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综合提升模拟考试试卷附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综合提升模
拟考试试卷附答案
单选题(共20题)
1. “能辨别自己的左右”,这一数学认知目标适合的年龄班是()。
A.小班
B.中班
C.大班
D.学前班
【答案】 C
2. 通过适当的训练使儿童学会自我服务、独立做事、独立思考,体现了
__________原则。
()
A.活动性
B.发展适宜性
C.独立自主性
D.启蒙性
【答案】 C
3. 先天语言能力说的代表人物是( )。
A.乔姆斯基
B.斯金纳
C.皮亚杰
D.布鲁纳
【答案】 A
4. 科学领域活动中较适合开展交流讨论型活动的年龄段是( )。
A.3~4岁
B.4~5岁
C.5~6岁
D.4~6岁
【答案】 D
5. 事物发展的过程,都经由()两种状态。
A.量变和质变
B.对立和统一
C.偶然和必然
D.原因和结果
【答案】 A
6. 下面关于自主游戏的说法表述正确的是()。
A.游戏是幼儿的自主活动,不需要教师的影响和控制
B.为了保证幼儿自主游戏的顺利进行,教师要在游戏前进行精心的准备,对角色、材料、内容等做出充分的安排
C.幼儿的自主游戏对他的认知发展没有作用
D.教师对幼儿自主游戏的控制是隐性的,以不干涉幼儿的游戏进行为前提
【答案】 D
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想基础。
我国之所以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因为()
A.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B.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C.社会历史是由人们的思想意识决定的
D.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答案】 D
8. 在微时代微空间里,既可以微言大义,也可以危言耸听。
这启示我们要()
A.主动行使监督权
B.权利与义务相统一
C.积极参与民主决策
D.坚持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答案】 B
9. 一般来说,学前期男孩的语言发展比同龄女孩迟,这种现象的影响因素主要是()
A.遗传因素
B.生理成熟
C.环境
D.教育
【答案】 B
10. 社区教育的真正发展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
A.中国
B.英国
C.丹麦
D.美国
【答案】 D
11. 幼儿认为下午就是到户外玩的时间,这说明幼儿的时间知觉()。
A.与具体事物和事件相联系
B.与生物钟相联系
C.与季节变化相联系
D.与日夜变化相联系
【答案】 A
12. 幼儿园班级种植区的植物首要符合()
A.参观性
B.安全性
C.实用性
D.经济性
【答案】 B
13. 一名幼儿教师爱穿裙子,她班的女孩子也爱穿裙子。
这表明教师职业劳动特点具有的是()。
A.示范性
B.创造性
C.长期性
D.全面性
【答案】 A
14.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问题情境,让幼儿在具体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反思,调控自己解决问题的方式,可以逐步获得()。
A.言语信息
B.认知策略
C.智力技能
D.情感态度
【答案】 B
15. 200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的五大内容领域体现的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组织类型是( )。
A.项目活动
B.学科课程
C.单元主题活动
D.综合课程
【答案】 B
16. 幼儿心理研究最基本的方法是()。
A.实验法
B.自然实验法
C.观察法
D.调查访问法
【答案】 C
17. ()是个体最早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是一个人个性和社会性发展的基础。
A.个性
B.气质
C.能力
D.性格
【答案】 B
18. 蒙台梭利教育原理是以()为出发点的。
A.儿童中心
B.儿童生命
C.适应自然
D.反对成人化
【答案】 C
19. 下列哪一项不是幼儿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
A.经常咬指甲
B.夜惊
C.有意说谎
D.婴儿吮吸手指
【答案】 D
20. 与幼儿园教育相比,家庭教育最突出的特点是()。
A.多样性
B.丰富性
C.率先性D,深刻性E.持久性
【答案】 C
多选题(共10题)
1. 缺铁性贫血早期()。
A.RDW增高、MCV正常
B.RDW增高、MCV减低
C.RDW增高、MCV增高
D.RDW正常、MCV减低
E.RDW正常、MCV正常
【答案】 A
2. 下列不是学前语言教育的总目标的是( )。
A.使幼儿养成强壮的身体
B.能认识简单的英文字母
C.能背诵简单的古诗
D.乐意与人交谈。
讲话礼貌
【答案】 ABC
3. 患者,男性,15岁。
外周血WBC2.0×10
A.中性粒细胞
B.单核细胞
C.嗜酸性粒细胞
D.淋巴细胞
E.嗜碱性粒细胞
【答案】 D
4. 我国幼儿教师的义务有()。
A.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B.按国家规定的保教目标,组织、带领幼儿开展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
C.关心、爱护全体幼儿,尊重幼儿人格,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D.制止有害于幼儿的行为或其他侵犯幼儿合法权益的行为
E.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答案】 ABCD
5. 甲将前女友乙的照片传到互联网上,并公开她的姓名、电话、单位名称等,且捏造事实恶意诽谤,乙发现后要求网络服务提供者删除,但遭拒绝。
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网络服务提供者对甲的行为承担补充责任
B.甲的行为侵犯了乙的隐私权
C.甲的行为侵犯了乙的名誉权
D.网络服务提供者对甲的行为承担连带责任
【答案】 BCD
6. 下列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有()
A.形式逻辑
B.语言学
C.伦理学
D.法律思想
【答案】 CD
7. 在下行文中,要特别注意的问题有()
A.党委和政府各部门要根据各自职权范围行文
B.部门之间对同一问题未取得一致意见,可以各自向下行文
C.部门之间对同一问题未取得一致意见,不得各自向下行文
D.向下级机关的重要行文,应当同时抄送发文机关的直接上级机关【答案】 ACD
8.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所利用的标记物是()。
A.镧系元素
B.锕元素
C.卤素元素
D.氖系元素
E.放射性元素
【答案】 A
9. 从“法律体系”向“法治体系”的迈进,一字之差,标志着党治国理政理念的重大飞跃和治国理政方式的重大转型,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大跨越。
从“法律体系”到“法治体系”体现了()
A.实践具有能动性,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B.发展具有普遍性,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C.真理具有条件性,是不断推翻已有真理的过程
D.认识具有上升性,认识随时代进步而不断发展
【答案】 BD
10. 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不属于无机化合物。
A.食盐
B.食醋
C.食糖
D.白酒
【答案】 BCD
大题题(共3题)
1. 教育史上,最先提出启发式教学思想的是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
他从自己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他认为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关键在于怎样启发学生自己去思考和琢磨,而不是让老师替学生去反复列举。
在西方,苏格拉底在教学中重视启发,他善于用问答的方式激发和引导学生自己去寻求正确的答案。
其教学思想对于今天的教学实践仍然具有启发意义。
阅读以上材料,以“启发式教学”为主题,结合自身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①立意明确,认识深刻。
②内容充实,结构完整。
③逻辑清晰,语言流畅。
④字数在800字左右。
【答案】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任何学习都起源于学习者的思考,而任何思考都是来自于对知识的疑问。
创造往往从最开始的一个小小疑虑开始,不断“穿针引线”变成了现实。
在教学中,这种“穿针引线”更为重要,对于满脑子奇思妙想、充满好奇心的学生来说,要想点燃他们智慧的大脑,帮助他们探索知识的奥妙,必须要依靠教师的引导和启发。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满堂灌、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这种情况很常见,正如陶行知先生所描述
的——“先生只管照自己的意思去教学生;凡是学生的才能兴味,一概不顾,专门勉强拿学生来凑他的教法,配他的教材”。
毫无疑问,在这样的教学环
境下,课堂变得索然无味,知识也毫无价值,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发挥出来,更不要谈点燃学生的大脑、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了。
在全面提倡素质教育
的今天,教师不仅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施教之功,贵在引导。
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先生说过,“教学生的方法,要使他发现疑问;查
出他疑难的地方,使他想种种方法,去解决这个问题”,启发式教学方法的
重要意义在于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经历问题的解
决过程,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提高学习兴趣。
教师如何在授课过程中
运用启发式教学呢?首先,应逐步引导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让学
生直接参与探索教学,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在学习中有成就感,
“遇到了一个问题,自己能够想办法解决它,就长进了一层判断的经验。
问
题自决得越多,则经验越丰富。
若是别人代我解决问题,纵然暂时结束,经
验却也被旁人拿去了”,陶行知的这番话为教师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其次,
在课堂上,教师要发扬教学民主,包括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造民主
和谐的教学气氛,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允许学生向教师提问、质疑等,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则成为学生的“协作者”。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掌握并熟练运用常规的启发式教学形式进行施教,课堂教学必将出现一种不可抗拒的吸引力、魔术般的诱惑力,成为学生
求知欲渴的动力。
2. 进餐时,强强的手臂被面条烫伤了,在医生到之前,教师给强强的手臂涂
抹了牙膏。
问题:(1)该教师的处理方法是否恰当?结合材料分析理由。
(2)说
明幼儿烫伤的正确处理方法。
【答案】(1)教师的做法不合理,由于小孩皮肤特别娇嫩,耐受力较差,烫伤
后容易发生感染引起并发症。
因此,最好不要自行用药,应立即用冷水冲洗。
(2)一旦发生烫伤,应立即将伤口置于冷水中冲洗,以使血管收缩达到减少渗
出的目的。
时着衣部位,先要用冷水使烫伤处冷却20一30分钟,然后剪开
衣服,并脱下来,注意保持创伤面的清洁;若是烫伤严重、烫伤面积较大的,应给予简单处理后迅速送医院治疗。
3. 十点半老师组织幼儿去户外活动,要求大家排好队,要一个跟一个地“开
小火车”出去。
小宝冲到队伍中间,把乐乐推了出去,自己排进了队伍。
老
师把小宝拎了出来,让他坐在凳子上。
他开始大声地哭。
老师严厉地说:
“今天你不要出去玩,一直待在教室里。
”小宝哭声更大了。
老师蹲下来看着
小宝说:“小宝,老师有没有跟你讲过能不能推小朋友的?”小宝说:“不能。
”
老师拉着小宝的手问:“那你为什么要推呢?这样做是不对的。
为什么每次排
队都这样的兴奋呢?”小宝沉默低头。
老师温柔地说:“在这里想想,应该怎么
做,告诉我了,再出去玩,说不好就不要出去玩,好不好?”小宝带着哭腔说:“要慢慢排队。
”老师问:“前面有人怎么办?可能会摔跤的啊。
”并同时在小宝
身上示范推、拉的动作。
老师又问:“这样难不难过?”小宝回答:“难过。
”老
师说:“那你这样推别的小朋友,别的小朋友难不难过?”
【答案】(1)谈话法、批评法、移情训练法、行为评价法。
(2)合理之处:教师有效地指出幼儿行为的错误之处。
比如:老师说“前面有人怎么办?可能会摔
跤的啊”。
接下来教师说明正确的行为方式。
比如:老师说“排队排错啦”,要“慢慢排队”。
通过事件处理培养幼儿的移情能力。
比如:老师说,“那你这样推别的小朋友,别的小朋友难不难过”。
鼓励孩子,给孩子机会。
比如:“那
老师再相信你一次,下次再让我看到,老师就不原谅你了。
好不好?”不合理
之处:态度太过严厉,激化了幼儿的情绪。
运用恐吓的方式教育幼儿,容易
让幼儿产生恐惧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