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同步强化训练2-3-2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章第3节第2课时一、选择题
1.工业生产硫酸时,其中一步反应是2SO
2+O
23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增大氧气的浓度可提高反应速率
B.升高温度可提高反应速率
.使用催剂能显著增大反应速率
D.达到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且都为零【答案】 D
2.能够说明H
2(g)+I
3
为无色气体)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 )
A.一个H-H键断裂的同时有一个H-I键形成
B.v(正)(H2)=v(逆)(HI)时的状态
.恒温恒容时,反应混合物总质量保持不变的状态
D.恒温恒容时,体系的颜色不再发生变的状态
【解析】A项表示的同一方向且反应速率也不等;B项中的速率应是v(正)(H
2
)=2v(逆)(HI)时为平衡状态: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反应混合物总质量不论是否达到平衡状态,均保持不变,故项不能说明是平衡状态;D项
中体系的颜色不再发生变,说明I
2
的量不变,此时为平衡状态。
【答案】 D
3.对已达平衡的下列反应2(g)+,减小压强时,对反应产生的影响是( )
A.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逆反应速率减小,正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解析】当减小压强时,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而平衡向气体系增大的方向移动,即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故项正确。
【答案】
4.14O
2与碳在高温条件下发生反应:14O
2
+,达到反应平衡后,混合
物中含14的粒子有( )
A.14O
2
B.14O
2
、14O
.14O
2
、14O、14
D.14O
【答案】
【点拨】根据可逆反应的特点即可确定。
5.一定条件下,将A、B、三种物质各1通入一个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A +,达到反应限度时,B的物质的量可能是( )
A.15 B.1
.05 D.0
【答案】 B
【点拨】根据可逆反应的特点,B的物质的量大于05,小于15。
6.下列能说明反应N
2+3H
23
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3个N—H形成
B.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3个H—H断裂
.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6个N—H断裂
D.3个H—H键断裂的同时,有6个N—H形成
【答案】
7.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3,在下列四种状态中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
正反应速度逆反应速度
A.v A=2/(L·)v B=2/(L·)
B.v A=2/(L·)v=2/(L·)
.v A=1/(L·)v B=2/(L·)
D.v A=1/(L·)v=15/(L·)
【答案】 D
【点拨】转到正、逆反应速率均用一种物质表示看是否相等即可。
8.硫酸是一种重要的工产品,硫酸的消耗量常被视为一个国家工业发达水
平的一种标志。
目前的重要生产方法是“接触法”,有关接触氧反应2SO
2+O
2
错误!未定义书签。
2SO
3
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为可逆反应,故在一定条件下二氧硫和氧气不可能全部转为三氧硫
B.达到平衡后,反应就停止了,故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且均为零
.一定条件下,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2SO
2和1O
2
,则从反应开始到达到平衡
的过程中,正反应速率不断减小,逆反应速率不断增大,某一时刻,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D.在利用上述反应生产三氧硫时,要同时考虑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和反应速率两方面的问题
【解析】对于可逆反应说,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物不可能全部转为产物,反应只能进行到一定程度(即达到平衡时为一定条件下的最大程度)。
在达到平衡的过程中,正反应速率不断减小,逆反应速率不断增大,最终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即达到平衡,此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都不再随时间的延长而发生变,但反应并没有停止,正、逆反应都依然在进行着。
【答案】 B
9.在一定量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2SO
2(g)+O
23
(g)。
已知反
应过程中某一时刻SO
2、O
2
、SO
3
的浓度分别为02·L-1、01·L-1、02·L-1,当反
应达到平衡时,可能存在的据是( )
A.SO
2为04·L-1、O
2
为02·L-1
B.SO
2
为025·L-1
.SO
2、SO
3
均为015·L-1
D.SO
3
为040·L-1
【解析】本题考查对可逆反应的特征的解,解答时,应注意两点:①可逆反应既可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同时又可向逆反应方向进行;②可逆反应不能进行
到底,只能反应到一定程度达到平衡状态,平衡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都大于零。
对于本题,若反应从题给某一时刻开始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并达平衡,此时SO
3
的浓度应小于040·L-1;若反应从题给某一时刻开始向逆反应方向进行并达
平衡,此时SO
2的浓度应小于04·L-1,O
2
的浓度应小于02·L-1;由反应的量的
关系可知:c(SO2)+c(SO3)=04·L-1,因此两者不可能同时均为015·L-1【答案】 B
10.(g)+b c(g)+d W(g)在一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反应,5达到平衡时减少·L-1,Y减少错误!未定义书签。
·L-1,增加错误!未定义书签。
·L -1,W增加错误!未定义书签。
·L-1,则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计量之比bcd应为( ) A.3121
B.1322
.1312
D.3122
【解析】反应中各物质变的浓度之比等于方程式中的计量之比。
【答案】 D
11.一定温度下,反应A
2(g)+B
2
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A.单位时间内生成 A
2
同时生成 AB
B.容器内的总压强不随时间的变而变
.单位时间内生成2 AB同时生成 B
2
D.单位时间内生成 A
2同时生成 B
2
【解析】在一定条件下,判断一个反应是否达到平衡,主要看正逆反应速率是否相等,体系中各组分的浓度(或含量)是否保持不变。
A项中生成A
2
是逆反应,生成AB是正反应。
显然v正<v逆,没有达到平衡。
B项中压强不随时间的变而变,不能说明反应混合物中A
2、B
2
和AB的浓度是否
保持一定,v正是否等于v逆。
该反应前后气体总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在其他条件一定时,反应从开始至反应达到平衡压强就一直保持不变,故压强不变不能说明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
项表明v正=v逆,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
D项只说明了逆反应速率,没有说明正反应速率,且不管平衡是否建立,只要反应在进行,
生成A
2和B
2
的物质的量之比始终为。
【答案】
12.把6A气体和5B气体混合放入4L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3A(g)++D(g),经5达到平衡,此时生成为2,测定D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L·),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2
B.B的转率为20%
.平衡时A的浓度为08/L
D.恒温达平衡时容器内的压强为开始时的85%
【解析】(D)=v(D)·V·
=01/(L·)×4L×5=2,
()(D)=22=1∶1,所以=2。
3A(g)++2D(g)
起始量() 6 5 0 0
转量() 3 1 2 2
平衡量() 3 4 2 2
B的转率为:
(B转)/(B起始)=1/5=20%,
P
平/P
始
=
平
/
始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所以,P
平=P
始。
【答案】、D
【点拨】关于平衡及反应速率的有关计算都可以考虑利用三步计算法,这种方法比较直观,可以直接从三步中找到起始、转、平衡时的量。
二、非选择题
13.表示800℃时含有A、B、三种气体的体系中各物质浓度(/L)随时间变的情况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
(1)该反应的反应物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2)该反应的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3)若到达平衡状态的时间为2,则A物质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解析】该题借助图像考查方程式的推断及速率的计算。
由图像求方程式一般应解决三个问题:①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②反应可逆与否:观察最后浓度是不是都存在且不变;③确定计量:根据同一时间浓度的变量之比等于计量之比。
(1)观察图像:开始时,A量最大,B、为0,则A为反应物,B、为生成物。
(2)2时,A、B、各组分量保持不变且均不为0,推断该反应为可逆反应,且2时达到平衡,平衡时各物质浓度分别为:c(A)=12/L、c()=12/L、c(B)=04/L。
则2内浓度变量分别是:
c (A)=20/L-12/L=08/L,
c ()=12/L,c(B)=04/L。
由各物质浓度变量之比等于计量之比得:
c()c(B)==231,
则方程式为+B。
c(A)=08/L,
则v(A)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04/(L·)。
【答案】(1)A +3
(3)04/(L·)
14.在一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
N 2(g)+3H
23
(g),其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____________________(填代号)。
A.氨的生成速率与氨的分解速率相等
B.断开1个N≡N键的同时有6个N—H键生成
.N
2、H
2
、NH
3
的体积分不再变
D.气体的总压强不变
E.N
2、H
2
、NH
3
分子之比为132
F.N
2、H
2
和NH
3
的浓度相等
G.v正(N2)=1/3v正(H2)
H.v正(N2)=1/3v逆(H2)
I.混合物的密度不变
J.混合物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反应放出的热量等于反应吸收的热量
【解析】判断一个可逆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一般要从两方面进行考虑:一是速率标志,如v正=v逆;二是含量标志——混合物各组分的含量不变。
只要符合其一,反应即达到平衡状态。
B、G项只知正反应速率,不知逆反应速率,故无法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而A、H项说明v正=v逆,因此,可作为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E、F项无法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因为分子之比为及浓度相等无法说明各组分的含量不变;因气体的总质量不变和容器容积不变,则混合物的密度始终不变,故I项不能说明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
由于此反应是一个前后气体分子不等的反应,、D、J项也能说明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含量不变;另外,项能表明体系温度不变,则v正=v逆,故其能说明此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答案】ADHJ
15.以下是反应:2SO
2+O
23
在不同条件下达到平衡状态时SO
2
的转率。
压强
转华率
01MP 05MP 1MP 10MP
温度
400℃992% 996% 997% 999%
500℃935% 969% 978% 993%
600℃737% 858% 895% 964%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可逆反应的限度,你能得出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2)提高该反应限度的途径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3)要实现SO
的转率为935%,需控制的反应条件是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解析】本题是以工业生产作为知识考查的载体,重点考查同们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应用能力。
(1)可逆反应中的反应物不能全部转为生成物;可逆反应中某物质的逆反应速率与其正反应速率相等时,生成物和反应物的浓度不再变,该反应就达到了限度等;改变反应条件可以改变反应的限度。
(2)由图表可知,要提高反应限度,可以采取增大压强或在一定范围内降低温度的方法等。
(3)要实现SO
的转率为935%,需控制的反应条件应该是500℃、01Mp。
2
【答案】见解析
【点拨】 在工生产中,往往需要考虑反应的快慢和反应后所得产物的产率。
前者研究的是反应速率,后者研究的是平衡即反应的限度,对于一个特定的反应说,外部条件对反应速率和反应限度都存在一定的影响。
因此,选择适宜的反应条件,既可以增大反应速率,缩短生产周期,又可以达到较大的反应限度,从而获得较大的产率。
16.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了如右图所示装置制取O 2,效果良好。
请回答他们提出的下列问题:
(1)分液漏斗内盛的液体是什么?锥形瓶内盛的固体是什么? (2)发生反应的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装置如何调控反应速率?请谈谈你的观点。
【答案】 (1)过氧氢溶液,MO 2固体 (2)2H 2O 2错误!未定义书签。
2H 2O +O 2↑
(3)通过旋转活塞,控制过氧氢溶液的下滴速率,从而调控反应速率 17.某反应
+D 在四种不同条件下进行,B 、D 的起始浓度为0,反
应物A 的浓度(·L -1)随反应时应()的变情况如下表所示。
实验序号
0 10 20 30 40 50 60
1 800 10
080 067 057 050 050 050 2 800 2
060 050 050 050 050 050 3
800
3
092
075
063
060
060
060
4 820 10 040 02
5 020 020 020 020
根据上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1、2中,有一个实验使用了催剂。
请你利用表中据判断哪个实验使用了催剂并说明由。
(2)请你利用表中据判断实验3、4在反应进行了多长时间才达到平衡状态。
【答案】(1)实验2中使用了催剂,因为实验达到与同样的平衡状态需要的时间短,反应速度快。
(2)实验3:40分钟
实验4:30分钟
18.在一定条件下,二氧硫和氧气发生如下反应:
2SO
2(g)+O
2
(g)2SO
3
(g)+Q(Q>0)
(1)600℃时,在一密闭容器中,将二氧硫和氧气混合,反应过程中SO
2、O
2
、
SO
3
物质的量变如图所示,反应处于平衡状态的时间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2)据图判断,反应进行至20时,曲线发生了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用文字表达)。
(3)10到15的曲线变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填写编号)。
.加了催剂
b.缩小容器体积
c.降低温度
d.增加SO
3
的物质的量
【解析】(1)平衡状态的外部特征之一是各物质的浓度保持不变,很容易看出浓度不再变的时段是15~20和25~30。
(2)反应至20以后,(SO
2)和(SO
3
)都是渐变,只有(O
2
)是突变,所以是“增
加氧气的量”所致。
(3)由图像知,(SO
2)和(O
2
)的减少与(SO
3
)的增加曲线都是从缓慢到快速,说
明是同时增大了正、逆反应速率。
这只有改变相同的条件才行,故可能是与b。
【答案】见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