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开展生命教育初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语文教学中开展生命教育初探
生命教育的宗旨是帮助学生培养生命意识,提升生命质量,进而让学生拥有美好人生的一种
教育方式。
生命教育内涵极为丰富,它在学生生命活动中涉及情感态度、道德观念、价值体
现等诸多因素,语文教材也是极为重要的课程资源。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生命教育呢?
一、情境导入中开展生命教育
上好一节课,情境导入是非常重要的。
好的开头直接影响到整篇课文的教学效果,它能够把
学生带到文本的情境之中,去充当文本的角色,然后顺理成章地完成教师预先设计的课程目标。
教师可以灵活机动地将资源中的生命教育对学生进行培养,让学生在情感态度方面得到
升华。
比如教学《一次成功实验》一文时,教师在情境导入中,首先设计了谈话:“同学们,你们
在学校和家庭做过哪些实验,成功了吗?当你成功之后的感受是什么呢?”一下子调动了学生的情感。
有回答:“做过,成功了!”也有回答:“做过,可是失败了。
”这时,教师就要针对
两种不同的回答给学生引导。
“成功了”的背后意味着什么?它意味着同学们对科学的热爱,
对真理的追求,它体现了你的勤奋好学精神。
通过这些肯定的赞扬,激励学生学习探寻科学
的兴趣。
而对那些回答“失败了”的学生,教师一定不能用鄙夷的目光和打击的话语,要用“失
败是成功之母”“失败的背后,往往暗藏着成功”之类的格言来教育他们,让他们从失败中站立
起来,在失败中寻找原因。
还可以列举一些名人事例给他们开导。
比如世界著名的大发明家
爱因斯坦,就是在无数次失败中取得成功的。
还有如四年级课文《夜莺的歌声》一文,教师通过媒体播放,把学生带到战火纷飞的年代,
主人公小夜莺在敌人面前,没有放弃生存的念头,而是在危险中勇敢镇定,紧急中充满智慧
机警,学着夜莺鸟的叫声,给游击队员传递情报,最后,自己不仅生存下来,而且还消灭了
敌人。
这些生命教育资源,在语文教学中是不胜枚举的,我们教师一定要充分地运用。
二、自主学习中开展生命教育
课堂教学中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主要体现在教学的中间环节,在教学中,词语、句子的理解,重点语段的分析,往往都可以渗入生命教育的话题。
如在设计小组讨论分析《小英雄雨来》一文中,两次出现“我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时,教师通过实时引导,启发学生把小雨来对生命的人格追求,给学生予以教育,让学生接
受爱国主义教育。
小雨来之所以能成为学生们心中的英雄形象,就是源于他意志、信念、力
量和经受各种考验的精神支柱。
这样的课堂教学不但深化了主题,而且起到了对学生人格培
养的作用。
同时,也有效地实现了三维目标中的情感目标的突破。
三、课后小结中开展生命教育
一节成功的语文课,往往缺少不了课后小结,课后小结它既是对整堂课环节的再现,又是对
本节课所解决的知识要点以及重难点进行有机的整合。
好似一篇优美的散文,总是形散而神
不散。
文章的主题所涉及的某种品质和精神风貌就是本文主人公的价值体现。
教师可以抓住
学生凝神回味的机会,对他们进行有关课文涉及的情感目标的教育,使学生达到心灵的震撼
目的。
比如在教《花的勇气》一文时,当把文章的脉络梳理完后,板书显示:“花的勇气→失望→吃惊→遗憾→惊奇→砰然一震”。
由此总结文章的中心句——“我的心头砰然一震”,这一震使我
明白了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是勇气。
学生从小花在冷风冷雨中拔地而起,傲然挺立的气魄。
得到了人生的感悟,花犹如此,人何以堪?其中的哲理应运而生:生命中最重要的是勇敢地
面对一切风风雨雨,无论你多么弱小,无论你遇到什么挫折,只要有勇气,就会有希望。
四、习作练笔中开展生命教育
习作很大程度上源于人们对生活的感悟,无论是家庭、社会和学校生活,都是丰富多彩的。
其生活中的真善美、假恶丑,无形中对学生的感悟颇深。
教师在习作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用
心去感受,去发现,感受伴随自己生活中的酸甜苦辣。
然后让他们记录下来。
一位学生在作文中写下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上山打柴的少年,在山上不幸被毒蛇将左手食指
咬了一口,当时疼痛难忍,眼看食指变得红肿并乌了起来,他知道要是不及时采取措施,不
久就会有生命危险。
他欲呼无人,又不知道山上有什么草药可以医治,可是他不想死,他想
活啊!于是他盯着自己右手的镰刀,咬住牙,使劲朝自己被咬伤指头剁下……他终于活了下来。
这个故事姑且我们不谈它的真假,但至少这位学生他能够用这样的故事启迪自己:生命是宝
贵的,只要我们珍惜自己的生命,你就会不顾一切地去保护它。
因此,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
学对生命教育的渗透也是很有实效的。
总之,语文学科中蕴含生命教育的内容广泛、方式多样。
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
活动中灵活处理教材,善于把握教材内容,创造性地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渗
透生命教育。
让学生更多地感受生命是美好的,思想是美丽的,语言文字是美妙的,很多感
情是有价值的。
让语文课更多地和学生的内心情感、人生发展相关联,让正义与课堂同在,
让真善美与课堂同在,让每一个生命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