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利西斯》和《奥德修纪》的对应关系及《尤利西斯》所体现出的意识流小说的写作特点(写写帮整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尤利西斯》和《奥德修纪》的对应关系及《尤利西斯》所体现出的意识流小说的写作特点(写写帮整理)
第一篇:《尤利西斯》和《奥德修纪》的对应关系及《尤利西斯》所
体现出的意识流小说的写作特点(写写帮整理)
试分析《尤利西斯》和《奥德修纪》的对应关系及《尤利西斯》所体现出的意识流小说的写作特点。
答:《尤利西斯》以三部分18章与《奥德修纪》对应。
第一部分3章写斯蒂芬从清晨到11时左右的活动,对应《奥德修纪》前4章忒勒马科斯寻父,暗示着寻找精神之父的线索。
第二部分12章写勃鲁姆一天在都柏林四处的游荡,与《奥德修纪》5-12章奥德修斯回归途中的漂流大体对应。
第三部分3章写勃鲁姆领着斯蒂芬回到家中的情形,对应《奥德修纪》的第三部分,奥德修斯回到伊塔刻岛与儿子一道除掉骚扰妻子的求婚者。
作者把勃鲁姆和斯蒂芬比作尤利西斯父子,所不同的是,他们的相互寻找不仅是肉体上的也是精神上的。
他们都是漂泊无依、备受挫折的人,最后终于在对方身上找到了各自精神上所欠缺的东西,作者通过他们的意识和潜意识活动,概况了西方整整一代人面临的思想困惑和危机。
《尤利西斯》在艺术技巧上让作家退出作品,用多样手法写人物的意识活动,通过模仿感觉方式、思维方式、说话口吻等,再现了人物的精神状态,是成熟的意识流作品。
第二篇:《尤利西斯》读后感
当时就是走马观花般的把《尤利西斯》给翻了个遍,算是骑了回马,花倒是真没观着。
人人都夸它,就好像人人都读过它,人人都说它,就好像人人都懂它,但是,人人又对它轻描淡写,就好像害怕有问题被提出,人人又说不清它,就好像他们从来都没有读过一样。
对于未知与神秘,人们总是充满了好奇,恐惧与景仰。
《尤利西斯》于我,便是未知、神秘与我的关系,我迷它也是非常不正道的迷,非常无知的迷,非常自负的迷。
对于一个看书的人来说,心里有本看不透的却又被世界所景仰的书,是不是会有股畸形的满足感啊?
后来在余秋雨的某篇文章中,他这样写到:“我轻步在那里逡巡,整理着自己心中对《尤利西斯》的印象。
记得写的是仅仅一天的时间,一对夫妻的心理遭受紧凑而肆意,真实得难以置信,却又与荷马史诗《奥赛罗》构成遥远的平行,于是成为了一部现代史诗。
它会使习惯于传统小说的读者不习惯,但一旦有了它,人们也就渐渐对传统小说不习惯起来。
爱尔兰一度拒绝他,也因为不习惯,而现在,谁也再不习惯一个没有乔伊斯的爱尔兰。
”
它影响了一代文学史,它到底在哪些方面通过哪些手法产生了哪些影响?我仅知道它意义重大。
于是,我又翻开了它,思绪紊乱,我。
再来说说我所理解的意识流吧!
我把它抽象成画面。
画底是黑的,中心只有一个光点,无数条光线向四面射去。
你抓不准方向,也摸不透强弱,不知道哪条光线会在哪个地方消失或延续。
你所能做的就是自然而然的接受它,然后,自然而然的顺着它,然后,自然而然的遇上了强悍的作者,然后,自然而然的用他或她的文字思考,然后,自然而然的或许会有自己的一点小小想法,然后……总之,有点琐碎又微妙。
我总是会冒出一句:“原来,在你们的眼里世界是这样的!”
我觉得意识流更像是生活的原本,一切都是那么偶然,那么碰巧,那么永无休止。
一旦它发生了,就没有人能知道它是怎么发生的,它会怎么发生。
就像后院长满了青苔的老柴火,你不知道它能否划燃;就像被拧碎的草莓,你不知道它到底有多甜;就像长在屋顶上的豌豆,你不知道它结了多少;就像书柜里裹着灰尘的某本书,你不记得什么时候翻过它,更不记得它写了些什么……
就这样无意识的接触着意识流,看它玩弄着小把戏,同时,也被小把戏玩弄着。
我喜欢诗,但不见得会喜欢诗人。
我读意识流,但不见得就懂意识流。
第三篇:《尤利西斯》
解读《尤利西斯》——意识流小说的经典之作
【摘要】乔伊斯的巨作《尤利西斯》作为最杰出的意识流小说的典范广泛采用了内心独白、自由联想、“蒙太奇”手段——时空交错——心里时间运用、以及感性印象、声音节奏和散文文体,令我们广大文学爱好者更加清楚对于意识流小说的解读应重点放于以意识流的完整性对抗和理解意识片段的零散性,进而做到从整体上对小说的意识及其流程进行把握,最后联系生活实际,引发我们深刻的自省。
关键词:意识流;意识流小说;尤利西斯;
意识流小说是20世纪初兴起于西方的以与传统的写实方法不同的创作手1,它侧重于法写成的小说,“是现代心理学和现代哲学与文学相结合的产物”○探索意识的为形成语言层次的一类小说,其目的是为了揭示人物的精神所在。
意识流小说能打破时空界限,进行立体交叉式的叙述,在有限的篇幅,短暂的时间内,反映出人物思想活动的全过程。
因而具有较大的浓缩性和凝聚力。
它不讲究塑造人物,编织故事,而是着力于挖掘人物的深层意识及至潜意识的活动。
乔伊斯的《尤利西斯》作为一部典型的意识流小说,从技巧上看,它是文学表现方法实验高潮时期的一种产物,作者“创造性地运用了大量的意识流手法”②“是一部运用意识流手法最完善、最彻底的现在小说”③,它一直被公认为是“20世纪意识流小说的最高成就”④。
之所以被尊称为20世纪的文学经典,除了它高度浓缩的时间、空间和人物形象反映了整整一个时代所面临的问题和危机外,还因为它创造了一种崭新的散文文体和一种崭新的小说形式。
从某个意义上来讲,“在展示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度和广度上,这部小说开辟了崭新的途径,为后世树立了典范”⑤
《尤利西斯》代表着意识流文学的最高成就,乔伊斯为这部作品耗费了十年的心血,他精心对小说形式进行一系列大胆的改革,使意识流技巧在这部作品中的运用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种写作技巧上的突破:
一.作家退出小说。
在《尤利西斯》中,“作者完全退居幕后,让读者直接看到人物原本状态意识活动的各个层次”⑥。
乔伊斯认为,“小说艺术最忌在情感上呈现动态,即小说家暴露自己的情感;真正
的审美情感应该呈静态,即作品中不掺杂作者自己的情感”。
⑦“作家退出小说”,这是现代小说改革者所提出的口号,也是乔伊斯在作品创作中追求的目标,传统小说中,作家是无所不知的叙述者和评论者,他在作品中描写人物外在的真实,如介绍人物的个性、特征、人物之间的关系等,同时叙述故事情节发展,而在《尤利西斯》中,乔伊斯没有任何对人物的客观评述,而是让小说里的人物直接向读者展示他的全部内心世界,把埋藏在内心深处思想意识,从低级到高级的各种思维活动如实地展现出来,这也是意识流小说的一个最鲜明特征。
二、时间顺序颠倒和渗透。
“在乔伊斯的笔下,人物的精神世界始终处于主导地位。
读者见到的既有人物最原始、最低程度的模糊感觉,又有人物最完善、最高度的合理思维;既有流动不已的有线意识活动,又有辐射形块的意识结构。
”⑧。
意识流小说在文学史上第一次完全打破了传统小说基本上按故事情节发生的先后次序或是按情节之间的逻辑关系而形成的单一的、直线发展的结构,故事的叙述已不再按时间进展依次循序地直线前进,而是随着人的意识活动,通过自由联想来组织故事,意识流小说家们“主张在时空同构和错位中展示人内在的心理空间和意识时间”⑨。
由于要表现意识的自然性,那么情节就不可能受时间、空间或逻辑、因果关系的制约,往往把时序倒置表现为时间、空间的跳跃多变,前后两个场景之间不一定要有时间、地点方面的紧密逻辑联系,在时间上让过去、现在和将来互相颠倒、互相渗透、交叉重叠。
⑩意识流小说家大都喜欢把人物的“现在”浓缩在相当短狭的时空之中,而人物的“过去”是相当漫长的。
乔伊斯的《尤利西斯》故事发生的时间虽然只有18小时,但描写的却是三位主人公的漫长岁月和人生经历,作者充分地展示了“心理时间”“通过及其有限的时空跨越和故事情节,展示、挖掘出极为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和深刻的思想精神内涵”⑾乔伊斯的这种意识流写作手法“打破了以时间为顺序的小说模式,改变了传统小说的时空观念”⑿。
过去、现在和未来在布鲁姆的意识中相互穿插,自由地交替出现。
莫利和布鲁姆之间的漫长人生在莫利那长达40多页的意识活动中得到清晰的展现,斯蒂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则在他自己和布鲁姆
夫妻之间的思维流动过程中有序地展开。
在这里,乔伊斯将几位主人公的“内心时间”任意拉长、缩短、变形,把自由联想、时空颠倒、幻觉、内心独白、梦境有机地融为一体。
三、跳跃穿插而又围绕中心的自由联想情节。
意识流活动类似于电影中的“蒙太奇”,一种是时间蒙太奇,主体在空间上保持不动,而人物意识却在时间上移动;另一种是空间蒙太奇,时间保持不动而空间因素发生变化,在《尤利西斯》中,乔伊斯成功地将时间蒙太奇和空间蒙太奇两种手法巧妙地结合起来,使其共同渲染小说主题,生动地塑造了主人公的形象。
主人公意识由现在的某一情景引起,出发对过去某一相似或表面上有点联系的情景的联想,或诱发对未来某种情景的向往,这种意识的流动有很大的跳跃性,它将过去、现在、将来相互穿插,却始终围绕着一个联想中心,贯穿而成一个或一组细节。
这个若隐若现的中心将凌乱、复杂的意识紧密组织在一起,成为一条体现作品主题的主导线索。
当布鲁姆游荡于都伯林各处时,他正在做的,他看到的,听到的,甚至闻到的,无不激发他无穷遥想。
四、心理分析式的内心独白。
传统小说偶尔也描写一个人物的内心活动,但常常是经过那位无所不知的叙述者整理加工后表现出来的,这种心里描写往往合乎逻辑和理性。
符合正常的时序,它在帮助刻画人物性格的同时,也体现作者的意志和感情。
而《尤利西斯》中的内心独白占了绝大部分篇幅,是主要的表现手段,作者“退出”作品,没有对任何一个人物进行介绍,而是让人物自己诉说自己的思想意识,作家把人物的思想和盘托出,把人物恍惚迷离的内心世界直接而又原原本本地显现在读者面前。
五、语言与文体上标新立异。
为了深入表现人的精神活动,表现飘忽纷乱的思绪,乔伊斯在语言上也进行了改革,他认为人的意识中的心理活动还没有经过严密的整理和组织。
因此常显得松散、凌乱,缺乏条理,为了生动逼真地表现它,乔伊斯在作品中使用了大量省略和截断的句子,表现突兀变化的思绪,或使用成分残缺不全的句子,或前言不对后语,超越语法常规。
六、在题材上,作品突破一般文学作品以英雄事迹为主的窠臼,
主人翁既无高贵的社会地位,又无超群惊人的业绩,甚至在感情生活中也没有特别动人心魄的大起大落,全部是平常人、平常事,通过符合现代社会实际的现象反映人和社会的本质。
而现代西方社会道德和现代人的精神意识活动正是乔伊斯借古讽今的艺术手法所要表现的内容。
在乔伊斯看来,都伯林在精神上和行动上都陷入瘫痪,“布鲁姆的庸人主义、斯蒂芬的虚无主义,莫利的肉欲主义,在道德衰微、家庭分裂、传统观念沦丧的现代世界里,其实他们都是飘零无依,精神上遭受挫折、充满**的人。
这正是当时西方社会道德与精神文明的深刻写照”。
意识流小说家们由于合理地使用了这些技巧,所以创作出了一些在文学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里程碑”式的作品,然而,意识流小说作为现代主义文学的一种流派,只有到了乔伊斯的手中才真正达到了成熟并取得最辉煌的成就,大大的丰富了西方文学的表现力,“他对人性的洞察和直率的描述,他在语言应用与文体风格上的创新与探索对20世纪的文学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⒀ 参考文献:
①廖星桥.外国现代派文学导论【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8:
20.②王守仁,何宁.20世纪英国文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54.③常耀信.英国文学大花园【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190.④王左良,周钰良.英国20世纪文学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371.⑤朱维之,赵澧,典晋凯.外国文学简编(欧美部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325.⑥黄源深,陈士龙.20世纪外国文学作品(上卷)【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63.⑦殷企平,高奋,童燕萍.英国小说批评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63.⑻李维屏.英国小说人物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96.⑨张首映.西方二十世纪文论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87.⑩李维屏.英美意识流小说【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⑾余德庄.近看《尤利西斯》【N】.文学报,2006-03-16(14)⑿王守仁.英国文学选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58.⒀何树,苏友芬.英国文学导读【M】.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5:245.
第四篇:浅析《尤利西斯》译本论文
一、意识流小说的背景
意识流小说是兴起于20世纪20年代的一个重要小说流派,它在西方很多国家中比较流行,曾经在西方文学界引发了一轮又一轮的激烈讨论。
意识流小说的创作中摒弃了传统小说的形式和结构,不遗余力地对那些普遍存在但却深藏于人类思想深处的精神世界和心理活动进行了揭示。
通过对人们内心世界的真实再现,他们成功地揭不出了现代西方人中那种强烈的孤独感与疏离感,反映出了战后西方社会所存在的各种矛后与危机。
意识流小说不仅为我们展示了人类所固有但却长久以来被传统作家所忽视的精神现象,更创造出了与众不同的题材、手法、结构和语言。
毫无疑问,意识流小说已经成为西方文学史上最独特、最富有表现力的一种文体。
在众多的意识流小说巨著中,乔伊斯的代表作《尤利西斯》可以说是一部运用意识流手法最完善、最彻底的现代小说,代表了20世纪意识流小说的最高就。
本文将以乔伊斯的代表作《尤利西斯》为例,对其中意识流语言的一些特征进行分析,通过对译林出版社的译本进行分析,探讨意识流小说的语言表现技巧在译文中的再现。
二、《尤利西斯》小说的语言特色
《尤利西斯》借助作者所塑造的三个反英雄人物的心理活动,很好地表现出了当代人们在生活中的不切实际的想法和行为。
不仅《尤利西斯》的作者乔伊斯感受到了现当代人们思想的空虚,并通过小说很好地把这种荒诞的情况表现出来,就连其同时代的许多作家也都深深地感受到了现代社会人们思想和精神的缺乏。
当然,这些同时代的西方现代社会的各种思想此起彼伏,对当时社会的千姿百态表现的淋漓尽致。
小说里体现出来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疏离,同时也从侧而反应出西方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严重的缺乏信任。
乔伊斯在《尤利西斯》小说里所运用的语言可以说是非常丰富多彩,他一方面继承了西方传统的语言风格,另一方而也对语言技巧进行了创新。
在本篇文章的整体布局方而,更是巧妙的当。
通过一系列的表现手法,使得文章里所透露出来的讽刺意味更加强烈,更突出表
现了当地社会生活的荒诞以及人们精神世界的迷茫和空虚。
在《尤利西斯》中叙述者主要是通过隐含评论发表意见叙述者这些隐含的评论融入在文本叙事中,和文本叙事一起共同展现现代社会迷茫和瘫痪的精神世界《尤利西斯》的叙述者的隐含评论与小说的其他叙述成分共同揭示人们思想和情感的扭曲异化,叙述者的评论主要通过以下三种方法展现出来。
《尤利西斯》小说的前六章基本上是传统的本真叙述,反讽技巧为人物刻画和小说主题定下反英雄的基调。
乔伊斯为了更突出表现现代社会人们精神世界的迷茫和空虚,在《尤利西斯》的文中大胆借鉴了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中出现的其他非文学艺术形式的表现手法。
为了增添文章的表达方式,乔伊斯还参考了其它作家写作的小说的语言表达风格。
乔伊斯在自己创作的多部作品中,将这些语言表达技巧、传统语言技巧和意识流表达技巧等多种语言技巧结合在一起,从而相得益彰,使得要表达的主题更明了。
在《尤利西斯》中,叙述者运用了多种叙述技巧并且模仿了多种文体和其他艺术形式。
叙述者在叙述中借助这些叙述形式所产生的意义,使之同叙述内容发生矛盾,形成一定的反讽意义,成功地发表自己的隐含评论。
在《尤利西斯》中运用的就非常充分,文中的语言的风格及其中的语法结构同样也被他用来刻画人物,这也从侧而是为揭示这部小说的主旨提供了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
在这部小说里,人物塑造方而及语言技巧不仅是为文章的写作服务的,很大程度上也被用来突显人物的个性特征。
《尤利西斯》在语言风格表现方而都恰到好处,其在语言的表现上运用了很多的艺术性语言。
在《尤利西斯》中,作者巧妙地运用头韵体叙述话语刻画出满腹经纶的斯蒂芬的诗人形象。
《尤利西斯》在叙述中运用陌生化的语言手段刻画反英雄人物,揭示了现代主义主题。
文本中语言的陌生化具体表现为艺术语言的运用、科学语言的模仿、奇特的修辞技巧和外来语以及文宇游戏等方法。
这些陌生化的语言技巧通过语言风格的变化,多角度展现人物扭曲异化的意识活动,勾勒出其鲜明的个性特征,进而折射出现代社会荒诞的精神世界。
陌生化语言技巧成为乔伊斯刻画人物和揭示主题的重要技巧。
乔
伊斯在人物刻画中还借鉴了雕塑艺术的造型语言。
雕塑语言善于利用物体的形体及其空间变化,使之形成某种力量、感觉和韵律。
它通过一种无声的造型语言表现形象的动势、情绪与生命力,并把艺术家的感情和审美观念融入雕塑作品之中。
《尤利西斯》首次刻画斯蒂芬的人物形象时,就借助了雕塑艺术的造型语言来展现人物深邃的内心思想。
三、《尤利西斯》小说的语言技巧及其传译
1.过多的视角转换
在阅读这部小说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经常感觉到第三人称的叙述与人物独白之间的视角转换。
有时我们甚至很难分辨出某一句话究竞是第三人称的叙述还是人物的内心独白。
例如,在《尤利西斯》的第二章,课堂上一个男孩儿回答史蒂芬的提问的时候,Some laughed again: mirthless but with meaning.Two in the back bench whispered.Yes.They knew :had never learned nor ever been innocent.All.With envy he watched their faces: Edith,Ethel, Gerty,Lily.Their likes: their breaths,too,sweetened with tea and jam,their bracelets tittering in the struggles.译:有些人又笑了:笑得不畅快,却别有用意。
有两个人坐在后排的凳子上好像在说什么。
是的。
他们晓得:从未学习过,可一向也不是无知的。
全都是这样;扭动时,腕上的镯子也在窃笑着。
这段话的第一句似乎是第三人称的评论,但不必然,第一遍读这段话的时候可能会让我们有混乱的感觉,不过经过仔细分析,我们会发现乔伊斯对条理清晰的第三人称叙述和杂乱的意识流之间关系的精心处理。
通过视角的转换,他把这两部分自然地结合在了一起,这不但符合心理活动的规律,对人物塑造也非常有帮助。
正如这个例子所呈现的,史蒂芬的意识流被第三人称的叙述所打断正是反映了人类心理活动跳跃性的特征,同时,第三人称的论述也起到了揭示史蒂芬心理的作用。
在翻译类似段落的时候,译者的任务应该是让读者感受到这样的视角转换,从而传达出作者对语言的精心安排以及精湛的写作技巧。
2.诗意的效果
在阅读小说中人物意识流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很容易地感觉到作者使用的语言是非常富有诗意的。
也就是说,乔伊斯在创作过程中非常注重声音和节奏所产生的艺术效果。
正因为如此,那些人物独白读起来就像是无韵的诗歌。
这个语言特色一方而充实了文字的涵义,另一方而也提升小说的艺术感染力。
3.修辞手段的运用
乔伊斯在他的小说《尤利西斯》中有大量的修辞被运用在其中。
上文我们曾讨论了头韵的使用,下而的例子中我们将着重分析原文对比喻的运用,因为比喻是这部小说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修辞手法。
小说中的人物由于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经常会产生十分有趣的联想。
而比喻恰恰使他们的想法显得更加新奇和生动,给读者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四、结语
意识流小说作家孜孜不倦地寻求语言形式和作品内容的革新,使这种写作手法成为上世纪最具表现力的文学语言之一。
毫无疑问,每位意识流作家都会在自己的作品中体现出独特的风格。
乔伊斯为了有效地揭示现代主义主题,不断地创新话语模式,互文性体现了他通过对话语的传统继承刻画人物,叙述话语的陌生化突。
出说明乔伊斯勇于创新话语模式,利用独到的语言修辞和叙述技巧刻画人物揭示主题”乔伊斯的话语创新对很多现代主义作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以乔伊斯的《尤利西斯》为例,分析了意识流语言的一些重要特点及其在译文中的再现,希望能够对意识流小说的和翻译有所借鉴.
第五篇:论乔伊斯《尤利西斯》艺术特色
论《尤利西斯》的艺术特色
赵春鹤
【摘要】: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从构思到写作完成历经18年,他对这部作品进行了广泛的新颖的探索,成为西方现代小说中最具有实验性影响最大的杰作之一。
本文研究的是这部小说的神话模式框架和荷马史诗《奥德修斯》部分内容一一对应,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