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牙山五壮士》 导学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狼牙山五壮士》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狼牙山五壮士英勇战斗、宁死不屈的英雄事迹,感受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2、学习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方法。
3、体会文中描写人物动作、神态、语言的语句,感受人物形象。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描写五壮士英勇跳崖的部分。
二、学习重难点
1、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狼牙山五壮士痛歼敌寇、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
(2)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表现人物形象的方法。
2、难点
体会五壮士的思想感情和伟大的精神。
三、知识链接
狼牙山坐落在河北省保定市易县西部的太行山东麓,属太行山脉,因其奇峰林立,峥嵘险峻,状若狼牙而得名。
抗日战争时期,狼牙山是著名的抗日根据地。
1941 年 9 月 25 日,日伪军约 3500 余人围攻易县狼牙山地区,企图歼灭该地区的八路军和地方党政机关。
晋察冀军区一分区某部七连奉命掩护党政机关、部队和群众转移。
完成任务撤离时,留下六班马宝玉等 5 名战士担负后卫阻击,掩护全连转移。
他们边打边撤,把敌人引上狼牙山棋盘陀峰顶绝路。
面对步步逼近的日伪军,他们宁死不屈,毁掉枪支,义无反顾地纵身跳下数十丈深的悬崖。
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壮烈殉国;葛振林、宋学义被山腰树枝挂住,幸免于难。
5 位战士的壮举,表现了崇高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被人民群众誉为“狼牙山五壮士”。
四、学习过程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解决。
2、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按照什么顺序记叙的?
(二)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找出文中表示时间、地点和事情发展的词句,给课文划分段落。
2、小组交流,概括各段的主要内容。
(三)精读课文,感悟精神
1、学习“接受任务”部分
(1)指名读第 1 自然段,思考:五壮士在什么情况下接受了什么任务?
(2)从“集中兵力,向晋察冀根据地大举进犯”可以体会到什么?
(3)朗读第 1 自然段,读出形势的严峻。
2、学习“痛击敌人”部分
(1)自由读第 2 自然段,画出描写五壮士痛击敌人的动作、神态的语句,体会五壮士的英勇。
(2)小组交流,互相补充。
(3)指名汇报,教师点拨。
(4)有感情地朗读第 2 自然段,感受五壮士的英勇无畏。
3、学习“引上绝路”部分
(1)默读第 3 自然段,思考:五壮士为什么要把敌人引上绝路?
(2)“斩钉截铁”是什么意思?从这个词可以看出班长马宝玉怎样的态度?
(3)朗读第 3 自然段,体会五壮士的坚定决心。
4、学习“顶峰歼敌”部分
(1)自由读第 4、5 自然段,画出描写五壮士英勇战斗的语句,体会他们的顽强。
(2)小组交流,互相补充。
(3)指名汇报,教师点拨。
(4)有感情地朗读第 4、5 自然段,感受五壮士的英勇顽强。
5、学习“英勇跳崖”部分
(1)齐读第 6—9 自然段,思考:五壮士是怎样跳崖的?他们的表现如何?
(2)从“屹立”一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3)朗读第 6—9 自然段,体会五壮士的壮烈豪迈。
(四)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讨论:狼牙山五壮士的哪些行为最让你感动?为什么?
2、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对“狼牙山五壮士”这一称号的理解。
3、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再次感受五壮士的伟大精神。
(五)拓展延伸
1、搜集更多关于抗日战争的英雄事迹,与同学交流。
2、观看电影《狼牙山五壮士》,写一篇观后感。
五、课堂检测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日寇()绷()紧崎岖()雹()子嗖()嗖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依托()豪迈()全神贯注()横七竖八()
3、按课文内容填空。
五位壮士()在狼牙山顶峰,()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
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
六、课后作业
1、背诵描写五壮士英勇跳崖的部分。
2、把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讲给家人听。
七、教学反思
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学生们深刻感受到了狼牙山五壮士的英勇无
畏和爱国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人物
形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但在朗读指导方面还需加强,让学生更好
地通过朗读表达出情感。
同时,在拓展延伸环节,可以提供更多的相
关资料,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