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北京高三化学总复习 二轮复习 以化工流程为载体的综合题(word版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北京高三化学总复习二轮复习以化工流程为载体的综合题(学案及强化训练)
知识梳理:
1.有关化工工艺流程题的考查特点
(1)围绕核心反应推断陌生物质。
(2)围绕核心反应或副反应考查物质变化及定量关系,陌生方程式与计算是化工流程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3)围绕产品纯度考查物质的分离提纯(调pH、结晶、过滤、洗涤)。
(4)围绕原料的预处理考查影响速率的因素。
(5)围绕经济原则考查循环利用。
2.解答工业流程题的一般思路
(1)读题干,找信息和目的。
找出题干中的“制备”或“提纯”等关键词,明确化工生产的原料、产品和杂质。
(2)看问题,根据具体的问题,找出流程中需重点分析的步骤或环节,重点抓住物质流向(进入与流出),操作方法等。
(3)局部隔离分析,分析加入什么物质,得到什么物质,发生什么反应(或起到什么作用)。
(4)特别提醒:每个题中基本上都有与流程无关的问题,可直接作答。
3.常考化工术语
水洗用水洗去可溶性杂质,类似的还有酸洗、醇洗等
酸作用溶解、去氧化物(膜)、抑制某些金属离子的水解、除去杂质离子等
碱作用去油污,去铝片氧化膜,溶解铝、二氧化硅,调节pH、促进水解(沉淀)
4.常考条件控制
(1)控制溶液的pH
①调节溶液的酸碱性,使某些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析出(或抑制水解)。
②“酸作用”还可除去氧化物(膜)。
③“碱作用”还可除去油污,除去铝片氧化膜,溶解铝、二氧化硅等。
④特定的氧化还原反应需要的酸性条件(或碱性条件)。
(2)温度控制:主要从物质性质(热稳定、水解、氧化性或还原性、溶解度、熔沸点、挥发、胶体聚沉等)和反应原理(反应速率、平衡移动、催化剂活性、副反应)两个角度去思考。
典型题目组训练
题组一无机物转化型
1.(2020·全国卷Ⅱ,26)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制得和使用金属锌的国家。
一种以闪锌矿(ZnS,含有SiO2和少量FeS、CdS、PbS杂质)为原料制备金属锌的流程如图所示:
相关金属离子[c0(M n+)=0.1 mol·L-1]形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范围如下:
金属离子Fe3+Fe2+Zn2+Cd2+
开始沉淀的pH 1.5 6.3 6.2 7.4
沉淀完全的pH 2.8 8.3 8.2 9.4
回答下列问题:
(1)焙烧过程中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滤渣1的主要成分除SiO2外还有________;氧化除杂工序中ZnO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不通入氧气,其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溶液中的Cd2+可用锌粉除去,还原除杂工序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电解硫酸锌溶液制备单质锌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沉积锌后的电解液可返回________工序继续使用。
答案 (1)2ZnS +3O 2=====焙烧
2ZnO +2SO 2
(2)PbSO 4 调节溶液的pH 无法除去杂质Fe 2+
(3)Cd 2++Zn===Cd +Zn 2+ (4)Zn 2++2e -===Zn 溶浸
2.含锰化合物在化学工业中有十分重要的用途。
某含锰矿石的主要成分是MnO 2,还含CaO 、Al 2O 3、FeS 等杂质,由此矿石生产MnCO 3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相关金属离子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 如表所示: 物质
开始沉淀 沉淀完全 Fe(OH)3
2.7
3.7 Ca(OH)2
12 — Al(OH)3
3.8
4.7
回答下列问题:
(1)酸溶时,是否能将稀硫酸换成浓盐酸________(填“是”或“否”),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取滤液Ⅰ加入KSCN 溶液,溶液呈红色,试写出酸溶过程中FeS 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调节滤液Ⅰ的pH 时所用的物质X 最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滤渣Ⅰ中除了Al(OH)3、Fe(OH)3外,还含有______________,滤渣Ⅱ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沉锰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否 MnO 2高温时可以氧化浓盐酸生成氯气,污染环境 (2)2FeS +12H ++3MnO 2=====高温2Fe 3++2S +
3Mn2++6H2O (3)MnCO3(4)CaSO4CaF2
(5)MnSO4+2NaHCO3===MnCO3↓+Na2SO4+H2O+CO2↑
归纳总结:解答物质转化型化工流程题的注意事项
(1)阅读流程时,要尽量弄懂流程图,但不必过度纠结每个框中发生的反应及原因,问题中可能未涉及相关问题。
(2)要看清所问问题,不能答非所问,要特别注意语言表达的科学性,即用学科语言表达。
题组二侧重考查实验能力的化工流程图
3.(2020·江苏,19)以Cl2、NaOH、(NH2)2CO(尿素)和SO2为原料可制备N2H4·H2O(水合肼)和无水Na2SO3,其主要实验流程如下:
已知:①Cl2+2OH-===ClO-+Cl-+H2O是放热反应。
②N2H4·H2O沸点约118 ℃,具有强还原性,能与NaClO剧烈反应生成N2。
(1)步骤Ⅰ制备NaClO溶液时,若温度超过40 ℃,Cl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ClO3和NaCl,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中控制温度除用冰水浴外,还需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
(2)步骤Ⅱ合成N2H4·H2O的装置如图1所示。
NaClO碱性溶液与尿素水溶液在40 ℃以下反应一段时间后,再迅速升温至110 ℃继续反应。
实验中通过滴液漏斗滴加的溶液是________;使用冷凝管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Ⅳ用步骤Ⅲ得到的副产品Na2CO3制备无水Na2SO3(水溶液中H2SO3、HSO-3、SO2-3随pH的分布如图2所示,Na2SO3的溶解度曲线如图3所示)。
①边搅拌边向Na 2CO 3溶液中通入SO 2制备NaHSO 3溶液。
实验中确定何时停止通SO 2的实验操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请补充完整由NaHSO 3溶液制备无水Na 2SO 3的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少量无水乙醇洗涤,干燥,密封包装。
答案 (1)3Cl 2+6OH -=====△
5Cl -+ClO -3+3H 2O 缓慢通入Cl 2
(2)NaClO 碱性溶液 减少水合肼的挥发
(3)①测量溶液的pH ,若pH 约为4,停止通SO 2
②边搅拌边向NaHSO 3溶液中滴加NaOH 溶液,测量溶液pH ,pH 约为10时,停止滴加NaOH 溶液,加热浓缩溶液至有大量晶体析出,在高于34 ℃条件下趁热过滤
4.(2020·东北三省三校联考)某化学实验室以一种工业上的废渣(废渣主要含有MgCO 3、MgSiO 3和少量Fe 、Al 的氧化物)为原料,制备MgCO 3·3H 2O 。
实验流程如下图所示:
(1)为了加快废渣的酸溶速率,可采取的办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一点),酸溶时废渣中主要成分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入30%H 2O 2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萃取分液的方法除去溶液中的Fe 3+
①加入30%H 2O 2后,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Fe 2+的最佳试剂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萃取分液完成后,检验水相中是否含有Fe 3+的最佳试剂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室温下,除去MgSO 4溶液中的Al 3+(使Al 3+浓度小于1×10-6 mol·L -1)而不引入其他杂质,应加入的试
剂X为____________,应调节pH的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①K sp[Al(OH)3]=1.0×10-33;②pH=8.5时,Mg(OH)2开始沉淀
(5)向滤液中加入Na2CO3溶液生成MgCO3沉淀并用蒸馏水洗涤,确认沉淀洗净的操作及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升高温度、搅拌、适当提高硫酸浓度等(合理即可)
MgCO3+2H+===Mg2++H2O+CO2↑、MgSiO3+2H+===Mg2++H2SiO3
(2)将Fe2+氧化为Fe3+,便于除铁
(3)①K3[Fe(CN)6]溶液②KSCN溶液
(4)MgO、Mg(OH)2、MgCO3或Mg2(OH)2·CO3(写出一个即可) 5.0<pH<8.5
(5)取少量最后一次的洗涤过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若不产生白色沉淀,则表明已洗涤干净
归纳总结:无机化工流程中的常见分离方法总结
(1)洗涤(冰水、热水):洗去晶体表面的杂质离子。
(2)过滤(热滤或抽滤):分离难溶物和易溶物。
(3)萃取和分液: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提取分离物质。
(4)蒸发结晶:提取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的溶质。
(5)冷却结晶:提取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溶质、易水解的溶质或结晶水合物。
(6)蒸馏或分馏:分离沸点不同且互溶的液体混合物。
(7)冷却法:利用气体易液化的特点分离气体。
题组三侧重考查基本理论和基本计算的化工流程题
5.(2020·全国卷Ⅰ,27)焦亚硫酸钠(Na2S2O5)在医药、橡胶、印染、食品等方向应用广泛。
回答下列问题:(1)生产Na2S2O5,通常是由NaHSO3过饱和溶液经结晶脱水制得。
写出该过程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利用烟道气中的SO2生产Na2S2O5的工艺为:
①pH=4.1时,Ⅰ中为________溶液(写化学式)。
②工艺中加入Na2CO3固体,并再次充入SO2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制备Na2S2O5也可采用三室膜电解技术,装置如图所示,其中SO2碱吸收液中含有NaHSO3和Na2SO3。
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解后,____________室的NaHSO3浓度增加。
将该室溶液进行结晶脱水,可得到Na2S2O5。
(4)Na2S2O5可用作食品的抗氧化剂。
在测定某葡萄酒中Na2S2O5残留量时,取50.00 mL葡萄酒样品,用0.010 00 mol·L-1的碘标准液滴定至终点,消耗10.00 mL。
滴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该样品中Na2S2O5的残留量为________g·L-1(以SO2计)。
答案(1)2NaHSO3===Na2S2O5+H2O
(2)①NaHSO3②得到NaHSO3过饱和溶液
(3)2H2O-4e-===4H++O2↑ a (4)S2O2-5+2I2+3H2O===2SO2-4+4I-+6H+0.128
6.钴是周期表第四周期Ⅷ族元素,其化合物用途广泛,利用一种含钴矿石[主要成分为Co2O3,含少量Fe2O3、Al2O3、MnO、MgO、CaO等]制取CoC2O4·2H2O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①浸出液含有的阳离子主要有H+、Co2+、Fe2+、Mn2+、Ca2+、Mg2+、Al3+等;
②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时溶液的pH见表:
沉淀物Fe(OH)3Fe(OH)2Co(OH)2Al(OH)3Mn(OH)2
完全沉淀的pH 3.7 9.6 9.2 5.2 9.8
(1)浸出过程中加入NaClO3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用平衡移动原理说明加Na2CO3调pH到5.2生成沉淀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滤液Ⅱ中加入萃取剂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除钙、镁”是将溶液中Ca 2+与Mg 2+转化为MgF 2、CaF 2沉淀。
已知某温度下,K sp (MgF 2)=7.35×10-11,K sp (CaF 2)=1.05×10-10。
当加入过量NaF 后,所得滤液中c Mg 2+c Ca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已知水钴矿中Co 2O 3的质量分数为83%,若取1 kg 该矿石按照上述流程,理论上最多能制得CoC 2O 4的质量为____________ g 。
答案 (1)将Fe 2+氧化为Fe 3+,利于从混合液中除去
(2)因Fe 3+和Al 3+(用M 3+代替)在水溶液中存在平衡M 3++3H 2O
M(OH)3+3H +,CO 2-3在溶液中存在平衡CO 2-3+H 2O HCO -3+OH -,两者相互促进,最终生成沉淀和CO 2气体
(3)除去Mn 2+
(4)0.7
(5)1 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