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山东专用)地理一轮课件:专题8 城市与城市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 A 四个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职能,各城市分工明确,由此可知该地区的城市职能清晰明 确,这限制了各核心城市服务种类的随意变动,故A项正确。
信息解读 本题题眼是“四个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职能,各城市分工明确”,说明各城市职能不 同,即通过分工限制了服务种类。
2.(2016课标Ⅰ,5,4分)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显著促进该地区同类产业活动的 ( ) A.技术创新 B.空间集聚 C.市场拓展 D.产品升级 答案 B 由于各核心城市分工明确,所以该地区空间规划的实施,显著促进了该地区同类产 业活动的空间集聚,故B项正确。分工明确对技术创新、市场拓展、产品升级影响很小, 故A、C、D项错误。 信息解读 空间规划具体体现在各城市分工不同,即各个城市主要发展自己有优势的产业,利 于同类产业集中在一个城市。
考点三 城市化
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街道机动车道与两侧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的景观对比照片,拍 摄于2017年3月25日。数年前,两侧的绿化隔离带按同一标准栽种了常绿灌木;而如今,一侧灌 木修剪齐整(左图),另一侧则杂树丛生,灌木零乱(右图)。拍摄当日,这些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 之欲出。据此完成下题。
技巧点拨 审题时注意迁移与扩散的区别,迁移是研发中心从某一位置迁移到另一位置,必然 会导致迁出地数量的减少,迁入地数量的增多;扩散是研发中心的分布范围扩大,数量增多。
2.(2019浙江4月选考,16,2分)2016年,影响外资研发中心在上海市空间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有 ( ) ①地价 ②劳动力 ③集聚 ④市场规模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思路分析 解答本题首先根据图中信息分析出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的变化特点,然后根据用 地变化特点推知可能产生的问题,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有效的对策,注意三者之间的 关联性。
考点二 城市区位与城市体系
自20世纪50年代,荷兰的兰斯塔德地区经过多次空间规划,形成城市在外、郊区在内的空间特 征:该区中间是一个接近3 000平方千米的“绿心”——乡村地带;四个核心城市和其他城镇呈 环状分布在“绿心”的周围,城镇之间设置不可侵占的绿地。四个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职能,各 城市分工明确,通过快速交通系统连接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近20年来,该地区城镇扩 展程度小,基本维持稳定的城镇结构体系。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1.(2016课标Ⅰ,4,4分)兰斯塔德地区通过空间规划,限制了该地区各核心城市的 ( ) A.服务种类 B.服务等级 C.服务范围 D.服务人口
答案 C 读图可知,城市地租最高的应是零售区,故A项错误。城市中心由老城区向东南方 向移动,故B项错误;城市空间形态变化受交通影响明显,故C项正确;仓储式购物中心在城市边 缘并且交通便利的M处,并没有在市中心,故D项错误。
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甲、乙两城市三个年份常住人口密度分布图,图中楼高表示2000年城市 商务楼相对高度。读图)关于2000年两城市功能区分布的推断,最有可能的是 ( ) ①甲城市的中心商务区位于M处 ②乙城市的中心商务区位于P处 ③甲城市的卫星城位于N处 ④乙城市的卫星城位于Q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 B 依城市商务楼相对高度可看出,甲城市中心商务区位于M外围;乙城市的中心商务 区位于P处;甲城市的卫星城位于N处;乙城市还没有卫星城。 评析 本题较易,是对城市功能分区的考查,关键是弄清中心商务区的判断标志。
4.(2011山东文综,7,4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1982—2000年,两城市的市中心常住人口密度变化特征相同 B.1982—2000年,两城市的边缘区常住人口密度变化特征不同 C.2000年甲城市的人口规模比乙城市的小 D.2000年乙城市的服务范围比甲城市的小
答案 D 由图可知,甲城市市中心常住人口密度在下降,而乙城市在上升;由图可知,两城市边 缘区常住人口密度均较1990年上升;由图可知,2000年甲城市人口密度大于乙城市,用地规模大 于乙城市,故甲城市的人口规模大于乙城市,级别高于乙城市,服务范围大于乙城市。
(1)自1990年至2010年,两省城市化发展的特点有何不同?(4分) (2)指出与贵州省相比,江苏省城市化发展的优势条件。(8分) 答案 (1)江苏省城市化速度比贵州省的快;江苏省城市化水平比贵州省的高。 (2)与贵州省相比,江苏省地处东部沿海,地理位置优越;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受上海市的辐射带 动;工农业和第三产业发展迅速,水平高。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化。注意仔细看图,从城市化速度、城市化水平两方面回答。(2) 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城市化发展的区位因素,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从江 苏省的地理位置、地形、交通、经济基础、受上海的影响等方面回答。
信息解读 “经过多次空间规划,形成城市在外、郊区在内的空间特征”“设置不可侵占的 绿地”“近20年来,该地区城镇扩展程度小”,这些信息表明该地城乡用地结构得到很好的规 划与限定,利于城市环境的改善与保持。
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甲、乙两城市三个年份常住人口密度分布图,图中楼高表示2000年城市 商务楼相对高度。读图回答下题。
疑难突破 注意材料中提及:数年前,“按同一标准栽种”,但现在景观不同,必然是后期维护 差异所致。故分析角度应聚焦后期维护。而街道的绿化、清洁与道路维护都是由政府相关 部门来管理的。据此也可快速判断选项。
2.(2012山东文综,27,12分)下图为江苏省和贵州省三个年份城市化水平统计图。读图回答问题。
3.(2016课标Ⅰ,6,4分)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可以 ( )
A.提高乡村人口比重 B.降低人口密度
C.促进城市竞争
D.优化城乡用地结构
答案 D 提高乡村人口比重与城市化水平有关,和经济发展有关,与城市空间规划无关,故A 项错误。地区人口密度变化与人口增长有关,与城市空间变化无关,故B项错误。该地区空间 规划的实施,通过快速交通系统连接各城市,加强了区内各城市的协作,而不是竞争,并由此提 高了整体的国际竞争力,形成了城市群,故C项错误。该地区城市在外围,中心有面积较大的 “绿心”,且各城市之间有不可侵占的绿地,这种规划有利于优化城乡用地结构,故D项正确。
答案 A 本题主要考查产业活动的区位因素。从图中信息可以看出,郊区研发中心数量增 长较快,主要是郊区地价较便宜,所以较多研发中心布局在郊区,①正确;研发中心布局主要考 虑高素质的人才,普通劳动力不是影响其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②错误;众多研发中心集中布局 在一起,可以加强彼此信息交流,促进技术创新,③正确;外资研发中心主要是搞研发,不是生产 基地,因此上海的市场规模不是其布局考虑的主要因素,④错误。
读W市主城区2004年与2016年工业和居住用地情况图(下图),回答下面两题。
3.(2019天津文综,8,4分)2016年与2004年的土地利用情况相比,该市主城区发生的变化是 ( ) A.在乙河以西的地区中,甲河以南的工业功能明显减弱 B.在乙河以西的地区中,甲河以北的居住功能明显增强 C.在乙河以东的地区中,新建工厂主要集中在该区中部 D.在乙河以东的地区中,新增住宅主要集中在乙河沿岸
1.(2017课标Ⅰ,2,4分)造成图示绿化隔离带景观差异的原因可能是该街道两侧 ( ) A.用地类型差异 B.居民爱好差异 C.景观规划不同 D.行政管辖不同
答案 D 绿化隔离带的主要作用是“美化环境”“分离车道”,则“用地类型”应相同,故 可排除A项;同时景观整齐美观应是规划的共同要求,也是居民的共同爱好,故可排除B、C两 项;则景观差异的原因可能是人为管理差异所致,结合选项,可能是道路两侧属于不同行政区, 而管理差异所致。故D正确。
考点四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B组 课标卷、其他自主命题省(区、市)卷题组
考点一 城市空间结构
随着产业升级发展,外资研发中心相继进入我国。下图为2000—2016年外资研发中心在上海 市空间布局演化示意图。完成下面两题。
1.(2019浙江4月选考,15,2分)2000—2016年外资研发中心在上海市空间布局演化的特点是( ) ①空间差异扩大 ②从城市核心区向郊区迁移 ③大分散,小集中 ④从城市核心区向远郊扩散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D 本题主要考查图例信息的分析与判断。根据三幅图上研发中心数量和位置的变化 可知,2000年研发中心数量较少,且集中在城市核心区和近郊区,远郊区较少,后期远郊区研发 中心数量明显增多,空间差异减小,①错误;城市核心区、近郊区和远郊区研发中心数量都在增 长,只能说明从城市核心区向郊区扩散,不能判断出从核心区向郊区迁移,因此②错误,④正确; 从总体来看,研发中心分布呈现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③正确。
五年高考
A组 山东省卷、课标Ⅰ卷题组
考点一 城市空间结构
下图为某个组团式城市布局图,各城区分散布局。完成下面两题。
1.(2014山东文综,3,4分)该城市的布局模式有利于 ( ) A.缩短居民出行距离 B.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C.加强各区之间联系 D.节省基础设施投资
答案 B 组团式城市布局分散了城市功能区,且穿插布局绿地,有利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但是会增加各区的距离、增加基础设施投资、弱化各区之间的联系。故选B。
2.(2014山东文综,4,4分)该城市规划建设物流园区和化工园区,应分别安排在 ( ) A.①处和③处 B.①处和④处 C.②处和③处 D.②处和④处
答案 A 物流园区要靠近交通便利的高速公路出入口;化工园区要布局在盛行风下风向(或 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和城区河流的下游河段,以便减少对城区的大气污染和水污染,从等 高线分布可见,图示区域河流总体由东向西流;从风频玫瑰图可见,最小风频的上风向是西北方 向,因此分别选①和③。故选A。
下图示意东欧城市的典型空间结构。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3.(2013山东文综,7,4分)图中①、②、③代表的依次是 ( ) A.工业区、别墅区、绿化区 B.绿化区、工业区、别墅区 C.绿化区、别墅区、工业区 D.别墅区、绿化区、工业区 答案 D 读图可知,图中③代表的区域位于城市外围、盛行风的下风向或垂直方向、在河 流下游并靠近铁路,故③代表的应是工业区;①代表的区域在城市外围,靠近电车轨道,应为别 墅区;②代表的区域均介于①和③之间,应为工业区和别墅区之间的绿化区,故D项正确。 4.(2013山东文综,8,4分)该城市 ( ) A.老城区地租最高 B.中心向西南方向移动 C.空间形态变化受交通影响 D.仓储式购物中心地处中心商务区
4.(2019天津文综,9,4分)由于该市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的变化,可能产生的问题及有效的对策 是 ( ) A.工业污染扩散 加强河流水质监测 B.就业岗位减少 提高第三产业比重 C.居住区较偏远 增加中心城区住宅用地 D.交通压力增大 完善城市交通网络布局
答案 B D 本题组以W市主城区2004年与2016年工业和居住用地情况图为背景材料,考 查了城市功能区的相关知识;从2004年与2016年的土地利用情况图中获取和解读有用信息;通 过分析2016年与2004年的土地利用情况,体现了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对该市工业用地和居住 用地的变化可能产生的问题和对策进行思考,彰显了人地协调观。 第3题,据图分析可知,2016年与2004年相比,在乙河以西的地区中,甲河以南的工业用地比重增 大,说明工业功能增强,A项错误;在乙河以西的地区中,甲河以北的居住用地比重增大,说明居 住功能明显增强,B项正确;乙河以东的地区,新建工厂主要集中在该区南、北两端,C项错误;乙 河以东的地区,新增住宅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D项错误。 第4题,据图分析可知,沿河地区工业用地比重没有明显增加,不一定会加大河水污染,A项错误; 职住分离明显,工业用地范围扩大,会增加交通压力,为了便于职工上下班,应完善城市交通网 络布局,D项正确;工业用地面积增大,表明工业发展较快,就业岗位可能增多,B项错误;居住区 集中分布在甲河和乙河沿岸的城市中部地区,C项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