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七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七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含解
析)
2022-2023学年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七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
一、读书(12分)
1.(2分)读书可以观照世界,沟通古今。
请欣赏下面的书法作品,按照字体一致、整体和谐美观的原则()
A.B.C.D.
2.(10分)读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经典古诗文展现了古人对天地的思索,对自我的发现。
读语段
(1)领略自然风光:赵师秀的《约客》“黄梅时节家家雨,"描绘了江南梅雨季节的夏夜之景;韩愈的《晚春》“,百般红紫斗芳菲”用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晚春的繁丽景色;王维的《竹里馆》“,弹琴复长啸"描写了竹林中清幽的环境和诗人高雅的生活情趣。
(2)感悟哲思理趣:《登飞来峰》中王安石以“不畏浮云遮望眼,”阐释出高度决定眼界的道理;《游山西村》中陆游以“,柳暗花明又一村"寓深刻的哲理于自然景物之中,说明困境中往往蕴含着希望;《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一山放出一山拦”从登山、下山中悟出人生就是不断地与“难"做斗争,没有“难”的生活是不存在的。
(3)感受真挚情怀: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是君子身处污浊环境,超然脱俗,保持高风亮节的真实写照,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表现崇高的献身精神的句子是:“,”。
二、读思(38分)
3.(2分)小文同学分享了自己的观看感言。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在美丽、安全、秩序井然的校园里,有这样一群人,虽然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几乎感受不到他们的存在帮助的时候,他们又总是会第一时间站出来。
他们,是随时出现在校园各个角落的水电工,是手握百
把备用钥匙的保安,是一趟趟将师生安全送达的校车司机,是关爱学生的“楼妈妈"……有平凡的岗位,但没有平凡的劳动者。
让我们向身边默默奉献、默默耕耘的劳动者致敬!
A.文中画横线的三个短语都是偏正短语
B.文中加点的词语“美丽”“帮助"“平凡”都是形容词
C.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是排比句
D.朗读上面语段的结尾句时应该语调舒缓,语气轻柔
4.(2分)小文同学为大家搜集了在各行各业依然坚守的老兵故事,同学们看后都深有感触。
请你参考下面的示例,发表评论。
永远的领路人
——志愿军老战士人物谱
徐章正,1951年随志愿军奔赴朝鲜前线,在“三八线"北侧修筑防卫工事,团嘉奖四次。
1956年从部队退伍后,就回到了家乡务农,带领子女们靠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的生活。
陈喜初,1927年12月出生,1953年2月入朝作战,把多国联军赶到“三八线”以外的釜山。
1955年从朝鲜回国后,陈喜初在城里工作没几年,主动申请返乡。
在大队林场工作期间,多年被评为劳动模范,成为村民的致富带头人。
示例:以身许国,你们是民族的英雄;无私奉献
评论:___
5.(3分)小文同学在阅读名著时摘抄了下面的选段,并记录了他的思考。
请你根据选段及原著内容说出“他"是谁,并阐释这句批注的内涵。
他的衣服早已湿透,全身没有一点干松的地方;隔着草帽,湿裤子裹住他的腿,上面的雨直砸着他的头和背,不能睁眼,不能呼吸,不知道哪是路,不晓得前后左右都有什么,只茫茫地觉得心有点热气,耳边有一片雨声。
他要把车放下,水裹住他的腿。
他就那么半死半活地,低着头一步一步地往前拽。
坐车的仿佛死在了车上
批注:能否过上理想的生活,离不开个人的劳动,但有时候仅凭个人劳动是不够的。
6.(13分)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兄弟四人同乘一艘小船,决心飘洋过海,去寻找理想的圣地。
途中,电闪雷鸣,暴雨如箭……
老大吓得灵魂出窍,颤抖着说:“快点掉头,退回去吧!”
老二吓得面如土色,结结巴巴地嚷着:“快!快改变方向,另选目标!"
老三蜷缩着身子,躲在船舱里,死也不肯出来。
只有老四,___
这时,一个巨浪卷来,把小船劈成了碎片
等到太阳重新照耀海面的时候,人们看到了一幅奇异的景象:老大变成了一尾虾,喜欢向后退着游走;
老二变成了一只蟹,总是横着爬行;
老三变成了一只鳖,时时躲在甲壳里面;
只有老四,变成了一条大鱼,始终迎着风浪,义无反顾地勇往直前!
(1)暴风雨来临,兄弟四人的表现各不相同。
请结合语境,发挥联想和想象
(2)故事蕴含的哲理发人深思。
请你以“人生需要直面困难的勇气”为开头,写一段议论性文字。
(不少于100字)
7.(12分)诗里乾坤大,文中情意长。
请阅读下面的诗文,完成问题。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陋室铭
刘禹锡〔唐代〕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1)请给下列句中的加点字标注读音。
①决眦入归鸟
②惟吾德馨___
(2)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①会当凌绝顶
②谈笑有鸿儒
③无案牍之劳形
(3)完成下列句子的翻译。
①决眦入归鸟。
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4)请结合选文,将下面的内容补充完整。
《望岳》中诗人从不同角度描绘了泰山的的崇高雄奇,以山之雄伟衬托志之远大,表达了一种高瞻远瞩的气魄和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请从“钟"字入手,阴阳割昏晓”这句诗作简要赏析:___ 。
《陋室铭》中作者通过描写陋室环境,极力形容,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的情怀。
8.(6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①,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②,白喙,赤足,名曰“精卫"③。
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④于东海。
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选自《山海经北山经》)
【注】①发鸠之山:古代传说中的山名。
②文首:头上有花纹。
文,同“纹”,花纹。
③其鸣自詨(xiào),堵塞。
(1)根据语境,文中“赤足"和“少女”两个词解释正确的选项是___________
赤足:①红色的脚;②光脚。
少女:①少年女子;②幼小的女儿。
A.①①
B.②②
C.①②
D.②①
(2)《山海经》是一本包含了丰富神话传说的奇书。
上文写了女娃的故事,由这个故事而产生的成语是原指有深仇大恨,立志必报,现在用来比喻。
三、读写(70分)
9.(6分)学校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提供了两种志愿者徽章供同学们选择佩戴。
请你选择一种并说明理由。
写作提示:①说明徽章的构图要素及寓意;②不少于80字。
10.(15分)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问题。
___________
崔立
我去沙雅是找一个名叫乌依古尔的年轻人。
我千里迢迢,从遥远的上海赶去。
我要找寻乌依古尔坚持回到家乡的答案。
乌依古尔是我的学生,是教书到现在最让我引以为傲的学生。
大学毕业后,乌依古尔完全可以留下来,跟我一起做科研。
先做讲师,他甚至可以去到更大的舞台,取得更高的成就。
乌依古尔却说:“老师,要回到我的沙雅,回到我的塔里木河……”
毕业后,乌依古尔果真毅然决然地离开上海,回到了沙雅。
很长一段时间,我没有和乌依古尔联系。
我想不明白,乌依古尔,为什么就不知道好好钻研下去,努力做科研呢。
这实在太让我失望了。
乌依古尔给我寄了信,信在桌上摆了好久我才拆开。
乌依古尔在信上说,他现在的研究遇到了难以解决的问题,他需要我给予帮助。
我给乌依古尔打了电话。
乌依古尔听到我的声音,非常激动,再三说:“老师,谢谢您愿意帮助我,谢谢您……"
我说,客套话不用说了,说说你的问题吧。
乌依古尔一股脑儿地说了他的问题。
能回答的;不能回答的,我一一记录下来从那一刻起,我和乌依古尔开始时不时地联系。
乌依古尔说:“老师,我要改变沙漠的面貌。
”我并没有听懂乌依古尔的意思,您将来会知道的。
"
我还和乌依古尔用电脑视频。
视频中的乌依古尔,黑黑的,瘦瘦的,直到眼前的这个人开始讲话,我才确定他是乌依古尔。
我说:“乌依古尔,也瘦了。
”乌依古尔说:“老师,但您看我整个人是不是特别
精神?"这倒是的,而不愿意留在上海呢?”过了好一会儿,乌依古尔说:“老师
一天,乌依古尔给我发来一张照片,照片整个色调是黄黄的,只是说:“老师,请您来沙雅看看。
"
我来到了沙雅。
我看到了乌依古尔,他比视频中更黑、更瘦,但神采奕奕的。
乌依古尔开了辆车,说要带我去一个地方。
车上,乌依古尔给我讲了一个故事,小小的他和伙伴们漫步在沙雅,漫步在塔里木,全部都是黄黄的色调。
从那时起,他就有了一个梦想,他希望这里能出现更多的颜色。
“到那天,我会在这里,我们到达一个地方。
那里绿树成荫,绿色遮盖了地上黄黄的沙土。
乌依古尔看着我说:“老师,您知道吗?这些黄黄的沙土,其实并不适合种植绿树,每年都有大量的土地无法种植,我们能生存的土地越来越少,我必须回来。
我感谢您帮助了我,帮助我攻克难关,留在了塔里木!”
我看着乌依古尔,还能说什么呢,眼前的这个年轻人
我仿佛听到,天空中,树荫下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22年4月)
你所在的班级正在开展“读美文润心灵"阅读分享会,语文老师向大家推荐阅读这篇文章。
(1)好的题目有画龙点睛之效。
分享会上,晓华为这篇文章拟写了两个题目——“乌依古尔的答案”和“歌声里的塔里木",你认为哪个更合适呢?说说理由。
(2)阅读分享会结束后,晓华想将这篇文章推荐给校报“人物风采”栏目,晓语想推荐给“梦想舞台"栏目,阐明你的看法。
写作提示:①结合文章内容;②不少于100字。
11.(14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什么是“挫商”】
“挫商"又称AQ,来自英文Adversity Quotient,一般被译为挫折商或逆境商,它是指人们面对逆境承受压力的能力,或承受失败和挫折的能力,也就是将不利局面转化为有利条件的能力。
在保罗斯托茨看来,一个人的挫商可以从四个方面来看:
第一,控制。
风浪来临,你能否有效控制住事情
第二,归因。
你能否直面挫折,找出失败原因
第三,延伸。
你能否有效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不让某件事情的恶果延伸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第四,耐力。
有的时候,风浪会持续一段时间
材料二:【初中生“挫商”情况调查】
为研究本地初中阶段学生抗挫折的能力,某心理咨询机构编制了《中学生受挫能力自测试题》,随机抽取本地四所初中学校893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分值越高表明抗挫折能力越强。
表1 某地初中生挫商水平得分
挫商情况人数(人)百分比(%)
0﹣12分(弱)99 11.09
13﹣20分(中)445 49.83
21﹣30分(强)349 39.08
材料三:【话说“挫商"】
50年前,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艾利斯定义过一种症状——“低挫折忍耐度(Low frustration tolerance)”。
如果借用智商、情商的概念,许多当代人已被“宠坏",无法忍受事情有丁点不顺。
稍不称心如意,而且绝对不可接受。
他们为这种思维定式付出的代价有二:一是焦虑、抑郁、愤怒等负面情绪;二是糟糕的行为决策这种思维定式即遭遇挫折的定见。
肉身受伤、皮开肉绽,痊愈后往往长出丑陋的瘢痕组织,最好的情形不过是“恢复原样”。
我们习惯了这样的模式,二是幸运至极的“没有太大影响"。
这种悲观认知,很容易让人在遭遇挫折时被怨恨或恐惧压倒。
但遭遇挫折时还会有第三种结果——逆境成长(adversarial growth)。
心理学家理查德特德斯奇提出,虽然不易,确实变得更“好”。
他们精神上更成熟,心态更开放,对自身能力更具自信,也更加支持周围的人
材料四:【修炼“挫商"】
我们怎样修炼挫商呢?首先,面对挫折,改变消极心态。
每个人
都会遇到挫折,有的人在挫折面前一蹶不振;而有的人把它当作一种胜利的前奏,最终取得胜利。
其次,掌握正确的方法。
一是激励法——遇到挫折时,尽量少考虑眼前得失,二是知足法——在挫折面前,降低要求,对一时间难以做到的事情不奢望、不强求。
三是补偿法——在某方面目标受挫时,不是灰心气馁,发愤图强,以另一个可能成功的目标来代替。
班级召开“认识AQ 逆风飞扬”主题班会,你收集并整理了以上材料。
(1)请阅读材料二中的表1,并简要概括你从中得出的结论。
(2)班会上小飒向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故事:
有一次,我数学考试不及格,被爸爸狠狠批评了一顿,和同学见面也不打招呼;回到家妈妈给我送果汁;家里的小狗跑来和我亲近,却被我一脚踢开,就因为爸爸的一顿批评,招来这么多事。
请对照材料一中挫商的四个方面来分析一系列事情发生在小飒身上的原因。
(3)班会讨论中,同学们畅所欲言:有的同学认为对于初中生来说智商排第一,挫商低一点也无所谓,却苦于没有办法。
针对以上两种现象,你准备即席讲话
写作提示:①从材料中筛选有用信息;②思路清晰;③语言得体12.(35分)人间百态,皆是美好;飞雪中;晨光中,同学们扬起求知的脸庞,白衣天使们逆行出征的身影……生活中许许多多的人、事、景、物都在展现着自己的姿态,成为美好的存在。
这些美好的存在让我们悄然改变:或者读出了深情,或者懂得了诗意……
请从以下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题目一:最美的姿态。
题目二:因你,我变得_________________。
写作提示: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书写规范;③如果选择题目二,请务必先补全题目。
2022-2023学年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七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读书(12分)
1.(2分)读书可以观照世界,沟通古今。
请欣赏下面的书法作品,按照字体一致、整体和谐美观的原则()
A.B.C.D.
【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字体欣赏。
根据字体分类知识,结合作品内容来分析即可。
【解答】这幅书法作品笔势连绵,行云流水,备选项依次是篆书、行书和楷书。
故选:C。
【点评】在日常学习中,要注意积累各种字体的特点,并能结合具体作品进行分析。
2.(10分)读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经典古诗文展现了古人对天地的思索,对自我的发现。
读语段
(1)领略自然风光:赵师秀的《约客》“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描绘了江南梅雨季节的夏夜之景;韩愈的《晚春》“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用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晚春的繁丽景色;王维的《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描写了竹林中清幽的环境和诗人高雅的生活情趣。
(2)感悟哲思理趣:《登飞来峰》中王安石以“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阐释出高度决定眼界的道理;《游山西村》中陆游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寓深刻的哲理于自然景物之中,说明困境中往往蕴含着希望;《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从登山、下山中悟出人生就是不断地与“难"做斗争,没有“难”的生活是不存在的。
(3)感受真挚情怀:周敦颐在《爱莲说》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君子身处污浊环境,超然脱俗,保持高风亮节的真实写照,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表现崇高的献身精神的句子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答案】见解答。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成语的正确使用能力。
解答此题,平时要
有大量的成语积累,还要结合句意表述,从词性、词义轻重、感彩、习惯用法等多方面考虑,确定正确选项。
成语运用的常见错误有以下几种: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语境不符等。
【解答】答案:
(1)青草池塘处处蛙草树知春不久归
(2)自缘身在最高层山重水复疑无路
(3)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化作春泥更护花(重点字:濯)
【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
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二、读思(38分)
3.(2分)小文同学分享了自己的观看感言。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在美丽、安全、秩序井然的校园里,有这样一群人,虽然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几乎感受不到他们的存在帮助的时候,他们又总是会第一时间站出来。
他们,是随时出现在校园各个角落的水电工,是手握百把备用钥匙的保安,是一趟趟将师生安全送达的校车司机,是关爱学生的“楼妈妈"……有平凡的岗位,但没有平凡的劳动者。
让我们向身边默默奉献、默默耕耘的劳动者致敬!
A.文中画横线的三个短语都是偏正短语
B.文中加点的词语“美丽”“帮助"“平凡”都是形容词
C.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是排比句
D.朗读上面语段的结尾句时应该语调舒缓,语气轻柔
【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短语和词性。
根据语境,结合短语分类知识和词性特点来分析即可。
【解答】A.有误,“关爱学生"是动宾短语。
B.有误,“帮助”是名词。
C.正确。
D.有误,这是一个感叹句,语气热烈。
故选:C。
【点评】解答这道题,要有比较扎实的语文基本功。
这要求我们要养成多读书、多积累的好习惯,这样才能厚积薄发,提高解题的准确率。
4.(2分)小文同学为大家搜集了在各行各业依然坚守的老兵故事,同学们看后都深有感触。
请你参考下面的示例,发表评论。
永远的领路人
——志愿军老战士人物谱
徐章正,1951年随志愿军奔赴朝鲜前线,在“三八线"北侧修筑防卫工事,团嘉奖四次。
1956年从部队退伍后,就回到了家乡务农,带领子女们靠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的生活。
陈喜初,1927年12月出生,1953年2月入朝作战,把多国联军赶到“三八线”以外的釜山。
1955年从朝鲜回国后,陈喜初在城里工作没几年,主动申请返乡。
在大队林场工作期间,多年被评为劳动模范,成为村民的致富带头人。
示例:以身许国,你们是民族的英雄;无私奉献
评论:抗美援朝,你们是奋战一线的英模;平凡奉献,你们是扎根基层的榜样!
【答案】见解答。
【分析】本题考查仿写句子。
示例由两个分句构成,两个分句句式一致,皆为“四字短语,你们是……"的形式。
仿写的句子要和例句保持一致,契合材料内容。
【解答】答案:
示例:抗美援朝,你们是奋战一线的英模,你们是扎根基层的榜样!
【点评】解答仿写类题目,要注意分析例句的结构特点,抓住语境中陈述对象的特点和作者的情感倾向,组织答案即可。
5.(3分)小文同学在阅读名著时摘抄了下面的选段,并记录了
他的思考。
请你根据选段及原著内容说出“他”是谁,并阐释这句批注的内涵。
他的衣服早已湿透,全身没有一点干松的地方;隔着草帽,湿裤子裹住他的腿,上面的雨直砸着他的头和背,不能睁眼,不能呼吸,不知道哪是路,不晓得前后左右都有什么,只茫茫地觉得心有点热气,耳边有一片雨声。
他要把车放下,水裹住他的腿。
他就那么半死半活地,低着头一步一步地往前拽。
坐车的仿佛死在了车上
批注:能否过上理想的生活,离不开个人的劳动,但有时候仅凭个人劳动是不够的。
【答案】文段中的“他"是祥子;批注指出了造成祥子悲惨命运的,有其个人的原因,亦有社会的原因。
【分析】本题考查名著人物的识记与主旨的理解。
平时课外阅读要扎实,要善于做笔记,对名著中的人物、情节、细节、主旨等进行分类归纳,强加记忆。
【解答】阅读语段,根据其中的事件——拉车。
语段后给出的批注,亦是小说创作的主旨。
答案:
文段中的“他”是祥子;批注指出了造成祥子悲惨命运的,亦有社会的原因。
【点评】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又要知道一些细节,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
这样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6.(13分)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兄弟四人同乘一艘小船,决心飘洋过海,去寻找理想的圣地。
途中,电闪雷鸣,暴雨如箭……
老大吓得灵魂出窍,颤抖着说:“快点掉头,退回去吧!"
老二吓得面如土色,结结巴巴地嚷着:“快!快改变方向,另选目标!”
老三蜷缩着身子,躲在船舱里,死也不肯出来。
只有老四,依然紧握船舵,决心乘风破浪、坚定不移地向前。
这时,一个巨浪卷来,把小船劈成了碎片
等到太阳重新照耀海面的时候,人们看到了一幅奇异的景象:
老大变成了一尾虾,喜欢向后退着游走;
老二变成了一只蟹,总是横着爬行;
老三变成了一只鳖,时时躲在甲壳里面;
只有老四,变成了一条大鱼,始终迎着风浪,义无反顾地勇往直前!
(1)暴风雨来临,兄弟四人的表现各不相同。
请结合语境,发挥联想和想象
(2)故事蕴含的哲理发人深思。
请你以“人生需要直面困难的勇气"为开头,写一段议论性文字。
(不少于100字)
【答案】见解答。
【分析】(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补写句子。
暴风雨来临,兄弟四人的表现各不相同,这与后面的结果一一对应。
第二段段老大因惧怕“吓得灵魂出窍““快点掉头,退回去吧”与后面“变成了一尾虾,喜欢向后退着游走相照应。
第三段段老二目标游移而说“快改变方向,另选目标"与后面“变成了一只蟹,总是横着爬行”相照应。
第四段段老三“蜷缩着身子,躲在船舱里,死也不肯出来"与后面“变成了一只鳖,时时躲在甲壳里面”相照应。
再结最后一段“只有老四,变成了一条大鱼,始终迎着风浪,面向阳光,义无反顾地勇往直前"可知,老四的做法与前三人不同,是采用勇敢面对,不惧狂风暴雨的方式。
据此补写句子。
如:仍然一动不动,坚定地紧握船舵,决定不惧风雨、勇往直前。
(2)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写作。
作答时,围绕“直面困难,勇往直前”的观点,以“人生需要直面困难的勇气"为开头,写一段议论性文字。
注意字数不少于100。
示例:人生需要直面困难的勇气。
“梦想注定是孤独的旅行;路上少不了质疑和嘲笑;但那又怎样,就算遍体鳞伤,也要活得漂亮!”这是聚美优品董事长陈欧说过的一句话,大家肯定有所耳闻。
他用自己经历告诉了我们,逐梦路上要有毅力与勇气去面对阻碍,在陡峭的道路上挥洒汗水。
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