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理气药PPT幻灯片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⒉燥湿化痰
治痰阻气滞,咳嗽痰多,胸闷苔腻,配陈皮、半
夏、茯苓同用。
24
行气散结,散寒止痛
主治疝气痛、睾丸肿痛、胃
荔
脘久痛、痛经、产后腹痛。
枝
核
佛手
疏肝解郁,理气和中,燥湿化痰
行气力强于香橼
主治肝郁胸胁胀痛、肝胃气痛、脾胃气滞证、久咳痰
多、胸闷胁痛。
25
均能行气疏肝和胃,用 治肝胃气滞之胸胁脘腹 胀痛、嗳气纳呆等。
9
功效与临床应用 ⒈破气除痞
•治热结胃肠,腹满胀痛,高热便秘,配大黄、厚朴 等,如大承气汤。 •治饮食积滞,消化不良,纳呆腹胀,配山楂、神曲、 槟榔等消食导滞药。 •治大肠湿热,泻痢腹痛,配黄苓、黄连等药。
⒉化痰消积
•治痰湿中阻,脘痞胸闷,食少呕逆,配陈皮、生
姜等。
•治寒痰湿浊,闭阻胸阳,引起的胸痹绞痛,配桂
13
沉香
辛散温通,沉降下行,善于 行气散寒止痛,又降肺胃气 逆,止呃平喘。凡胸腹寒凝 气滞胀痛,肺胃气逆喘咳呕 呃等证,均为适宜。
煎服1-3g宜后下。
14
功效与临床应用
行气止痛,温中止呕,纳气平喘
•治寒凝气滞,胸腹胀痛,配木香、乌药、枳 实等药同用。 •治中焦虚寒,胃失和降,呕吐呃逆,与丁香、 柿蒂、白豆蔻等温中降逆药同用。 •治肾阳虚衰,纳气无力,久咳虚喘,配附子、 肉桂、补骨脂等药。
21
功效与临床应用
⒈行气止痛
治寒凝气滞所致的胸腹诸痛。脘腹胀痛, 如天台乌药散。痛经,如乌药汤。
⒉温肾散寒
用治尿频、遗尿,与益智仁、山药同用,如缩尿丸。
22
均为常用的理气止痛药
芳香性平,偏于理肝 气,善治肝郁气滞所 致的胸胁脘腹胀痛及 月经不调,为理气及 妇科要药。
辛温香燥,能升能降,行 胃肠、三焦而止痛,对气 滞食积、胸胁胀痛、呕吐 泻痢后重以及食欲不振等 证,均有功效;
玫瑰花
性温,兼能活血止痛,可用于月经不调、 经前乳房胀痛及跌打损伤。
绿萼梅 性平,兼能理气化痰,又治梅核气。
26
辛散苦泻,温通滑利,上通胸中 阳气而散寒结;下行大肠气滞而 导湿邪。适于胸阳不振之胸痹绞 痛及大肠湿滞之泻痢后重。
薤白
⒈通阳散结
治胸阳不振,阴寒闭阻引起的胸痹绞痛,与瓜蒌、 桂枝同用,如瓜蒌薤白桂枝汤。
15
均为辛散芳香温通之 品,有散寒止痛作用, 同治寒凝气滞之证, 入煎剂宜后下。
沉香味苦,质重沉降下 行,功长降气温中,暖 肾纳气,为理气良药, 善治胸腹胀痛、胃寒呕 逆及虚喘证。
檀香善调膈上诸气, 功长行气开胃,散 寒止痛,宜治胸腹 冷痛、胸痹绞痛及 胃脘寒痛。
16
香附
辛散苦泄,甘缓不烈,主入肝 经偏行于气分,能疏解肝郁, 调畅肝气;气行则血行,气血 调达,则月经自调,故为疏肝 调经要药。
枝、瓜蒌、薤白等,如枳实薤白桂枝汤。
•治痰热结胸,胸闷胁痛,咳痰黄稠,配瓜蒌、半
夏、黄连同用,如小陷胸加枳实汤。
10
两药均为果实,性味、归经、 功效相似,近年来常用于胃扩 张、胃下垂、子宫脱垂、脱肛 等,孕妇慎用。
枳实为幼果,作 用较强,故破气 消积导滞、通利 大便多用之;
枳壳为接近成熟的果实(去 瓤),作用较缓和,长于行 气宽中除胀,故理气宽中、 消除胀满多用之。
⒉行气导滞
治大肠湿盛气滞,下痢腹痛,里急后重,配黄柏、
黄连、木香等同用。
27
大腹皮
行气导滞,利水消肿
治胃肠气滞,与山楂、麦芽、枳实同用。 治水肿,脚气肿满。配陈、茯、姜、桑等皮同用, 如五皮饮。
28
均能行气止痛,同治气滞证及泻痢。
性寒,善治肝胃气滞,并能解毒、辟秽、消肿, 用治饮食不节、暑湿内阻之泻痢腹痛、痈疮疔毒、 皮肤湿疮、毒蛇咬伤及高血压;不宜多服。
⒉消积化滞
治食积气滞,脘腹胀痛,消化不良,配山楂、 麦芽、神曲等。
7
本是一物
青皮系未成熟者,味苦辛 芳烈而性降泄,偏疏肝胆 气分,兼能消积化滞。
橘皮为已成熟者,味 辛微苦而升浮,偏理 脾肺气分,长于行气 健胃,燥湿化痰;
若肝脾同病或肝 胃不和者,二药 又常相须并用。
8
枳实
辛散苦泄,沉降下行,气锐力猛,善破 胃肠气滞而消积除满,又能化痰利气而 消痞。适用于胃肠积滞气结胀满,痰阻 气机胸闷脘痞等证。
苍术、陈皮、厚朴、甘草
5
青皮
辛散温通,苦降开泄,作用强烈, 能破气疏肝,消积化滞,适于肝郁 气滞重证及胃肠积滞胀满。
6
功效与临床应用
⒈疏肝理气
•治肝郁气滞,胸胁胀满,甚至胀满疼痛,配柴胡、 香附、郁金等。 •治肝郁引起乳房结块,或乳痈肿痛,配瓜蒌、蒲 公英、柴胡等同用。 •治寒疝腹痛,配小茴香、木香、乌药等暖肝散寒 止痛药。
性温,善行脾胃与大肠气滞,用治泻痢里急后重 及黄疸。
29
均具降气止呃之功, 用治呃逆证。
柿蒂其性平和,善降胃 气,为止呃要药,可治 各种呃逆。
刀豆性温,善治中焦 虚寒之呃逆,并能温肾 助阳,又治肾虚腰痛。
30
炮制: 醋炙入肝
17
功效与临床应用
疏肝理气,调经止痛
•治肝郁气滞引起的胸胁胀满疼痛,配柴胡、 枳壳等,如柴胡疏肝散。 •治寒滞肝脉,寒疝腹痛,配吴茱萸、小茴香、 乌药等行气散寒止痛药。 •治寒凝气滞,胃脘胀痛,配高良姜同用,如 良附丸。 •治肝郁气滞,妇女月经不调,经行腹痛,配 当归、川芎、柴胡等药。
18
川楝子
苦楝子 金铃子
苦以疏泄,性寒清热,功能 疏肝泻火,行气止痛,适于 肝郁化火,肝胃不和所致诸 证。兼能杀虫。
有小毒
19
功效与临床应用
⒈行气止痛
治肝郁化火所致胁肋疼痛,与元胡同用, 金铃子散。 治肝胃不和之胁肋作痛,配柴胡、白芍、枳实。
⒉杀虫疗癣
内治虫积腹痛,外能治疥癣瘙痒。
20
乌药
辛散温通,芳香走窜,善行 上中下三焦之气而散寒止痛, 凡寒郁气滞胸腹胀痛,下元 虚冷小便频数等证,均为常 用之品。
理气药
凡以疏理气机、治疗气滞或气逆证为主要 作用的药物,称为理气药,又叫行气药。
本章药物主归脾、肝、肺经,有理气健脾、 疏肝解郁、理气宽胸及行气止痛、破气散结等 功效。主要用治脾胃气滞,胃逆呕吐,脘腹胀 满,肝郁气滞,胸胁胀痛及寒疝腹痛等证。
多辛散温燥,易伤阴耗气,用当注意。
1
行气
即行散气滞,又称利气、通气。 是治疗由气滞所致的胸腹胀闷疼 痛等病证的方法。如疏肝理气、 和胃理气等均属行气法。
4
功效与临床应用
⒈理气健脾
•治脾胃气滞引起的脘腹胀满,食少吐泻,配木 香、砂仁、香附等。 •治食积气滞,胀满吞酸、消化不良,配山楂、 神曲、枳实等。 •治脾虚腹胀,纳呆便溏者,配党参、白术等。
⒉燥湿化痰
半夏、陈皮、茯苓、甘草
治寒痰湿痰内盛,咳嗽痰多气喘,如二陈汤。
治湿阻中焦,呕呃吐泻,胸闷苔腻,如平胃散。
三药亦可相互配用
辛温,气味较淡,较木香和平,能顺气散
寒,治一切气滞寒凝之症,又能下通肾与 膀胱,以治膀胱冷气引起的小便频数。
23
香橼
⒈疏肝和胃
辛。
治肝郁气滞,肝胃不和引起的胸胁胀痛,食少纳呆, 呕吐吞酸等症。配青皮、陈皮、香附等同用。
是使用较峻烈的理气药 散气结、开郁滞的方法。 如青皮、枳实等。
破气
降气
又称下气。是治疗气上逆的方法, 适用于喘咳、呃逆等证。如苏子、 旋复花、半夏、丁香等。
2
理气健脾
为治疗脾胃气滞证的方法。
疏肝解郁
为治疗肝气郁滞证的方法。
纳气平喘
为治疗肾虚不能纳气之喘证的方法。
3
陈皮
辛散行气,苦温燥湿,芳香醒脾, 能理脾胃气滞,除脾肺痰湿,作用 和缓不烈。凡脾胃气滞胀满,湿浊 阻滞中焦,肺经痰盛咳喘等证,均 为常用之品。
生者气锐
熟者气钝
11
木香
辛温行散,芳香醒脾,善行 脾胃及大肠之气而消积止痛, 凡胃肠气滞胀满,积滞泻痢 腹痛,均为常用之品。
炮制:
行气生用, 止泻煨用
12
功效与临床应用
行气止痛
•治脾胃气滞,脘腹胀满,食少呕吐,配陈皮、 厚朴、砂仁等。 •治气虚腹胀,午后或劳累后腹胀加重,配党参、 白术、砂仁等,如香砂六君子汤。 •治湿热痢疾,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大肠气滞 者,与黄连同用,如香连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