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教学实施方案(二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践教学实施方案
一、课程设计
我国现有的各种法律教育机构,特别是专门培养法律人才的法学院在数量上已经相当可观,但法律教育模式还很不成熟。

不少法律院系没有系统地研究过法律教育的理念和培养目标,大多数院校在教育模式上还是主要采用课堂讲授法,以学习相关的法律概念、原则和制度、全面地掌握法律理论为学习法律的必要手段,以至于学生在工作后提出在实践中应用法律与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并不一样。

经过四年的大学学习(范本)后,学生还需要在“社会大学”中重新学习,这无疑造成了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

虽然法学界对于传统教育模式的种种不足已有较为深刻的体察。

在法学院的课程设置中,开设了实习、案例教学、社会实践、模拟法庭以及以案例为主题的辩论等课程以弥补这些不足。

但是这些课程只是对书本理论知识的具体化和深化,不可能涉及过多的实践性技巧。

即使是实习,学生因只能作为法官、检察官律师的助手没有机会独立办案加之实习时间的限制而在实践技巧的学习上大打折扣。

与普通高等法律教育相比,高职法律教育在培养目标上更注重培养具有一定动手能力、能够从事辅助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的实用型人才,在教学内容上更侧重于对实用技能的学习和训练,即使是理论知识也要考虑它的实践性,在教学方法上更注重示范性、实践性、可操作性。

但目前中国的高职法律教育在教学上沿袭学历教育的教学方法,培养出来的学生因难以适应用人单位的要求而无法就业,就业困难,反过来又直接影响招生。

要解决这些问题,高职法律教育必须要
走出“纯粹学历教育”的误区,以为真实的社会生活服务为理念,寻找一种以培养实用技能型人才为指导思想的适合高职法律教育的教学模式,回归高职教育的本旨。

本课程实践教学正是基于“法律教育为真实的社会生活服务”这一理念,以先进的诊所法律教育模式为基础,注重应用性、示范性、实践性,以技术的掌握和能力的形成为最终评价标准,试图总结、探索一条适合于法律实训的教学模式。

所要达到的课程目标是:
1、让学生能够准确地寻找到自己职业生涯的起点;
2、明确作为一名法律工作者的责任;
3、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4、明析自己对法律工作的认识。

刑事法律实训课程目标改变了以往刑事法各学科在教学中相互割裂,刑事法理论教学与实践相脱离的状况,吸收和引入了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一切从实际需要出发,注重多角度,全方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使学生通过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并充分与课堂相融合,与老师相融合,通过角色模拟深入到刑事法理论与实训当中,最终能够初步具备:法律知识拓展与应用能力、决策能力、创新能力、适应社会能力、实际操作能力、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心理调解能力等。

二、教学内容与时间分配(课时)
1、司法机关参与刑事诉讼规范1
2、律师参与刑事诉讼1
3、刑事诉讼技巧2
4、证据的收集、___与判断技巧2
5、分析能力的培养教育2
6、制作法律文书2
7、实践教学的管理工作18、培养团队精神1
9、会见1210、证据调查12
11、法律研究1212、咨询112
13、调解技巧1214、谈判12
15、司法礼仪1216、模拟法庭120
三、___形式与教师指导方法
本课程实训环节课程___形式改变原来一位教师讲授、___的形式,运用“诊所式”教学法,每次实训课为整体三课时,参与教师3—___人,分为主持人、主讲人、___人、和记录人;课堂形式一般为圆桌式同时结合其他形式;学生___形式为分组、分角色和现场模拟式;技术支持要求全程录像以便随时反馈;教师指导方法分为:角色模拟教学法、单独指导教学法、评价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

实践教学实施方案(二)
实践教学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通过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操作中,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本文将从实施方案的目标、步骤、方法和评估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实践教学。

一、实施目标
实施实践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实践教学,学生能够真正地接触到实际问题,并通过自己的实践和探索来解决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实施步骤
1. 确定实践教学的主题
根据课程的内容和学生的需求,确定实践教学的主题。

主题应该紧密围绕课程目标,能够让学生通过实践来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2. 分析实践教学的任务和要求
根据实践教学的主题,分析实践教学的具体任务和要求。

确定学生需要达到的目标和要求,以便于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和评估方法。

3. 设计实践教学的内容和任务
根据实践教学的主题和任务,设计实践教学的具体内容和任务。

内容应该具体明确,任务应该具体可行,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实践和探索。

4. 组织实践教学的活动和实施
根据实践教学的内容和任务,组织实践教学的活动和实施。

活动应该具有连贯性和系统性,能够帮助学生逐步实践和掌握所学知识。

5. 引导学生进行实践和探索
在实践教学的活动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实践和探索。

通过提问、讨论、实验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促进他们主动参与实践和探索。

6. 总结和评价实践教学的效果
在实践教学结束后,进行总结和评价。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听取他们的反馈等方式,评估实践教学的效果,并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三、实施方法
1. 教师讲解和示范法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和示范的方式,将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相结合。

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际的操作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2. 小组合作和讨论法
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和讨论。

通过小组合作,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够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3. 实验和实际操作法
通过实验和实际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践和探索。

通过亲身经历和实际操作,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所学知识,并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4. 研究和探究法
引导学生进行研究和探究,通过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索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问题和任务,让学生来寻找答案和解决问题。

四、评估方法
1. 实践报告和实践成果评估
要求学生写实践报告,并根据报告进行评估。

通过实践报告,学生能够对自己的实践进行总结和反思,同时也能够展示自己在实践中的成果。

2. 实际操作和表现评估
观察学生的实际操作和表现,并进行评估。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实践过程和结果,评估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学生自评和互评
鼓励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践和表现,对自己进行评估,并与其他学生进行互评。

通过自评和互评,学生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实践效果,并相互学习和交流。

4. 教师评价和反馈
教师对学生的实践进行评价,并给予反馈。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践报告、实际操作和表现等进行评价,并给予相应的反馈和建议,帮助学生进一步改进和提升。

综上所述,实践教学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通过明确实施目标、步骤、方法和评估等方面的内容,教师可以更好地开展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同时,也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实践和探索,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促进他们的主动参与和主动学习。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实践教学的效果,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成长和进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