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Ne激光器模式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二 He-Ne激光器的模式分析
一、实验目的
1.用共焦球面扫描干涉仪测量He-Ne激光器的相邻纵模间隔,判别高阶横模的阶次。

2.了解激光的频谱结构,掌握扫描干涉仪的使用方法及测定其性能指标的实验技能。

3.观察激光器的频率漂移及跳模现象,了解其影响因素;观察激光器的输出横向光场分布花样,体会谐振腔的调整对它的影响。

二实验设备
He-Ne激光器、激光电源、小孔光阑、共焦球面扫描干涉仪、锯齿波发生器、放大器、示波器等
三、实验原理
1.激光的频率特性
激光器的光学谐振腔内可存在一系列具有分立谐振频率的本征模式,但其中频率位于工作物质增益带宽范围内,并满足阈值条件的本征模才会振荡形成激光。

通常把激光光波场的空间分布,分解为沿传播方向(腔轴方向)的分布E(z)和垂直于传播方向在横截面内的分布E(x,y),即谐振腔模式可分为纵模和横模,用符号TEM
标志不同模式的模式分布。

对激光束的模式进行频率分析,可以分辨出它的精细mn
结构。

由无源腔理论可知:共轴稳定球面谐振腔TEM mn 模的频率为
⎥⎥⎦
⎤⎢⎢⎣⎡⎪⎪⎭⎫ ⎝⎛-⎪⎪⎭⎫ ⎝⎛-+++=2111arccos )1(12R L R L n m q nL C v mnq π (2.1)
式中m 、n 为横模阶次,q 为纵模阶次,L 为腔长,R 1R 2是腔面两反射镜的曲率半径,n
是工作物质的折射率。

当m=n=0时为基横模,而m 或n ≠0时叫做高阶横模。

对于不同的横模(m 、n 不同)有不同的横向光强分布,所以观察光斑图案或测量光强分布也能分析横模结构。

但对于含有高阶横模的结构,则必须借助于频率分析才能分辨。

由(2.1)式可知,q 一定时,不同的横模对应有不同的振荡频率,其频率间隔为 ⎥⎥⎦
⎤⎢⎢⎣⎡⎪⎪⎭⎫ ⎝⎛-⎪⎪⎭⎫ ⎝⎛-∆+∆=∆21'',1111arccos )(12R R n m nL C v n m mn π (2.2) 式中:m m m -=∆',n n n -=∆'。

利用频率差,即可精细地分析激光的横模结构。

不同纵模(即q 值不同)对应有不同的纵向(沿腔轴线方向)光强分布,但这种差异是肉眼不能分辨的,而只能根据频率来分析纵模结构。

相邻纵模的频率间隔为
nL
c v q 2=∆ (2.3) 可见,腔长越短,相邻纵模的频率间隔越大,在一定的增益带宽情况下,则有可能形成单纵模振荡。

通常情况下,激光器包含有若干纵模和横模。

激光的横模源于光腔的衍射,横模阶次越高,光腔对它的衍射损耗越大,因而高阶横模的阈值高,相对来说不易产生激光振荡。

2. 共焦球面扫描干涉仪的工作原理
共焦球面扫描干涉仪由两块镀有高反射膜,曲率半径相同的凹面反射镜组成,其曲率半径R 1R 2和腔长L 满足R 1=R 2=L ,因此它们的近轴焦点重合,构成一共焦系统。

如图2.1所示,两块反射镜中,一块固定不动,另一块固定在压电陶瓷环上,压电陶瓷环的长度变化量和所加电压成正比。

当用一定幅度的锯齿波电压调制压电陶瓷环时,扫描干涉仪的腔长将在L 附近发生微小变化(约波长量级)。

图2.1共焦球面扫描干涉仪简图
当有某一波长为λ的光束近轴入射到干涉仪,可以证明,光线在干涉仪内经四次反射 后恰好闭合(见图2.1),与起始光线的光程差为
nL 4=∆
其中n 为两块反射镜间介质的折射率,当满足
λm nL =4 (m 为正整数)
时,干涉仪对入射光有最大透过率。

因此,改变腔长L 即可实现光谱扫描。

具体地说,用压电陶瓷环驱动M2,使该镜片在轴线方向作微小的周期性振动,从而使激光模式发生变化并依次通过干涉仪;激光由光电接收器转换成电信号,该信号经放大接到专用示波器的Y 输入端,同时将改变腔长的锯齿波电压接到示波器的X 输入端。

这时,示波器的横向坐标就是干涉仪的频率,从而荧光屏上显示的即为出透过干涉仪的激光模式频谱,如图2.2所示。

图2.2示波器显示的激光模谱
扫描干涉仪有以下性能指标:
(1) 自由光谱区F v ∆。

由λm L =4(介质是空气,n=1)可知,当共焦腔长变化4
/λ时,波长λ(q )的模可再次透过干涉仪。

通常把腔长改变4/λ所对应的频率变化量L c v F 4/=∆ (L 4/2λλ=∆)称为干涉仪的自由光谱区。

如果F v ∆小于激
光工作物质的增益线宽,不同级的模式频谱就有可能重叠,这是应该避免的。

(2) 仪器带宽v δ。

仪器带宽v δ是指干涉仪透射峰的频率宽度,也就是干涉仪能分
辨的最小频差。

通常,反射镜的反射率越高,调整精度越高,腔内损耗越小,则窄带越窄。

(3) 精细常数F 。

精细常数F 是用来表征扫描干涉仪分辨本领的参数。

它的定义是:
自由光谱区与最小分辨率极限宽度之比。

即在自由光谱区内能分辨的最多的谱线数目。

根据精细常数的定义
v
v F F δ∆=
精细常数的理论公式为 R R
F -=1π (2.4)
R 为凹面镜的反射率,从(2.4)式子可以看出,F 至与镜片的反射率有关。

实际上还与共焦腔的调整精度、镜片的加工精度、干涉仪的入射和出射光孔的大小及使用时的准直精度等因素有关。

3. 激光模式的测量
利用扫描干涉仪可以测定激光器输出模式的频率间隔。

由图2.2可见,F X ∆正比于干涉仪的自由光谱区F v ∆,X ∆正比于激光器相邻纵模的频率间隔q v ∆。

当存在高阶横模时,可在基模q TEM 00旁边看到(如图中的mnq TEM ),1X ∆正比于0mn v ∆(即基模q TEM 00和高次横模mnq TEM 的频率间隔)。

由实验测得1X ∆和X ∆,即可得
X
X v v q mn ∆∆=∆∆10 由公式(2.2)和(2.3)可得
⎪⎪⎭⎫ ⎝⎛-⎪⎪⎭⎫ ⎝
⎛-∆+∆=∆∆21011arccos )(1R L R L n m v v q mn π (2.5)
将测量值与根据式(2.5)计算的理论值相比较,可估计横模阶次(△m+△n )。

4. 实验装置
图2.3实验装置示意图
实验装置各部分的说明:
(1)激光器本实验提供一支多模内腔式He-Ne激光器。

(2)激光电源用来激发激光器。

工作电流等参数由实验室说明提供。

(3)小孔光阑用于调光的辅助工具,起正负两方向光束准直作用。

(4)扫描干涉仪使激光器的各个不同模按频率展开。

透射光中心波长为632.8nm.自由光谱区应在1500—2000MHz。

每伏电压使腔长改变2.4—2.5nm,具体数据由实验室给出. 仪器上有两个方位螺旋,用于调节腔的轴向方位.
(5)接收放大器内有光电二极管,将扫描干涉仪输出的光信号转变成电信号,经放大输入到示波器的Y轴。

(6)放大器电源提供放大器内光电二极管的工作电压,一般用5-10V。

注意正负极不要接错。

(7)锯齿波发生器本实验采用的信号发生器,电压峰值在0-150V内连续可调,周期用20ms. 锯齿波电压除了加在扫描干涉仪的压电陶瓷上,同时输到示波器X轴上作同步扫描。

为便于观察,希望能移动序的中心波长在频谱图中的位置,使每个序中所有模能完整地展现在示波器上。

这可通过增设一个直流偏置电源,用以改变对腔扫描的电压的起点,协助调节。

偏置电源的输出电压在0-100V内连续可调。

(8)示波器用于显示经扫描和放大后的He-Ne激光器的频谱图.
四、实验步骤与内容
1.按照实验装置图连接线路,经检查无误后方可接通电源。

2.点燃激光器,调整光路,首先使激光束从小孔光阑通过,调整扫描干涉仪上下、
左右位置,使光束正入射孔中心,再细调干涉仪板架上的两个方位螺丝,使从干涉仪腔镜反射的最亮的光晕(很大的一片光斑)回到光阑小孔的中心附近,这时表明入射光束和扫描干涉仪的光轴基本重合。

3. 将放大器的接收部位对准扫描干涉仪的输出端。

4. 接通放大器、锯齿波发生器、示波器的开关。

5. 观察示波器上的频谱图,进一步细调干涉仪的两个方位螺丝,使谱线尽量强,噪声最小。

6. 分辨扫描干涉仪的自由光谱区,确定示波器横轴上每厘米所对应的频率数。

7. 观察多模激光器的模谱,记下其波形及光斑图形(可在远场直接观察)。

并且
(1)测出F X ∆和X ∆。

(2)由干涉仪的自由光谱区计算激光器相邻纵模间隔q v ∆,并与理论值比较(干涉仪腔长2cm ,激光器腔长20cm)。

(3)测出纵模个数,由纵模个数及相邻纵模间隔估计出激光器工作物质的增益线宽(通常认为He-Ne 激光器的多普勒线宽约为1300MHz )。

思考题
1. 观测时为何要先确定示波器上被扫出的干涉序的数目?
2. 在示波器的不同位置,纵模频率间隔有所差异是何原因?如何提高测量的准确度?
3. 为什么说非均匀加宽类型激光器容易产生多纵模振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