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23年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提升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2023年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提升卷
一、选择题(满分16分)(共8题;共16分)
1.(2分)甲数比乙数少110,乙数是50,甲数是多少,列式正确的是()。

A.50÷(1+110)B.50÷(1-110)
C.50×(1+110)D.50×(1-110)
2.(2分)下面说法正确的有()个。

①一个数的因数都比这个数的倍数小。

②如果合唱队中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13,那么女生人数占合唱队总人数的34。

③50个连续自然数的和一定是奇数。

④如果一个面的半径扩大3倍,那么它的周长扩大3倍,面积扩大9倍。

A.4B.3C.2D.1 3.(2分)一个三角形,它的面积是910平方厘米,高是15厘米,底是()A.412厘米B.920厘米C.9厘米D.25厘米4.(2分)男生比女生少15,女生就比男生多()
A.15B.14C.16D.无法确定5.(2分)一个饲养场,养鸭1200只,养的鸡比鸭多35,养的鸡比鸭多多少只?正确的列式是()。

A.1200×35B.1200+1200×35 C.1200-1200×35D.1200÷35
6.(2分)小丽家五月份的支出是1200元,__________,六月份支出多少元?根据算式1200×(1+23),横线上应补充的条件是()
A.六月份支出是五月份的23B.六月份支出比五月份多23 C.五月份支出比六月份少23D.五月份支出比六月份多23 7.(2分)要使算式913×78+413÷□能够简便计算,方框中填()比较合适。

A.87B.18C.78
8.(2分)一艘轮船从甲港开往乙港,已经行了全程的35,距乙港还有60千米,已经行了多少千米?正确的列式是()
A.60÷(1−35)×35B.60÷(1−35)
C.60÷35−60D.60×(1−35)
二、填空题(满分16分)(共8题;共16分)
9.(2分)小明买了1枝钢笔和3枝圆珠笔,一共用去13.5元。

圆珠笔的单价是钢笔的16。

每枝圆珠笔元。

10.(2分)一批货物,如果大卡车运输需要20辆,如果用小卡车运输需要25辆。

已知每辆大卡车比小卡车多装2吨,这批货物一共吨。

11.(2分)一根钢管长79米。

如果锯下13米,还剩米;如果锯下它的13,还剩米。

12.(2分)工地有70吨水泥,每辆卡车的载重量为总量的27,运了三车后,还剩吨。

13.(2分)25厘米比1米少,比25升多25升是升。

14.(2分)小明从头到尾看一本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110,第二天看了全书的115,这本书共300页,第三天他应从第页看起。

15.(2分)在横线上填上“>”“<”或“=”。

56×4569×2323×938×123825×225×43 16.(2分)一位同学把(+37)×4错当成+37×4进行计算,这样算出的结果与正确答案相差。

三、判断题(满分8分)(共4题;共8分)
17.(2分)7×17÷8×18=1÷1=1。

()
18.(2分)一件200元的商品,先提价15,再降价15,这件商品价钱不变。

()19.(2分)27个29减去8的17,差是467。

()
20.(2分)910+56÷12先算加法再算除法。

四、计算题(满分12分)(共1题;共12分)
21.(12分)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①35×14+25÷4
②6÷34−34÷6
③54−817−917
④1−512÷56
⑤45×(56+34)+25
⑥89×[34÷(13−15)]
五、解答题(满分48分)(共8题;共48分)
22.(6分)一本童话书有120页,小明从头开始读,第一天读了全书的15,第二天读了余下的13,小明第二天读了多少页?第三天从第几页读起?
23.(6分)妈妈买了一条裤子和一件上衣,裤子是245元,正好是一件上衣价格的57,妈妈买的这套衣服一共花了多少钱?
24.(6分)张乐原来体重是40千克,寒假期间,他的体重增加了18,开学后他加强锻炼,体重又减轻了19。

开学前他的体重是多少千克?开学后通过锻炼体重减轻了多少千克?25.(6分)牛奶饼干比果汁饼干少72吨,牛奶饼干是果汁饼干的16,两种饼干各多少吨?26.(6分)李叔叔原来体重80千克,坚持体育锻炼后,体重减轻了15,李叔叔的体重减少了多少千克?现在李叔叔体重多少千克?
27.(6分)盐城到南京之间的公路长260千米,一辆汽车从盐城开往南京,一段时间后已行路程与未行路程的比是5∶8。

(1)(3分)已经行了多少千米?
(2)(3分)这时离中点还有多远?
28.(6分)水果店运来苹果、香蕉和梨共180筐,其中苹果的筐数是其他两种水果筐数和的12,香蕉的筐数是其他两种水果筐数和的13,梨有多少筐?
29.(6分)东风机械厂计划全年生产21000台机床,实际第一季度就生产了27。

照这样计算,全年可超产多少台?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解析】【解答】解:列式正确的是:50×(1-110)。

故答案为:D。

【分析】甲数=乙数×(1-甲数比乙数少几分之几),据此列式作答即可。

2.【答案】B
【解析】【解答】解:①一个数的最大因数是它本身,最小倍数也是它本身,所以一个数的因数不都比这个数的倍数小,该说法错误;
②合唱队中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13,那么把男生人数看作1份,女生人数就是3份,总人数就是3+1=4(份),所以女生人数就是总人数的3÷4=34,该说法正确;
③50个连续自然数中,奇数有25个,所以50个连续自然数的和一定是奇数,该说法正确;
④因为圆周长=半径×2×π,所以半径扩大3倍,圆周长也扩大3倍;因为圆面积=半径×半径×π,所以半径扩大3倍,圆面积扩大3×3=9倍,该说法正确;
综上,说法正确的有3个。

故答案为:B。

【分析】①根据一个数的最大因数是它本身,最小倍数也是它本身,进行判断;②由题意可知,男生人数是1份,女生人数是3份,那么总人数就是3+1=4(份),用女生人数除以总人数就可以求出女生人数占总人数的分率,进行判断;③根据单数个奇数相加,和是奇数,双数个奇数相加,和是双数,进行判断;④根据圆周长=半径×2×π,圆面积=半径×半径×π,进行判断。

3.【答案】C
4.【答案】B
【解析】【解答】女生人数看做单位1,男生人数是1-15=45,15÷45=14.
故答案为:B。

【分析】(女生人数-男生人数)÷男生人数=女生比男生多几分之几。

5.【答案】A
【解析】【解答】解:列式为:1200×35。

故答案为:A。

【分析】养的鸡比鸭多的只数=养鸭的只数×养的鸡比鸭多几分之几,据此列式即可。

6.【答案】B
【解析】【解答】解:用乘法计算,所以单位“1”是1200元,也就是五月份的钱数,那么23就是六月份的支出比五月份多23;
故选:B.
【分析】1200元是五月份的支出,由于是用乘法计算,那么是把五月份的支出看成单位“1”,(1+23)表示六月份是五月份支出的(1+23),也就是六月份的支出比五月份多23;由此填入这个提交即可.先根据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找出单位“1”,然后再找出分率表示的含义即可求解.
7.【答案】A
【解析】【解答】解:1÷78=87
故答案为:A。

【分析】由题中算式可知,913和413是同分母分数,可以根据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先计算913+413,再乘上78;又因为分数除法中,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上这个数的倒数,所以方框中的数就是78的倒数。

8.【答案】A
【解析】【解答】两港之间的距离:60÷(1-35),已经行的长度:60÷(1-35)×35.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先求出两港之间的长度,然后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求出已行的长度. 9.【答案】1.5
【解析】【解答】解:13.5÷(1+16×3)×16
=13.5÷(1+12)×16
=13.5÷32×16
=13.5×23×16
=1.5(元)
所以每支圆珠笔1.5元。

故答案为:1.5。

【分析】由题意可知,圆珠笔的单价是钢笔的16,也就是把钢笔的单价看作单位“1”,那么3枝钢笔的价格就是钢笔单价的1×3,一共用的13.5元就是钢笔单价的1+1×3;根据对应量÷对应率=单位“1”,
就可以求出钢笔的单价;最后用钢笔的单价乘上16就是圆珠笔的单价。

10.【答案】200
【解析】【解答】解:设每辆大卡车可装x吨货物,则每辆小卡车可装(x-2)吨货物。

25(x-2)=20x
25x-50=20x
5x=50
x=10
20×10=200(吨)
所以这批货物一共200吨。

故答案为:200。

【分析】由题意可以设每辆大卡车可装x吨货物,则每辆小卡车可装(x-2)吨货物;因为这批货物的总质量是不变的,由此根据大卡车辆数×每辆大卡车可装质量=小卡车辆数×每辆小卡车可装质量;列方程求出未知数,再代入方程的一边即可求出货物总质量。

11.【答案】49;1427
【解析】【解答】解:79-13=79-39=49(米);
79×(1-13)
=79×23
=1427(米)
故答案为:49;1427。

【分析】由题意,第一问中,用总长度减去锯下的长度就是剩下的长度;第二问中,锯下它的13,剩下的就是总长度的23,用总长度乘上剩下长度的分率就是剩下的长度。

12.【答案】10
【解析】【解答】解:70×(1-27×3)
=70×17
=10(吨)
故答案为:10。

【分析】由题意可知,每辆卡车的载重量为总量的27,是把总量看作单位“1”,那么运了3车后,剩下的质量就是总量的1-27×3;用总量乘上剩下质量的分率就可以求出剩下的质量。

13.【答案】34;2525
【解析】【解答】解:25厘米=14米
(1-14)÷1
=34÷1
=34
25+25=2525(升)
故答案为:34;2525。

【分析】首先将25除以100把厘米单位换算成米,用1米减去换算后的长度求出少的长度,再除以1米就是少的分率。

25升加上25升即可解答。

14.【答案】51
【解析】【解答】300×110+300×115+1
=30+20+1
=50+1
=51(页)
故答案为:51。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分数乘法的应用,这本书的总页数×第一天看的占全书的分率=第一天看的页数,这本书的总页数×第二天看的占全书的分率=第二天看的页数,然后用第一天看的页数+第二天看的页数+1=第三天应该开始看的页码,据此计算。

15.【答案】>;=;<;>
【解析】【解答】解:4>1,所以56×4>56;
根据乘法交换律,9×23=23×9;
12<1,所以38×12<38;
2>43,所以25×2>25×43;
故答案为:>;=;<;>。

【分析】根据积的变化规律:一个数乘大于1的数,积比这个数大;一个数乘小于1的数,积比这个数小;进行比较大小。

16.【答案】3a
【解析】【解答】解:(a+37)×4=4a+37×4
4a+37×4-(+37×4)
=4a-a
=3a
故答案为:3a。

【分析】根据乘法分配律分别用a和37乘上4再相加计算出正确的结果,再减去错误的结果即可求出差值。

17.【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解:7×17÷8×18
=1×18×18
=164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求出正确的结果再进行判断即可。

18.【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解:200×(1+15)×(1-15)
=200×65×45
=240×45
=192(元)
192<200
所以这件商品先提价再降价后的价格是192元,比原来价格低。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根据题意,先提价15是把原价200元看作单位“1”,提价后的价格是200元的(1+15),由此求出提价后的价格;再降价1是把提价后的价格看作单位“1”,降价后的价格是提价后价格的(1-1),
由此就可以求出降价后的价格,再与原价进行比较判断即可。

19.【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解:27×29-8×17
=6-87
=467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根据题意,列出正确的算式是27×29-8×17,计算出结果进行判断即可。

20.【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解:910+56÷12先算除法再算加法。

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相同,含有两级运算的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21.【答案】解:①35×14+25÷4
=35×14+25×14
=14×(35+25)
=14×1
=14
②6÷34−34÷6
=6×43−34×16
=8−18
=638
③54−817−917
=54−(817+917)
=54−1
=14
④1−512÷56
=1−512×65
=1−12
=12
⑤45×(56+34)+25
=45×56+45×34+25
=23+35+25
=23+(35+25)
=23+1
=53
⑥89×[34÷(13−15)]
=89×[34÷215]
=89×34×152
=5
【解析】【分析】①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等于乘上这个数的倒数,由此将算式中的除法化为乘法;再根据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即可;
②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等于乘上这个数的倒数,由此将算式中的除法化为乘法;再按照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先乘除,后加减)进行计算;
③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就等于减去这两个数的和,由此进行简便运算;
④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等于乘上这个数的倒数,由此将算式中的除法化为乘法;再按照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先乘除,后加减)进行计算;
⑤根据乘法分配律去括号计算出结果,再将同分母分数相加进行简便运算;
⑥按照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进行计算。

22.【答案】解:120×15=24(页)
(120-24)×13=32(页)
24+32+1=57(页)
答:小明第二天读了32页,第三天从第57页读起。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第一天读了全书的15,是把全书的页数看作单位“1”,那么用全书的页数乘上15求出第一天读的页数,由此可以求出第一天余下的页数;第二天读了余下的13,是把第一天余下的页数看作单位“1”,用第一天余下的页数乘上13就可以求出第二天读的页数;前两天的页数相加再加上1就是第三天开始读的页数。

23.【答案】解:245÷57+245
=343+245
=588(元)
答:妈妈买的这套衣服一共花了588元。

【解析】【分析】根据裤子的价格是上衣价格的57可知,是把上衣的价格看作单位“1”,用裤子的价格除以57就可以求出上衣的价格;再把上衣价格和裤子价格相加求出这套衣服的一共花费即可。

24.【答案】解:40+40×18=45(千克)
45×19=5(千克)
答:开学前他的体重是45千克,开学后通过锻炼体重减轻了5千克。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张乐体重增加了18是把原来的体重看作单位“1”,那么用原来的体重乘上18就是增加的体重,再加上原来体重就是开学前的体重;开学后体重又减轻了19,是把开学前的体重看作单位“1”,用开学前的体重乘上19就可以求出开学后减轻的体重。

25.【答案】解:果汁饼干:72÷(1-16)=215(吨)
牛奶饼干:215×16=710(吨)
答:果汁饼干215吨;牛奶饼干710吨。

【解析】【分析】根据牛奶饼干是果汁饼干的16可知,是把果汁饼干质量看作单位“1”,那么牛奶饼干比果汁饼干少1-16,由此用牛奶饼干比果汁饼干少的质量除以1-16就可以求出果汁饼干的质量;再用果汁
11/13
质量乘上16即可求出牛奶饼干质量。

26.【答案】解:80×15=16(千克)
80﹣16=64(千克)
答:李叔叔的体重减少了16千克,现在的体重是64千克。

【解析】【分析】根据体重减轻了15可知,是把李叔叔原来体重看作单位“1”,那么用原来体重乘上15即可求出减少的体重;再用原来的体重减去减少的体重就是现在李叔叔的体重。

27.【答案】(1)解:260×55+8=100(千米)
答:已经行了100千米。

(2)解:260÷2-100=30(千米)
答:这时离中点还有30千米。

【解析】【分析】(1)根据已行路程与未行路程的比是5∶8可知,已行路程是总路程的55+8,由此用总路程乘上55+8即可求出已经行驶的路程。

(2)总路程除以2求出中点到起点的距离,再减去已经行驶的路程就可以求出到中点的距离。

28.【答案】解:180×(1−11+2−11+3)
=180×(1-13-14)
=180×512
=75(筐)
答:梨有75筐。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把三种水果的总筐数看作单位“1”,那么苹果的筐数就是三种水果总筐数的11+2,香蕉的筐数就是三种水果总筐数的11+3,由此可以计算出梨的筐数是三种水果总筐数的
1-11+2-11+3;最后用三种水果总筐数乘上1-11+2-11+3即可求出梨的筐数。

29.【答案】解:21000×(27×4−1)
=21000×17
=3000(台)
答:全年可超产3000台。

【解析】【分析】一年有4个季度,已知第一季度就生产了27,是把全年计划产量看作单位“1”,那么全
12/13
年就可生产计划产量的27×4,再减去1,就是超产的分率;最后用全年计划产量乘上超产的分率即可求出超产的数量。

13/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