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社会矛盾研究方法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之,矛盾双方相互作用的中间环 节、矛盾双方发展中的过渡阶段、连 接矛盾双方的纽带、沟通矛盾双方的 平台,都是中介。中介可以成为独立 的一方,也可以成为矛盾中的第三方。 因此,研究社会矛盾,应该重视研究 中介。
四、注重研究矛盾性质和矛盾斗争 形式的特殊性
矛盾的性质和矛盾斗争形式具有特殊 性。 社会生活中复杂多样的矛盾,按其性 质不同,区分为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 性矛盾。
第三章
社会矛盾研究方法
社会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社会的诸系统 之间、系统的诸要素之间呈现为复杂的矛盾关 系。
马克思主义将对立统一规律运用于社会研 究,形成了社会矛盾研究方法,为认识和研究 各种社会现象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探求解决社 会矛盾的途径和方法,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
第一节 社会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分析方法
四、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充满矛盾
认为社会主义社会没有矛盾的想法,是不 符合客观实际的天真的想法;关于社会主 义“可以找到矛盾”的说法,是辩证法不 彻底的说法。
自觉认识和自觉解决社会矛盾,是社会主 义社会优越性的表现,社会主义改革正是 以承认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矛盾为前提的。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 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 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 社会的这些矛盾不是对抗性的矛盾, 可以通过渐进的改革,实现和谐的运 行。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非对抗 性直接决定了社会主义社会总体和谐 的运行状态。
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所谓“矛 盾的两个方面”,不是在绝对意义上 说的,“中介”是研究社会矛盾的一 个非常重要的视角和方法。
中介有三个方面的含义:
其一,是指矛盾的双方互为中介。 其二,是指矛盾双方之间起居间联系作用 的环节,矛盾双方由此及彼的过渡阶段, 矛盾的双方“通过中介相联系“,对立的 两极通过中介得以钝化,甚至消解和融合。 其三,是指矛盾双方之外具有相对独立性 的行为主体以及相关的规则、制度和机制 的设计安排。
物质利益是上层建筑形成和发展的最终动 因。无论是政治上层建筑还是观念上层建筑, 其形成和发展都根源于物质利益,根源于物质 利益矛盾和冲突。
物质利益是社会改革和社会革命的起点和 归宿。在变革社会的实践中,社会变革与社会 革命都是一定利益关系的重新调整和利益矛盾 的有效解决。
利益关系变迁是社会发展状况的标志。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自始至终贯穿着物质利益这 一主线。物质利益既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动 力,又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归宿,人类历史 的画卷始终围绕着利益而展开。 人类社会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的依次更 替,实质上是利益关系的调整和变迁。 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利益观点和利益矛盾学 说来思考、分析和解决相关的社会矛盾与社会 问题,就是利益分析方法。运用利益分析方法 关键要把握以下两点:
研究所有这些矛盾的特殊性,对它们进 行具体的分析,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世界上不存在这样一种理论,它可以无 视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不同 时期、不同过程、不同阶段上矛盾的特殊 性,而为一切现成的问题提供现成的答案。
中国现阶段的社会矛盾和问题具有自身的 特殊性,所以我们不能苛求以“老祖宗” 的方案来解决21世纪中国的问题。
中国现阶段的社会矛盾和问题具有时代的 特殊性,所以我们不能奢望以古人的理论 来解决今天的问题。
中国现阶段的社会矛盾和问题具有民族的 特殊性,所以我们不能期待以西方人的理 论来解决中国的问题。
三、注重研究矛盾地位和作用的特 殊性
矛盾的地位和作用具有特殊性。
在社会矛盾系统中,各种社会矛盾和每一 个矛盾的两个方面,发展是不平衡的,其 地位和作用也是不相同的。有主要矛盾和 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 面的区别。
一、注重研究不同领域矛盾的特殊 性
不同领域的矛盾具有特殊性。
不同领域的特殊矛盾构成某一门科学的特 殊研究对象。
研究社会矛盾必须注重不同领域矛盾的特 殊性。
二、注重研究不同过程和阶段矛盾 的特殊性
不同过程和阶段的矛盾具有特殊性。
研究社会矛盾必须注重不同过程和不同 阶段矛盾的特殊性。重视各个发展过程中 的矛盾,各个发展过程的矛盾的各个方面, 各个发展过程在其各个发展阶段的矛盾以 及各个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各个方面。
社会科学研究的目光只有投向最急 需解决的社会矛盾和问题,自觉地为 建构和谐社会提供思想资源和理论前 导,理论才能摆脱自说自话、自娱自 乐的尴尬境地和无人理睬、鲜有问津 的贫困处境。
第二节 社会矛盾的特殊性 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
社会矛盾普遍存在,但每一社会矛盾又 是具体的、特殊的。特殊的矛盾构成了事 物特殊性的本质。研究社会矛盾必须注重 研究矛盾的特殊性,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 析这个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对抗性矛盾,一般来说,是根本利益 对立基础上的矛盾。这种矛盾发展到 一定阶段,必然表现为激烈的冲突, 一般只能采取对抗的斗争形式去解决; 非对抗性矛盾,一般来说,是根本利 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一般不表现为 激烈的冲突,通常是通过非对抗斗争 的形式去解决。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社会生 活中大量存在的是人民内部矛盾。 研究社会矛盾应当重视人民内部矛盾的 新变化、新发展、新特点、新趋势。
第一,具体地分析一定社会的利益关系格局。
这包括,分析各个社会主体思想行为背 后的利益动因,分析各种社会现象之间的利 益关联,分析不同社会群体的利益倾向、利 益分化、利益关切和利益诉求,分析不同社 会利益集团(群体)的形成过程、经济地位、 政治主张、力量对比以及变化趋势,分析物 质利益、政治利益、文化利益等不同类型的 利益矛盾及其内在关联,分析重大社会事件 背后的阶级和社会集团的利益根源,分析利 益主体、利益结构、利益差距、利益心理、 利益冲突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特点和新变 化等等。
一、利益矛盾与利益分析方法
追求物质利益是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原 始动因。利益是历史唯物主义重要的范畴,社 会发展以利益为基础、前提和动因。利益是思 想的基础,利益决定思想。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这一覆盖社会各个领域、推进社会发展进步的 基本矛盾,在社会生活中无不表现为具体的利 益矛盾。
第二,根据一定社会的利益关系格局决定我 们的政策和策略。
具体分析一定社会的利益关系格局是为 了探索解决利益矛盾的思路、原则、方法, 研究制定可行的政策和策略,建立和完善 利益评判机制、利益表达机制、利益激励 机制、利益协调机制、利益补偿机制,有 效解决各种利益矛盾和利益冲突。
为了实现社会和谐的目标,有些矛盾需 要采取一方克服另一方的形式来解决;有 些矛盾需要通过对立面的融合来解决;而 大量的社会矛盾乃是通过保持合理的张力 使社会呈现动态稳定和谐状态。
研究社会矛盾,既是社会科学研究的重 要内容,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社会科学必须注重研究经济、政治、文 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矛盾,研究党内、 国内、国际间的矛盾,研究民族、区域、 城乡、行业间的矛盾,研究不同阶级、阶 层、群体、主体间的矛盾,研究各种不同 性质、类型、地位的矛盾,研究矛盾的现 状和走势、特点和规律、产生原因和化解 途径,等等。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就是生产关系与生产 力之间、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由基本 适合到基本不适合,经过矛盾的解决再到 新的基本适合的循环往复、不断前进上升 的过程。 这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一般规律,本身 就具有最为根本的方法论意义。社会科学 研究必须紧紧抓住这个基本矛盾和基本规 律,抓住了它就抓住了理解人类社会矛盾 全局、解释“历史之谜”的总开关。
社会生活中客观存在的是“矛 盾” ,社会科学研究对象是“问 题”,问题和矛盾究竟是什么关系 呢?
第一,问题是对矛盾的理性把握。 第二,不是所有的矛盾都可以提升为 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问题。 第三,理论的脉搏伴随着矛盾和问题 一起律动。
总之,善于从社会矛盾中发现 和提出问题是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 要求,科学回答时代的重大问题是 社会科学创新的根本途径,解决社 会矛盾和问题的能力是衡量社会科 学合理性与价值的根本标准。
二、社会矛盾的普遍性
社会矛盾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内部 以及各个领域之间都存在矛盾。 社会矛盾贯穿于社会发展的全部过程。 矛盾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的发展过程之中。 每一社会形态在发展过程中自始至终都存 在矛盾运动。 社会矛盾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社会 矛盾普遍存在,构成一个复杂的巨系统, 研究社会矛盾应当注重矛盾的复杂性。
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 和非主要方面相互联系,在一定条件下又 相互转化。
矛盾地位和作用不平衡性的原理具有重要 的方法论意义。矛盾地位和作用不平衡性 的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 合的矛盾分析方法,反对均衡论和一点论。
研究社会矛盾必须注重矛盾地位和作用 的特殊性。社会矛盾和问题纷繁复杂,研 究的任务就是要从复杂的社会矛盾和问题 中,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牵住牛鼻子”,从而为解决矛盾提供方 向和指导。 抓住社会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把握矛盾的状态、特点和规律,找到解决 矛盾的理论、方法和策略,是研究社会矛 盾的重要方法。
社会和谐是指社会矛盾体系总体稳定协调
运行的状态,是指社会各重要矛盾的双方 总体上处于相互助益而不是相互折损的状 态。
社会和谐的实质是“和而不同”。相反, “同则不继”,单一的、完全同质化的社 会无所谓和谐。
社会和谐总是具体的、历史的、相对的, 并不存在某种绝对的、终极的和谐状态。
矛盾与和谐不是并肩比立的概念,即不 是同一个层面的概念。矛盾相对于和谐而 言,是更高层次的概念。和谐是矛盾的一 种表现形式,不和谐、冲突也是矛盾的表 现形式。和谐是矛盾运动中的和谐。 矛盾与和谐也不是两相对立、相互外在 的概念。社会和谐不是以排斥矛盾为前提, 相反,恰恰是以承认矛盾为前提,以正确 解决矛盾为基础。
如何理解社会矛盾的复杂性呢?
第一,非线性。 第二,不确定性。 第三,动态性。 第四,开放性。 面对复杂性的挑战,根本出路在于坚持 正确的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的策略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 历史唯物主义,就是矛盾分析方法。
三、社会的基本矛盾
社会矛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研 究社会历史的重要方法论,是他们阐 述其新世界观的主要表达方式。
和谐与矛盾同一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既同一又斗争,同一 性和斗争性是矛盾所固有的两种相反相成 的基本属性。和谐绝不意味着矛盾的双方 只有同一性、没有斗争性;和谐乃是矛盾 运动中相互依存的同一性占据主导地位、 对立面之间良性互动、矛盾整体稳定协调 的一种发展状态。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无矛盾的社会, 而是能够有效协调各种矛盾关系的社会, 社会主义矛盾运动良性发展的产物。
社会生活中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就没有人类社会。 不研究社会矛盾,也就没有社会科学。矛 盾分析方法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一、矛盾与问题
真正有意义的问题来自于哪里?就是来 自于矛盾,要善于透过矛盾,提出问题。
我们需要把社会生活中的矛盾转化为社 会科学研究中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可以 说,没有矛盾,也就没有问题,也就没有 社会科学,也就没有社会科学研究。
社会科学研究应当重视总结处理人民内 部矛盾的历史经验,结合具体矛盾的特殊 性,研究新的章法、新的政策、新的措施、 探索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的新 办法、新途径、新经验,以崭新的思想内 容丰富和发展人民内部矛盾学说。
第三节 利益分析和阶级阶层分析方法
社会生活中的矛盾大量地表现为利益、 阶级阶层矛盾。利益分析、阶级分析和阶 层分析,是研究社会矛盾的具体方法。
在社会矛盾系统中,生产力和生产关 系之间、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 矛盾构成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社会基本矛盾既贯穿于社会生活的
各个方面,又贯穿于社会发展的始 终,决定社会的性质和面貌,规定 社会发展的方向,是推动人类社会 发展的基本动力。
社会基本矛盾有其独特的运动机制。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总是从生产力的 发展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