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评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的评课稿
这几天,参加了由苍南县教师进修学校组织的教师教育24学分培训学习,我们的辅导员给我们准备了丰富的精神食粮,既有市名师的精彩课堂,又有县名师的上课,既有新课教学,又复
习课精彩设计.另外还请了名师和市教研员进
行讲座.虽然时间才短短三天,但是我感觉不管是教学上还是教研上都有很
大的受益.由于感触良多,所以我仅对2012年月10月24日,在灵溪三中听了林小咏老师的一节课,谈谈自已的看法.
一、重点突出、目标明确
林老师在本课教学中难点重在克服,本节的难点按教参说是比热容概念的探究实验,林老师采用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分组探究实验(先让学生进行实验方案设计,然后探究影响气候的一些因素,再讨论本实验中应该怎么控制变量、控制哪些量),使学生明白,科学探究经常用到的方案—控制变量法.通过这些探究活动,让学生深入复习了控制变量法,巩固了科学的探究方法。
二、教学设计的评价
教学设计理念依据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科学课程标准》中:让生活走向科学,让科学走向社会的基本理念,面向全体学生.整个课堂设计完整、结构紧凑、逻辑严密、前后呼应。
三、教学过程的评价
1.巧妙激趣,导入新课
林老师教师创设了一个真实的生活情景,“苹果、哈蜜瓜、杨梅、椰子”它们的产地在哪里?再通过设问为什么不在苍南种椰子和哈蜜瓜,得出气候不同.在此林老师针对学生不能主动
思考的特点,及时给予学生鼓励,“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有效地使学生积极思考并展开讨论,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2、注重课堂有效性,教学方法多样
本节课在教学设计和实际授课中营造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气氛,让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思考中.林老师的课堂注重问题的有效性,尽可能用简洁的语言来表达,注重问题的连续性,
如“为什么不在苍南种椰子、哈蜜瓜?”“天气和气候有什么差别?”“为什么济南和海南的气候差别那么大?"“实验过程中,要测哪些数据?”等,在本节课重点“影响气候的因素-—比热容,本来可以应用演示实验,但是林老师为了让课堂更丰富,更多的学生参与,让学生进行分组进行实验。
林老师很注意实验的教学,她设计的学生分组实验,有利于在实验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从生活中获取教学资源
比如,引入时,用大家经常见到的水果:苹果、哈蜜瓜、杨梅、椰子,通过问“它们的产地在哪里?"和“为什么不在苍南种椰子、哈蜜瓜?”再用海南和济南的天气预报,和气候情况,从而得出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因为这引些例子,让学生觉得熟悉,然后通过所学知识来解释,让学生初步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再用气候的描述语说说苍南的气候,让学生应用知识解答问题。
然后又通过地图,找出济南和海南气候差异的原因.这样的设计可以让学生把地方与地理位置联系起来,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注重情感目标的培养
在教学中,通过教师有序的导、学生积极的参与、体验、合作、讨论与交流,培养学生具有主动、负责、开拓、创新的个性特征和科学的思维方式。
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有机的结合.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兴趣和科学的学习态度,树立将科学转化为技术服务于人类的意识。
四、教学建议
听了本节课,我有一些不一定很成熟的看法:
1、至于水果产地:学生有些不知道产地是正常的,是不是苹果的产地就是在山东呢?那能说一下大至在什么位置呢。
2、在用海南和济南气候对比时,问题指向不明确,学生难以回答:极端现象.是不是举出数据,让学生更好的区分气候还是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