探索旨趣的文学文本。
具体表现为:语言形式创新、社会关怀、个性化趣味。
对于语言的形式创新,是说高雅文化文本总是善于总结前人的语言形式惯例,发现其中的传统活力和弊端,并从民间文化和大众文化中吸取资源,从而力求做出新的原创性努力。
比如,白居易的诗歌,它作为高雅文化文本是毋庸置疑的,而它的在语言上汲取百姓生活的丰富的营养更是不可忽视的。
社会关怀,知识分子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以强烈的责任感自觉地关心社会问题,尤其表现为不顾或冲破僵化文化控制而执意针砭时弊、揭露矛盾。
知识分子创造的高雅文化文本就往往体现在这一方面。
比如杜甫的诗、鲁迅的杂文和小说等等。
个性化趣味,是指高雅文化文本在关注社会、注意语言创新的同时往往以自己独特的视角来关注人生、个体命运、社会现实。
比如同样是写历史,司马迁和司马光的写同一段历史的视角、旨趣都是不同的。
(2)大众文化文本是工业化和都市化以来运用大众传播媒介传输、注重满足普通市民的日常感性预约需要的一种文化文本。
其主要特征是:信息和受众的大量性;文体的流行性和模式化;故事的类型化;观赏的日常性;效果的愉悦性。
比如我们大家熟悉的武侠小说,既有这么一句概括的语言:"不是美女爱英雄,就是奸臣害忠良。
"武侠小说往往构成了一种流行性的叙事模式,故事类型化,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消遣愉悦之作。
《文学概论》作业21、和同学或老师进行一次交流,讨论有哪些种不同的文学媒介形式,同时完成以下几项任务:(1)简单记录他们比较喜欢接受什么样的媒介形式,理由是什么?文学媒介可以分为书写媒介、承载媒介和传达媒介。
是文学文本得以传播的外在物质形态及渠道,它包含口语媒介、文字媒介、印刷媒介、大众媒介和网络媒介等类型。
现在大部分同学偏重与大众媒介和网络媒介形式的文本进行阅读。
究其原因主要是在今天飞速发展的电子信息时代、网络时代给人的信息量要求快、要求愈来愈来丰富阅读,而网络媒介以其传输和复制快捷、储存和提取简单;在传播过程中就有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双向传播性质,达到人和人的真正的即时沟通等等原因给阅读者带来到了新的体验。
大众媒体是向大量受众传送信息或娱乐节目的各种现代传播形式的总称,包括报纸、杂志、书籍、电视、广播、电影、录音带等。
大众媒体以四方面的优势:表达上的广泛性(能表达最广泛的思想和情感);时间上的永久性(能表现就有永久性意义的事件);空间上的迅速性(能面向所有阶层的受众);受众阶层的统一性(能面向所有阶层的受众)得到了大家的欢迎。
(2)、你怎么样理解"媒介优先"理论,谈两种以上观点,并做简要论证。
文学媒介往往先于语言而对读者发挥作用,我们把作者写作和读者阅读文学作品时必须首先依赖于媒介的状况,称为媒介优先。
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此题仅需要两方面就可以了)(一)文学文本呈现于文学媒介。
常见到这样的认识:"当你接触文学作品时,首先接触的是它的语言"。
这一"常识"看似合理而其实不确切。
因为,它忽略一个在简单不过的事实:语言并不是直接地向读者呈现的,而是借助特定的文学传播媒介而间接呈现的。
这种媒介优先状况并不是现代人的新发明,古人早就做过探讨,只是没有能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罢了。
如《庄子》中的:"世之所随者书也,书不过语,语有贵也。
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
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而世因贵言传书。
世虽贵之,我犹不足贵也,为其贵非其贵也。
"中间题揭示了"书"这一文学媒介在他那个时代文学传输中的基本作用:书是传播语言的媒介。
(二)文学写作在媒介基础上实现。
使用什么样的媒介形式进行写作,是一个作家语言写作之前就已经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在我国古代,作家使用毛笔在宣纸上面写作,这就造成了一种趣味生动的"古典写作"方式:"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蔡邕《笔论》);毛笔和宣纸是一种不利于反复修改的媒介,因此,一个写作者常常要在心中反复涵泳之后,将要写下的文字"捻熟于胸"(郑板桥语),然后落笔成文。
在这里,毛笔和宣纸使"写"的个体存在向世界敞开;从运脘到走锋,从平息到畅怀,书写可以使"我"感受"我"的存在。
这事实上造就中国人的生活情怀和生命理想。
毛笔宣纸的文学也就相应呈现出"言约而意丰"(刘知几:《史通》)的特点。
钢笔出现以后,许多作家一度难以适应,尽管钢笔字还是要讲究形和字体,依旧可以保证汉字以书写者所"赋予"的形式呈现在纸上。
这时,采用断断续续的书写方法虽然变得更加经常,如创作副刊体的连载小说,但是,相对章节的完整还是必要的。
写作内在的连贯性仍然可以立足于钢笔书写的体验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