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遵守社会规则 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善用法律》_2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善用法律》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的内容主要是党和国家对未成年人这个特殊群体的特殊的保护、特殊的爱而延续展开的。
在现实生活中老师和家长不可能随时随地保护未成年人,更重要的是学生要学会自我保护,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
所以本节课实践性强,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是理论指导实践的具体使用。
所以本课向学生介绍了如何使用法律保护自己的途径和方法,协助学生维护自己合法权益。
【学情分析】
经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部分法律常识,但依法维权意识仍然比较缺乏,面对生活中发生的一些违法侵权行为,不能实行准确的判断,也不能实行坚决有效的斗争。
即使斗争了,也常常因为方法不当或盲目斗争,而使结果适得其反,所以,让学生知道获得法律协助的方式和途径,树立自我保护意识,掌握自我保护的本领,是非常必要的。
八年级的学生整体素质有了很大的提升,学习水平很强,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水平,以教师引导,学生探讨为主。
但是对于初中学生当然不可能学习过多内容、讲得很细,但要让他们懂得遇到法律问题找谁,怎样寻求协助,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明白同违法行为作斗争,是我们每个公民的责任与义务;掌握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寻求法律协助的途径。
2.水平目标:学会运使用法律与人打交道;懂得青少年面对违法犯罪行为时,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依法维权意识,树立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观点,自觉承担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和理念的重任。
【教学重点】:维护合法权益寻求法律协助的途径
【教学难点】:敢于并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教学过程】
(1)同学们,在学习这节课之前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请同学们一起来齐读一下。
(2)我们了解了本课的学习目标,一起进入今天的自学导航。
下面请同学们独立完成导学案第一部分《自学导航》内容。
(完成之后)下面请组长组织本组组员检查《自学导航》完成情况。
检查完之后请同学们为自己的表现打分。
二、情景导入:《张老师的烦恼》
看到同学们超级棒的表现,张老师好高兴!最近张老师比较郁闷,为什么这么说呢?请同学们来看一张图片。
同学们,你们看到这张图片中的人是谁吗?(张老师)最近我发现我的照片出现在了这个相亲网站,但我却对此一无所知。
现在我该置之不理还是.......?请同学们来帮帮,告诉我该怎么办?
综合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该网站中侵害了张老师的肖像权,当我们的合法权益收到侵害时,我们拿起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三、生活在线:小梅的故事
谢谢同学们协助了张老师!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合法权益受侵害的现象,接下来老师给同学们介绍一位同学,看看在她的身上发什么什么样的故事?
镜头一:展示《求助有路:》
(1) 1、此时的小梅应该怎么应对呢?
2、当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能够到哪些部门实行法律咨询、寻求协助呢?
请同学们小组探究该如何协助小梅。
学生讨论——学生回答——教师展示答案
(2)法律在身边:你知道湟中法律服务机构有哪些吗?
播放《法律援助》视频
(3)法律连线:请模仿小梅应该能寻求协助的法律服务工作人员(要求各部门如下介绍自己:我们这是……我们能够协助你……)
镜头二:展示《敢打官司》
(1)小梅一家是通过什么方式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
答案:当我们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
向公安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实行控告、举报,必要时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2)法律快答:小组抢答
诉讼的含义、特点、类型及其具体介绍。
(3)法律在线:分辨诉讼的三种类型: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刑事诉讼
镜头三:展示《善于斗争》
1、面对这样的情景,小梅可能采取的做法是什么?她每种做法可能有什么后果?
2、小梅的做法给我们一个什么样的启示?
学生讨论———学生展示———知识解读
(1)“见义智为”中小学生守则删除“见义勇为”
(2)法律现场:比一比,谁更机智?学生讨论
(3)与违法犯罪作斗争的方法学生讨论
【课堂总结】
(4)法律感悟:我们要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点,做到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努力成为一名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捍卫者!
(5)法律宝典
遇到侵害别犯难,依靠法律来维权。
寻求协助有机关,常用非诉讼手段。
若是仍未除麻烦,诉讼手段找法院。
刑事民事和行政,了解类型理应先。
违法犯罪做斗争,勇敢机智保平安。
【技能训练】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节课,采用三步导学的基本模式,用五个环节组织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在导课部分设计《张老师的苦恼》,以自己为例,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思考,贴近教学任务,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自环节设计自学导航7个小问题,依据课本设问学生学习目标明确,注重思维习惯的培养。
在巡视了解学习状况时即时指导,有效把握学习情况的同时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注重,激发学生表现的欲望。
交流学习成果学生的主动性再次升温,积极性进一步被调动。
接下来的展示环节学生的表现欲得以充分表现,以案说法,用“小梅的故事”一案到底,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强化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技能提升环节,出示思考题和选择题,由易到难,有效检测学生学习,反馈学习情况,但时间倡促,没有做到全面激励评价。
从课堂效果看,这样设计有一条贯穿整课,明晰的主线。
1、求助有路---------路在何方?这样的路有几条
2、敢打官司-------打的都是什么类型的官司;
3、善于斗争-----怎样斗争。
二、要相信学生,严格遵守“三讲三不讲”的要求。
在本节课中,很多环节没有充分展开,交流展示环节,检测导结,案例剖析等给学生的时间太少。
现在反思,我为什么留给学生的时间少呢?因为当时总担心怕整节课时间不够,完不成教学任务。
还是传统教学观点在作怪,我总担心学生听不明白,学生每说一个问题,我就再重申一遍,这就占用了本该留给学生探究的时间。
在教学中应努力促使学生经历主动的充分的学习操作过程。
应该相信学生的水平,只要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他们会成为学习的主人,会带给老师意想不到的惊喜。
三、即时处理课堂生成,注重学生发展。
课上对学生的评价,应明确、具体,有启发性,激励性。
学生哪好,哪坏,应说清楚。
在本课中,王军磊同学在回答同学疑问时,说到他的方法是,先通读材料,再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找到问题答案。
当时,我评价过于简单。
课后想起来,其实,对于这样的课堂生成,应该即时作出反应,把这个生成,当做学生发发展的机遇,应即时表扬。
投诉(妇联、居委
会、司法局等)
善用法律
求助有路
敢于斗争
咨询(法律服务所、
法律援助中心、律师
事务所、公证处等) 打官司是维护权益最有效的手段 同违法行为作斗争是每个公民的责任 非诉讼 诉讼
民
事
诉
讼 刑事诉讼 行政诉讼 依法维护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