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现代文阅读表达技巧答题策略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表现手法类 1)确认所用表现手法
例5:(2004年江苏卷高考题草堂·诗魂)(1)这篇 文章写到了哪些方面的对比? (2)结合全文, 简要分析这种写法的好处
——①昔日茅屋与今日杜甫草堂公园的对比 ②杜 甫生前困顿落寞与身后巨大声誉的对比 ③杜甫的 苦寒人生与辉煌创作成就的对比 ④杜甫的宏图大 志与现实遭遇的对比 ⑤杜甫人生低谷与创作高峰 的对比 ⑥杜甫不计个人遭际与心忧天下的对比 ——通过多方面的对比,层层深入,使“文章憎 命达”的内涵更加丰富,内容表现更加集中。
例1:(2004年全国卷IV高考题 ) 快乐的死亡·陆文夫 文章最后一段关于喝酒的描述和议论,运 用了什么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运用了类比(比喻)的手法,将参 加社会活动类比(比喻)为喝酒,将过 分热衷社会活动而不再创作类比(比喻)
为酗酒。少喝有益健康(有益创作), 多喝则无益,酗酒则造成“快乐的死亡” (没有作品发表)。通俗易懂,极富讽
3、表达方式类 1)确认指定语段所用的具体的 表达方式。
例2:(2004年福建卷高考题书·朱湘 )本文切入 点与其他写读书的文章有什么不同?作者又怎 样把本文写得情趣盎然?
——第一问,一般谈读书的文章,大多从书的内容
切入,谈读书的心得、感受和方法等;而本文则以 书的外形为切入点,谈有关书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第二问,丰富而飘逸的联想与想像;充满诗意的形 象化描写;化用典故,使文章饱含深厚的文化底蕴;
对于作品表达技巧的鉴赏是现代
文阅读题中经常考查的一项内容,只
要掌握了答题的规律就不难解答这类
题目。这类题目的发问模式常常
是:……的好处是什么?……的作用 是什么?结合上下文分析……表达效 果……对此在答题时不妨这样应对: 运用了……手法(技巧),——表达 了……(内容),——有……效果。
具体谈谈答题模式及解法
白描
白描也叫素描。白描手法原来是中国绘画的传统 技法之一,大致相近于西洋画法上的速写或素描。 它们的特征是用简炼的墨色来勾勒画面,塑造形 象,不施加色彩和渲染。这种绘画手法运用到文 章的描写上,就是用不浓丽的形容词和繁复的修 辞语,也不精雕细刻,大加渲染,而是抓住描写 对象的特征,用准确有力的笔触,简炼的语言, 寥寥数笔就写出活生生的形象来,表现出自己对 事物的感受。鲁迅就善于运用白描手法,他把这 种手法概括成十二个字,即“有真意,去粉饰, 少做作,勿卖弄”。
插叙:丰富内容,深化主题,曲折有致, 铺垫照应
倒叙:设置悬念,吸引兴趣,波澜起伏 叙后议论:画龙点睛,点明题旨 比喻论证: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淋漓尽致 间接抒情:寓情于景,物,事,含蓄 3)确认所指定语段运用何种表达方式,结合 文章具体分析
4、行文段落类 1)确认指定段落(句子)在行文中的位置
比喻的运用和形、声、色的生动描写。
2)明确五种表达方式中具体分类及作用,以 便答题时明确方向。
肖像描写:以形传神 动作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特点 语言描写:言为心声,表现人物性格特点, 推动情节发展 心理描写:揭示人物内心世界 景物描写:再现自然风光,渲染气氛,烘托 人物,寄托感情 白描:简笔勾勒,简洁准确传神 工笔细描:精雕细刻,纤毫毕见,具体生动 细节描写:准确传神鲜明
例3:(2004年天津卷高考题春从心出 ·刘心武) 从全文看,第六段“朋友打来电话”这 件事,在内容和结构上分别起了什么作 用?
——① 内容上,这件事启示人们要热爱 生命,感悟生活,诗意地看待生活。② 结构上,起过渡作用,深化了作者的思考, 引发了议论。
例4:(2004年重庆卷高考题山峦·筱敏 )本文在 描述十二月党人的年轻妻子义无反顾地选择 追随丈夫,承受悲惨和苦难后,写道“她们 一夜之间成长为山峦”,请结合全文,分析 这样写的作用和好处。
1、人称表达类
1)确认人称的运用或变化。 2)了解每一种人称的作用,明确答 题的方向。 第一人称:便于直接抒情,自由表 达思想感情; 第二人称:呼告抒情更强烈感人, 便于对话(感情交流); 第三人称:直接表现生活,不受时 空限制,灵活自如。 3)结合内容分析其具体作用。
2、修辞方法类
1)确认所用的修辞方法。
例6:(2004年全国卷IV高考题痛哭和珍·石评梅 )作 者在痛哭和珍时,也写到自己。她是怎样写 自己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作者写了自己的渺小,写自己“早已 丢失了吓跑了”。以自己的渺小衬托出和 珍的伟大,以自己的胆怯衬托出和珍的英 勇无畏。
2)明确常见表现手法的作用 象征:引申事理,含蓄形象鲜明 扬抑:在变化的反差中突出事物 对比:突出事物特点,使形象鲜明 衬托: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特点 渲染:为行文设置铺垫,营造氛围 铺垫:给下文情节产生的必然以暗示 以小见大:以小见大,表现人、事
摊主是一位四十开外的中年人,他黧黑的面孔, 两道浓眉,一对大眼睛凹进眼眶,嘴里一口结实的牙 齿,好像能把嘴里的鞋钉咬断。他身上老是穿着一件 很旧的中山装,一双又黑又粗的手上长满了老茧。
这里勾勒的是一位修鞋匠的肖像,运用的是白描 的手法。“黧黑的面孔”、“两道浓眉”、“眼睛凹 进眼眶”、“结实的牙齿”,简要传神的几十个字, 写出这个长年在户外工作的修鞋匠的外貌特征,尤其 是“好像能把嘴里的鞋钉咬断”这句既形象地表现出 他的牙齿结实的特点,又勾起我们的想象,嘴里咬住 鞋钉不是一位老鞋匠的惯常举动吗?这段话虽然还不 是那样的细致丰满,却抓住了人物特征的关键之处, 给人以鲜明的印象,显示出白描勾勒的妙处。
刺意味,起到生动形象的批评作用。
2)明确答题方向。 比喻:生动形象,化无形为有形; 夸张:表达感情更强烈,烘托气氛; 拟人:表达亲切,有情趣,生动形象; 对偶:整齐,有节奏感; 排比:一气呵成,突出强调,有气势; 反复:紧凑、有气势,表达效果强烈; 反问:表达鲜明,起强化作用; 设问:突出强调。
3)结合语句内容分析其具体作用。
——主要从两方面回答。①作用:第一层写修 表的经过,为下文介绍表的来历作铺垫;第二 层写表的来历凸显父亲的精神;第三层写表的 传承突出作者对父亲精神的感悟。②好处:由 表及人,层次分明;环环相扣,严密紧凑。
1,生活不会惯着你,想要不被抛弃,必须自己争气2,所有的嫉妒都只是因为你没出息。3,敬往事一杯酒,自此不再回头4,人只能活一回,梦想却有无数个,唯有放手一搏,才能知道机会属不属于自己。5,只要肯努力,想要的都能自己得到。6,不 努力你要未来干什么。7,因为不能天生丽质,所以只能天生励志。8,没有什么才能比努力更重要。9,现在的你决定将来的你。10,路是走出来的,而不是空想出来的。11,拼搏到无能为力坚持到感动自己。没有野心的女人不漂亮。12,梦像是永远 不可凋零的花。13,你一事无成,还在那里傻乐。4,今天做的一切挣扎都是在为明天积蓄力量,所以别放弃。15,未来可能遥远,但不轻易放弃。16,历史只会记住有野心的人。17,我的青春不要留白,我敢异想就会天开。18,你还年轻,别凑合过。 19,这个世界没有重来二字,所以不如一切趁早20,要么努力向上爬,要么烂在社会最底层的泥淖里。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21,曾经输掉的东西,只要你想,就一定可以再一点一点赢回来22,如果这世界上真有奇迹,那只是努力的另一 个名字。23,时间告诉我们,无理取闹的年龄过了,该懂事了。24,你必须跳下悬崖,在坠落空中生出翅膀。25,坚持了才叫梦想,放弃了就只是妄想26,跌倒不算是失败,爬不起来才算是失败。27,你的人生除了你自己,谁也毁不掉28,你才十七八 岁,你可以成为任何你想成为的人。29,有梦想并为之努力的人都好可爱哦,我也要做可爱的人。30,因为生活就如此,弱小就该死。31,只有蓬勃野心,没有日月风情。32,勤奋是你生命的密码,能译出你一部壮丽的史诗。33,你要记住你不是为别 人而活,你是为自己而活。34,我怕我配不上自己所受的苦难。35,姑娘,好好的活下去,活给那些瞧不起你的人看着。36,成功的速度一定要超过父母老去的速度37,爱就努力,不爱就放弃,一生那么短,你有什么理由不勇敢。38,天赋比你好的人 都在努力。39,没有人会嘲笑竭尽全力的人。40,别人拥有的,你不必羡慕,只要努力,你也会拥有。41,别只顾着羡慕别人忘了给自己掌声。42,只要你不跪着这个世界没人比你高。1.靠谁不如靠自己,做谁都不如做自己,谁好都不如自己好。2.不 要拿我跟任何人比,我不是谁的影子,更不是谁的替代品,我不知道年少轻狂,我只懂得胜者为。3.我的个性取决于我是谁,我的态度要看看你是谁4.一个人至少拥有一个梦想,有一个理由去坚强。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在流浪5.我不是天生 的王者,但我骨子里流着不服输的血液6.不是我不好,而是你不配7.生活不是等待风暴过去,而是学会在雨中翩翩起舞。8.做真实的自己,不要为了取悦别人或试图成为某个人。做你最原始的自己,比做任何人的复制品都来得好。9.生活总是让我们遍体 鳞伤,但到后来,那些受伤的地方一定会变成我们最强壮的地方。10.你必须去面对你不愿意面对的各种人,你的承受力会越来越好。生活就是你开始接受你不得不做的那些你不喜欢的事。但是,当你发现,所有你不愿意做的事情,都是为了那件你喜欢 的事而做准备,所有的忍耐和痛苦就都会觉得是值得的了。11.人生总是这样,在不经意间伤害到别人,又在不经意间被别人伤害。12.一个能从别人的观念来看事情,能了解别人心灵活动的人,永远不必为自己的前途担心。13.无论你昨晚经历了怎样的 泣不成声,早上醒来这个城市依旧车水马龙。14.好好过你的生活,不要老是忙着告诉别人你在干嘛,也许他们并不想知道。15.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树与树的距离,而是同根生长的树枝,却无法在风中相依。16.做该做的事,按照自己的愿望,踏踏实 实地去学好本领。17.人生修的就是无常,请珍惜每一个当下,珍惜眼前人,失去了就回不来了。18.一个人能坏到什么程度,看他张狂的时候就清楚了;同样,一个人会好到什么程度,看他困厄的时候就知道了。得意的时候看他做什么,落魄的时候看他 不做什么,从放纵和坚守透露出的,往往是最真的品性。19.奋斗的火苗在冒发,碰触心的温度,简单的充实,简单的满足。一个人的道路,也不孤独。20.失败,并不是说明你差,而是提醒你该努力了。一、混就混出个名堂,学就学出个样子,要么出人 头地,要么人头落地。二、我们这么拼,这么努力赚钱,就是为了要用“老子有钱”四个字,去堵住所有人的嘴。三、做自己的决定。然后准备好承担后果。从一开始就提醒自己,世上没有后悔药吃。四、只有不断超越才有不断进步,在人生道路上, 最大的敌人莫过于自己,战胜自己的胆怯就坚强,任何浮躁心态,都会给成功带来巨大的祸害。五、用人情做出来的朋友只是暂时的,用人格吸引来的朋友才是长久的。要知道,丰富自己比取悦他人更有力量。六、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永远抱一颗谦 卑的心,才能让自己更加完善。人生没有完美,只有完善;岁月没有十全十美,只有尽量。七、不要做廉价的自己,不要随意去付出,不要一厢情愿去迎合别人,圈子不同,不必强融。八、生活再不如人意,都要学会自我温暖和慰藉,给自己多一点欣 赏和鼓励。九、自己喜欢的东西,就不要问别人好不好看。喜欢胜过所有道理,原则抵不过我乐意。十、世界上最好的保鲜,就是不断进步,努力让自己成为更好的人,这比什么都重要。十一、千万别因为别人宠你包容你呵护你,就以为他们喜欢你的 所有,该改的还是要改,这样才能对得起别人毫无保留的偏袒和纵容十二、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你就是优雅的;能控制好自己的心态,你就是成功的。十三、当你觉得自己不如人时,不要自卑,记得你只是平凡人。当别人忽略你时,不要伤心,每个 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谁都不可能一直陪你。十四、你自以为的极限,只是别人的起点,在约定俗成的世界里,倔强地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大胆尝试做不一样的自己。十五、我们都得经历一段努力闭嘴不抱怨的时光,才能熠熠生辉,才能去更酷的地方, 成为更酷的人。十六、不要放弃自己的内心,因为你自己的人生道路,最终只能自己走下去,如果违背了自己的本心,那便无法快乐。十七、年轻,那么短暂,那么迷茫。如果你不能给自己一张耀眼的文凭,一段荡气回肠的爱情,那么,你还可以给自 己一个九成九会遭到嘲笑的梦想。因为,总有一天,它会让你闪闪发光。十八、做你自己,说出你的感受,因为那些对你重要的人不会介意,而那些介意的人对你并不重要。十九、除了靠自己,靠谁都是不靠谱。这世上没有谁会心甘情愿一直被你依靠。 靠自己,才能把事情做到最好;靠自己,才能学到真本事,真正解决问题;靠自己,人生才不会输。二十、做一个特别简单的人,不期待突如其来的好运,经营好自己,珍惜眼前的时光。往事不回头,未来不将就,你若盛开,蝴蝶自来。二十一、不要 为别人委屈自己,改变自己。你是唯一的你,珍贵的你,骄傲的你,美丽的你。一定要好好爱自己。二十二、这个世界上已经有很多人和事让你失望了,而最不应该的,就是自己还令自己失望!二十三、过去的事不要想,因为你无法改变过去;将来的
3)明确所用表现手法并结合文句内容作答
6、篇章结构类 1)宜从文章结构形式到内容主旨再 到思想感情,多角度思考
对文章结构具体思考角度 开头结尾的谋划 详略主次的安排 行文线索的贯穿 过渡照应的勾连 伏笔悬念的设置
2)内容上结合文章具体分析 例7:(2004年湖北卷高考题怀表,很老很老了·骆文)
本文以怀表为线索,可以分三个层次,请分 析这样安排的作用和好处。
细描 也是从绘画的术语中引进来
的概念。原指绘画中的工笔。细描 也叫工笔描写。细描的特点是,描 细腻、全面。
如巴金《日出》的一段:
“果然,过了一会儿,那里出现了 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红得很,却没有 亮光。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 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儿向上升。到了 最后,它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 海面,颜色真红得可爱。一刹那间,这 深红的圆东西发出夺目的亮光,射得人 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也突然有了光 彩。”
①照应题目②赞叹这些年轻妻子突遭厄运 时,意志像山峦一样坚忍,爱像山峦一样 博大。③歌颂她们甘愿为自由而受难的精 神,表达作者对它们的赞扬和仰慕之情。
2)明确段落的的作用,明确答题的方向 (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入手)
开头段:统摄全篇,领起下文,渲染气 氛,奠定基调
过渡段:承上启下(或启下) 结尾段:呼应前文,深化升华主旨,卒 章显志 3)结合段落位置及在文章中所起作用作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