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试题分项汇编:专题02 光现象(解析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 2 光现象
一、单选题
1.下列现象中,对应的物理知识是“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A.射击瞄准时要做到“三点一线”
B.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变浅了
C.在平静的湖面可以看到蓝天白云
D.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可以产生彩色光带
【来源】2018 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物理试题
【答案】A
D. 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可以产生彩色光带,是光的色散现象,由光的折射形成,故D 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重点是光的直线传播、反射、折射所形成的现象,身边有很多例子,是比较容易区分的,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多总结。
2.下列现象与彩虹的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A. B. C. D.
【来源】山东省临沂市2018 年中考物理试题
【答案】C
【解析】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当光照射到物体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例如: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等;
(3)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的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如: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等。
解答:雨后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即是由于光的折射导致的。
A、小孔成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 错误;
B、水面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 错误;
C、凸透镜成像的过程,实际上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C 正确;
D、手影游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 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列举了四个常见的光现象,综合了光学知识,需要学生在平时学习和生活中多对相关的光现象进行思考。
3.下列四幅图展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成果,对其中所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
C.
D.
【来源】【全国市级联考】四川省泸州市2018 年中考物理试题
【答案】D
【解析】A、孔明灯灯内的空气受热,体积膨胀,在空中所受的浮力变大,大于它自身的重力所致,火箭“飞天”是应用力的相互作用,故A 错误;B、日晷能够记录时刻,是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影子,是测量
时间的工具,不是探测地震的仪器,故B 错误;C、碾谷物的石磨选用厚重的石材,增大了压力,是为了增大石磨对谷物的压强,故 C 错误;D、古代发明的钻木取火,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故 D 正确。
故选:D。
点睛:(1)孔明灯灯内的空气受热,体积膨胀,在空中所受的浮力变大,大于它自身的重力所致;(2)日
晷能够记录时刻,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3)由p=得,增大压强的方法增大压力或者减小受力面积;(4)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4.在泸州市委党校大礼堂举办了学习“十九大”精神宣讲报告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看到主席台上鲜红的党旗,这是因为党旗吸收了白光中的红光
B.会场中各个方向都能看到宣讲者,是由于光射到宣讲者身上时发生了漫反射
C.进入会场后手机设为静音状态,这是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宣讲者通过麦克风来提高声音的音调
【来源】【全国市级联考】四川省泸州市2018 年中考物理试题
【答案】B
点睛:根据以下知识解题:(1)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
(2)漫反射时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所以我们能从各个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
(3)减弱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在人耳处。
(4)麦克风可将声音的响度扩大,但不能提高音调。
5.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岸边的人在水中所成的“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B.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是虚像,物体离平面镜越近像越大
C.使用投影仪可以在屏幕上形成正立放大的实像,光在屏幕上发生了漫反射
D.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可用来矫正近视眼
【来源】【全国市级联考】2018 年四川省广安市中考物理试题
【答案】D
【解析】A、“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 错误;B、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物体离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不会变大,故B 错误;C、投影仪可以在屏幕上形成正立放大的实像,为了使各个方
向的人都能看到屏幕上的像,故光在屏幕上要发生漫反射,故C 错误;D、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
能力增强,应佩戴发散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因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近视眼应该配戴凹透镜才能看
清远处的物体,故D 正确。
故选:D。
点睛:(1)(2)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物体在平面镜中成正立等大的虚像,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3)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平行光线经凹凸不平的反射面反射后,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漫反射
的反射面是凹凸不平的;(4)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可用来矫正近视眼。
6.学校大门旁竖直放置了一块平面镜,小张同学逐渐靠近平面镜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张的像逐渐变大
B.小张想通过平面镜看完自己的全身像,则平面镜的高度至少为整个身高的一半
C.小张在平面镜中看见了小王,则小王在平面镜中看不见小张
D.小张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实像
【来源】【全国市级联考】2018 年四川省达州市中考物试题
【答案】B
所以E、F 分别为A′C、B′C的中点;所以EF 为△A′B′C的中位线;所以A′B′=AB=×1.6m =0.8m。
故小张想通过平面镜看完自己的全身像,则平面镜的高度至少为整个身高的一半,故B 正确;C、因为光路
是可逆的,所以小张在平面镜中看见了小王,小王也能在平面镜中看见小张。
故C 错误;D、根据平面镜成像
特点知,小张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
故D 错误。
故选:B。
点睛:平面镜成像特点: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物像大小相等,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物像到平面镜的
距离相等。
平面镜中成像大小跟物体大小有关,跟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无关。
7.一束平行光从水中射入空气,OP 是其中的一条反射光线,如图所示。
能正确反映光线OP 的光路图是()
A. B. C. D.
【来源】【全国市级联考】四川省泸州市2018 年中考物理试题
【答案】B
点睛: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的两侧,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在任何情况下都沿直线传播
B.夏天雨后出现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
C.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比空气中快
D.汽车的后视镜是凹面镜,可以扩大视野
【来源】【全国市级联考】2018 年四川省攀枝花市中考物理试题
【答案】B
【解析】A、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在不同的介质中或介质不均匀时会发生偏折,故A 错误;B、夏天雨后,空气中有大量小水滴,太阳光经这些水滴折射后可分解成七种色光,这就是光的色散现象,故B 正确;
C、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比空气中慢,在真空中最快,故C 错误;
D、汽车的后视镜是凸面镜,可以扩大视野,故D 错误。
故选:B。
点睛:(1)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2)夏天雨后出现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3)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在真空和空气中最快,在水中和固体中较慢;(4)凸面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可扩大视野,凹面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9.从物理学角度解释诗句,下列说法与物理知识相符的是()
A.“潭清疑水浅”实际上是一种光的反射现象
B.“看山恰似走来迎”中描述的“山”在“走”,是以山为参照物
C.“花气袭人知骤暧”说明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D.“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诗中磁针指向南方的一端是磁针的N 极
【来源】2018 年甘肃省白银市、凉州市、张掖市中考物理试题
【答案】C
点睛:(1)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的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如: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彩虹等;(2)本题中研究的是山的运动状态,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3)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即扩散,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4)这里的磁针石实际上就是小磁针,地球是个巨大的磁体,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
10..生活中的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 医院里用紫外线灯灭菌
B. 用湿布擦拭正在发光的台灯
C. 经常用钢丝球擦洗铝锅
D. 发霉的大米多淘洗几次食用
【来源】2018 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中考)物理
【答案】A
【解析】分析:A、根据紫外线可以杀死微生物,所以可以用紫外线灯来灭菌分析;
B、根据湿物体是导体,接触带电体容易发生触电进行分析;
C、根据铝的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发霉变质的大米含有有毒物质进行分析。
解答:A、紫外线可以杀死微生物,所以医院、饭店常用紫外线灯来灭菌;故 A 正确;
B、用湿布擦抹正在发光的灯泡时,可能会因湿抹布导电而发生触电事故。
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故B 错误;
C、铝的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防止内部的铝进一步被氧化,用钢丝球擦洗铝锅,会破坏氧化铝薄膜,不能用钢丝球擦洗铝锅,故C 错误。
D、发霉变质的大米含有有毒物质不能食用,故D 错误。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物质与人体健康安全的知识,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要引起重视。
11.如图为玩具鸟在平面镜中的成像示意图。
下列能改变像位置的是()
A. 竖直上移玩具鸟
B. 竖直下移平面镜
C. 人向平面镜靠近
D. 像与镜间放一木板
【来源】2018 年浙江省温州市中考物理试题
【答案】A
木板,玩具鸟和平面镜的位置关系发生变化,所以像的位置没有改变,故D 错误。
故选:A。
点睛: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上下(或左右)相反,它们的连线垂直于镜面,它们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12.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 B. C. D.
【来源】【全国市级联考】湖南省娄底市2018 年中考物理试题
【答案】B
【解析】A、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 错误;B、鸟巢倒影,是平面镜成像现象,故属于光的反射,故B 正确;C、水面折枝,是由于水面下的铅笔反射的光进入空气时反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而造成的.所以属于光的折射,故C 错误;D.故宫日晷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 错误;故选B.1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二胡演奏出的乐音,是由弦的振动产生的
B.声音和光在空气中传播时,声音传播的较快
C.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比在水中传播得快
D.跳广场舞时喇叭播放的歌曲都是乐音
【来源】【全国市级联考】2018 年四川省自贡市中考物理试题
【答案】A
【解析】A、二胡演奏出的乐音,是由弦的振动产生的,故A 正确;B、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约为340m/s,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0×10 8m/s,由此可知光的传播速度远大于声音的传播速度,故B 错误;C、一般地,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空气中传播的最慢,故C 错误;D、跳广场舞时喇叭播放的歌曲如果影响了人们的工作、学习和休息,同样可以成为噪声,故D 错误。
故选:A。
点睛:(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2)光的传播速度远大于声音的传播速度;(3)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一般地,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空气中传播的最慢;(4)从环保角度,一切影响人们工作、学习和休息的声音,以及对人们想听的声音造成干扰的声音都是噪声。
14.以下物理规律无法用实验直接验证的是()
A. 牛顿第一定律
B. 欧姆定律
C. 光的反射定律
D. 焦耳定律
【来源】广东省2018 年中考物理试题
【答案】A
15.以下描述中与光的折射现象有关的是()
A. 形影相随,亲密无间
B. 海市蜃楼,虚无缥缈
C. 镜中生花,脱离实际
D. 水中捞月,一无所得
【来源】广东省2018 年中考物理试题
【答案】B
【解析】A. 形影相随,亲密无间,即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B.海市蜃楼,虚无缥缈,是由于空气不均匀时,光线折射而形成的;
C.镜中生花,脱离实际,是平面镜成像,由光的反射形成;
D.水中捞月,一无所得,是平面镜成像,由光的反射形成;
故B 符合题意。
点睛:重点是光的直线传播、反射、折射所形成的现象,身边有很多例子,是比较容易区分的,注意理论
联系实际,多总结。
16.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B.验钞机利用红外线辨别钞票的真伪
C.开凿隧道时用瀲光束引导掘进机,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
D.自行车的尾灯是靠光的折射来引起后方车辆司机注意的
【来源】【全国市级联考】2018 年四川省自贡市中考物理试题
【答案】C
点睛:(1)平行光射到光滑的物体上发生的是镜面反射,射到粗糙的物体上发生的是漫反射。
它们的异同点主要从是否遵守光的反射定律、反射面的差异、对平行光的反射效果等方面分析;(2)紫外线能验钞;(3)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4)根据光的反射分析。
17.如图所示,下列光学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的是
A.图甲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
B.图乙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正远视眼
C.图内中,海市质楼是由于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
D.图丁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循光的反射定律
【来源】湖南省衡阳市2018 年中考物理试题
【答案】C
【解析】A. 图甲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实像;B. 图乙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C. 图内中,海市质楼是由于光在不均匀的大气层传播时发生折射产生的现象,故C 正确。
D. 图丁中,漫反射虽然光线杂乱无章但是仍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D 错误。
点睛:(1))小孔成的是倒立的实像;(2))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3))海市质楼是由于光在不
均匀的大气层传播时发生折射产生的现象,故C 正确。
(4)漫反射虽然光线杂乱无章但是跟镜面反射一样仍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18.下图中是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的情况,正确的是
A. B. C. D.
【来源】湖南省衡阳市2018 年中考物理试题
【答案】C
【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和物关于镜面对称可知答案C 正确。
点睛:此题难度不大,掌握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据此进行选择即可。
19.下列光现象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A. 雨后彩虹一光的色散
B. 鱼翔浅底一一光的直线传播
C. 小孔成像一光的反射
D. 镜花水月一光的折射
【来源】2018 年四川省遂宁市中考物理试题
【答案】A
B、鱼翔浅底:是光的折射造成的,故B 错误;
C、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故C 错误;
D、镜花水月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故D 错误。
故选:A。
【点睛】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各种现象的成因。
20.下列关于平面镜成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平面镜成像是光的折射现象
B.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
C.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D. 人越靠近平面镜,人在平面镜中的像就越大
【来源】2018 年菏泽中考物理试题
【答案】C
【解析】A. 平面镜成像是光的镜面反射形成的现象,故A 错误;
B. C.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形成的,所以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故B 错误,C 正确;
D. 平面镜成等大的虚像,与物距没有关系,所以人靠近平面镜,人在平面镜中的像大小不变,故D 错误;故选C。
点睛:重点是平面镜成像特征的掌握,牢记平面镜成等大的虚像,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即像和物关于平面镜对称。
21.下列关于光现象及其形成原因的说法,错误的是()
A. 黑板反光﹣﹣光的漫反射
B. 水中倒影﹣﹣光的反射
C. 树下光斑﹣﹣光沿直线传播
D. 雨后彩虹﹣﹣光的折射
【来源】2018 年山东省威海市中考物理试题
【答案】A
点睛:重点是光的直线传播、反射、折射所形成的现象,身边有很多例子,是比较容易区分的,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多总结。
22.如图所示的重庆网红图片,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A.洪崖洞在平静江水中的倒影是等大的虚像
B.游客看到穿楼而过的轻轨列车是平面镜成的像
C.朝天门夜空中璀璨梦幻的光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D.用手机拍摄过江索道的照片利用了小孔成像的原理
【来源】重庆市2018 年中考物理试题A 卷
【答案】A
【解析】A. 洪崖洞在平静江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平面镜成像而形成的等大的虚像,故A 正确;B. 游客看到
穿楼而过的轻轨列车是光沿直线传播的缘故,故B 错误;C. 朝天门夜空中璀璨梦幻的光柱是光在同种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 错误;D. 用手机拍摄过江索道的照片利用了凸透镜成像的原理。
故答案为A. 23.下列关于光现象及其形成原因的说法,错误的是
A. 黑板反光---------光的漫反射
B. 水中倒影----------光的反射
C. 树下光斑------光沿直线传播
D. 雨后彩虹---------光的折射
【来源】山东省威海市2018 年初中学业考试(中考)物理试题
【答案】A
【解析】A. 黑板反光---------是因为光在黑板的某部分发生了镜面反射,反射光线较强,造成晃眼,故A 错误;
B.水中倒影----------即平面镜成像,由光的反射形成,故B 正确;
C.树下光斑------是小孔成像,由光沿直线传播形成,故C 正确;
D.雨后彩虹---------即光的色散现象,由光的折射而形成,故D 正确;
故 A 符合题意。
24.下列关于光学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硬纸板可以显示光的传播路径
B.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使用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C.探究光的折射特点时,光从空气射入水中,传播方向一定会发生改变
D.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当蜡烛燃烧变短,光屏上的像会向上移动
【来源】山东省威海市2018 年初中学业考试(中考)物理试题
【答案】C
故选C。
点睛:因为过凸透镜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所以蜡烛、凸透镜、像是在同一直线上的,据此可快速判断当蜡她燃烧变短,光屏上的像的位置变化。
25.岸上景物在湖水中形成清晰的倒影(如图),下列有关“水中倒影”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B. 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C. 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影子
D. “水中倒影”比岸上景物大一些
【来源】浙江省金华市、丽水市2018 年中考科学试题物理部分
【答案】A
【点睛】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与光有关的现象,平时要注意多观察,多思考,并用所学光学知识去解释观察到的光学现象,这能提高我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6.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与杯弓蛇影成像原理相同的是
A. B. C. D.
【来源】山东省德州市2018 年中考物理试题
【答案】C
【解析】“杯弓蛇影”的成像原理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A.树荫下的光斑是小孔成像所形成的太阳的实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 不符合题意。
B.海市蜃楼是光线在密度不均匀的大气中传播时,发生折射形成的,故B 不符合题意。
C.路口反光镜利用光的反射,增加了视野,是光的反射现象,故C 符合题意为答案。
D.雨后彩虹是光的色散形成的,属于折射现象,故D 不符合题意。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利用光学知识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的理念。
二、多选题
27.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虚像
B.在平静的东昌湖面可以看到蓝天白云,这是光的反射现象
C.烛焰经凸透镜成实像时,当烛焰靠近透镜,烛焰的像一定远离透镜
D.电视画面的颜色是由红、绿、蓝三种色条合成的
【来源】【全国市级联考】2018 年山东省聊城市中考物理试题
【答案】BCD
点睛:(1)(2)光在自然界中存在三种光现象: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当光照射到物体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发生反射现象,例如: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等;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的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如: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等;(3)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变小,像距变大;(4)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
三、填空题
28.小芳站在平面镜前,当她远离平面镜时,她在镜中像的大小会(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来源】2018 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物理试题
【答案】不变
【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进行判断。
平面镜成等大的虚像,且与物距是无关的,所以当她远离平面镜时,她在镜中像的大小不变。
点睛:重点是平面镜成像特征的掌握,牢记平面镜成等大的虚像,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与物的连
线与镜面垂直,即像和物关于平面镜对称。
29.人笔直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2 m 处,他在镜中的像与他的距离是m。
【来源】湖南省邵阳市2018 年中考物理真题
【答案】4
【解析】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进行判断: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物像大小相等,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解答:人笔直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 2 m 处,根据平面镜成像时,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所以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也是2m;他在镜中的像与他的距离是4m。
故答案为:4
【点睛】平面镜成像特点是平面镜成像习题的重要依据,一定要熟练掌握。
30.小明在平静的湖边看到“云在水中飘,鱼在云上游”的现象。
“云在水中飘”是小明以为参照物看到“云”在水中运动的现象。
“鱼在云上游”是鱼通过水面的形成的虚像和云在水面的
形成的虚像同时出现的现象。
【来源】2018 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中考)物理
【答案】湖面折射反射
解答:云在水中飘说明云是运动的,是以湖面为参照物;水中的云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与物体等大的虚像;看到水中的鱼,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从上面看时,会感到鱼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一些,是鱼的虚像。
故答案为:湖面;折射;反射。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通过同一幅画面考查了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现象。
特别是看到的现象同是在水中,很容易搞错。
相同之处还有,都是虚像,不同之处是,成像原理不同,做题时一定要仔细,认真。
31.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给我们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其实诗人观察到的落日并非太阳的实际位置(如图所示),而是太阳光经过不均匀的大气层发生了所成的像,太阳实际在图中(选填“甲” 或“乙”)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