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背景下党校图书馆管理创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书档案与影视文体
20
信息化背景下党校图书馆管理创新
段由仙
(中共玉溪市委党校)
摘要: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下,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都离不开信息化技术手段的支持。
信息化的发展是社会经济进步的必
然表现,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事业单位都需要做到与时俱进。
党校图书馆作为重要的文献信息中心,在图书资料管理上要紧跟时代的步伐进行积极地创新。
基于信息的大背景下,本文分析了当前党校图书馆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深入研究和探讨党校图书馆管理创新模式。
关键词: 信息化;党校图书馆;管理创新
引言
党校图书馆一直为各级党员干部和学术人员提供着重要的文献资料,在新的时代下所面临的管理危机越来越明显。
管理人员结构的老化造成党校图书馆管理更具难度,服务水平难以适应当下读者的需要。
因此,在信息化背景下进行当下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创新是一种必然趋势,这对于党校图书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党校图书馆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人员专业知识及服务意识薄弱
党校图书馆成立时间一般都比较的长,与现代图书馆相比有着很大的差距。
这主要是因为党校图书馆主要由专人进行管理,但管理人员的工作依旧沿用的是传统的方式,这与图书馆现代服务对象不能很好的匹配。
有的图书管理员因为专业知识的不足,对党校图书馆的藏书和资料存在着管理不善等问题。
(二)藏书资源等安全及更新不及时问题突出
在党校图书馆中为了方便管理的需要,计算机网络系统也随之进行应用。
但可以看出党校图书馆计算机管理系统正处于起步阶段,系统应用的安全措施还不够到位,这对一部分网络藏书资源的安全性造成了较大威胁。
另一方面,党校图书馆的资源比较落后,质量较低的藏书已经不能满足时下的需要,这无形中造成了图书管理的混乱。
在新的发展下,有部分党校的藏书资源还没有及时进行更新,藏书资源跟不上读者的需求。
二、信息化背景下党校图书馆管理创新原则
(一)以人为本原则
党校图书馆本来就是面向大众、面向党员干部的一个资源存储中心,在信息化背景下对其管理进行创新的原则首先是需要坚持以人为本。
评价一个图书馆管理质量的高低,主要是通过读者对图书馆的满意程度来体现。
在信息化的时代下对党校图书馆进行创新要抓住其中人文性的内涵,以信息化为支撑推动图书管理的创新与发展。
这就要求党校图书馆管理层面树立起全新的服务理念,并培养专业化的信息管理人才,合理地开展各项服务区满足读者的需求。
(二)资源共享原则
信息化背景下一个典型的特点就是资源的共享性,党校图书馆管理创新的过程要利用信息化化将各类图书资源与读者共享,让藏书资源能够与读者之间、外界之间形成良好的联动作用。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进程中,相关文献作品也随之增加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文学库。
面对党校图书馆资源的局限性,在借助信息化背景下进行图书馆管理创新更应该加强与不同党校图书馆的联系。
通过与其他图书馆互相达成良好的管际合作关系,不仅方便了读者对文献的查阅,还提高了各个图书馆藏书资源的利用率。
资源共享是一个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推动图书馆管理工作积极迈向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原则之一。
三、信息化背景下党校图书馆管理创新策略
在信息化背景下对党校图书馆管理进行创新,必须依靠信息化技术这一重要载体,从管理理念、管理方式、管理结构等多个方面进行创新。
(一)坚持与时俱进的管理与服务理念
管理的创新是基于理念的创新,党校图书馆作为一个服务机构需要以全新的观念去对待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开展。
与时俱
进的管理理念是要求管理层面从根本上对传统的管理理念进行创新,明确认识到当前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对症下药”对其进行改正。
在新的管理理念下要求图书管理方摆正态度,秉承为读者服务的理念,真正发挥出党校图书馆的作用和功能。
其一,与时俱进的管理应该有序化管理。
党校图书馆可以借助信息化的方式将每个图书的在册量、摆放地点通过手机移动端的方式进行展现,方便读者在图书馆对资源的查找和利用。
其二,与时俱进的服务理念应该满足读者需求。
党校图书馆在服务读者的过程中可以利用移动端对借书读者进行到期归还的提醒,改变传统不太友好的方式进行“催还”,并引导读者形成正确的读书观和借书观。
(二)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运用各环节
党校图书馆管理创新要利用好信息化的技术手段,并将其运用于管理的各个环节。
以往的图书馆管理大多是依靠管理员这一主体,不仅图书管理的工作繁琐、工作量大,在管理中还容易出现管理失误等问题。
信息化的管理平台可以从图书的摆放、图书的查阅、图书的借出与归还等多个方面进行建立。
信息化的发展让电子图书成为图书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地方便读者查阅应该建立起专门的电子图书查阅平台。
同时纸质的藏书依旧作为党校图书馆主要组成,面对大量的藏书如何让读者能够迅速定位自己所需要的图书,则是信息化管理方式所需要思考的问题所在。
智能化、信息化的党校图书管理,更能符合当下读者对于阅读的需要,既能节约时间又能达到高效阅读的效果。
在图书管理的各个环节建立起专业的信息化管理平台,是当前党校图书馆借助信息化背景进行管理创新的主要方向。
(三)为传统管理人员结构注入新生力量
最后,对于党校图书馆管理的创新还需要从管理人员着手,针对现有管理人员适当的地培养新一代的图书管理员。
老一辈的图书管理人员无论是从思想观念上,还是对新兴的计算机应用操作系统都不能很好地满足时代需要。
所以信息化背景下党校图书馆想要进行管理上的创新,可以对图书管理人员进行思想及技能的培训,让管理人员能够从服务意识和服务技能与需求所匹配。
在为管理结构注入新生力量时,重要的是图书馆要引进一批新的信息化人才,为图书管理的创新作为有力支撑。
结束语
在信息化发展成为必然的时代下,党校图书馆同样面临着“新”与“旧”管理模式的碰撞。
为了让这个时代下的党校图书馆与年轻一代的读者所接轨,图书馆本身应该意识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坚持以人为本及资源共享的原则进行管理的创新。
借助信息化发展的契机,党校图书管理要从管理的理念意识,构建各个环节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并积极未图书馆培养新一地代的信息化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光瑞.信息化背景下图书馆管理创新策略分析[J].中国民族博览,2020(18):253-254.
[2]郝亚可.基于信息化背景下图书馆管理创新策略探析[J].中外企业家,2020(12):136.
[3]李燕.论信息化背景下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理念与管理模式的创新[J].智库时代,2019(47):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