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学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学案
【课程标准】
1.了解区域的含义,明白得其特点
2.比较分析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进展的阻碍
3.比较分析区域不同进展时期地理环境的阻碍
【自学提纲】
一、什么是区域:
1、区域是地球表面的单位,它是人们在的基础上,按一定的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2、区域具有一定的特点,以及一定的面积、和边界。
3、不同区域由于的差异,人们的生活特点有许多的不同,区域进展水平、进展等也存在差异。
二、地理环境的差异对区域进展的阻碍:
1、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差不多上平原地区,且都位于东部季风区,但地理位置、、和矿产资源条件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2、长江三角洲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中部,长江的;松嫩平原地处我国东北地区的。
3、长江三角洲是气候,松嫩平原是气候;长江三角洲以
土为主,而松嫩平原以土为主。
4、长江三角洲是耕作业,松嫩平原是;长三角是
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地理环境的差异对人类活动的阻碍
三、区域的不同进展时期,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阻碍:
1、开发早期,长江中下游平原成为人们交通的阻隔,土壤使人们的开垦困难,这一时期长江中下游平原耕作农业。
2、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强,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农业生产得到迅速的进展,成为我国重要的、和生产基地。
3、随着工商业的进展,长江中下游地区由于人口、都市,人均耕地,生产规模,商品率,机械化难推广,农业生产在全国中的地位下降。
【预习检测】
区域进展一样分为三个时期,分别为初期时期、成长时期和后期时期。
5.长江中下游平原开发早期地理环境的阻碍
〖读图〗图1.3,阅读P5第二段,填写下图。
1.农业社会地理环境的阻碍随着科学
技术的进步,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增
强。
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一些原先制约区域进展
的地理因素得到克服,甚至成为促进区域进展
的有利因素。
阅读P5—6,明白得下图
在农业社会,粮食生产是阻
碍区域进展的重要因素。
长
江中下游平原在克服了自
身的限制性条件后,逐步进
展成为我国的要紧粮食产
地。
2.工商业社会地理环境的阻碍
阅读P6,明白得下图
【预习心得】(疑问)
【教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区域的含义,举例说出区域的特点
2.以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两区域为例,比较分析地理环境差异及对区域进展的阻碍
3.以长江三角洲为例,比较分析区域不同进展时期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阻碍
【学习重点】
1.比较分析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进展的阻碍
2.分析区域不同进展时期地理环境的阻碍
【课时】2课时
【探究导航】
问题1 什么是区域,区域有哪些特点
问题2 导致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年平均气温差异的要紧缘故是什么?
点拨:从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方面摸索回答。
问题3 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年降水量分布各出现什么规律?形成这种分布规律的要紧缘故分别是什么?
点拨:结合地势来摸索回答。
问题4 不同区域,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建筑物出现出诸多不同。
不仅传统民居如此,而且现代都市的住宅楼也如此。
(1)下面列出的是我国南北方传统民居的差异,分析形成这些差异的自然缘故:
——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比南方强;
——北方民居的墙体严实厚重,南方民居的墙体轻薄;
——从北到南,民居的屋顶坡度逐步增大,房檐逐步加宽,房屋进深和高度逐步加大。
(2)下面列出的是我国南北方都市住宅搂的差异,分析导致这些差异的自然缘故:
——假如不考虑地价、建筑材料等因素,建同等面积的住房,北方的建筑成本比南方高;
——建同样高度的多幢楼房,北方楼房的南北间距比南方大。
点拨:本活动要求学生了解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造成南北方建筑物特点的不同,并由此认识地理环境差异对人们生活的阻碍。
问题5 暑假,张明所在的学校预备组织一部分学生从学校所在地哈尔滨动身,按如下设计的线路去考察、体验生活:
哈尔滨一内蒙古东部的锡林郭勒牧区一山西太原邻近地区一江苏南部平原地区一江西井冈山地区一云南西双版纳地区。
试依照上述的线路及到达的考察点,查阅有关资料,讨论沿途及各考察点所能观看到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分析导致各地自然和人文景观差异的缘故。
点拨:从气候、地势、房屋建筑、农业生产等方面摸索。
【课堂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要求的,请把所选的答案字母代号填入括号内。
1.区域具备的特点有( )
①一定的面积和形状②明确的边界③明确的区域特点④一定的政治地位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区域内部特点具有性,区域之间的特点具有明显的性()
A、相对一致性差异
B、绝对一致性相对一致性
C、差异整体
D、地带非地带
3、下列区域属于包含关系的是()
A、东北地区、东北平原、松辽平原、松嫩平原
B、长江经济地带、西部经济地带、中部地带、东部地带
C、东亚文化区、华夏文化区、汉文化区、伊斯兰文化区
D、热带、温带、亚热带、亚寒带
4、下表是2001年我国a、b两个省区农作物播种面积(万公顷),a、b两省分别是()
省区稻谷小麦甘蔗甜菜
a 242.4 1.5 57.5
b 156.7 42.3 18.2
A.内蒙古、江苏 B.广西、黑龙江 C.湖北、甘肃 D.河南、新疆
读下图,回答5--12题。
30°
120
甲乙
5.甲、乙两图所示区域农业耕作制度及作物品种不同的要紧缘故是( )
A.土壤不同 B.热量不同 C.降水不同 D.地势不同
6.甲图中P平原区域开发的一个重要方向确实是要充分发挥( )
A.气候资源优势 B.动物资源优势 C.劳动力资源优势 D.土地资源优势7.针对甲图所示区域的特点,该地区将成为全国性的( )
①商品粮基地②商品棉基地③林业基地④牧业基地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8.下列能够正确表达乙图所示区域的特点的项目是( )
①有广泛分布的黑土②雨热同期,大陆性气候稍强③水稻土④水田⑤水稻种植业
⑥综合性工业基地⑦重工业基地⑧旱地耕作业
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 C.⑤⑥⑦⑧ D.②⑦⑧
9.甲图所示区域比乙图所示区域的粮食产量低,但粮食商品率高的要紧缘故是:( )
A.水分条件好 B.热量条件好 C.人均耕地面积大 D.交通发达
10.下图中能正确反映乙图所示区域的农业变化大势的是 ( )
11、要紧分布在松嫩平原的农作物是( )
A、冬小麦、玉米、甜菜、棉花
B、水稻、棉花、春小麦、油菜
C、春小麦、玉米、甜菜、大豆
D、春小麦、玉米、甜菜、棉花
12、与长江三角洲相比松嫩平原制约农业生产进展的最大自然因素是( )
A、水资源
B、劳动力资源
C、农业技术
D、热量
二、综合题
1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B地区目前最突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_
,要紧的自然缘故和人为缘故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示C为综合性工业基地,该地区常规
能源缺乏,目前的解决途径有______________
________。
(3)图中D区域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的要紧
缘故是_______ 。
(4)图中A地区的等常规能源丰
富,该区正在实施的能源输出工程,对C区地区环境产生的有利阻碍是______ _。
(5)E地区已建成地热电站,该地区地热资源丰富的缘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课堂小结】
分析区域问题的时候,我们应该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步:搜集区域的相关资料。
自然条件(包括地理位置、地势、气候、水文、植被等)。
人文条件(包括人口、经济、文化、历史沿革等)。
第二步:资料的分析与整理。
文字整理归类:成因分析、数据分析、图表绘制等。
第三步:区域差异分析、比较。
区域进展条件、优势和劣势。
区域经济分析。
区域进展时期评判。
第四步: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制定可连续进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