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内乡县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复习 荒漠化防治和森林的保护 课堂练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乡高中高三荒漠化的防治和森林的保护课堂练习
1.历史上,塞罕坝曾是一处水草丰沛、森林茂密、禽兽繁集的天然名苑,辽、金时期称“千里松林”。

海拔1010一1940米。

上世纪60年代林业部在这里建了林场,50多年来,林场建设者们在“黄沙遮天日,飞乌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造林近百万亩,创造了一个生态文明建设的奇迹。

造林过程中发现荒山南坡难以绿化,需要攻克许多难关。

图示塞罕坝林场的位置。

(1).适合塞罕坝林场人工造林的主要树种属于(C )
A. 落叶阔叶林
B. 常绿硬叶林
C. 针叶林
D. 常绿阔叶林
(2)与北坡相比,塞罕坝荒山南坡造林的主要不利条件是( A )
A. 蒸发较强,土壤湿度较小
B. 降水较少,土层较薄,砾石较多
C. 光照强烈,昼夜温差大
D. 风力较大, 受低温冻害影响大
(3).塞罕坝由天然名苑退化成荒漠沙地的原因可能有( D )
①放苑开垦②掠夺式采伐③过度捕猎④连年山火⑤发展旅游业
A.①②⑤
B.②③⑤
C.③④⑤
D.①②④
(4)塞罕坝林场对京津地区产生的主要环境效益有( B )
A. 增加生物多样性
B. 减轻风沙危害
C. 涵养水源,美化环境
D. 减缓变暖趋势
(5)塞罕坝林区典型原生树种是樟子松,试推测其生长习性。

耐寒,耐旱;喜光,抗风;喜沙土、耐贫瘠。

(6)林场建立之初,塞罕坝造林的成活率不到8%。

简析其自然原因。

(10分)
地处高原、山地(地势较高),热量条件不足(生长期较短); 地
处季风区边缘,降水较少; 靠近冬季风源地,风力较大(多大
风日),易受低温冻害影响;荒地缺少植被保护,水土容易流
失,土壤贫瘠,土壤中的水分难以涵养。

(7)简析塞罕坝发展风电项目的主要效益。

(4分)
输出电力,获得经济效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2分)
减轻对森林的破坏(提升清洁能源的比重、减少大气污染),
获得生态效益。

(2分)
(8).目前塞罕坝森林公园的旅游活动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

请为其更好地发展旅游业提出合理建议。

(10 分)
突出景区的绿色(生态)特色,围绕森林、草原、湖泊、山地
开发景点(或旅游活动); 利用滑雪、少数民族风情等开发冬季旅游项目;加强品牌(知名度)宣传,巩固临近的京津市场(扩大全国市场); 完善住宿、餐饮等基础设施,优化景区道路,确定合理的游客承载量(合理开发森林地带),保护生态环境。

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所示区域海拔在4 500米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8级)日数157天,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

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

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30厘米高度范围内。

(1)分析错那湖东北部沿岸地区冬春季风沙活动的沙源。

多条河流在此注入错那湖,泥沙沉积,河口三角洲面积较大;
冬春季河流水位低,河滩泥沙裸露;错那湖水位低,(因河口
外湖区水深较浅)出露的湖滩泥沙面积较大。

(2)说明上述沙源冬春季易起沙的原因。

冬春季气候干燥(降水少),地表缺乏植被(草)的保护;大风多,
湖面较宽阔,西风经湖面无阻挡,沙源东部为河谷,风力强
劲。

(3)简述风沙对该路段铁路及运行列车的危害。

(铁路路基较高)风沙堆积,填埋路基和轨道;侵蚀路基(和路肩);损害机车车辆和通信、信号设备等,加大钢轨、车轮等设备的磨损;影响运行列车安全。

(4)针对该路段的风沙灾害,请提出防治措施。

(阻沙措施)在铁路两侧设立阻沙墙(高立式沙障)。

(固沙措施)在沙地上用碎石等覆盖沙面,设置石(草)方格沙障。

(若所提措施不符合当地实际,如植树造林,不得分。

)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
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位被热带雨林风光
吸引的游客从马瑙斯出发,乘船沿内格罗河(下图)溯源
而上,见两岸植被繁茂……你是否赞同在该地区拓展
旅游观光业?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不赞同。

理由:对热带雨林环境造成破坏,产生污染;
对当地居民生活、文化带来冲击;来自自然的威胁较
大(疾病、野生动物袭击等)。

3.位于新疆天山以南的沙雅县(下图)由渭干河冲积扇平原、塔里木河谷平原和80%的沙漠三部分组成。

流经该县的塔里木河床低浅,受汛期洪水满溢影响,沿岸地区湖泊星罗棋布,保存有世界最大、最完好的胡杨林群落。

近几十年来,该县棉花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并在塔里木河干流修筑防洪大堤,导致胡杨林群落质量下降,部分胡杨林斑块严重退化。

研究表明,胡杨林与地下水在密切关系:地下水埋藏深度在2-4m,矿化度在1-3g/L时最适合胡杨林生长。

(1)与渭干河冲积扇平原相比,分析塔里木河谷平原胡杨林广布的原因。

地势较低洼,且受塔里木河河水易泛滥和渭干河汇集的影响,地下
水埋藏较浅;(城镇分布较少)人类活动少,对胡杨林破坏较少。

(2)简述沙雅县胡杨林群落的经济功能。

有效阻止风沙,保证绿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林下草本适合发展畜
牧业;胡杨的树干、枝、叶等可作为木材、工业原料和燃料;具有
文化、科研、美学等价值,可发展旅游业。

(3)分析近几十年来,该县胡杨林群落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该县气候干旱,蒸发旺盛;棉花种植面积扩大导致过度引水灌溉,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和土壤盐碱化;防洪大堤建设减少了塔里木河两岸洪泛区水源的补给,加剧胡杨林区地下水位下降。

(4)当地胡杨林群落是由乔-灌-草组成的群落。

指出胡杨林群落退化过程中最先消失的植被类型,并说明原因。

草本。

原因:地下水位下降是胡杨林群落退化的主要原因;草本根系分布较浅,最易出现缺水死亡。

4.下图是我国“十二五”中规划的生态功能区(以保护林草、湿地和生物多样性等为主的区域)分布图。

读图回答(1)~(2)题。

(1)对下列各组生态功能区自然环境
共同特点的描述,符合实际的是(D)
A.ab—草原广布、温差大
B.bf—地表崎岖、降水少
C.ce—光照充足、风沙小
D.dg—气候湿润、林地多
(2)下列生态功能区中,规划目的以保护湿地、
涵养水源为主的是(C)
A.c B.d C.e D.f。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