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多峰教授辨治颈痹经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4·风湿病与关节炎 2021年5月 第10卷第5期 Rheumatism and Arthritis May 2021 Vol.10 No.5
娄多峰教授辨治颈痹经验
陈传榜,李满意,刘红艳,娄玉钤
【摘 要】 娄多峰教授运用“虚邪瘀”理论辨证论治颈痹,首当分清虚实,标本兼治。

标要分清六
淫之邪和气滞痰瘀,本则以肝肾亏虚为主。

治疗时,滋养肝肾、补益气血以扶正补虚,祛风散寒以祛邪,
活血化痰以通络,虚邪瘀三者兼顾。

娄多峰教授运用“虚邪瘀”理论辨证治疗颈痹的经验,简明实用,疗
效显著,值得进一步继承和挖掘。

【关键词】 颈痹;颈椎病;风湿病(痹病);“虚邪瘀”理论;辨证论治;杂合以治;经验;娄多峰
doi:10.3969/j.issn.2095-4174.2021.05.009
娄多峰教授是首批全国名老中医药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现代中医风湿病学科的主要奠基人之一。

娄多峰教授长期致力于风湿病的临床研究,提出风湿病“虚邪瘀”理论。

颈痹是颈项痹病的简称,颈项部为肢体部位之一,是风湿病的常见病变部位。

西医学的颈椎病、颈椎间盘突出症、颈部软组织劳损、颈肌筋膜炎等都会出现颈痹表现[1]。

随着电脑、手机的普及,颈痹越来越呈现年轻化趋势,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

娄多峰教授治疗颈痹经验丰富,现总结如下。

1 颈痹的病因病机
颈痹多为风寒湿等外邪侵袭;或肝肾亏虚,颈部筋脉失养;或颈部劳损而致痰瘀痹阻所致。

①感受外邪:外感六淫均可引起本病,多以风寒湿邪为主。

如汉·张仲景《伤寒论》曰:“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清·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曰:“凡颈项强痛,肝肾膀胱病也,三经受风寒湿邪,则项强。

”②肝肾亏虚:肝肾不足,骨弱髓空,颈部筋脉失养,颈项骨肉酸痛,发为本病。

清·吴澄《不居集》曰:“机关不利而颈痛,……实由肝肾不足所致也。

”③痰瘀气滞:长期低头工作,或睡姿不良,头枕过度偏转,使颈项部肌肉受伤,气血凝滞,脉络瘀阻,发生疼痛及功能障碍;或饮食不节,脾胃虚弱,聚湿为痰,阻遏颈部气血而致痹。

如宋·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曰:“有挫枕转项不得者……项背筋脉拘急。

”明·李梴《医学入门》曰:“痰热客太阳,颈项强。

”综上所述,颈痹病因概括起来不外“虚、邪、瘀”三类[2]。

其基本病机是颈部经脉痹阻,筋骨失养,痰瘀与气血搏结,经脉阻滞不通,而致本病。

2 颈痹的辨证论治
娄多峰教授运用“虚邪瘀”理论辨证治疗颈痹[3-4],当分清虚实,标本兼治,治宜滋养肝肾、补益气血,同时通络理气以祛邪。

重视杂合以治,配合针灸、推拿等疗法。

2.1 外邪痹阻证 颈部强痛、拘紧,颈肌发僵,活动不利,伴有上肢疼痛或肌肤麻木,恶寒怕冷,头痛,咽喉疼痛,出汗或无汗,周身不适,舌质淡红,苔薄白或白腻,脉浮,或浮数,或浮紧,或弦紧。

病机:风寒湿合邪或暑湿之邪客于太阳经脉;或津失血耗,气滞血瘀,致使经气不利。

治法:散寒解表,舒经止痛。

方药:颈痹汤[5-6]。

处方:葛根18 g、威灵仙15 g、秦艽12 g、羌活12 g、透骨草21 g、鸡血藤21 g、当归18 g、生地黄18 g、白芍15 g、香附
基金项目:河南省中医药科学研究专项课题(20-21ZY3042)
作者单位:河南风湿病医院,河南风湿病研究所,河南 郑州 
450045
通信作者:李满意 河南省郑州市惠济区花园口18号,limanyi.
2006@163.com
·名医经验·
·35·风湿病与关节炎 2021年5月 第10卷第5期 Rheumatism and Arthritis May 2021 Vol.10 No.5
15 g。

若寒者,加桂枝;热者,加忍冬藤、败酱草;痛剧者,加制乳香、制没药;气虚者,加黄芪。

2.2 瘀血阻滞证 颈部刺痛,痛处固定,疼痛拒按,昼轻夜重,指端麻木,头目眩痛,健忘失眠,舌质暗红或紫暗有瘀斑,苔薄,脉弦细涩或细涩。

病机:因外伤;或外邪侵袭,停滞经络;或肝肾不足,气血运行无力,气血郁滞;或病久邪客经络等均可致瘀血阻滞。

治法:活血化瘀,疏通经络。

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

处方:桃仁9 g、红花12 g、当归20 g、熟地黄30 g、川芎9 g、白芍9 g、桔梗9 g、枳壳9 g、柴胡9 g、桑枝20 g、桂枝9 g、姜黄20 g、威灵仙20 g、鸡血藤30 g、老鹳草30 g、秦艽15 g、葛根30 g、杜仲20 g。

若气虚者,加黄芪、党参;寒重者,加制附子、细辛;疼痛重者,加制乳香、制没药、醋延胡索;气机郁滞重者,加香附、木香;瘀血重者,加全蝎、穿山甲、地龙。

2.3 痰浊痹阻证 颈部沉痛、顽麻,头重如裹,倦怠困弱,肢体沉重,眩晕恶心,胃脘满闷,胸中呕逆,纳呆便溏,或神昏猝倒,舌淡胖,苔白腻,脉弦滑或弦细涩。

病机:风寒湿邪停滞经络,凝聚为痰,或脾胃虚弱,湿聚为痰而致经络痹阻。

治法:祛湿化痰,散瘀通络。

方药:温胆汤加减。

处方:半夏9 g、竹茹12 g、陈皮9 g、枳实9 g、茯苓20 g、生姜10 g、大枣10 g、桑枝12 g、桂枝12 g、姜黄12 g、伸筋草20 g、透骨草20 g、木瓜20 g、葛根30 g、桑寄生30 g、狗脊30 g、羌活20 g。

若失眠者,加远志、夜交藤;眩晕重者,加天麻、钩藤、全蝎;气虚者,加黄芪、党参、白术;痰盛者,加胆南星;瘀证明显者,加全蝎、穿山甲、地龙。

2.4 肝肾亏虚证 颈部酸痛,头晕耳鸣,头脑胀痛,腰膝酸软,肢体麻木,筋痿无力,或瘫痪,畏寒喜暖,心悸气短,舌质淡,苔白,脉弦细弱。

病机:本证乃病情迁延不愈,气血长期痹阻不通,日久伤及肝肾;或长期过劳,肝肾耗伤所致。

治法:补益肝肾,通络止痛。

方药:独活寄生汤加减。

处方:独活30 g、桑寄生30 g、杜仲30 g、牛膝15 g、防风9 g、桂枝9 g、细辛3 g、秦艽20 g、当归20 g、川芎9 g、生地黄20 g、白芍20 g、人参15 g、茯苓15 g、葛根30 g、伸筋草30 g、透骨草30 g。

若寒邪重者,加制附子、干姜;真阴不足者,加女贞子、枸杞子、麦冬;疼痛甚者,加丹参、鸡血藤、制川乌、制草乌、白花蛇。

以上方药,水煎服,每日1剂;重症,每日可连服2剂。

3 病案举例
患者,女,40岁,2013年4月29日初诊。

以颈背持续酸沉掣痛10 d为主诉。

10 d前,患者清晨起床时感觉颈项胀痛,前屈、后仰、左右侧屈活动受限,转动则痛剧,右上肢由肩至肘麻木,甚至酸痛延及肩、背、腰部,朝重暮轻,日益加重,生活不能自理,舌淡,苔薄,脉弦。

西医诊断:颈椎病。

中医诊断:颈痹,证属外邪痹阻。

治宜祛风散寒通络,活血养血。

以颈痹汤加减,处方:葛根30 g、羌活21 g、威灵仙15 g、秦艽12 g、透骨草30 g、青风藤18 g、防风9 g、丹参30 g、鸡血藤18 g、生地黄18 g、木瓜18 g、甘草9 g。

3剂,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

2013年5月3日二诊,患者服上药3剂症状大减,生活已能自理。

上方继服3剂。

2013年5月6日三诊,患者惟晨起颈项强硬,余无所苦,舌质淡红,苔稍黄,脉沉细。

上方加忍冬藤30 g,继服3剂。

2013年5月10日四诊,患者来述病已痊愈。

按语:本案属颈痹外邪痹阻证(风偏盛型),朝重暮轻是因夜间活动较少,气血循行不畅,加之早晨气候寒凉而致,“寒主收引”,故疼痛较重。

颈痹汤方中祛风散寒与活血通络之品配合,收效甚速。

后因有化热之象,故加忍冬藤清热通络,使邪去络通,颈痹自愈。

·36·风湿病与关节炎 2021年5月 第10卷第5期 Rheumatism and Arthritis May 2021 Vol.10 No.5
4 结 语
颈痹又称颈项痛,为临床上常见风湿病之一。

颈痹临床以颈项部疼痛或酸困、僵硬、胀麻,仰俯扭转功能受限为主要表现。

多由风寒侵袭,扭转损伤和筋脉失养3种因素而致即“虚邪瘀”3个方面。

临床上分为急性和慢性2种,急性者多为颈部过度疲劳,汗出当风,毛窍开放,风寒湿等邪乘虚侵入颈部,致局部气血凝滞而发病;慢性者多因长期劳损,又受外邪侵袭所致。

急性者,若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可转为慢性;而慢性者,若加之疲劳,复受风湿,可急剧发作。

其病机为邪阻经络,筋脉失养,邪与气血搏结,经脉阻滞不通,造成筋脉痉挛、充血、肿胀,而出现上述症状。

临床常见有颈椎病、颈椎综合征、“落枕”等。

娄多峰教授运用“虚邪瘀”理论辨证论治颈痹。

首先当分清虚实,标本兼治。

标要分清六淫之邪和气滞痰瘀,本则以肝肾亏虚为主。

治疗法则主要为祛邪通络,补肾养血,活血舒筋。

在治疗时,滋养肝肾、补益气血以扶正补虚,祛风散寒以祛邪,活血化痰以通络,虚邪瘀三者兼顾。

娄多峰教授“虚邪瘀”辨证治疗颈痹的经验,简明实用,便于掌握,疗效明显,值得进一步继承和挖掘。

参考文献
[1] 李满意,王淑静,娄玉钤.颈痹的源流及相关历史文献复习[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5,4(11):45-52.[2] 娄玉钤,娄高峰,娄多峰,等.基于“虚邪瘀”理论的风湿病学科体系建立及相关研究[J].风湿病与
关节炎,2012,1(1):10-15.
[3] 李满意.娄多峰教授治痹思想浅识[J].江苏中医药,2010,42(10):15-16.
[4] 李满意.娄多峰教授虚邪瘀治痹理论临床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8):65-66.
[5] 娄高峰,娄玉钤,娄万峰.娄多峰论治痹病精华[M].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1994:315-316.[6] 娄多峰.娄多峰痹证治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3:28.
收稿日期:2021-01-12;修回日期:2021-02-23
·作者须知·
参考文献的书写要求
参考文献不仅增加论文的学术性,而且表明论文的科学依据,也是对他人劳动成果的尊重。

另外,凡无参考文献的文章,国家进行论文统计时不予统计。

因此,希望作者在撰写论文时,凡在文中引用他人数据或观点时,应使用参考文献。

并希望作者使用参考文献时参照我刊稿约,按参考文献的书写要求书写完整,且依论文中引用的先后顺序进行参考文献排序并在论文中作相应标注。

参考文献宜选用近5年内的权威性学术期刊文献。

关键词的书写要求
论文需标引3~8个关键词,关键词是为了便于进行文献标引工作而选用的可表达文章主题内容的词或短语。

关键词尽量从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编译的最新版《中文医学主题词表》(cMesH)中选取。

未被词表收录的新的专业术语(自由词)可直接作为关键词使用,建议排在最后。

关键词中第1个词必须来自cMesH,多个关键词之间以分号“;”隔开。

有英文摘要的文章,应标注与中文对应的英文关键词。

关键词中的缩写词应按cMesH还原为全称;一般采用小写格式,专有名词首字母大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