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 游 认 识 实 习 指 导 手 册(中 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旅游认识实习指导手册
(建水)
云南旅游职业学院旅游系
旅游公共基础课教研室
目录
一、实习目的和要求 (3)
(一)目的 (3)
(二)要求 (3)
二、实习时间和地点 (3)
(一)时间 (3)
(二)地点 (3)
三、实习内容 (4)
(一)收集资料 (4)
(二)实地考察工作要点 (4)
四、实习组织与管理 (5)
(一)、人员安排 (5)
(二)、组织制度 (5)
(三)、组织纪律 (6)
五、实习成绩评定 (6)
六、相关资料 (6)
(一)建水县基本概况 (7)
(二)燕子洞 (9)
(三)文庙 (10)
(四)朱家花园 (13)
(五)朝阳楼 (16)
附录: (17)
(一)文庙导游词 (17)
(二)燕子洞导游词 (19)
(三)朱家花园导游词 (21)
旅游认识实习是《旅游概论》课程安排的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
实习时间为一周,其中前期准备1天,现场考察3天,编写实习报告3天。
一、实习目的和要求
(一)目的
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对著名旅游线路的实地考察,加深学生对旅游、旅游业、旅游资源、旅游产品以及旅游市场等概念的基本认识;让学生亲身体会旅游行业吃、住、行、游、购、娱等六个方面的具体内容,理解交通、饭店、景点、旅行社及旅游产品加工、销售等行业的经营特点;并结合学生各自所学的专业,有所侧重地熟悉相关的业务知识和技能,如导游专业的带团技巧、讲解技能及旅行社经营管理专业的服务技能等等,最终培养学生热爱旅游业、全心全意为旅游者服务的良好职业道德和服务意识。
(二)要求
1、实习前的要求
(1)明确实习目的,端正实习态度。
(2)阅读相关资料,了解实习地区的自然、人文环境,旅游资源特征,旅游业发展状况等方面的内容。
2、实习中的要求
(1)绝对遵守实习纪律,确保顺利完成实习任务。
(2)善于观察和思考、不耻下问、勤于记录,充分利用实习机会以获得多方面收获。
(3)遇事多与老师、同学交流,发挥集体智慧,克服困难,确保实习顺利进行。
3、实习后的要求
认真整理所收集到的资料,按要求完成实习总结,要求不少于2000字,内容包括:(1)实习报告:包括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概况、旅游资源概述(自然资源、人文资源、旅游商品)、旅游业发展现状(优势和制约因素分析);(2)思想方面的收获;(3)对改进实习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二、实习时间和地点
(一)时间
按教学计划,实习安排在第17周,具体时间为2012年12月17日至23日。
(二)地点
云南省建水燕子洞、文庙、朱家花园、朝阳楼等。
三、实习内容
通过对实习地区的认识实习,巩固和加深对所学旅游基本知识的掌握,启发学生对若干实际问题的思考,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地考察中,就紧紧围绕要求收集资料,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一)收集资料
1、由昆明至实习地(建水)的路途情况:包括交通道路状况,途经城镇的自然、社会、经济背景资料,沿线重要旅游景区景点的基本情况及各景点与实习目的地之间的联系。
2、建水县的历史沿革、自然地理、社会经济等背景资料。
3、建水燕子洞、文庙、朱家花园、朝阳楼风景名胜区的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和旅游商品资源的基本情况:包括数量、质量、开发程度和经营状况等。
4、较详细的收集燕子洞、文庙、朱家花园、朝阳楼等景点的资料,初步掌握景点文字描述方法,熟悉燕子洞、文庙相关导游词。
5、建水县旅游业发展现状:包括交通业、饭店业、餐饮业、景点建设、旅游从业人员素质及旅游产品和市场状况方面资料。
6、各级政府有关建水县旅游业发展的方针政策、规划、地方性法规以及各类图册、宣传材料等。
(二)实地考察工作要点
指导教师应尽可能将理论教学内容与实地考察内容紧密结合,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讨问题,以下思考题供师生参考:
四、实习组织与管理
(一)、人员安排
1、指导教师:一个教学班除班主任外,配备一位指导教师。
2、实习队长:教学班的班长为实习队长。
3、实习生分组:每组6人,设组长1人。
(二)、组织制度
1、小组是实习工作和生活的基本单位,小组长必须掌握组内所有成员的动向。
2、坚持汇报制度:对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向指导教师汇报。
3、坚持时间制度:实习是有组织、有计划的学习活动,在学习、乘车等事项中各位同学一定要注意遵守时间。
在实习中宣布的集合时间将是最后时间,谁误时,造成的后果由自己承担。
(三)、组织纪律
为保证学生人身安全,保障实习教学的顺利进行,保持中专生的良好形象,实习期间,除按学校有关规定严格要求之外,必须做到如下要求:(学生干部要模范执行。
)四注意:
(1)注意防盗、防雨、防暑、防风寒、防意外。
(2)注意交通安全、财务保管、防止迷路等误时误事的情况。
(3)注意饮食卫生。
(4)注意休息,保证健康,以利实习顺利进行。
四要:
(1)要服从指导教师、学生干部的领导,具备高度的集体意识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2)要坚持外出请假制度,教师随时掌握各组长的去向,组长随时掌握各组员的动向。
(3)要注意保持和发扬中专生的优良传统,优良风格,注重自己的形象树立。
(4)要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三不准:
(1)不准单独外出。
(2)不准喝酒。
(3)不准参与赌博、迷信等不健康活动,不围观骚乱、闹事。
五、实习成绩评定
由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在实习工作中的综合表现(包括实习总结成绩、实习工作态度、组织纪律性、工作和研究能力等)按优、良、及格和不及格四级评分。
六、相关资料
图1:认识实习途经与实习线路
A昆明 B建水燕子洞 C建水文庙、朱家花园、朝阳楼
(一)建水县基本概况
建水县位于云南省南部,红河中游北岸,县境东接弥勒县、开远市和个旧市,南隔红河与元阳县相望,西邻石屏县,北与通海县、华宁县相连。
总面积3789平方千米(《简册》数据是3940平方千米)。
总人口50万人(2004年)。
居住着汉、彝、回、哈尼、傣、苗等民族。
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33%左右。
属亚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19.8℃。
1、历史沿革
唐元和年间设县至今。
明清时期建水为临安府所在地,府的行政长官称知府。
民国元年(1912)10月,改知府为府长,临安府所在地的建水县被裁撤,由临安府府长兼理建水县行政事务。
第二年国民政府统一撤销府的建制,“复设县治于建水,改名为临安县”。
又一年,仍恢复建水县旧名。
建水古城位于昆明之南220公里,东邻弥勒县、开远市和个旧市,南隔红河与元阳县相望,西靠石屏县,北同通海县、华宁县毗连。
建水交通方便,蒙(自)--宝(秀)铁路接滇越铁路,连接省会昆明及河口,通往越南的首都河内。
古称步头,亦名巴甸。
唐南诏时筑惠历城,汉语译为“建水”,隶属于通海都督府。
宋大理国时期属秀山郡阿白部。
元时设建水州,明代称临安府。
清乾隆年间改建水州为建水县。
2、历史文化
建水城最早为南诏时修筑的土城,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扩建为砖城。
城周六里三、城墙高二丈五尺,四门有城楼,楼为三层,各高四丈,雄伟壮观。
清顺治初年,李定国攻占临安城时,南北西三座城楼战火,康熙四年又复修,后再度毁损。
唯有东门朝阳楼,虽历经多次战乱和地震,至今近六百年,仍旧巍然屹立,但已破损不堪。
解放后政府又拨款修葺,才焕然一新。
建水孔庙,建筑宏大,其规模仅次于山东曲阜孔庙,其他还有燕子洞、双龙桥、指林寺、纳楼长官司署、朱家花园、小桂湖等重要名胜古迹,素有"文献名邦"之称,为国家级的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名胜区。
建水县在元代就始建庙学。
明洪武年间建临安府学,万历年间又建建水洲儒学。
清代先后建立了崇正、焕文、崇文曲江四个书院。
境内人才辈出,明代有文进士30人,武进士23人,文举人288人,武举人29人。
清代有文进士33人,武进士15人,文举人412人,武举人355人。
当时,有“临半榜”之称,即云南科举考试中榜者中,临安府就占了半数左右,堪称云南之冠,在全国亦不多见,加上建水文庙规模宏大,建筑精致,故有“文献名邦”,“滇南邹鲁”之美誉。
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在建水城内外留下了许多充满浓厚文化积淀的建筑物,古代寺庙、祠庵和楼台亭阁达50余处。
有建于元代的文庙,清代的双龙桥,还有燃灯寺、东林寺、玉皇阁等文物古迹。
这些历尽沧桑,古迹斑驳的瑰宝,闪烁着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灿烂光辉。
建水是一个民族聚居县,境内主要居住有汉、彝、回、哈尼、傣、苗等民族。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各民族人民在共同发展建水的同时也逐步形成了多姿多彩、独具特色的风情习俗。
不同民族的住房、服饰、待客、婚嫁,别具一格;插秧号、烟盒舞、串寨等传统习俗,苦扎扎、扎特勒、阿玛拖、火把节、采花山等传统节日各具风采,令人心驰神往。
1994年、建水经国务院批准定为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3、地方特产
建水紫陶:即建水独特的红泥工艺美术陶。
陶体红底嵌白,或白底嵌黄嵌蓝嵌红,雕填书画刊刻古诗名句、残贴断简,花卉翎毛等,集金石、书法、美术于其上,既有实用价值,又有审美性趣,因而冠以工艺美术陶之名,被称为“陶中一秀”,与江苏宜兴陶、广东石湾陶、四川荣昌陶,共享“4大名陶”的荣誉。
燕窝及燕窝制品:建水是国内极少数出产燕窝的县之一。
建水燕窝与泰国、马来西亚等的燕窝同属珍贵特产,产于风景胜地燕子洞,为传统的滋补养颜食品。
建水糕点厂生产燕窝酥,酥脆分层,香甜可口,风味独特,是建水名特产品。
草芽:是建水特有水生蔬菜,属多年宿根水生植物。
建水草芽品质佳纯细嫩,是水中珍蔬,蔬中佳品,是游客到建水旅游必尝之珍品。
(二)燕子洞
建水燕子洞位于建水城东28公里。
群山峡谷中的燕子洞风景区分为洞外自然林地、旱洞。
1986年9月动工开发,自1987年春节对外开放以来,至今已接待中外游客近350万人次。
燕子洞以古洞奇观、春燕云集、钟乳悬匾、采燕窝绝技等独特景观著称于世。
洞外古树名木于绝壁陡崖之间,3万多平方米的自然林地,枝繁叶茂,有数十种鸟栖息。
洞内外岩壁上巢居着数十万只白腰雨燕,燕子洞因此得名。
每年春夏期间,群燕飞来,如万箭齐发,数十万燕子出没其间,呢喃之声不绝于耳,燕声和着水声,在洞内共鸣,汇成一曲声震山谷的溶洞交响乐。
燕于洞成盛产燕窝,是滋补美容养颜之珍品。
每年立秋时节,当地农民徒手攀登上50多米高、450米长的洞顶,在钟乳丛中采集燕窝,惊险的场面令人惊心动魄。
“古洞抱奇观不仅春风燕子,何人开胜境遗此流水悬岩”,这是对燕子洞风光的高度概括。
溶洞一分为二,一干一湿,一上一下,上为干洞,下为水洞。
干洞形似一巨大天生桥,两面透光,洞厅宽敞可容数千人,傍山依势自成一组石殿、石台,筑有凌空栈道和空中游廊。
石殿中钟乳、石墁低垂,石帘相掩,数十块摩崖石刻及诗文碑刻遍布洞中,与水洞口的钟乳悬匾遥相呼应。
钟乳悬匾是燕子洞独有的奇观,在离河面50米高的洞顶悬垂的钟乳上,挂有历代的上千块匾额,都是当地农民徒手攀登悬岩绝壁挂上去的,令人惊叹不已。
泸江河奔腾入洞庭湖形成的地下水洞全长4千多米,洞口高50多米,宽30米,气势雄伟,十分壮观。
燕子洞的奇美绝伦还在水洞。
据有关专家考证,该洞形成大约已有三百万年以上的历史,由于千百万年急流的冲刷和溶蚀,洞中峭崖嵯峨,钟乳垂悬,千姿百态如鬼斧神工之作,探索其间,如游海底龙宫、艺术殿堂、神话世界,真可谓古、奇、幽、深。
在洞内3千米曲折蜿蜒、高低起伏的游览线上,分布着3组规模宏大的岩溶景观,每一景区各呈现出形形色色的钟乳群,整个水洞大小厅堂数十个,其中最大的达2万多平方米,景点数百个,游览面积达4万多平方米。
第一景区“龙泉探幽”,有拔地而起高达34米的“擎天玉柱”,有自江流中涌现的千层莲台,还有“龙女初嫁”、“双象啜饮”、“金毛吼狮”、“瑶台遗址”、“桃源胜境”等数十个景观。
第二景区“天街撷美”。
在该景区尽头的洞壁顶部,攀上一个大约6平方米,毫不惹眼的洞口,一个面积约3千平方米的更高层次的大厅呈现眼前,钟乳景观异常丰富,大面积卷
曲石洁白如玉、晶莹透明,绒毛状、针状、管状;悬垂的、横生的、竖长的,纤细精巧的、奇形怪状的、比比皆是,汇集了所有溶洞的精华,人们冠以“水晶宫”的美称。
与第一景区终端紧紧相连,是一条高于河床35米的绝壁长廊,全长250米,面积达2300平方米,长廊被石柱、石幔、石屏风分隔成若干厅堂,有“倩女迎宾”、“翠盖拥美”、“老宫瑰宝”、“象耳空垂”、“古堡黄昏”、“八仙赴宴”、“老僧望月”、“取经路上”等景点,并有300平方米的休息厅。
第三景区“梦幻世界”距二景区终端120米,是与水洞相连接的一个独立旱洞,洞高40米,呈椭圆形,景区面积达2万平方米。
该景区景观集中,为燕子洞景观的精华所在,占已发现景观的三分之二。
其中较为突出的有“天鹅戏蟾”、“双螺对语”、“犀牛望月”、“鲲鹏展翅”、“南国椰林”、“璇宫别景”、“龟蛇争雄”、“欧洲大舞台”等奇观异景。
洞内悬垂的钟乳千姿百态,美不胜收,令人目不暇接。
水洞游路全长750米,从洞口乘龙舟顺流面下,可饱览沿河的奇观美景,置身于燕子洞宏大壮观的洞腔之中,并直驱第三景区“梦幻世界”大厅。
该厅面积为13000平方米,大厅右侧置有彩色灯光喷泉和瀑布,游客在此犹如身临五彩缤纷的仙境,可翩翩起舞于300万年前的舞厅中,并可品尝到建水的风味小吃,购买各种纪念品。
在燕子洞第三景区的开发中,开发者于景区后部发现磨制石器二件,砍砸器一件,并伴有水鹿、猪、狗、松鼠等动物的牙齿、骨骸以及炭屑。
经云南省博物馆古人类研究室主任张兴永鉴定,为距今三四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今后将作为一个新的景区———文化旅游区加以开发。
云南省省长和志强1987年12月30日亲临燕子洞视察,当场挥毫题词“洞幽燕奇,南天一绝”。
1989年1月10日至12日,中保洞穴考察队联合考察了燕子洞,保加利亚洞穴联合会主席、著名洞穴专家P.贝龙博士给予极高评价:“燕子洞是亚洲最壮观、最大的溶洞群之一。
由于它有燕子、巨大的面积和河流,在世界级的溶洞群中也是突出的”。
建水燕子洞景区是建水风景名胜区中最早开发的旅游区。
建水县委、县政府从1990年开始,已把每年8月8日定为“燕窝节”。
旅游搭台,经济唱戏,届时各方宾客可一睹采燕窝惊险场面,观看民族风情展演,游览建水名胜,洽淡、购买建水名优土特产品,对促进建水经济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三)建水文庙
建水文庙始建于元朝至元二十二年(公元1285年),经历代50多次扩建增修,占地面积已达114亩(76 000平方米),其现存规模、建筑水平和保存完好程度,都仅
次于山东孔子家乡的曲阜孔庙和北京孔庙,全国大型文庙中名列前茅。
建水文庙历经700余年能得以比较完好地保存下来,为人们研究我国古代尊孔崇儒的历史,研究传统的建筑艺术创造了极其宝贵的条件。
现已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水文庙完全依曲阜孔庙的风格规制建造,采用南北中轴线对称的宫殿式,东西两侧对称布置多个单体建筑。
原主要建筑有包括一池、二殿、二庑、二堂、三阁、四门、五亭、五祠、八坊等共37个,现除杏坛、射圃、尊经阁、文星阁、敬一亭和斋亭被毁外,其余31个建筑都得到较为完好的保存。
整个建筑宏伟壮丽,结构严谨,给人以庄严肃穆之感,为建水这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增添了极其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
建水文庙建筑群坐北朝南北分布,纵深达625米,共分七进空间。
1、太和元气坊
第一进空间从万仞宫墙(红照壁)至“太和元气”坊。
“太和元气”坊(高9米)是文庙的单体大门,属四柱三楼三门道木牌坊。
门头上的“太和元气”四个贴金大字,是赞美孔子思想如同天地生育万物。
次间木栅栏门的门头板上,刻有清雍正年间重修此坊时临安府主要军政官员的名字,左为文职官员,右为武职官员。
石砌须弥座夹杆石上雕刻有龙、狮象,这是建水文庙不同于其它文庙的石作。
2、学海
“太和元气”坊后是泮池。
俗称“学海”,自明弘治年间拓为椭冠。
泮池北端筑有一小岛,上建“思乐亭”,岛堤间由一座三孔石桥相连。
“思乐亭”亦名“钓鳌亭”,有勉励生员奋发努力,日后功成名就,犹如钓得深海中大鳌之意。
人们来到这一引导性空间,第一眼就可以看见“学海文澜”和均衡对称的牌坊群落,给人们一种襟怀开阔、如入圣殿的感觉。
3、第二进空间
为“太和元气”坊至月台边。
进入“太和元气”坊,迎面便是一尊3米多高的孔子铜像,令人肃然起敬。
像后碧波荡漾的泮池,象征孔子的思想犹如汪洋般宽广、浩瀚和深远。
4、第三庭院空间
从下马碑开始,进入“礼门”、“义路”坊、“洙泗渊源”坊前半圆形月台广场,为第三庭院空间。
二、三进空间为建水文庙最大的游憩活动园林庭院环境空间,在这里可将远山近水,如画风光,尽收眼底,让人不由赞叹我国传统园林的奇巧与壮美。
5、第四进庭院
第四进庭院空间为“洙洒渊源”坊至棂星门及横向对称的“德配天地”、“道冠古今”、“贤关近仰”、“圣域由兹”四座牌坊及碑廊,是文庙园林气氛甚浓的历史文化碑刻展示区。
棂星门东西两侧为碑林,其间立有石碑数十块,记载了明清重修文庙的情况,是研究中原文化及儒家思想在边疆传播的重要历史资料。
6、第五进庭院
从棂星门至大成门为第五进庭院。
棂星门的四棵中金柱穿屋顶而出,高出屋脊两米余,柱顶上罩明代盘龙青花瓷罩,下段裸柱上有木制饰物,这是全国文庙中罕见的建筑形式。
五进庭院正中是专为纪念孔子办学设教建造的杏坛,内用斗八藻井,瓦用黄色琉璃瓦,彩绘金龙和玺,规格很高。
坛内竖明代“孔圣弦诵图”石碑。
杏坛左前有奎星阁;左后有名宦祠、金声门,右后有乡贤祠、玉振门。
奎星阁、文昌阁供奉“奎星星君,文昌帝君”,取“奎主文章,魁星点斗,文运昌盛”之意。
乡贤名宦祠是为祭祀建水古代有名望的乡绅、贤人和纪念古代建水籍在外地做官的名人而建的祠堂,属于地方文庙的特有建筑。
7、第六进庭院
大成门以内至先师殿及两庑两耳围合的第六进庭院空间,是文庙的核心和重点。
此庭院由大成门、先师殿、东西两庑、东西碑亭、东西两耳组建成气势恢宏、格调高雅、金碧辉煌的方形建筑群体,营造出文庙特有的建筑意境。
院内还有相传植于元代的古松、古柏,植于明代的山茶和植于清代的金银桂。
院内的一对伏坐石雕白象,上驮一米多高的青铜花瓶,其造型体现了中原文化、边陲文化和东西亚文化的交相辉映,取意为“象呈升平”。
大成殿即先师殿,因清代著名书法家王文治任临安知府时,曾题书“先师庙”三个榜书大字而得名。
大成殿位于文庙建筑纵向中轴线后部的最高台了上,以突出其在整个建筑中的核心地位。
它是文庙的中心,是祭祀孔子的正殿。
全殿用材坚固粗大,共采用28棵柱作承重构架柱,其中20棵是用整块青石斧剁凿磨而成,形成古建筑中十分特殊的石木构架承重结构。
前檐左右两棵辅柱(角柱),上半部镂雕成龙腾祥云的“石龙抱柱”,下半部采用浮雕与透雕相结合的艺术手法,雕工精巧,十分珍奇。
殿前拜台三面有石栏板望柱围护,拜台中放置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铜鼎香炉,高2。
85米,上部为宫殿亭楼牌坊建筑式造型,四棵铜柱游龙盘绕,四足为四只象头,卷曲的象鼻支撑在莲花座上,充分表现了儒家文化治理天下,力求达到四平八稳的政治效果。
8、大殿布局
大殿正面五个开间共有22扇雕花隔扇门,其中明间六扇各雕云龙一条,组成“六龙捧圣”,排列于殿内孔子圣像前,象征由孔子创建的儒学在古代意识形态领域内至高无上的地位;次间、梢间每扇为一中国民间传统吉祥图案,如“双狮分水”、“喜鹊闹梅”、“三羊
开泰”、“旭日东升”、“竹报平安”、“禄禄有福”、“一路连科”等,共雕有一百多个大小动物及翎毛花卉,形态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个个镂空为立体状,体现了古代木雕艺人的高超技艺,堪称木雕艺术的珍品。
大殿梁架、斗拱上的彩画绘制精美,保存完好,也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大殿中共悬挂了清代帝王赞孔尊孔的“御题”贴金匾额八块,它们分别是康熙的“万世师表”、雍正的“生民未有”、乾隆的“与天地参”、嘉庆的“圣集大成”、道光的“圣协时中”、咸丰的“德齐帱载”、同治的“圣神天纵”以及光绪的“斯文在兹”,充分显示了清朝帝王对孔子及其儒家学说的推崇备至。
大殿东西两侧各有东西碑亭一座。
东碑亭中立有清朝雍正皇帝的《平定青海告成太学碑记》。
西碑亭中立有乾隆皇帝御制《平定回部告成太学碑记》,这是用两块巨石和满汉两种文字书写雕刻而成的满汉碑,两块碑上镶一块完整的碑首,将其联为一体。
该碑原立于北京文庙内,临安知府双鼎摹刻于建水文庙,实属全国罕见的满汉文碑。
大殿后墙外墙脚处,还立有十多块石碑,其中元代至元年武宗皇帝追封孔子为“大圣至圣文宣王”的圣旨碑,为滇南现存最古老的碑刻
9、第七进院落。
大成殿至崇圣祠为第七进院落,崇圣祠是祭祀孔子前五代列祖列宗的场所,其为五开间三进深单檐歇山顶抬染式建筑,通面阔24米,进深16.5米,高9米,占地396平方米,前檐梁架、斗拱上施彩画,图案精美、色彩古朴,殿前有石拦板望柱(拦板24块,望柱26棵),石拦板上刻有西湖24景名胜图。
在大成殿庭院东西两侧,还有体现“庙学合一”的东西明伦堂。
崇圣殿东侧有二贤祠和仓圣祠。
二贤祠是乡人纪念明洪武年间被贬谪至文庙讲学十余年的两位文人学士而建的祠堂。
仓圣祠是祭祀我国古代发明者仓颉的场所。
祠后还有象征“孔林”的古柏树林,使文庙更添庄严古雅之色。
(四)建水朱家花园
建水朱家花园是一组规模宏大的清代民居建筑,有“滇南大观园”之誉,是清末富绅朱渭卿兄弟建造的家宅和宗祠,在丰富的形式中包容了深刻的文化内涵,是内地文化与边疆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具有较高的建筑艺术价值。
在云南旅游景点中独树一帜。
占地2万多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主体建筑呈“纵四横三”布局,为建水典型的“三间六耳三间厅,一大天井附四小天井”式传统民居的变通组合体建。
房舍格局井然有序,院落层出迭进,大小天井42个,房屋214间。
整组建筑陡脊飞檐、雕梁画栋、精美高雅。
庭院厅堂布置合理,空间景观层次丰富且变化无穷,形成“迷宫式”建筑群。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现已成为集住宿、观光、旅游、娱乐为一体的,具有一定规模档次的旅游精品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