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的解剖说课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脏解剖
一、说教材
教材内容:本此课教材选用卫生部规划教材吴先国主编的《人体解剖学》,为临床医学专科所用。
心脏解剖主要包括心的位置、外形、心的各腔结构三个部分。
大纲要求:针对临床医学专业,大纲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心脏的位置、体表投影,理解心脏瓣膜的位置和作用,以便于临床进行诊断和治疗。
如心脏听诊、心腔注射等。
重点难点:本此课重点内容为掌握心脏的外形,即一尖、一底、两面、三缘、三沟,以及心腔结构等。
难点为心脏瓣膜的作用与心脏舒缩的关系。
课堂目标:
1.掌握心脏位置,能够指出急救时心腔注射的准确部位。
2.掌握心脏的外形和体表投影,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初步进行心脏叩诊。
3.掌握心腔的构造,理解心脏瓣膜的作用。
二、说教法
课时安排:
本此课共2学时,前两个目标在第一节完成,可以用模型人和心脏模型显示,非常直观。
后一个目标在第二节完成。
选用的方法很多,如心脏瓣膜的作用就可以用心脏动画显示。
难点突破:
重点内容通过直观的模型很容易突破,而作为难点的心脏瓣膜的作用可以用动画显示的方法进行突破。
例如右侧显示了收缩期和舒张期不同的血流方向以及瓣膜开启和关闭。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多种多样的,不要拘泥于一、两种模式。
本此课所采用的方法主要有:精讲、模型展示、学生参与、多媒体课件播放等,可以根据课堂情况做适当调整,随机应变。
三、说学法
学习方法:
通过本此课可以非常明白的告诉学生,学习解剖的最好方法就是多进行实践,只有多接触模型、标本与活体,才能将枯燥无味的解剖名词牢记,才能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
能力培养与思维激发:
解剖作为其他医学的基础,只有从学习解剖就开始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才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同时教师运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思维。
四、说教学程序
课堂结构:
1.课前提问,了解对前此课的掌握程度和对本此课的预习情况。
2.课堂讲授,此部分灵活掌握。
3.课堂检测,根据课堂要求,给出一些练习题,检查掌握情况。
4.课后安排,布置预习。
双边活动:
主要开展模型指认、课堂对话等形式。
板书设计
教学手段:
解剖模型、挂图、多媒体课件。
课堂练习:
在模型上指认、提问、做练习题等。
练习题举例:
心脏位于:
A.上纵隔
B.前纵隔
C.中纵隔
D.下纵隔
课后安排:
复习本次课不尽掌握的内容、预习下次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