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居民交通碳排放情况的调查与分析毕业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阳师范学院20XX届毕业生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南阳市居民交通碳排放情况的调查与分析完成人:
班级:
学制:
专业:地理科学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目录
摘要 (1)
0引言 (1)
1研究设计 (2)
调查情况概述 (2)
研究思路和方法 (2)
研究状况和意义 (2)
2研究内容 (3)
调研内容 (3)
交通碳排放量的计算方法和分析方法 (3)
3结果与分析 (4)
排放 (4)
家庭规模与居民交通用能CO
2
排放 (5)
家庭收入与居民交通用能CO
2
排放 (6)
交通方式选择与交通用能CO
2
排放的关系 (7)
能源知识掌握程度与交通用能CO
2
4城市居民交通用能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 (8)
5结论与意见 (8)
6讨论 (10)
参考文献 (11)
Abstract (11)
南阳市居民交通碳排放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类对能源消耗必会持续增加。
发达国家是能源消费大国,也是产生温室效应的主要源头,加上发展中国家正在谋求走工业化,现代化道路,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正处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黄金时期,中国道路交通用能碳排放日益增加,城市道路交通碳排放量的上升空间十分巨大。
本次调查地点选择南阳市城区的部分居民小区、事业单位、企业的员工等,调查方式主要采取问卷调查、资料查询,访谈活动等。
调查对象涉及不同年龄、不同学历、不同职业,反应情况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问卷调查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共发放100份调查问卷,数据采集处理采用Excel统计及图表处理。
通过调研,得出了居民家庭规模,居民家庭收入,交通方式和居民能源知识掌握程度对城市居民交通用能碳排放的影响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从宏观和微观上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减能、减排建议。
关键词:城市;交通用能;碳排放;低碳消费
引言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严峻挑战,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本特征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已成为世界经济未来的发展方向。
低碳经济与老百姓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息息相关。
城市是人口最为集中地,交通也随之集中拥堵,据统计,城市交通碳排放已超过城市碳排放的70%[1]。
因此,调查城市交通用能碳排放情况,倡导低碳消费观念,构建可持续消费模式,对于促进低碳城市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我国在交通碳排放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厚的成果,但与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对交通节能减排研究还有很大差距,深度不够,基础非常薄弱。
大部分对于这个内容的研究都是综合性研究,过于宽泛空洞。
该课题是基于第一手调研数据的微观研究,在汲取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设计问卷,获得大量丰富的基础数据,数据来源真实可靠,为接下来的理论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利用基础数据,对城市居民交通碳排放进行深入分析,为我国城市交通节能减排提供政策性建议。
1研究设计
调查情况概述
本文就南阳市居民交通用能碳排放情况展开调查,通过调查问卷活动及对相关数据的采集分析与相关结论。
目的之一是了解南阳市居民交通碳排放的具体情况和具体可行的解决建议;目的之二是宣传关于低碳出行,低碳消费的知识;目的之三将调研得到得有关信息为政府部门制定促进城市更好发展决策提供参考价值。
研究思路和方法
作为碳排放总量占全球最大比列的国家,中国的碳减排压力日益增大。
同时,在中国大力推进城市化工业化的今天,交通碳排放的数量居高不下,中国道路交通用能碳排放日益增加,城市道路交通碳排放量的上升空间还十分巨大。
城市交通碳排放减少则显得十分困难。
城市是交通碳排放的集中地,从城市居民微观入手,通过调研,发现城市居民交通用能碳排放的规律及影响因素,提出有针对性的减能、减排建议。
通过调查活动,发挥创意,建立交通碳排放模型,并促使全面检视城市交通碳排放情况,以达到城市合理减排的目的,响应政府现正开展的节能减排政策。
研究状况和意义
中国道路交通用能碳排放日益增加,城市道路交通碳排放量的上升空间十分巨大。
城市是交通碳排放的集中地,南阳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山川秀美,交通便利,襟三山而带群湖,枕伏牛而蹬江汉,是南水北调渠首所在地,享有绿城、水城、历史文化名城、现代化新城之美誉;南阳文化积淀悠久而丰厚,孕育了“科圣”张衡、“医圣”张仲景、“商圣”范蠡、“智圣”诸葛亮等历史名人,近现代更是有哲学家冯友兰、作家二月河、军事家彭雪枫、当代毕升王永民等英才涌现。
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城市的发展,交通拥挤,交通碳排放增高,空气污染,环境质量下降等问题也越来越突出,近日连续出现的大雾阴霾天气等极端天气,已给人民带来了很大危害,这也使人们更加关注引起这些变化的原因。
其中交通碳排放问题再次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
2研究内容
调研内容
本研究对南阳城市居民的交通碳排放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内容见表1[2]。
表1 城市居民交通碳排放调研内容
项目选项
所居住的城区卧龙区宛城区高新区
性别男女
年龄阶段25岁以下25岁到45岁45岁到60岁 60岁以上
职业政府单位企业单位事业单位离退休单位其他人员
高中、中大专本科及以上
文化程度初中以及初
中以下
月消费状况500元以下500-1000元1000元以上
家庭规模1人2人3人4人5人
出行方式公交车私家车出租车公司班车电瓶车
居民家庭年收入5万元内5-10万元10-15万元15-20万元20万元上居民节能意识程度很好比较好一般了解不知道交通碳排放量的计算方法和分析方法
城市居民人均直接交通CO2排放量计算方法见表2[3]。
人均交通CO2排放量C3=Q1L1λ1k3/p+Q21L21λ21k4
1/P
+Q22L22λ22k42/P+Q3L3λ3k41
/P C3为人均交通CO2排放量, Q1、Q21、Q22、Q3分别为公交、燃油出租车、燃天然气出租车、私家车的数量, L1、L21、L22、L3分别为其年行车里程数, λ1、λ21、λ22、λ3分别为其百公里耗油(气)系数, k3、k41、k42为柴油、汽油、天然气的CO2排放系数, 其值分别为L、L、m3。
注:私家车年均行驶里程及百公里油耗借鉴李永芳等(2008)的研究, 结合调研, 调整为年行驶里程20000km/Y, 百公里耗油为10L/100km。
公交车行车里程借鉴北京公共交通集团网站提供的数据, 结合调研, 调整为车速16km/h, 每天行驶12h, 百公里耗油为32L/100km。
根据各市天然气站及销售气量决定各城市出租车是耗汽油或天然气, 出租车的年均行驶里程及百公里耗油借鉴赵敏等(2009)研究, 年行车里程为12000km/Y, 百公里耗油10L/100km。
各地单位供暖面积的耗煤量参照《中华人们共和国行业标准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公布数据进行计算。
3结果与分析
家庭规模与居民交通用能CO2排放
不同规模的家庭,其交通用能CO2排放也不相同,见图1。
家庭规模越大的家庭,其交通用能CO2排放量也越多[4]。
在家庭交通用能CO2排放的构成上,3口之家的交通用能碳排放所占比重最大,1口之家的交通用能碳排放所占比重最小。
2口之家多为老人,出行不便,4口、5口以上家庭均多有老人和小孩,他们出行较少,并且多选步行、公交等排碳量较少的交通工具。
排放
图1 不同家庭规模的交通CO
2
家庭收入与居民交通用能CO2排放
从图2可以看出,家庭收入越高,则家庭交通用能CO2排放量越大[4]。
在家庭交通用能的CO2排放构成上,最低收入家庭的交通碳排放所占比重最小,占近20%,这是由于低收入家庭,由于需要攒钱买房或其他消费,在消费选择上,倾向于生存需要,而购买私家车等高碳排放交通工具的奢侈性消费暂时不予考虑,因而造成交通用能最小。
随着收入的增加,交通用能CO2排放所占比重依次增加,两组最高收入家庭的交通能耗碳排放已占总量的50%以上。
说明随着收入的增加,家庭在用能上逐渐向便洁、享受、奢侈过渡。
图2 不同收入家庭交通碳排放
交通方式选择与交通用能CO2排放
交通工具是现代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供选择的交通工具越来越多,给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但同时也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污染环境,从图3中可以看出,私家车碳排放量最多,其次是公交车和出租车,而使用电为能源的电瓶车相对较低,步行和自行车所带来的碳排放几乎为零,可以忽略不计。
私家车和出租车虽然方便快捷,但不环保。
公交车碳排放也较多,但大部分人都选择乘坐的话,从整体上可以减少碳排放。
为了保护环境,推广低碳经济,减少交通碳排放量,鼓励广大市民乘坐公交车,骑电瓶车,如果距离近的话,最好骑自行车或步行。
同时我们应该看到随着私家车的增多,私家车产生的碳排放增多也是必然趋势。
图3 不同交通方式的用能碳排放
能源知识掌握程度与交通用能CO2排放的关系
如果居民的低碳消费意识强,掌握较多低碳生活的知识,则可在生活中有效利用能源,避免能源的浪费,从而减少CO2排放。
从图4可以看出,随着居民低碳消费意识程度的增加,交通碳排放量依次减少,但在减少数量上变化不大,说明南阳市居民有一定的低碳消费意识,另一方面说明,现在人们工作压力大,虽然考虑过低碳消费对交通碳排放以及自然环境的影响,但在日常生活中绝大多数居民很难做到真正的低碳消费。
图4不同低碳消费意识的强烈程度的交通碳排放百分比
4 城市居民交通用能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
(1)通过调查分析可以看出,节能意识强烈度、能源知识掌握程度等与居民交通碳排放量呈负相关关系,居民数量、居民的文化程度和居民的收入水平等与交通碳排放量呈正相关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节能意识越强,交通碳排放量就较少,因此应该大力宣传低碳知识,倡导低碳消费。
居民的收入水平越高,庭条件相对较好,交通出行一般为私家车,因此,可以认为收入水平越高,其消费的能源也相对越多,从而导致居民交通碳排放量越大[5]。
(2)政府政策也是影响交通碳排放的重要因素,政府对私家车购买的补助,助长了私家车的增多。
(3)城市交通道路的畅通度也大大影响碳排放,如果道路畅通,车辆行驶顺利,则会减少车辆暂停或重新启动带来的碳排放。
5结论与意见
从世界范围看,交通既是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来源,也是推动石油消费增长的主要因素,在各国节能减排中都占据重要地位。
国际经验表明,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交通占碳排放的比列也越大。
按照这一规律,未来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碳排放仍将呈上升趋势,交通领域节能减排的责任更加重要,任务也更加艰巨。
中国在2009年哥本哈根会议上承诺2020年单位GDP碳排放比2005年减少40%。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国学者积极投入低碳的研究,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理论,这些理论成果为该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在进行研究时,我们以学校所在城市南阳市为交通碳排放的典型列子,给该课题提供了深入调查的机会,使该研究更详细更全面。
我们采用了调查问卷和实地访问的方式从宏观上和微观给予了调研。
根据南阳市政府统计公告我们可以从宏观上看出南阳市全年交通运输亿元,比上年增加%,年末全市通车公里。
其中高速公路通车273公里,增长了%全年完成客运量16642万人,比上年增长了%,货运量15222万吨.比之上年增长了%,旅游客运量亿|人公里,货运量达到亿吨,比之上年增加了%和%,年末全市拥有汽车约万辆,其中新注册汽车16万两,轿车万辆.增加%,在民用汽车中.其中私人轿车万辆.增长%。
从这些数据上我们可以清晰看到南阳市车辆正在日益增加,交通线路日益增强,居民交通方式日益增多,我们可以看出南阳市未
来碳排放量一定会增多。
从微观上看我们以卧龙区张阿姨家为例: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的一项研究指出:中国居民生活的能耗(含衣、食、住、行、用、服务六项)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40%以上。
家庭直接能耗产生的碳排放由四部分构成:用电量、用水量、用气量、耗油量。
一个方便的计算公式是,将用量与相应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系数相乘——用电的碳排放:度数×(公斤),用水的碳排放:吨数×(公斤),用气的碳排放:立方数×(公斤),耗油的碳排放:升数×(公斤)。
用以上公式我们对于张阿姨的家碳排放。
做了一个小小的计算(以第一人称)。
我家住房面积110平方米,常住人口2人,没有买车,冬季采暖期使用燃气循环式锅炉自供暖。
家庭能耗只有日用与采暖两项,全年的用电量总计为1140度、用水量92吨、用气量696立方米。
按照以上碳排放的计算公式,一年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为吨,人均为吨。
我们可以看到一年的碳排放为吨,南阳市总人口约人。
每年增加人口54301人,我们可以看出碳排放是一个很大的数字了。
所以如何降低碳排放量显得尤为重要。
由于问题产生是宏观和微观的统一,那么针对降低碳排放我们也采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办法。
我们认为针对南阳市:
1.政府加大管理力度,合理安排交通线路,大力推行节能减排的力度,合理调节居民的交通出行。
2.大力推行绿色出行的政策。
3.广大企业立足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相结合,适度在生产的同时降低能耗和碳排放。
4.宣传部门大力宣传节能减排绿色出行。
5.教育人士应该把节能减排写入教科书,从娃娃抓起。
然而相对于国家我认为有以下:
1.坚持底线,坚持我们是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坚持不懈的延长不具法律约束的义务时间。
2.发展创新思维,坚持发达国家的公共资金和私营企业的介入为主,尽量开展战略开发,建立完备的低碳制度。
3. 统筹内外,坚持积极参与国际低碳和国内低碳的活动,在考虑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的同时不仅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在新一轮的国际较量中取得公平的地位。
4.科学应对,尽快制定适应降低碳排放的国家战略,尤其是新的形势下全球气候谈判时拿出新的可行的应对方案为我国的经济发展争取更大的空间,同时要落实行动减排。
大家可以算算自己生活中的碳排放。
让我们选择绿色节能的生活方式,管好自己的小家,以帮助国家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承诺变为现实。
更好的改变自己,改变环境,让我们的家园越来越美好。
6讨论
“十二五”是综合交通运输发展的关键时期,一方面要继续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综合交通网络,提升运输技术装备水平,提高运输服务能力和品质;另一方面要加快转变交通发展方式,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切实落实到交通发展的各个环节,推进节能型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努力控制交通领域温室气体排放。
主要措施包括:一是加快发展轨道交通、水运等能耗较低的运输方式,大力发展公共交通,通过优化交通运输结构,降低交通运输整体能耗;二是加强交通领域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的研发和推广应用,改造和淘汰高耗能的交通设施装备和工艺,提高各种运输方式的用能效率;三是提高铁路电力牵引比重,加快港站主要作业设施“油改电”,在提高能效的同时,调整交通运输的用能结构;四是加强交通运输需求的管理,完善综合交通运输政策,合理引导运输需求,更加充分地发挥管理和政策对交通节能减排的促进作用;五是加强交通部门的管理,提高成员素质,提高卫生水平[6]。
在交通运输发展的新形势下,做好交通领域节能减排工作,需要立足于我国交通发展实际,充分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努力探索出我国发展绿色交通的新路子。
该课题所作的研究就是其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这种研究探索很有意义,能为我国交通节能减排提供很多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
当然,在推进交通节能减排过程中,该课题仅仅是一项初步研究成果,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深化研究。
希望在此方面的研究能继续下去,多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为促进我国交通运输节能减排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李家洋,陈泮勤,葛全胜,等. 全球变化与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我国下阶段全球变化研究
工作的重点[J].地球科学进展,2005,20(4):371-377.
[2] 葛全胜,王芳,陈泮勤,等. 全球变化研究进展和趋势[J]. 地球科学进展,2007,22(4):
417-427.
[3] 叶红,潘玲阳,陈峰.城市家庭能耗直接碳排放影响因素---以厦门岛区为例[J].生态学报,
2010,30(14):3802-3811.
[4] 张艳,秦耀辰. 城市居住区内家庭直接能耗碳排放差异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20(2):98-102.
[5] 彭希哲,朱勤.我国人口态势与消费模式对碳排放的影响分析[J]. 人口研究,2010,34(1):
48-58.
[6] 杨选梅,葛幼松,曾红鹰.基于个体消费行为的家庭碳排放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20(5):35-40.
Th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Nanyang Residents Traffic Emissions Situation
Abstract:with the world econom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human on energy consumption will continue to increase. Energy consumption in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which is the main source of greenhouse effect,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 are seeking to go industrialization, modernization, as the largest developing country, China is in the golden age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China's road traffic can use carbon emissions increasing, urban road traffic enormous room for the rise of carbon emissions. The survey site selection part of nanyang city residential quarters, institutions, enterprises employees, etc., mainly adopts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way, information query, interview activity, etc. Subjects involved in different age, different education, different occupation, represent the typical reaction conditions. Questionnaire survey methods using random sampling method, a total of 100 copies of questionnaires, data collection treatment using Excel statistics and charts. Through investigation,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residents family size, household income, and residents energy transportation knowledge level of urban residents can use the effect of carbon emission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from the macro and micro targeted reduction, reduction of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
Key words:the city; transportation can use; carbon emissions; low carbon consump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