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动态边际减排成本及其影响机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氧化碳动态边际减排成本及其影响机制
茹雪;雷鹏飞;刘培
【期刊名称】《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年(卷),期】2022(32)11
【摘要】二氧化碳边际减排成本可以反映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既是气候政策制定的科学基础,也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因素。
该研究基于三种方向性距离函数的行为模式构建三种二氧化碳边际减排成本的计算方法,测度中国30个省份(未涉及西藏和港澳台地区)1998—2019年间三种二氧化碳边际减排成本,并从全国、区域和省份三个层面进行分析。
在进一步分析中,从减排空间和技术进步两个视角构建二氧化碳边际减排成本影响机制的理论框架,同时进行实证检验。
测算结果表明:①经济主体从“传统-弱”模式时边际减排成本为负,从“传统-强”模式时边际减排成本趋近于零,从“弱-强”模式时边际减排成本均为正。
②三种测量方法下边际减排成本均呈现上升、下降、上升的“N”型;区域规律一致,均为中部较高,东、西部较低;不同区域和省份间同一种边际减排成本的差别较大。
影响机制的进一步分析显示:①减排空间和技术进步是影响二氧化碳边际减排成本的最为重要的两个因素,先后起主导作用。
②只有当减排空间足够大,经济行为主体处于粗放型发展阶段和节能减排政策处在初始时期这两个条件同时满足时,节能减排政策才能起到降低边际减排成本的效果。
③技术进步具有周期性。
现阶段中国绿色技术处于快速发展的初步成长期,对技术的投入处于沉没成本阶段。
虽然削减减排空间能够倒逼技术进步,但是技术进步并不能够起到显著降低减排成本的效果。
因此,在减排政策的制定中要注重阶段性和区域差异,持续推进和完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考虑
技术进步前期“沉默发酵”的特性,在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时要协调推进可持续发展。
【总页数】15页(P43-57)
【作者】茹雪;雷鹏飞;刘培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中原发展研究院;河南大学经济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治发展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经济学院;河南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061.3
【相关文献】
1.中国二氧化碳的边际减排成本与区域差异研究
2.中国省域二氧化碳边际减排成本估计:基于参数化的方法
3.边际减排成本与限排影子成本、能源价格关系
4.中国省域二氧化碳边际减排成本估计:基于参数化的方法
5.中国省域二氧化碳边际减排成本的空间演化轨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