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交习题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习提纲
1.城市综合交通规划要从哪两个层面进行研究?
城市对外交通与城市内的各类交通与城市的发展与用地布局
2.城市交通规划分为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规划年限是多少?
交通战略规划 20~50 交通综合网络规划 5~20 交通近期建设规划 1~5
3.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的关系?
城市交通规划必须以城市总体规划为基础,满足土地利用对交通运输的需求,发挥城市道路交通对土地开发强度的促进和制约
4.什么是交通量?什么是第30位小时交通量?什么是交通密度?
交通量: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一断面的车辆数或行人数(来往两个方向)
应用于交通规划道路设计交通管理交通事故的评价及经济分析
第30位小时交通量:一年中8760个小时的交通量从大到小排列,第30位的交通量
交通密度:一条道路上车辆的密集程度即在某一瞬时,单位长度内某一车道或一个方向或全部车道上的车辆数辆/公里
5.车速的种类有哪些?分别具有什么作用?时间平均速度和区间平
均速度是如何定义的?二者有何区别?相互关系如何?
地点车速:即瞬时速度车辆通过道路某一点后某一断面的瞬时车速
行驶车速:车辆通过某路段的行程与有效运行时间之比。
用于评价该路段的线行和通行能力,或作经济效益分析用
区间车速:车辆通过某路段的行程有所用时间之比,用于评价道路的通畅程度,估计行车延误时间的依据。
临界速度:道路通过交通量最大时的速度,一般供交通流理论分析用。
运行速度:在实际情况下,维持的最大速度,不超过设计车速。
设计速度:作为道路几何线形设计依据的车速,不超过设计车速。
时间平均速度:在单位时间内,测的通过道路某断面的各车辆的瞬时速度。
这些速度的算术平均值
区间平均速度:在某一特定瞬间,道路某一特定长度内的全部车辆的车速分布的算术平均值
6.交通量、交通密度与车速的关系?从中得出什么结论?P82
D=Q/V D密度 Q交通量 V车速
结论:为保证高等级道路(快速路主干路)的速度应对其密度加以限制(限制出入口,封闭横向出入口等)
7.交通量调查的地点一般选在哪些位置?
典型路段: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等
交叉口:选择不同形式的交叉口也可以根据交通密度选择不同位置不同等级道路上的交叉口
建筑物出入口
8.什么是OD调查,为什么要做OD调查? P 97
将人车祸的出行视为交通形成细胞,据此研究交通的产生与分布,揭示城市症结的原因,反映交通需求,土地利用和经济活动的规律,是交通规划最基础的调查。
原因:1发现问题:通过搜集出行类别与数量资料,在计算机上模拟现状的出行发现交通症结。
2作为依据:调整与改善道路系统功能
作为交通规划交通政策的依据
9.什么是通行能力?通行能力与交通量的关系如何?
通行能力:道路上某一点车道或某一端面单位时间的可能通过的最大实体交通
关系:交通量是指道路某一时段内实际通过的车辆数,而通行能力是道路在一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所能通过车辆数的极限,是道路所具有的一种能力。
一般道路的交通量均小于通行能力。
10.通行能力有哪几类?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基本通行能力:在一定的时段内,理想的道路交通控制和环境条件下道路的一条车道或一均匀段或一交叉点,合情合理的期望能通过人或车的最大小时流率。
可能通行能力:在一定的时段内,在具体的路交通控制和环境条件下道路的一条车道或一均匀段或一交叉点,合情合理的期望能通过人或车的最大小时流率。
设计通行能力:在一定的时段内,在具体的路交通控制和环境条件下道路的一条车道或一均匀段或一交叉点,对应服务水平的通行能力。
实际通行能力:在通常道交条件下,行车密度不是很高,不致引起过度的延误和阻碍驾驶的能力。
11.什么是道路服务水平?评定道路服务水平高低的影响因素有哪些?通行能力与道路服务水平的的关系?
道路交通服务水平:是交通流中运行的车辆以及驾驶员和乘客所感受的质量量度。
因素:1行车速度和行驶时间2车辆行驶的自由程度3车辆行车受阻或受限制的情况4行车的安全性5行车的舒适性和满意程度6经济性
关系?
12.公交线网密度有什么作用?
公交线网密度体现居民使用公交的方便程度
13.什么是客运周转量?
乘客在流动过程中的数量和距离乘积
14.公共交通线路网和线路规划的依据是什么?公共交通线路网
和线路规划的原则是什么?
依据:
城市中土地使用规划确定的用地和主要人流集散点布局
城市交通运输系统的规划方案
城市交通调查和交通规划的出行形态分布分配资料
原则
经济合理的安排公共交通线路,提供公共交通覆盖面积最大限度的满足公交乘客的出行要求
尽可能在城市主要人流集散点之间开辟直接线路路线走向必须与主要客流向一致
尽可能减少居民乘车出行的换乘数
是城市居民的公交出行耗时最小
考录公交运营部门的具体情况使运营效率尽可能最大
15.公共交通停靠站的布置形式有哪几种?分别具有什么特点?
1沿人行道布置便于乘客上下但对非机动车的干扰较大同时便于公交靠站非机动车需绕行而可能进入机动车道,给机动车行驶带来干扰,给非机动车带来隐患
2沿机,非机动分隔带布局停靠方便无需使用非机动车道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没有干扰乘客需穿越非机动车道公交停站时需要站道路外侧行车道从而使道路通行能力下降。
3港湾停车有利于公交停靠站有利于上下车乘客的
16.公交站台的布置要求?
?
17.什么是BRT?什么是TOD模式?
BRT:专门设置为公交专用的快速路系统
TOD: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是规划一个居民或商业区时,使公共交通的使用最大化的一种非汽车化的规划设计
18.决定公共交通路线上的行驶车辆数的两个条件是什么?
?
19.城市道路的分类 p73
20.城市道路具有哪些功能?
交通运输功能
地上地下工程管线的载体
城市骨架建筑与活动场所空间的依托
展示城市风貌文化的窗口
防灾救灾和避难的通道或场所
21.城市道路网的基本类型有哪几种?分别具有什么特点?
P123
一,方格网系统:最常见的一种道路网类型,适用于地形平坦的城市,对角线的方向交通联系不便。
如果不配合交通管制,容易形成不必要的穿越中心区的交通。
二,环形放射系统:有利于城市中心同外围市区和郊区的联系,但容易把外围的交通迅速的引入市中心,引起交通在市中心过分的集中。
三,自由式道路系统:没有一定的格式,变化很多,能充分结合地形,节约道路工程造价,以利用城市布局和建筑位置处理得当
四,混合式道路系统:扬长避短,能充分发挥各类道路网的优点22.什么是道路面积密度?道路面积密度有什么作用?
建成区内道路(指有铺装的宽度3.5m以上的路不包括人行路)面积与建成区面积之比
作用:反映城市建成区城市道路拥有量的中重要经济技术指标
23.城市道路系统规划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用地历史形成的交通运输对道路规划的影响
地形条件的影响
城市对外交通系统的影响
城市原有道路的影响
24.城市道路系统规划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满足组织城市各部分用地布局的”骨架要求“
满足城市交通运输的要求
满足城市环境的要求
满足各种工程管线的布置要求
25.城市道路衔接的原则?
低速让高速
次要让主要
生活性让交通性
适当分离
26.城市道路中各级道路的作用?路网中支路过少会产生什么问
题?
1快速路。
成市组团之间的快速通道,应当布置在城市组团的隔离绿地中,表现的是城市大的组团结构关系。
2主干路:串连在城市组团和组团内部主要交通道路网,并具有划分组团和片区的作用。
在整个城市形成完整的网络。
3次干路:是城市组团内的基础性道路和分组团的道路骨架,并具有划分小区和主要街坊的作用
4支路:为局部用各地服务的道路,在城市中不可能形成整个网络,只在城市局部地段
27.城市长途客运站一般布置在城市的什么位置?
一般布置在城市中心地带或靠近铁路客运站水运等附近
28.什么是道路网密度?什么是非直线系数?
建成区道路长度与建成区面积的比值
非直线系数:两节点(小区)间的路上实际距离比两点间空中直线距离
29.什么是道路红线?城市中不同等级道路对红线宽度的规定?
P145
30.什么是骑楼式人行道?
沿街部分二层以上出挑至街道红线处,用立柱支撑形成内部的人行道。
31.城市商业步行街主要有哪三种空间构成?
流动空间建筑空间停留空间
32.城市道路系统规划的基本思路?
立足于对现状的充分考虑理顺基本关系,优化道路网。
33.城市道路系统规划方案评析
城市道路网对外交通设施的配合衔接关系
城市道路系统与城市用地布局的配合关系
城市道路系统的功能分工及结构的合理性
各级各类城市道路的密度与横断面的匹配关系
城市道路王与城市公共交通系统配合关系
城市道路网的交通控制与管理方案
34.城市道路设计包括哪几个部分?
路线设计交叉口设计道路附属设施设计路面设计交通管理设施设计
35.城市道路设计的原则?
1必须在城市规划特别是土地使用规划和道路系统规划的指导下进行
2 要求在经济合理的条件下考虑道路建设的远近结合分期发展避免不符合规划的临时性建筑
3要求满足交通量在一定时期内的发展要求
4综合考虑道路的平面线型纵断面线型横断面布置道路交叉口各种道路附属设施路面类型满足行人及各种车辆行驶的技术要求 5设计时兼顾道路两侧城市用地居住建筑和各种工程管线设施的高程及功能要求与城市周围环境协调创造好的街道景观
6 合理使用各项技术标准尽可能使用较高的线形技术标准出特殊情况外应避免采用极限标准
36.什么是行车视距?行车视距包括哪几种?分别具有什么作
用?
行车视距:机动车辆行驶时驾驶员保证交通安全必须保持的最短距离
行车视距包括:停车视距:(司机发现前方障碍物进行制动时所需要的最小安全距离)
会车视距:(两辆机动车在一条车道上对向行驶及时制动停车保证安全的最短距离)
错车视距:(两对向行驶的车辆相遇,自发现后采取减速避让措施至安全错车所需的最短距离)
超车视距:(汽车行驶时为超车前车所必须的视距)
37.什么是视距三角形?视距三角形是怎么形成的?
在保证两条相交道路上直行车辆都有安全的停车视距的情况下,还必须保证驾驶人员的视线不受遮挡由两车的停车视距和视线组成的交叉口视距空间和限界。
38.什么是道路的横断面?道路横断面范围内城市道路有哪些部
分组成?
沿道路宽度方向,垂直于道路中心线所做的竖向剖面
道路横断面由车行道人行道绿带和道路上的附属设施用地等组成部分所组成
39.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的依据和主要任务是什么?
依据:道路性质道路类别道路规划红线以及交通组织方式
任务:合理的确定各组成部分的几何尺寸及其相互布置关系包括路拱坡度及路拱曲线的确定
40.城市道路横断面的基本类型及其适用条件? P146
41.规范规定城市道路机动车道的宽度是多少?和什么有关系?
供沿路及右侧停靠车辆用的车道,停小客车为2.5m 听大客车和公交车为3.0m
供车速为40公里/小时各种车辆行驶为3.5m 供车速>40 大型公交载重等为3.75m
交叉口的进口道小客车专用道为3m 混行车道 3.25m
各类机动车混 3.5~3.75m
沿路边停靠车停小客车 2.5m 停大客车和公交车为 3.0m
42.车行道的路拱形式有哪几种?试说明各自的适用性?
直线型:适用于水泥混凝土路面预制混凝土路面大块料石路面停车场广场以及单面排水路面宽小于 9m 的较窄道路和设置超高的曲线路段
抛物线型:常用于路面宽 B<=20m 横坡 i<=3%的道路
直线接抛物线型:适用于各种宽度及横坡的路面能用于超过20m宽的路面但路中心部分较平坦排水效果不如直接抛物线型
43.城市道路平面设计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平面线形设计的:直圆缓的各面设计及组合设计行车视距的保证
沿线桥隧道各交叉口广场停车场公交站点的布置分隔带路侧带缘石及断口等。
照明及绿化的平面布置
44.设计缓和曲线必须满足哪两个条件?
有足够的长度
有合理的曲线形式
45.缓和曲线一般采用什么线型?什么是回旋线?
回旋线:半径从无穷大一直变化到一定设计值的一段弧线
46.什么是复曲线?曲线衔接需要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城市道路可能会出现连续转折的现象发生道路平曲线相连的现象同向曲线:特别是两通向凹形竖曲线避免出现断背曲线
反向曲线:应设置一段直线坡段直线坡段的长度一段不小于设计车速的3秒行程
竖曲线设置应满足排水
47.什么是超高?为什么要设置超高?
将道路外侧抬高,使道路横坡呈向内侧倾斜的单向横坡转弯时的离心力保证车辆安全行驶
48.道路的平曲线要素有哪些?是绘图说明。
49.如何确定平曲线半径?
抗倾覆计算公式和考虑横向滑移稳定计算公式
50.城市道路纵断面设计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根据道路的性质等级行车技术要求和当地气候地形水文地质条件排水要求以及城市竖向要求地物现状土方平衡等合理确定连接有关竖向控制点(或特征点)的平顺起伏线形
51.一条道路最大纵坡值的确定主要要考虑哪些方面的要求?
考虑各种机动车的动力要求考虑非机动车的行驶要求考虑可能条件的影响考虑沿街建筑物的布置与地下管道的要求
52.城市道路纵坡坡度值一般是多少?
道路最小纵坡大于或等于0.5% 困难时大于或等于0.3%
遇到特殊困难时纵坡小于0.3% 预设值锯齿形街沟或争取其他排水设施
53.什么是锯齿形街沟?什么情况下需要设置锯齿形街沟?
城市道路上利用高出路面的缘石与路面边缘地带作为排除地面水的沟道
城市道路纵坡小于0.,3%时需设置锯齿型街沟
54.设置凸形竖曲线和凹形竖曲线的条件分别是什么?什么情况
下可以不设置竖曲线?
凸曲线:W>1.2/ST W坡度代数差 St停车视距
凹曲线 W》=0.5% 当外距 E<5cm可不设竖曲线
55.交叉口的交通组织方式有哪几种?
无交通管制渠化交通交通指挥立体交叉
56.什么是渠化交通?渠化交通具有什么作用?
用交通标高线或交通岛等设施引导各类不同方向不同速度的车流沿一定的”渠道“通过
作用:避免车辆相互干扰减少车辆之间以及车辆与行人间碰撞的可能提高交通安全性通行能力
57.什么是交织长度?
两条车流汇合交换位置后又分离的过程
58.什么是交织段长度?
进出环道的车辆在环道上有一次相互交织环道的设计必须满足车辆在路口间环道段交织一次的要求交织一次的长度
59.什么是交织角?
车辆沿最短距离方向行驶交织时的夹角
60.平面环形交叉口具有哪些优缺点?其适用性如何?
优点:驶入交叉口的车辆可连续不断的单向运行设有停滞减少了车辆在交叉口的延误时间消灭了冲突点提高了行车的安全性交通组织简便不需要信号灯管制
缺点:与地面积大城区改建困难可增加车辆绕行距离特别是左转弯车辆一般造假高于其他平面交叉
适用性:适用于快速路与主干路的交叉口
61.立体交叉有哪些部分组成?
跨线桥 2匝道 3加速道 4减速道 5集散道
62.什么是匝道?什么是引道?
匝道:连接两条道路为转弯而行驶的车流而设置的交换道
引道:桥梁两端与道路连接的路段
63.设置立体交叉的目的和设置条件?
目的:为了保证快速路交通的快速性与连续性减少或避免低速的车辆行人对快速车辆正常行驶的干扰提高交叉路口的通行能力
条件: 1快速路 V>=80km/h 与其他道路相接
2主干路交叉口高峰小时交通量超过6000辆当量小汽车
3城市干路与铁路干线交叉
4 其他安全等特殊要求的交叉口哦路和桥头
5具有用地和高差条件
64.交叉口的竖向设计方法有哪几种?如何利用等高线法进行交
叉口的竖向设计?
1高程箭头法 2设计等高线法
方法:先根据各条交叉道路的纵横断面设计给出道路车行道有何人行道等高线然后将相同的标高的等高线平顺的连接起来在根据排水的要求选择集水点设置凉水进水口同时考虑与路口建筑的协调和美观适当调整等高线使其均匀变化为了便于施工常按10m方格标准路面的设计标高
65.城市道路交叉口平面布置的方案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