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科中的传统文化对青少年德育的培养”调查问卷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文学科中的传统文化对青少年德育的培养”
调查问卷分析
乌衣中学吴晨吴云成郭海波
此次调查问卷目的是了解人文学科教师和高中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看法,借以反映在人文学科教育中,通过传统文化的渗透对当前学校德育教育的积极作用,并找出解决办法。

1 对象与方法
调查对象
滁州市乌衣中学的在校学生中随机抽出200名学生定义为学生被测试者,乌衣中学和乌衣初级中学人文学科50名教师为教师被测试者。

研究方法
使用“人文学科中的传统文化对青少年德育的培养”课题组编制的调查问卷了解人文学科教师和高中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看法。

该调查问卷教师卷和学生卷各有15个项目,对上述被试者进行问卷调查,实施团体测试。

主试人宣读指导语和注意事项,申明本次调查的目的与意义,打消被试的顾虑,然后用笔回答。

结合测试,利用谈话法、抽样调查法,向部分调查者了解人文学科教师和高中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看法。

人工处理数据和进行统计分析。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教师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对“人文学科中的传统文化”认识的调查中:认为所有的人文学科(包括语文、政治、历史、地理、音乐)都蕴含传统文化教师有50位,占被调查者的100%;认为传统文化的教化功能可以很好地帮助我们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和教师要充分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的正确积极影响教师各有31位,占被调查者的%;认为准确确立传统文化的德育教育应关注青少年伦理素养、人生智慧、精神价值、文化基础、道德信念、人格熏陶、习惯养成、文明礼仪的培养的教师有48位,占被调查者的98%;认为传统文化可以开拓学生的文化视野,完善道德品格,增强人文底蕴,提高学校德育的感召力和吸引力的教
师有38位,占被调查者的76%;认为有必要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对传统文化中价值观培养的教师有50位,占被调查者的100%。

以上数据说明教师对“人文学科中的传统文化对青少年德育的培养”的作用的认识是到位的,正确的。

对“利用传统文化实施德育”认识的调查中:认为可以通过“介绍有意思的案例,讲点故事,带学生思考问题”“组织主题辩论,通过角色扮演,增强实践性”的方式实施传统文化德育的教师有48位,占被调查者的98%;认为“使优秀传统文化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得到运用的必需的平台是应建立学校、家长、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管理网络教育”的教师有48位,占被调查者的98%。

以上数据说明教师对利用传统文化实施德育的方式和平台的认识和选择符合德育模式。

对“利用传统文化实施德育”实践的调查中:认为在校园生活中接触的传统文化内容一般的教师有30位;经常利用学科中包含的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进行道德养成教育和经常会在课堂教学中联系传统文化的教师各有28位,占被调查者均不超过60%。

以上数据说明教师对利用传统文化实施德育的实践不足。

对“利用传统文化实施德育”成效的调查中:认为通过传承传统文化实现德育目标的效果预期一般的教师有38位;认为人文学科对学生德育的实效性一般的教师有25位;认为传统文化对当下的青少年的品德发展影响一般的教师有28位;认为学校在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构建和谐校园方面的成效一般的教师有30位。

以上数据说明大多数教师认为现阶段利用传统文化实施德育成效不够理想。

学生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接受问卷调查的200名学生中:热爱、喜欢我国传统文化的有169位;认为我国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的关系应该是密切相关和适当吸收的学生合计178位;认为学校应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教育,多开展呼吁大家从意识上去加强继承和保护传统文化活动的学生合计135位;认为西方节日在中国流行起来是因为年轻人猎奇心理,对新鲜事物好奇的学生103位,认为自己的道德修养是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传统文化的积极影响很重要和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道德观念和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的学生共有164位。

以上数据说明大多数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德育功用是认可的。

接受问卷调查的200名学生中:认为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主要应该
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把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融入教学理念中,并且,学校要举办文化活动,宣传传统文化的学生共有128位;认为应该把教学内容和传统文化结合在一起,以学科内容为主,传统文化教育为辅的学生有154位;认为学校德育还可以通过讲座、文化活动等形式,在传统文化的教育中不断提高道德修养的学生共有159位;认为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注重因材施教,以学生为中心,方法灵活,课堂上要开展一定的教学活动的学生有169位。

这是学生对学校和教师应该如何开展德育提出的认为适合自己的方法和途径。

接受问卷调查的200名学生中:认为传统文化对于当下的中国社会很重要以及有一些规范作用的有174位;对传统文化的未来持很乐观和比较乐观的学生111位;能或尽可能用仁义礼信忠孝廉作为道德标准的学生有159位;非常支持和比较支持把传统文化道德教育引入课堂的学生有161位;走在校园与老师邂逅向老师微笑致意,问老师好的学生有176位。

这是学生对自己道德标准的认识和要求。

3 讨论与对策
通过对教师和学生两份问卷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老师和学生从理论和情感上都能够意识到德育的重要性,也都认同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德育功能。

但是教师对利用传统文化实施德育的实践不足,认为现阶段利用传统文化实施德育成效不够理想,这和学生对学校和教师应该如何开展德育提出的认为适合自己的方法和途径不相适应。

这也是我们课题组研究这一课题的背景之一。

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摸索出一条学生能够乐意接受,教师乐意实施的利用人文学科中的传统文化对青少年德育的培养途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