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农产品分布现状
湖南农村特色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湖南农村特色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f074e48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662b87e.png)
湖南农村特色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湖南是中国的农业大省,农村发展对于湖南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近年来,湖南农村特色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同时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湖南农村特色发展的现状和未来趋势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首先,湖南农村特色发展的现状。
湖南是中国农产品的重要产区,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优质的生态环境。
近年来,湖南农村特色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
一方面,农村经济实现了持续增长,农业产业结构得到了优化升级。
湖南的农产品以绿色、有机、特色等为特点,深受市场欢迎,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另一方面,农村基础设施得到了明显改善,交通、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的普及率得到了极大提高。
这为湖南农村的特色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其次,湖南农村特色发展面临的问题。
虽然湖南农村特色发展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农村产业发展不平衡。
一些地区的农产品加工业、农村旅游业发展较为迅速,而另一些地区的农业发展相对滞后。
这导致了农村特色产业发展的不均衡性。
其次,农村人口外流严重。
农村人口流失给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也给农村特色产业的发展带来了隐患。
再次,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还存在不足之处。
虽然基础设施的普及率已有所提高,但相对欠缺的问题依然存在,例如,一些偏远地区的交通、通信等设施仍然不够完善。
然后,湖南农村特色发展的未来趋势。
面对问题和挑战,湖南农村特色发展呈现出一些明显的未来趋势。
首先,农村产业发展将更加注重规模化、特色化和品牌化。
通过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提升农产品质量和附加值,推动农村产业发展向高端化和特色化转变。
其次,农村人口外流将得到一定的遏制。
随着城乡一体化政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民将选择在城市附近的农村地区发展,农村特色产业将成为吸引和留住农民的重要因素。
再次,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将进一步加强。
政府将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高偏远地区的交通、电力、通信等设施水平,为农村特色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
湖南水稻生产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湖南水稻生产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156b65f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d3.png)
湖南水稻生产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近年来,湖南省水稻产量稳步增长,但随着耕地资源的逐渐减少和环境污染的加剧,农业生产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
深入调查水稻生产现状,研究提出有效的对策,对于湖南省水稻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湖南省水稻生产现状进行调查,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研究,以期为湖南省水稻产业的发展提供借鉴和指导。
一、湖南水稻生产现状调查1. 水稻种植面积和产量根据湖南省农业局发布的数据,2019年湖南省水稻种植面积为3170万亩,水稻总产量为705.4万吨,稻谷单产为222.4公斤/亩。
从数据来看,湖南省水稻产量和单产均呈现增长趋势,但与其他省份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2. 技术水平和管理模式湖南省在水稻种植方面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技术积累和管理模式,近年来,湖南省在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和示范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同时在农业科技人员、种植大户和合作社的引领下,推广了节水灌溉、高效肥料利用等先进农业技术和管理模式,取得了明显的效益。
3. 生产成本和效益水稻生产成本主要包括种子、化肥、农药、人工和机械使用等费用,随着资源价格的不断上涨和劳动力成本的增加,水稻生产成本逐渐提高。
受市场行情和天气等因素影响,水稻生产效益不稳定,农民收入较为不稳定。
4. 生产环境和品质安全湖南省水稻主要分布在洞庭湖平原和湘江中游地区,这些地区的环境对水稻生长有利,但也存在着水土流失、土壤污染和农药残留等问题,对水稻品质安全构成一定的威胁。
二、湖南水稻生产对策研究1. 提高水稻品种和品质湖南省应加大对水稻新品种的培育和推广力度,选育出更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优良水稻品种,提高水稻的抗逆性和品质,促进水稻产量和品质的提升。
2. 加强农业科技支撑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加强对水稻高效栽培技术的研究和示范,提高水稻生产的技术含量和效益。
推广绿色农业技术,减少农药和化肥使用,提高水稻的品质安全和环保性。
3. 推动产业集约化发展鼓励农民合作社、种植大户和企业参与水稻生产,推动水稻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方向发展,提高水稻生产的效益和竞争力。
湖南能种植什么
![湖南能种植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493d7064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14.png)
湖南能种植什么湖南位于中国中部,地处亚热带和北亚热带过渡地带,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气候条件,适宜种植多种作物。
下面是一些湖南适宜种植的主要作物:1. 稻谷:湖南是中国主要的稻谷产区之一,以优质稻谷产量居全国前列。
湖南大部分地区的气候温暖湿润,土壤肥沃,非常适合稻谷生长。
湖南的稻谷主要分为早稻、中稻和晚稻,其中湘南地区主要种植早稻和超级稻,湘中和湘北种植中稻和晚稻。
2. 柑橘类水果:湖南的气候条件适宜柑橘类水果的生长,湖南种植了大量的橘子、柚子、柠檬、葡萄柚等水果。
湖南的橙子品质优良,口感甜美,以岳阳橙和衡阳红橙最为著名。
3. 茶叶:湖南是中国主要的茶叶产区之一,茶叶种植历史悠久。
湖南种植了多种茶叶,包括绿茶、红茶、红茶和花茶等。
湖南的黑茶以安化黑茶和六堡茶最为有名,绿茶以君山银针和洞庭龙井最为著名。
4. 油茶:湖南是中国主要的油茶产区之一,油茶是湖南的传统特色农产品。
油茶是一种具有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的植物,它的种子可以提取出食用油。
湖南的油茶产量居全国前列,主要分布在湘南和湘西地区。
5. 薯类作物:湖南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适宜薯类作物的生长,特别是土豆和木薯。
土豆是湖南的主要农作物之一,主要种植在湘北和湘中地区。
湖南的土豆种类繁多,品质优良,产量丰富。
木薯也是湖南的重要作物之一,以沅江木薯最为有名。
6. 蔬菜:湖南是中国重要的蔬菜生产基地之一,气候适宜,土壤条件良好。
湖南的蔬菜种类多样,包括青菜、白菜、茄子、辣椒、豆角等。
湖南的蔬菜以品质优良、口感鲜美而闻名,有很高的市场需求。
7. 其他作物:除了上述主要作物外,湖南还适宜种植其他作物,如桑葚、葡萄、樱桃、蓝莓等水果,以及豆类、花生、花菜、竹笋等。
总体而言,湖南的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使得该地区适宜种植多种作物。
这些作物不仅为湖南的农民提供了丰富的农业收入,也为消费者提供了丰富的食物选择。
湖南的农业产业在地方经济中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同时也为全国贡献了丰富多样的农产品。
基于SWOT分析的湖南省粮食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基于SWOT分析的湖南省粮食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63050292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1f.png)
基于SWOT分析的湖南省粮食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一、湖南省粮食产业的优势(Strengths)1. 地理位置优越:湖南省位于中国中部,东临江西、南接广东、西靠贵州、北接湖北,地理位置优越,适宜粮食生产。
2. 资源丰富:湖南省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包括良好的自然条件、丰富的土地资源、充足的水资源和广泛的农业科技人才。
3. 科技支撑:湖南省在农业科技方面有一定的优势,通过农业科技的支持,提高了粮食产量和质量。
4. 农产品加工优势:湖南省拥有丰富的农产品加工技术和企业,可以对粮食进行深加工,提高附加值。
1. 产业结构单一:湖南省的粮食产业以稻谷为主,产业结构单一,缺乏多元化发展。
2. 农业规模小:农业生产主要以家庭农场为主,规模小、生产效率低。
3. 技术水平不高:农业生产方式和技术相对落后,缺乏现代化农业技术的支持。
4. 产业链不完善:湖南省粮食产业链条不够完善,缺乏统一的市场体系和配套的产业链。
1. 政策支持: 国家对农业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加大,为粮食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2. 国际市场需求增加:随着国际市场对中国粮食需求的增加,湖南省的粮食产业有望获得更多的出口机会。
3. 农业现代化进程: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湖南省的粮食产业将有更多的机会进行技术升级和产业升级。
4. 农村区域发展战略:国家提出了农村区域发展战略,为湖南省的农业产业提供了更多的战略机遇。
1. 环境恶化:湖南省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环境恶化对粮食生产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 市场竞争加剧:由于粮食生产的增加和市场竞争的加剧,粮食价格波动大,产业利润下降。
3. 劳动力成本上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业劳动力成本上升,农业生产成本增加。
4. 天气灾害频发: 气候变化导致的灾害频发,如洪涝、干旱等,给粮食产业带来了不确定性。
一、发挥优势,优化产业布局1. 多元化农业发展:发展多种粮食作物,实现农业产业多元化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风险。
45-5-湖南农产品批发市场现状分析与发展趋势研究
![45-5-湖南农产品批发市场现状分析与发展趋势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b5f1546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23.png)
45-5-湖南农产品批发市场现状分析与发展趋势研究湖南农产品批发市场现状分析与发展趋势研究摘要:在农产品的集中交易中,农产品批发市场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交易进行的主要场所。
重视并努力发展与改进农产品批发市场,解决其存在的问题,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越来越重要。
经过多年的发展,湖南省农产品批发市场已经成为湖南农产品,特别是鲜活农产品流通的主要渠道。
然而,湖南省农产品批发市场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如交易手段落后、批发市场服务功能不足、大型批发市场少、服务意识不强等。
为促使农产品批发市场更好更快的发展,必须重视这些问题。
本文对湖南省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湖南省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湖南省;农产品批发市场;现状;发展趋势目录1.湖南省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现状12.湖南省农产品批发市场存在的问题 (1)2.1大型批发市场少,交易规模小 (1)2.2服务功能与服务意识不足 (2)2.3批发零售兼营普遍,交易手段落后 (3)2.4 市场交易者的组织化程度和经营水平较低 (3)3.湖南省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发展趋势 (4)3.1市场管理呈现出规范化趋势 (4)3.2市场经营呈现出企业化趋势 (4)3.3市场营销呈现出专业化趋势 (5)3.4远期交易和远程交易将逐渐成为交易的主体内容 (5)4.总结 (6)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1.湖南省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现状在农产品的集中交易中,农产品批发市场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交易进行的主要场所。
目前,湖南小城市和主产地的大宗产品近一半经批发市场流通,而大中城市则要占到近三分之二,湖南省农产品批发市场已经成为湖南农产品,特别是鲜活农产品流通的主要渠道。
湖南省以大批发、大流通为宗旨大力发展农产品市场营销体系,云集全国各地农产品资源,把握市场流通导向,根据市场需求将产品配送到全国各地,为湖南省农产品的销售提供了宽阔的交易平台。
湖南农产品调查报告范文
![湖南农产品调查报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a3e17adcee06eff9aff80717.png)
湖南的农业状况如何湖南的自然地理条件特别适应农业生产的开发发展,湖南省的农业历来较为发达,是中国主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之一。
粮食作物在耕作业中居主导地位,产量大,用地多,分布广,商品率高。
全省耕地约330万公顷,其中约有4/5为粮食生产用地,主要种植水稻,稻谷产量占省内粮食产量的93%,占中国稻谷总产量的13。
1%,居中国首位。
其中滨湖区水稻产量大,质量高,为中国著名产区。
经济作物以油菜、棉、麻、茶为主,油菜发展快,是中国油菜籽的主产区之一。
湖南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56。
1%,以杉、松、楠竹为主,木材蓄积量4。
02亿立方米,经济林木以油茶、油桐和果松为主。
湖南是中国重要的木材生产基地之一。
湖南淡水养殖和水产品捕捞业都比较发达,是中国的淡水鱼产区之一,主要经济鱼类有鲤、青、草、鲢、鳙、鲫等40 余种。
畜牧业以养猪为主,全省每年有数百万头肉猪销售国内外,是中国重要的商品肉猪基地之一。
农业调查报告其主要特点是: 1、壮大了一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
全县已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184家,其中:新扶持发展12家。
并重点培育了30家龙头企业。
今年上半年实现加工产值7.6亿元,其中出口创汇1300万美元,解决和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7.2万人,新增7300人,为农民人平创收860元,占农民人平纯收入的52%。
如我县利用湖区水禽优势,新办了以博亿鸭加工厂为龙头的水禽加工企业14家。
2、建立了一批农业产业化基地。
突出抓好了藠头、茶叶、豫薯、名特优水产、优质生猪、优质水禽、意杨与国外松、花卉苗木等八大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形成了特色农业支柱。
全县基地种养面积扩大到45万亩,比上年扩大12万亩。
①以丘陵地区乡镇为主的6万亩藠头基地,其中在城南地区建立优质藠头种苗基地2000亩。
②以六塘乡、石塘乡等茶叶重点乡镇为主,建立了1万亩有机茶基地。
③以长康、静河、玉华、樟树、界头铺、石塘、东塘等重点乡镇为主,建立了3万亩橡薯基地。
④建立了10万亩优质名特优水产基地,重点抓好了城西垸1万亩退田还鱼示范基地建设,全面推行稻鱼共生、名贵鱼专养、蟹虾混养等养殖模式,重点引进推广斑点叉尾鱼回、淡水白鲳、青鱼、黄颡、才鱼、青虾、鳜鱼等名贵鱼类新产品。
湖南农民种粮食情况汇报
![湖南农民种粮食情况汇报](https://img.taocdn.com/s3/m/28e47d00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87.png)
湖南农民种粮食情况汇报湖南省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大省,农民种粮食一直是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
近年来,随着农业现代化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湖南农民种粮食情况也在不断改善。
本文将从粮食种植面积、粮食产量、粮食品种和农民种粮食收入等方面进行汇报。
首先,就粮食种植面积而言,湖南省的粮食种植面积一直保持着较大规模。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湖南省粮食种植面积达到了约6000万亩,其中水稻、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较大。
与此同时,农民在种植粮食作物的过程中,也逐渐采用了现代化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以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
其次,就粮食产量而言,湖南省的粮食产量也在逐年增加。
随着科技进步和农业技术的不断推广,农民种粮食的产量也在不断提高。
2019年,湖南省的粮食总产量达到了约3000万吨,其中水稻、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的产量均有所增加。
这些丰收的成果,为保障全省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再者,就粮食品种而言,湖南省的农民在种粮食方面也逐渐实现了多元化。
除了传统的水稻、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外,农民们也开始尝试种植其他粮食作物,如高粱、谷子、薯类等,以丰富粮食品种,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最后,就农民种粮食收入而言,随着粮食产量的增加和粮食市场需求的扩大,湖南农民种粮食的收入也在逐年提高。
政府的扶持政策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为农民增收提供了有力保障。
2019年,全省农民种粮食的收入较前几年也有了明显提升,为农民改善生活和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综上所述,湖南农民种粮食的情况总体来看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不断增加,粮食品种和农民收入也在不断丰富和提高。
相信在政府的政策引导和农民的努力下,湖南农民种粮食的情况将会更加美好,为全省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贡献更大的力量。
湖南农村调查报告
![湖南农村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85c6f54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2c.png)
湖南农村调查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人才流失、农业基础设施老化等问题逐渐凸显。
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本次调查研究了湖南省农村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取问卷调查法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式。
共计收集了500余份有效问卷,并在5个重点县的农村进行了深入的访谈和观察。
三、调查结果1.农业产业结构单一调查结果显示,湖南省农村农业产业结构单一,多数农民以水稻种植为主。
种植业现代化程度不高,农产品未得到有效的加工和推广,导致农村经济收入较低。
2.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调查发现,湖南省农村基础设施滞后,交通、通信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
由于欠缺有效公路交通网络和现代化通信设施,对当地经济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3.农民生活水平不高由于农村经济收入低,农民的生活水平不高,饮食、住房、医疗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农民的教育水平较低,大多数农民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缺乏创新意识和先进的管理经验,使得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进展缓慢。
四、结论本次调查针对湖南省农村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下建议:1.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拓宽农民收入来源;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路交通网和通信设施;3.提高农民的教育水平和职业技能,推动农民发展创业;4.加强政策宣传,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五、参考文献1.李晓,孙慧.湖南省农村现代化建设问题分析[J].农村经济技术,2018,12(3):77-81.2.黄志,张强.湖南省农村交通建设现状和问题的分析和对策[J].建设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10(2):46-50.3.许志,冯宁.加强农民职业教育,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J].职业教育研究,2019,4(1):128-130.。
湖南蔬菜基地现状分析报告
![湖南蔬菜基地现状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9dc2e14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04.png)
湖南蔬菜基地现状分析报告1. 引言湖南是中国南部一省,气候温暖湿润,土地肥沃,适宜农业发展。
蔬菜作为人们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一直以来在湖南农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报告旨在对湖南蔬菜基地的现状进行分析,为蔬菜生产和农业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2. 湖南蔬菜基地的地理分布湖南蔬菜基地分布广泛,涵盖省内多个城市和县。
其中,长沙、岳阳、邵阳、株洲等地相对集中,形成了较为规模化的蔬菜种植基地。
这些地区受益于湖南独特的气候和土壤条件,能够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和丰富的农产品产出。
3. 湖南蔬菜基地的种植特点湖南蔬菜基地以多样化的种植品种和广泛的产量而著称。
常见的品种包括白菜、芹菜、黄瓜、番茄、辣椒等。
这些蔬菜种植有较高的适应性,在不同季节和气候条件下都能取得比较稳定的产量。
另外,湖南蔬菜基地还注重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业的发展,采用科学的种植技术,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以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这为湖南蔬菜赢得了更高的市场认可度,使得其具备较好的销售前景。
4. 湖南蔬菜基地的发展现状近年来,湖南蔬菜基地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使得蔬菜的高效率种植和质量控制成为可能。
湖南政府也积极推动农业现代化,提供相应的支持和优惠政策,鼓励农民积极参与蔬菜种植,促进农业增产增收。
另外,湖南蔬菜基地还积极拓展市场,推动农产品走向全国各地。
近年来,湖南的蔬菜产品通过农村员服务队、农产品电商平台以及供应商合作等渠道,加强了与其他地区的合作与贸易往来,提高了蔬菜的销售额和市场份额。
然而,湖南蔬菜基地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方面,由于湖南地区农业基础设施的相对滞后,部分农田仍然缺乏灌溉系统和温室设施,限制了蔬菜种植的发展潜力。
另一方面,农民技术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农户对新技术的接受程度较低,限制了蔬菜种植水平的提升。
5. 发展建议为了进一步发展湖南蔬菜基地,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提高农田基础设施:加大对农田灌溉和温室设施的投入,提高蔬菜种植的生产效率。
基于SWOT分析的湖南省粮食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基于SWOT分析的湖南省粮食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b7cb8165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eb.png)
基于SWOT分析的湖南省粮食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湖南省是中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粮食产业对湖南省的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湖南省粮食产业发展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下面将从SWOT分析的角度来分析湖南省粮食产业的现状及对策。
一、 strengths(优势)1. 土地资源丰富:湖南省拥有广阔的耕地资源,适宜粮食作物种植。
2. 气候条件优越:湖南省气候温暖湿润,适宜粮食作物的生长。
3. 农民素质较高:湖南省农民的教育程度普遍较高,有利于粮食产业的技术进步和现代化发展。
4. 科技支撑:湖南省的科研机构颇具实力,能够为粮食产业提供技术支持。
二、 weaknesses(弱点)1. 种植结构单一:湖南省粮食产业的种植结构相对单一,主要以水稻为主,缺乏多元化发展。
2. 农业机械化水平较低:湖南省农业机械化水平相对较低,劳动力成本高,影响了粮食产业的效益和竞争力。
3. 农产品质量监管不严格:在湖南省,部分地区对农产品质量监管不严格,存在一些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
三、 opportunities(机会)1. 政府政策支持:政府对粮食产业的支持力度逐渐增加,为湖南省粮食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2. 市场需求增长: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优质粮食的需求不断增加,湖南省可以开拓高端粮食市场。
3. 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为湖南省粮食产业提供了更多的销售渠道和增值空间。
四、 threats(威胁)1. 自然灾害风险:湖南省遭受洪涝灾害的风险相对较高,这对粮食产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威胁。
2. 竞争压力增加:随着粮食市场的全球化,湖南省粮食产业面临着来自其他地区和国外的竞争压力。
1. 多元化种植:加大对其他粮食作物的种植力度,提高农产品种类的多样性,降低种植结构单一的问题。
2. 加大农业机械化投入:加强农业机械化建设,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降低劳动力成本。
3. 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提高农产品质量监管的力度,严格把关农产品质量安全,增强消费者对湖南省粮食产品的信任度。
我国及湖南省农产品生产、农产品物流和农产品冷链物流现状分析
![我国及湖南省农产品生产、农产品物流和农产品冷链物流现状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e0a100da300a6c30c229f76.png)
我国及湖南省农产品生产、农产品物流和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分析一、农产品生产、农产品物流现状分析我国是农产品生产和消费大国,目前蔬菜产量约占全球总产量的60%,水果和肉类产量占30%,禽蛋和水产品产量占40%,每年约有4亿吨生鲜农产品流入市场(见表1)。
湖南省是农业大国中的农业大省,农产品生产在全国具有“天下足”的地位。
由于农业发展相对落后,致使农产品物流发展严重滞后,不仅大数据来源:《湖南农村统计年鉴》(2014年)和《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14)大削弱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而且已经成为整个流通体系的瓶颈。
2011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达158.4万亿元,同比增长12.3%,农产品物流总值2.34万亿元,仅占社会物流总值的1.48%,远远低于全国社会物流总值的增长速度(见图1)。
2011年湖南省社会物流总额2.34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3.5%,其中农产品物流总额2448.17亿元,增长3.0%,占社会物流总额的9.97%。
数据来源:2004-2014年全国物流运行情况通报二、农产品冷链物流市场发展现状(一)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1.农产品冷链物流市场需求巨大按照《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要求,2015年果蔬、肉类、水产品冷链流通率分别达到20%、30%、36%,按2008年的产量,流通量分别增加11700万吨、1091万吨、636万吨。
完成这些任务,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将为社会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和可观的经济效益。
2.农产品冷链物流损耗大、成本高、水平低目前我国农产品产后损失严重,果蔬、肉类、水产品流通腐损率分别达到20%-30%、12%、15%。
如果果蔬损耗率减少一半,就意味着增产水果500多万吨,蔬菜3000多万吨;水产品的损耗率降低3%、鲜度指标提高一个等级,则可减损增效40-50亿元;粮食流通损失降低2%,就可以解决3000多万人口的生存,相当于新增土地种植面积640万亩,由此节约创造的效益达34亿元。
湖南水稻生产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湖南水稻生产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9471be2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ad.png)
湖南水稻生产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湖南是中国重要的水稻生产省份,也是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
水稻是湖南省的主要粮食作物,也是农民生活的重要来源。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湖南水稻生产面临着诸多挑战,包括土地资源紧张、气候变化、农业技术水平不高等问题。
本文将通过对湖南水稻生产现状进行调查,并提出对策研究,以期为湖南水稻生产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湖南水稻生产现状调查1.土地资源紧张。
湖南省是我国中部地区主要的水稻生产省份之一,但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加快,农田面积不断减少,土地资源紧张成为制约水稻生产的重要因素。
2.气候变化影响。
近年来,湖南省气候变化明显,气温升高和降水不均等现象频繁,给水稻生产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
特别是洪涝灾害和台风等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发生,给水稻生长和收成带来了很大影响。
3.农业技术水平不高。
传统的耕作方式和种植技术仍然占主导地位,缺乏良种良法的推广和应用。
农民的种植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管理不善,导致产量不高,质量不稳定。
4.市场供求关系不平衡。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水稻的需求量逐渐增加。
水稻市场供应不平衡,价格波动较大,给种植户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
二、对策研究1.加大土地保护力度。
政府应该出台更加严格的土地保护法规,加大对农田的保护力度,防止农田非农化。
要支持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加大对耕地的复垦力度,保障水稻生产的基本生产资源。
2.加强水稻种质资源保护。
要加强对优质水稻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推广高产、抗病虫害、抗逆性强的新品种,提高水稻生产的抗风险能力。
3.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要加大对水稻节水灌溉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力度,引导农民科学合理利用水资源,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减少水稻生产对水资源的依赖。
4.加强农业技术培训。
要加强对农民的农业技术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的种植技术水平,推广高效、环保的农业技术,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5.完善市场监管体系。
要建立健全水稻市场监管体系,加强对水稻市场的监管和调控,保障水稻价格的稳定和合理,提高种植户的收益。
湖南农作物基本情况
![湖南农作物基本情况](https://img.taocdn.com/s3/m/24c4a5bbcc7931b764ce1562.png)
湘黄鸡:湘黄鸡为该市名优特产。该鸡个体小(毛重 1~1.5 公斤)、肉嫩、骨脆、味鲜美、含 脂低、色佳,被外贸部授予“名贵项鸡”称号。全年出笼 2000 多万羽。
槟榔芋及其加工产品:槟榔芋,又名香芋,是本市地方特产之一,栽培历史悠久。该产品味 香浓郁,淀粉含量高,芋肉粉白相间,蒸、炸、煮、烤皆宜,可谓色、香、味俱佳。1998 年全 市种植槟榔芋 35 00 公顷,产量达 8000 万公斤。目前在祁东县砖塘镇形成了专业批发市场。
优质稻:衡阳市是全国大型商品粮基地之一,年产粮食 30 亿公斤以上,每年提供商品粮 8 亿 公斤以上。1998 年全市种植优质稻 10.67 万公顷,产量达 7.5 亿公斤,主要有洞庭猫牙、金优 402 、中优早 5 号、中优早 81、威优 974 等高中档品种。
“双低”菜油:全市油菜种植面积达 8.67 万公顷,菜子油总产达 3 万多吨,其中以低芥酸、低 硫代葡萄糖甙为特性的“双低”菜油占总产的 40%以上。
京广铁路纵贯东部,长石铁路、319 国道穿境。湘江常年通航。 地势由南向北倾斜,境内山脉纵横。年均温 17℃,年均降水量 1370 毫米,农业生产稻谷、柑橘、 茶叶、鲜鱼、生猪等,为国家商品粮基地县和瘦肉型猪生产基地县之一。 宁乡县: 宁乡隶属长沙,是国务院批准的对外开放县,属革命老区,靠近湖南会长沙市。处于长(沙)株(洲) (湘)潭金三角、武陵源、洞庭湖三大旅游圈连接地带,加之交通发达,物产丰富,生产、技术 设备初具规模。 株洲市位于湖南省东部 土地总面积 11420 平方公里,耕地面积 240 万亩,其中水田 212 万亩,旱地 28 万亩,人平耕 地 0.87 亩, 二、新世纪梨三、黄花梨四、神农脐橙 、炎陵密柚五、炎陵密柑、椪柑六、神农剑茶七、茶陵
基于SWOT分析的湖南省粮食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基于SWOT分析的湖南省粮食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f9f9d41b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a7.png)
基于SWOT分析的湖南省粮食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湖南省粮食产业是湖南省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对于保障粮食安全、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基于SWOT分析,对湖南省粮食产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湖南省粮食产业的优势(Strengths)1. 土地资源丰富:湖南省具有较大的农田面积和土地资源,为粮食种植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2. 气候条件适宜:湖南省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适合农业种植,尤其适宜稻谷、小麦等粮食作物的生长。
3. 技术和人才优势:湖南省拥有一支技术过硬、经验丰富的农业从业人员队伍和专业技术人才,能够为粮食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1. 农业生产方式落后:湖南省农业生产方式仍以传统的人工耕种为主,机械化程度低,生产效率和质量有待提高。
2. 农产品加工水平低:湖南省农产品加工和深加工能力相对较弱,限制了粮食产业的附加值和利润空间。
3. 农产品市场多元化程度低:湖南省粮食市场主要以国内市场为主,对于进口、出口市场的拓展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1. 国家政策支持:国家对于粮食产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给予了湖南省粮食产业发展的政策红利。
2. 农产品多元化需求增长: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变化,人们对农产品的品质和多样性的需求不断增长。
3. 城乡一体化发展:湖南省正在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农产品流通和农村经济发展,为粮食产业提供了新的机遇。
1. 耕地面积减少: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湖南省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可能会影响粮食产业的发展。
2. 农业农村问题:农村劳动力外流、农业经营主体转移等问题,可能会影响农业生产和粮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 外部市场竞争加剧:随着市场开放程度的提高,湖南省的粮食市场将面临来自国内外的激烈竞争。
基于以上分析,湖南省粮食产业发展的对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1. 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推广高效农业生产技术,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湖南区域种植结构
![湖南区域种植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15d5d678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3d.png)
湖南区域种植结构湖南省是中国的中部内陆省份,位于长江中游地区,因其温暖的气候、丰富的降水和肥沃的土壤,使得湖南省的农业发达。
湖南省的种植结构具有多样性,主要包括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园艺作物和特色农产品等。
下面将对湖南省的种植结构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粮食作物是湖南省重要的种植品种之一、湖南省的稻米种植面积较大,主要分布在洞庭湖平原、长沙平原、湘潭平原等地区。
其中,洞庭湖平原是湖南省的粮食生产基地,有着广阔的耕地和丰富的水资源,适宜水稻的种植。
此外,湖南省也种植小麦、玉米和豆类等粮食作物,以满足当地居民的消费需求和粮食安全。
其次,湖南省的经济作物种植也很重要。
湖南省种植的经济作物主要包括油料作物、纤维作物和其他经济作物。
油料作物主要是油菜籽,湖南省是油菜籽的主要产区之一,种植面积较大,有着丰富的油料资源。
纤维作物主要是棉花,湖南省是棉花的重要产区之一、在其他经济作物中,湖南省还种植烟草、茶叶、蔗糖等,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第三,湖南省的园艺作物也有较大的种植面积。
园艺作物主要包括蔬菜和水果。
湖南省的蔬菜种类繁多,种植面积较大,主要分布在长沙、湘潭、株洲等地。
湖南省的水果种植主要有柑橘、葡萄和瓜果等。
湖南省的气候条件适宜水果的生长,使得其水果产量较高,而且还有一些特色水果如楚雄柿子,深受消费者的欢迎。
最后,湖南省还有一些特色农产品的种植。
这些特色农产品包括茶叶、竹笋、中药材等。
湖南省的茶叶种植主要分布在湖南东部的南岳区域,产出的茶叶质量优良,有着悠久的产茶历史。
湖南省的竹笋种植主要分布在岳阳、张家界等地,有着优美的竹海景观和丰富的竹笋资源。
此外,湖南省还有许多中药材的种植,如何首乌、川断、柴胡等,为当地的中药产业发展提供了原材料。
总的来说,湖南省的种植结构具有多样性,涵盖了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园艺作物和特色农产品等。
这些作物的种植不仅满足了当地居民的生活需求,还为湖南省的经济发展和农业产业提供了支撑。
湖南省农作物种植面积
![湖南省农作物种植面积](https://img.taocdn.com/s3/m/28e06640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1a6c952.png)
湖南省农作物种植面积湖南省位于中国中部,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大省之一。
湖南省的农作物种植面积广泛且丰富,涵盖了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果蔬等多个品种。
首先,就粮食作物而言,湖南省主要种植水稻、小麦和玉米。
其中水稻是湖南省的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非常广泛。
湖南省的水稻种植面积一直以来都在中国的前列,居于领先地位。
小麦和玉米的种植面积虽然较水稻略有较少,但同样占据着较大的比例。
除了粮食作物,湖南省的经济作物也种植面积巨大。
其中,油菜种植面积最大,这是因为湖南省的油菜种植条件非常适宜,油菜油在湖南地区有着广泛的应用和消费市场。
此外,湖南省还种植棉花、甘蔗和茶叶等经济作物,这些作物的种植面积虽然不及油菜,但同样起到了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在果蔬方面,湖南省的种植面积也相当可观。
以水果为例,湖南省种植了众多品种的水果,如橙子、葡萄、柚子、苹果、莓类水果等。
此外,湖南省还产各种瓜类、蔬菜和茶叶。
这些果蔬作物的种植面积相对来说较小,但通过科技和市场的推动,湖南省的果蔬产业也呈现出迅猛发展的态势。
需要指出的是,湖南省的农作物种植面积也存在一些变动和调整。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一部分农田被用于建设,导致农作物种植面积有所减少。
但是,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和农民种植意识的提高,种植收益和效益增加,有些农田也会转种高效、高附加值的作物,从而保持了较稳定的农作物种植面积。
总而言之,湖南省的农作物种植面积广泛且丰富,涵盖了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果蔬等多个品种。
通过科学技术的推动,湖南省的农业生产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为推动湖南省农业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基于SWOT分析的湖南省粮食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基于SWOT分析的湖南省粮食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91a2689f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82.png)
基于SWOT分析的湖南省粮食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湖南省是我国的重要粮食生产基地之一,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地理条件,但在粮食产业发展过程中仍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
为了更好地了解湖南省粮食产业的发展现状,本文将采用SWOT分析法,对湖南省粮食产业进行剖析,找出其内在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湖南省粮食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一、湖南省粮食产业的优势1.丰富的土地资源:湖南省地处江南,气候湿润,土地肥沃,适宜农作物生长,尤其是稻米、水稻等作物生长条件优越。
2.多样化的农作物品种:湖南省拥有丰富的农作物品种资源,如水稻、小麦、玉米、豆类等,不仅能够满足本地市场需求,还能够向外地供应。
3.良好的交通条件:湖南省交通运输发达,便利的交通条件可以帮助农产品快速流通,降低运输成本,提高粮食产业的竞争力。
二、湖南省粮食产业的劣势1.农业生产水平相对落后:湖南省农业生产仍然以传统种植方式为主,农业机械化程度较低,生产效率不高。
2.农产品加工水平较低:粮食产品的加工环节存在一定程度的滞后,加工技术落后,产品附加值不高。
3.市场营销不畅:湖南省农产品的市场营销相对滞后,农产品上市期短、交易环节冗杂、价格波动较大。
三、湖南省粮食产业的机会1.国家政策支持:国家对农业领域有一系列扶持政策,如土地流转、农业补贴等,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2.粮食需求增长: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粮食需求量不断增加,为粮食产业提供了发展机遇。
3.现代农业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现代农业生产技术逐渐普及,为提高粮食产业生产效率和质量提供了机会。
四、湖南省粮食产业的威胁1.气候变化影响:气候变化对湖南省农业产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如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频发,对粮食产业带来了一定的威胁。
2.市场竞争加剧: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外地农产品进入湖南市场,对本地农产品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3.农产品安全问题:农产品安全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农产品安全事件的发生会对湖南省农产品市场造成严重影响。
湖南农业发展现状
![湖南农业发展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4da65c46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0e.png)
湖南农业发展现状湖南省位于中国中部,拥有广阔的土地资源和丰富的农业发展条件。
近年来,湖南省积极推动农业现代化,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农民收入水平。
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湖南省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种养结构,推动产业升级。
在农业种植方面,加快发展高效农田建设,大力推广水稻、小麦、玉米、蔬菜等主粮和经济作物的优质高产种植技术,提高产量和品质。
在畜牧业方面,加大养殖场户规模化经营的力度,提高畜禽养殖效益。
二、农业科技创新湖南省注重农业科技创新,加大对农业科技研发投入。
通过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突破传统农业技术瓶颈,推广农业高效节水技术、节能减排技术和温室蔬菜种植等新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农村产业发展湖南省积极推动农村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就业增收。
以农民合作社为主导,推动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和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培育一批农业龙头企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同时,加大农民职业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的技能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
四、农村经济发展湖南省积极推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村经济总体实力。
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农民合作社、农村电商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同时,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品质。
五、生态农业发展湖南省积极推进生态农业发展,保护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
通过实施耕地轮作休耕制度,加强农地保护和土壤修复,推广有机农业和绿色农业技术,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水平。
同时,推进农村生态环境整治,加大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力度,提高农民的生态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
总之,湖南农业发展现状在积极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科技创新、农村产业发展、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农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湖南农业将迎来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
湖南农作物基本情况
![湖南农作物基本情况](https://img.taocdn.com/s3/m/24c4a5bbcc7931b764ce1562.png)
优质稻:衡阳市是全国大型商品粮基地之一,年产粮食 30 亿公斤以上,每年提供商品粮 8 亿 公斤以上。1998 年全市种植优质稻 10.67 万公顷,产量达 7.5 亿公斤,主要有洞庭猫牙、金优 402 、中优早 5 号、中优早 81、威优 974 等高中档品种。
“双低”菜油:全市油菜种植面积达 8.67 万公顷,菜子油总产达 3 万多吨,其中以低芥酸、低 硫代葡萄糖甙为特性的“双低”菜油占总产的 40%以上。
岳阳 平江县 平江县是一个以种植业为主、种养结合、农林并举的农业大县、特产甚多,农作物资源种类达 430 多个品种。其中粮食作物有稻、豆、薯等 30 多个品种,年总产量 48 万吨,已列入国家优质粮 食产业工程项目县。经济作物品种有 210 多个,时鲜水果是南方水果重点县,良种茶面积 2.3 万亩,是湖南省最大的县,已列入国家对欧盟绿茶出口基地县,无公害优质米、生态优质米、大 豆深加工、高山淡季蔬菜已形成较大开发规模,是湖南省优质稻基地县之一。中药材品种多,是 全国 18 个重点中药材村基地县,有中药材 1181 种,可采量 2.75 万吨,其中白术占全国产量的 1/8 以上,是全国白术的第二大产区,且挥发油含量特别高,品质特别优良。山桂花蜂蜜属全国 珍稀产品,是全国九个重点基地县之一。 常德 全市九个区、县(市)中有 8 个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县,2 个是商品棉基地县,5 个商品鱼基地县, 1 个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县,1 个综合农产品优质商品基地县。多年来,常德的农业一直在全省乃 至全国占有重要的地位,不仅有先进的种植业,还有较发达的养殖业和林果业,农副产品非常丰 富。农产品除粮、棉、油、猪、鱼、珍珠居全省前列外,果、麻、糖、茶茧、烟、牛、羊、禽、 蛋、龟、鳖、膳、牛蛙以其出产多、品质优而闻名全国。主要作物最高年产量:粮食 330 多万 吨,棉花 11 万多吨、油菜籽 37.5 万吨,2001 年全市农村社会总产值 98 亿元(90 年代不变价), 在全省名列前茅。 茶叶支柱产业。我市现有茶园面积 20 万亩,其中采摘面积 16.8 万亩,初步形成了以“东山秀 峰”、“石门银锋”、“桃源毛尖”“桃源大叶茶”等优质名茶为主体的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产业 体系。“十五”期间,要以石门西北山区、桃源西南山区为主体,大力改造老茶园,建立 30 万亩 优质茶叶生产基地。同时,改进制茶工艺和包装,提高茶叶品质档次,在重点扩大“桃源大叶 茶”、“乌云毛尖”、“桃源杉针”、“东山峰秀峰”等名茶的生产规模的同时,培育生产红茶、花茶、 乌龙茶、铁观音等高档名茶的外向型企业。 果蔬支柱产业。今年,全市优质蔬菜基地和优质果林基地面积分别将达到 100 万亩,每年蔬菜 产量将达到 200 万吨,各类水果产量将达到 30 万吨,但加工仍是薄弱环节,发展潜力还很大。 “十五”期间,在重点培育果蔬批发市场的同时,还要大力扶持 10 家果蔬加工企业,使果蔬产业 的年产值达到 25 亿元以上。 按照常德市“十五”发展规划,结合建设经济强市的要求,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农业和农村工作的 发展重点是,通过全面实施“五个百万亩工程”,推进农业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 农业增效、农民增效、财力增强,逐步把我市建成优质农产品大市、生态经济大市、食品生物产 业大市。 张家界 优势产业:油菜、牲猪、茶叶列入湖南省优势农业产业带。柑桔、苎麻、葛根、杜仲、黄柏资源 丰富,已初具规模;五倍子加工、葛根系列产品加工、杜仲系列产品加工已达全国先进水平。优 质甘薯基地 5 万亩、苎麻基地 3 万亩,2004 年止,4 万麻农受益 3000 万元。2004 年引进优良 葛种发展基地 8000 亩等,极大的调动了山区农民的积极性,发展势头看好。 益阳 一是优质稻米产业。发展优质稻 400 万亩,依托赫山区兰溪米市打造一个年加工 100 万吨以上 的“米业航母”,形成年产值上 80 亿元的产业。我们规划发展优质苎麻 60 万亩,棉花 40 万亩, 将棉麻纺织做到 100 万锭规模,并形成种植、纺纱、制衣产业链,形成产值 80 亿元的产业油蔬 茶果产业。稳定和发展油料基地 210 万亩,蔬菜基地 100 万亩,茶叶和水果基地 67 万亩,形成 年产值 60 亿元的产业。 郴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主要农产品分布现状1、粮食原料产品生产情况:湖南省是产粮大省,水稻生产在全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位居全国前六位。
全省水稻面积6238万亩,稻谷总产量2969.35万吨,占全国粮食总量的6%。
湖南省粮食产量较大的地区分别为益阳、岳阳、邵阳、常德等地,益阳粮食播种面积1036万亩,总产415万吨;岳阳粮食播种面积660万亩,总产330万吨;邵阳粮食播种面积834万亩,总产310万吨;常德粮食播种面积695万亩,总产304万吨。
原料基地建设情况:湖南省优质稻面积3760万亩,占水稻面积的59.6%,有30多个县被列为优质稻米生产的基地县,高档优质稻面积保持在800万亩。
金健米业与农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拥有基地面积100万亩;天龙米业公司在祁阳与农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拥有基地面积105万亩。
精深加工情况:湖南省大米通过精深加工,产品增值达到18%左右。
由于大力推行优质品牌,省内原来被泰国香米占领的高档优质米消费市场,现在已有70%被湖南省高档香米夺回;优质大米销往港澳、非洲、菲律宾、古巴以及东南亚一些国家,出口量达到40万吨,出口创汇达5000万美元2水果基本情况湖南是以柑桔为主的多种水果产区,全省栽培的果树有14科、24属、48种,其中较多的有柑桔、梨、桃、李、枣、柿、梅、杨梅、枇杷、猕猴桃、葡萄、石榴等13种。
目前,全省68%以上的水果面积、78%以上的水果产量、三分之二的水果产值是柑桔。
湖南水果产量占全国水果总产量的5.4%,柑桔产量居全国第四位。
全省水果主产区集中在湘南、湘西地区,主产市州为永州市、怀化市、湘西自治州、常德市、郴州市、邵阳市、衡阳市,主产县为石门县、桃源县、麻阳自治县、慈利县、祁阳县、泸溪县、保靖县、永兴县、蓝山县、花垣县、宜章县、洪江市、邵阳县、洞口县、江永县等;全省水果加工较好的市州为永州市、湘西自治州、邵阳市、郴州市、怀化市。
原料基地分布情况全省共有各类园林水果种植面积480820公顷,其中柑桔种植面积325850公顷(占67.8%)、梨种植面积为36930公顷(占7.7%)、桃子种植面积为26650公顷(占5.5%)、葡萄种植面积为18890公顷(占3.9%)、猕猴桃种植面积为10770公顷(占2.2%)。
全省园林水果种植面积较多的市州为永州市、怀化市、湘西自治州、常德市、郴州市、邵阳市,种植较多的县为桃源县、石门县、永兴县、麻阳自治县、祁阳县、永顺县。
全省柑桔种植面积较多的市州为怀化市、湘西自治州、常德市、永州市、邵阳市、郴州市,种植较多的县为石门县、桃源县、麻阳自治县、慈利县、祁阳县、泸溪县、保靖县。
全省梨种植面积较多的市州为湘西自治州、郴州市、永州市、怀化市、邵阳市,种植较多的县为蓝山县、花垣县、宜章县、洪江市、邵阳县。
全省桃子种植面积较多的市州为衡阳市、岳阳市、郴州市、怀化市、常德市、永州市,种植较多的县为岳阳县、衡南县、汝城县、麻阳自治县、桃源县。
全省葡萄种植面积较多的市州为怀化市、衡阳市、郴州市、永州市、邵阳市,种植较多的县为汝城县、中方县、祁东县、珠晖区、麻阳自治县、道县。
全省猕猴桃种植面积集中在湘西自治州,其他市州有零星种植,湘西自治州猕猴桃种植面积占了全省的63.6%,仅永顺县就占了31.1%,种植面积较多的县依次为永顺县、凤凰县、花垣县、龙山县。
产量分布情况全省各类水果总产量651.11万吨,产量较多的市州为永州市、怀化市、岳阳市、邵阳市、衡阳市、郴州市、湘西自治州,产量较多的县为石门县、溆浦县、麻阳自治县、桃源县、洞口县、汨罗市、衡南县、祁阳县、岳阳县、芝山区。
全省园林水果总产量337.4万吨,其中柑桔269.9万吨(占80%),柚子8.1万吨, 梨13.3万吨, 李子9.9万吨, 桃子10.8万吨, 葡萄7.3万吨,猕猴桃2.9万吨、红枣2.5万吨、鲜柿子1.7万吨、枇杷0.7万吨、其他水果10.4万吨。
全省柑桔产量较多的市州为常德市、怀化市、永州市、湘西自治州、邵阳市、郴州市,产量较多的县为石门县、慈利县、麻阳县、桃源县、洞口县、洪江市、祁阳县、道县、保靖县、沅江县。
全省柚子产量较多的市州为永州市、常德市、郴州市、湘西自治州、长沙市,产量较多的县为江永县、桃源县、浏阳市、道县、临武县。
全省梨产量较多的市州为郴州市、怀化市、永州市、邵阳市、张家界市、湘潭市, 产量较多的县为蓝山县、洞口县、永定县、岳阳楼区、嘉禾县。
全省李子产量较多的市州为郴州市、永州市、衡阳市、邵阳市、岳阳市、长沙市,产量较多的县为汝城县,洞口县,衡南县,湘潭县,临武县,宁远县,祁东县。
全省桃子产量较多的市州为岳阳市、永州市、郴州市、怀化市、常德市、衡阳,产量较多的县为祁阳县、衡阳县、湘阴县、洞口县、临武县、华容县、溆浦县、浏阳市。
全省葡萄产量较多的市州为衡阳市、郴州市、长沙市、怀化市、永州市、常德市,产量较多的县市区为珠辉区、苏仙区、长沙县、中方县、东安县、衡山县、澧县、岳麓区、临澧县。
3畜禽基本情况湖南是全国的养殖业大省,畜牧业仅次于河南、四川,居全国第三位。
生猪出栏量居全国第二位,生猪外销和中仔猪出口均居全国第一位,活大猪出口居全国第二位,鲜冷冻猪肉出口居全国第五位;牛、羊、家禽出栏(笼)量分别居全国第十位、第八位、第七位。
近年来,通过抓生猪品改和“瘦肉精”等违禁药品使用的整治,大力发展地方名特禽类生产,生猪品质提高,外销量不断扩大,生猪加工业快速发展;衡阳湘黄鸡、武冈铜鹅、临武鸭等地方名特禽类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湘西黄牛、滨湖水牛、湘东黑山羊、马头山羊等草食动物生产异军突起。
涌现了正虹双汇、唐人神、先锋集团、新五丰、临武舜华鸭业有限公司、加华牛业、五江集团天华牧业有限公司、株洲市好棒美食品有限公司、湖南永顺县锦华生物农业有限责任公司等一批加工龙头企业。
生猪、牛、羊、家禽养殖规模分布情况全省生猪出栏总量较多的市州为衡阳市、邵阳市、长沙市、岳阳市、永州市、湘潭市,出栏较多的县为湘潭县、长沙县、汨罗市、宁乡县、湘乡市、洞口县、衡阳县、双峰县、衡南县、武冈县。
全省牛出栏量较多的市州为邵阳市、永州市、怀化市、益阳市、岳阳市、郴州市,出栏量较多的县为安化县、道县、新化县、江永县、隆回县、洞口县、新晃县、宁乡县、耒阳县、平江县。
全省羊出栏量较多的市州为常德市、长水市、怀化市、衡阳市、益阳市、永州市,出栏量较多的县为石门县、桃源县、浏阳市、安化县、祁东县、平江县、澧县、合同县、醴陵市、临澧县。
全省家禽出笼量较多的市州为常德市、衡阳市、永州市、邵阳市、长沙市、怀化市,出笼量较多的县为桃源县、宁乡县、衡南县、石门县、澧县、临澧县、芝山区、衡阳县、华容县、冷水滩市。
4蔬菜基本情况湖南是全国重要的商品蔬菜生产基地,常年蔬菜种植面积在1400万亩以上。
辣椒、大蒜、藠头等在国内外很深欢迎,加工转化能力较强。
祁东黄花菜、洞庭湖区的水生蔬菜等地方特色品种在全国享有盛誉。
同时,各地反季节蔬菜、时令蔬菜发展迅速,外销量不断提高。
涌现了长沙陈家渡、湘阴藠头、衡阳黄花菜、张家界高山反季节蔬菜等知名品牌。
全省蔬菜种植面积1812万亩,平均亩产1637公斤,总产量2966.4万吨,总产值409.86亿元。
全省蔬菜加工企业发展到1562家,规模企业183家,省级以上龙头企业13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11家;获湖南省著名商标14个,湖南省名牌产品17个。
全省蔬菜分布情况全省蔬菜种植面积较多的市州为长沙市、永州市、衡阳市、岳阳市、邵阳市、常德市,种植较多的县为宁乡县、浏阳市、望城县、湘乡市、长沙县、华容县、道县、东安县、湘潭县、祁东县。
全省蔬菜产量较大的市州为长沙市、永州市、衡阳市、岳阳市、郴州市、常德市,产量较大的县为宁乡县、长沙县、望城县、浏阳市、衡南县、湘潭县、华容县、芝山区、祁东县、道县。
全省瓜果类蔬菜种植较多的市州为怀化市、衡阳市、永州市、邵阳市、岳阳市、郴州市,瓜果类蔬菜种植面积较多的县为祁阳县、衡阳县、衡南县、邵阳县、汨罗市、辰溪县、岳阳县、麻阳自治县、芝山区、衡东县、东安县。
全省瓜果类蔬菜产量较大的市州为岳阳市、衡阳市、永州市、怀化市、邵阳市、郴州市,瓜果类蔬菜种植面积较多的县为汨罗市、岳阳县、衡南县、会同县、衡阳县、华容县、芝山区、祁阳县、耒阳县、邵阳县。
湖南省农产品物流体系发展现状农产品物流对于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村经济繁荣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新农村建设快速发展的形势下,建立健全农产品现代物流体系,对于减少农产品物流环节的浪费、降低农产品物流成本高、提升农产品物流过程增值能力意义重大。
湖南省农产品物流体系发展现状根据调查情况看,湖南省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创办者各不相同,主要包括:国营商业部门创办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如由国营蔬菜和果品公司创办的批发市场、由国营商业部门进入农产品批发领域建立的市场等);国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创办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乡(镇)村集体创办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完全由私人投资创办的农产品批发市场。
由于缺乏总体规划,批发市场建设审批权限下放,又没有非常严格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标准,使得湖南省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呈现出市场多、规模小、设施简陋的特征。
虽然也存在一些较大规模的农批发市场,但是小规模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仍然大量存在;交易大厅和露天或者大棚交易场是湖南省农产品批发市场的两种主要交易场所;相当部分小规模的农产品批发市场随着城市的迅速扩展,已经位于市区,由于设施简陋、交通拥堵、卫生环境不尽如人意,这些市场大多已经成为城市面貌中的“难看的补丁”。
购销商是农产品批发市场中交易活动的主体,根据调查,湖南省的农产品购销商的构成具有的特征:购销商的组织程度低,卖方销售商以购销大户(经纪人)和个体农户为主,买方购买商除了批发商以外,还有相当部分的零售商以及团体消费者;广域农产品流通的格局已经初步形成,基本上已形成“买全国、卖全国”的格局;农产品购销商的规模较小,无论是销售商还是购买商,年交易额超过1000万元的,比重最高的批发市场也不多于20%。
湖南省农产品物流体系正在逐步完善,形成了从生产收购、流通加工、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配送到销售的一整套组织环节,农产品物流主体和交易方式都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农产品物流信息体系初步建立;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产品流通中心发展较快,但是农产品物流还处于初级阶段,流通体系比较落后。
众多的参与个体和组织规模小、层次低、离散性强、联合性差,组织化程度低,市场交易法规建设薄弱,交易规范化程度有待提高。
湖南省农产品物流体系的构建1.从农产品的特性角度,一是农产品生产的地域性、季节性与消费的普遍性、全年性之间的矛盾必须依靠有效的农产品物流体系来解决;二是农产品属于生命周期短的产品,保质保鲜困难,运输储存需要具有专门的低温保存设施;三是农产品销售的时效性强,在一日之内农产品的价格变化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