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高二语文下学期阶段性练习试题(4-23)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
阶段性练习试题
一.语文基础:(40分)
1.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一般来说,一个人的生活阅历是不是丰富,往往与其年龄密切相关,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眼界学识、经验阅历、分析问题的能力都会有大幅度提升。

B。

他在新作《世界史》的前言中系统地阐述了世界是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的观念,并将相关理论在该书的编撰中得到实施。

C。

一切儿童文学作家都应该永远持着守护童年的立场,遵循儿童思维发展规律,富有丰富的想象力,充满爱与希望,传递古老传统中的善与美。

D。

在深化改革的关键阶段,我们是否能够保持积极的精神状态,关系到我省经济的长远发展,关系到全省人民的福祉,就必须防止“精神懈怠”。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只要引导得当,学生上网,利大于弊,他们可以上网查询,扩大知识面,增长见识,获取信息。

B.傅雷先生谈到自己十三岁开始学习法文的经历时说,老师既有教的方法问题,也有自己念得不用功的原因,因此成绩很糟,十分之九已忘了.
C。

据有关部门测算,若全国所有场所都采用节能灯,其效益相当于发电量是两座的三峡电站。

D.这种浪费人才的现象,为什么至今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呢?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考试开始后,大约过了半个钟头,就有人陆续交卷了。

B.现在,有些网站可以提供免费的个人主页,你只要将想公布于众的个人信息放在指定的位置上,网民们就可以从中了解到你的个人情况。

C.从古老的刀耕火种,到21世纪的现代化的生产方式,悠长的岁月,教会了勤劳的松江人怎样生活在这片土地上。

D.翻译作品日见其多,一方面这些作品提高了中国学术文化的素养,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中国书面语言的发展。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正是由于这个观点的改变,不仅“国力牌名袜”在上海市场一鸣惊人,而且影响了上海人对袜品的消费观念,推动了上海袜品行业的革命。

B.柳永没有想到,姑苏的天空竟这般的蓝,蓝得仿佛只要一伸手,手指就会被染成蓝色。

C。

县交通管理局决定,6月1日起凭新准运证上路,更换农用车辆准运证自5月8日起开始办理。

D。

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有效的改正错误提高思想觉悟的方法。

5.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 。

内蒙古一名盗贼本想是借酒壮胆行窃,却因不胜酒力在行窃时睡着了,结果成了瓮中之鳖.
B。

今年恰逢诗圣杜甫诞辰1300周年,关于他的涂鸦图片在微博上疯转,被网友戏称为“杜甫很忙”。

大家关注杜甫是好事,但此事也折射出国人漠不关心传统文化的心态。

C。

他性格比较内向,平时沉默寡言,但是一到课堂上就变得振振有词,滔滔不绝,所以他的课很受学生欢迎。

D。

您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嫌单调,建议你挂幅油画,一定会蓬荜生辉。

6.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

另一位成员成南炎也回忆说,赵先生总是不胜其烦地帮班里的每一位同学亲手修改作品,学员们称之为“开刀”,而接受“开刀”是学员最乐意不过的事儿。

B。

至此,因继承引发纷争并绵延5年之久的历史积案圆满地执行终结,当事人之间10余年的恩怨纷争也一笔抹杀,确保了清江水布垭水利枢纽工程
的正常建设。

C。

在山谷中,一声接一声的狼嚎,真是令人发指。

D.没有一个标准,一个译者译成一个样,随心所欲,教读者莫衷一是。

7。

下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受禅,也叫禅让制,即群体中个人表决,以多数决定。

B。

阙是宫门两侧的高台,又可借指宫廷:"诣阙’既可指赴朝廷,又可指赴京都。

C.嗣位指继承君位,我囯封建王朝奉行长子继承制.君位只能由最年长的儿子继承.
D.乞骸骨,自请退职的意思,即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

8.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九品中正制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的一种官吏选拔制度。

B、国子监的掌管人员为祭酒、司业,进国子监读书的统称为监生。

C、“六部”中吏部主管的事有官吏的任免、考核、升降及科举取士。

D、天干和地支循环相配得60组,古代既可用来纪年,也可用来纪日。

9.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学,古代设于京城的最高学府。

博士,古代设置的国家最高学位. B.知贡举,主试者称为“知贡举”,就是“特命主掌贡举考试"的意思。

C.经筵.是指汉唐以来帝王为讲经论史而特没的御前讲席。

D.循吏,正史中记述的那些重农宣教、奉公守法、爱民富民的地方官。

10。

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出通判泉州”中的“出”,指的是京官外调.如白居易《琵琶行》中有“予出官二年。

"
B. 庠序,指的是古代的地方学校,后也泛称学校或教育事业.《孟子》中有:“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
C. 国子监是中国古代的中央官学,又称国子学或国子寺,是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而非教育行政机构。

D。

户部,中国古代官署名,为掌管户籍财经的机关,六部之一,长官为户部尚书.二.古诗文阅读:(60分)
(一)主观题:(44分)
11.下列诗词句中不是描写“春景”的一句是 :( )
A.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
B.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C.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D.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12.“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中的“飞将”是指:()A.唐朝李广
B.楚国项羽
C.汉朝李广
D.三国项羽
13.下列诗句中暗含人生哲理的是哪一句?:()
A.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B.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

C.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D.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14.对下列诗句的解说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

(畅当《登鹳雀楼》)(诗人用飞鸟的低小来反衬楼的高大,表现诗人清高、俊逸的情怀,志气凌云,有出世之想)
B.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赵嘏《江楼旧感》)(诗人运用比喻的修辞,动静结合,水月相映,营造了优美恬静的意境)
C.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李贺《雁门太守行》)(诗人用夸张的修辞方法渲染了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守城将士严阵以待的情景)
D.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杜牧《赠别二首》其二)(诗人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不忍离别之情) 15.下列是温庭筠的七言律诗《利州南渡》,已打乱顺序,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澹然空水对斜晖,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柳边人歇待船归.
____________ ,万顷江田一鹭飞._____________,五湖烟水独忘机。

①波上马嘶看棹去②谁解乘舟寻范蠡③曲岛苍茫接翠微④数丛沙草群鸥散
A。

①④③② B。

②①④③ C。

③①④② D。

④①②③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6—17题
七月二十九日崇让宅①宴作
李商隐
露如微霰下前池,月过回塘万竹悲.
浮世本来多聚散,红蕖②何事亦离披。

悠扬归梦惟灯见,濩落③生涯独酒知。

岂到白头长只尔,嵩④阳松雪有心期。

【注释】①崇让宅:洛阳崇让坊王茂元宅。

此时诗人在朝廷受到排挤,暂住岳父王茂元家,妻子仍在京城长安。

②红蕖:红莲。

③濩落:空虚冷落.④嵩:即河南嵩山,古代学道隐居之地。

16。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二句的意思是露凝如细小的冰粒,说明露重天寒。

风摇翠竹,飒飒作响,也像在悲泣一般.
B.第三句“聚散"重点是在“散”上;第四句叹惜池中红莲不解诗人情怀,犹在风中盛开。

C.第五句“悠扬”形容“归梦”的悠长。

“惟灯见”使人仿佛看到一盏孤灯伴着诗人朦胧入梦的景象。

D.亲朋会饮,本为乐事。

但此诗所写却不是宴饮之乐,而是由此引发的诗人的幽怨悲情。

17。

“莲”作为意象内涵丰富,下列诗句借“莲”表现诗人高洁品质的一项是:
A、盈盈荷上露,灼灼如明珠。

(晋·陆云《芙蓉诗》)
B、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唐·王维《山居秋暝》)
C、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D、暴之烈日无改色,生于浊水不染污.(宋·包恢《莲花》)
18.在下一段方框处应填入的虚词是:( )
元晖,字叔平,河南洛阳人□。

祖琛,魏恆、朔二州刺史。

父翌,尚书左仆射. 晖须眉如画,进止可观,颇好学,涉猎书记。

少得美名□京下,周太祖见□礼之,命□诸子游处,每同席共砚,情契甚厚.
A.焉、于、而、其 B.也、乎、以、其 C.也、于、而、与 D.焉、乎、以、与
19。

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襄子曰:“不及纣二日耳,不亡何待?”优莫曰:“桀纣之亡也∕遇汤武∕今天下尽桀也∕而君纣也∕桀纣并世∕焉能相亡∕然亦殆矣!”(《新序.刺奢》)
B.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论语.卷八》)
C。

中山君喟然而仰叹曰:“与不期众少∕其于当厄∕怨不期深浅∕其于伤心∕吾以一杯羊羹亡国∕以一壶餐得士二人。

”(《战国策。

中山策》) D。

夫明六经之指/涉百家之书/纵不能增益德行/敦厉风俗/犹为一艺/得以自资/父兄不可常依/乡国不可常保/一旦流离/无人庇荫/当自求诸身耳(《颜氏家训·勉学》)
20。

下列断句不正确的一项是:()
A.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
B。

门下意张仪∕曰∕仪贫无行∕必此盗相君壁∕共执张仪∕掠笞数百. C.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
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以相杀∕是
贵义于其身也。

D.王黄门兄弟三人俱诣谢公/子猷子重多说俗事/子敬寒温/既出/坐客问谢公/向三贤孰愈/谢公曰/小者最胜/客曰/何以知之/谢公曰/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推此知之。

21.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B.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周侯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皆相视流泪∕唯王丞相愀然变色曰∕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

C.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D。

政姊荣闻人/有刺杀韩相者/贼不得国/不知其名姓/暴其尸县之千金/乃於邑曰/其是吾弟与/嗟乎/严仲子知吾弟/立起如韩/之巿/而死者果政也。

(二)主观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22~23题。

(16分)
早春寄王汉阳
李白
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昨夜东风入武阳,陌头杨柳黄金色.碧水浩浩云茫茫,美人不来空断肠。

预拂青山一片石,与君连日醉壶觞. 22.请简要赏析首联中“访”字的妙处.(6分)
23.请赏析尾联的表达技巧.(10分)
答题纸
第Ⅰ卷选择题(共80分)
答案:
一. 1.C (A..“经验阅历"不能“提升”。

B.“理论”与“实施"不搭配。

D。

两面对一面;关联词使用也不当,把“就"改为“所以”。

)
2.D(A语序不当,应为“获取信息,扩大知识面,增长见识”。

B语序不当,应该改为“既有老师教的方法问题,也有自己念得不用功的原因。

”C语序不当,改为“效益相当于两座三峡电站的发电量.”)
3。

C(A词序不当,“陆续”修饰“有”。

B语序不当,“你”与“只要"对调.D语序不当,两个分句的主语相同,第一分句的关联词语应放在主语之后。

宜改为“……这些作品一方面提高了……另一方面也促进了……”。


4.B(A语序不当,应将“不仅"调到“国力牌名袜”之后。

C语序混乱,后两分句应调整顺序,位置对调。

D词序不当,“有效"应移到“方法”前。

)
5.A(B.
C。

D. “蓬荜生辉”作谦辞,只能用于自己一方,不能用于他人,否则于人不敬.)
6。

D.(A . “不胜其烦”指烦琐得使人受不了,应使用表示不嫌麻烦的“不厌其烦”。

B.
C.形容极其愤怒)
7.C(继承地位的不一定是最年长的儿子) 8。

C
9.A(“博士,古代设置的国家最高学位"错,“博士”在古代是官名。


10.C国子监,也是国家管理教育的最高行政机构。

二.古诗文阅读:
11。

C 12。

C 13。

D
14. C.用比喻和夸张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及守城将士披坚执锐严阵以待的场面。

15.C
16。

B 此句的意思是:池中的红荷,为什么也被风吹得零落缤纷呢?对红荷的痛惜,正是对人生难得团聚的痛惜
17。

D 18。

C. 19.D
20.A.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

21.D。

政姊荣闻人有刺杀韩相者/贼不得/国不知其名姓/暴其尸县之千金/乃於邑曰/其是吾弟与/嗟乎/严仲子知吾弟/立起如韩/之巿/而死者果政也 22.“访”,走访,问讯。

(2分)运用拟人手法,将寒梅拟人化,(2分)生动地表达了诗人走出房舍,到梅树下去向寒梅探问春天归否的迫切心情。

(2分)
23.运用想象、细节描写的手法,(2分)说自己已经预先将青山中一片石拂拭干净,只等友人来此痛饮一番。

诗人不直言说透“邀请"二字,而是通过拂石的细节,想像见面后的畅饮,便把邀请的殷切之情表达出来了。

(4分)同时还含有共赏春光之意,这样便与前四句所婉转写出的盼春、迎春之意暗暗沟通了。

(4分)(答出动作描写、虚实结合、虚写,分析合理,亦可给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