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气囊炎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542023
鸡气囊炎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
李智毅平和县五寨乡畜牧兽医站福建平和363700
摘要气囊炎是鸡等家禽养殖期间比较容易发生的一类呼吸系统疾病,临床上患鸡主要表现为头颈伸直、张嘴呼吸、呼吸极度困难、咳嗽。

在养殖密度相对较大的规模化肉鸡养殖场中大多呈急性暴发流行,病程持续时间较长,发病初期症状较为缓和,往往不会引起养殖户的高度重视,若在出现典型临床症状后再采取治疗措施,则效果较差,往往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该文主要探讨鸡气囊炎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方案,希望对广大同行有所帮助。

关键词鸡气囊炎发生原因临床症状防治措施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4331(2023)04-0091-02
气囊炎是鸡等家禽养殖期间比较容易发生的一类呼吸系统疾病。

该病病因比较复杂,既有传染性因素也有非传染性因素,预防和治疗难度相对都较大。

通常气囊炎的发生流行与环境污染较为严重、饲料营养价值较差以及多种病原微生物入侵密切相关。

不论是肉鸡还是蛋鸡,一旦发生流行将很难治愈。

肉鸡发病后,会严重影响鸡群的正常增重,甚至会导致整个鸡群被淘汰,影响经济效益,所以就需要饲养管理人员提高对该病的防控重视程度,确保养殖场的整体生产效率。

1发病原因
1.1生理性因素气囊是鸡等家禽特有的呼吸器官,呈囊状,包含颈、胸腔气囊,总共有7个气囊,质地比较单薄,这使得呼吸更加顺畅。

气囊连通鼻腔、支气管和肺脏,并与骨骼相连,构成细鼓,多数为半敞开状。

总体上,气囊的免疫屏障保护效果比较差。

因为鸡的气囊构造非常独特,一旦感染了上呼吸道疾病,那么与气囊相连处就会迅速发炎。

从这一特征可得出如果鸡只患气管炎,那就可以判定病情达到危险的程度,可能会受到病原微生物的入侵,使得病死率显著升高。

1.2养殖管理因素当前养殖场中气囊炎发生流行的原因主要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养殖密度相对较大,没有有效的通风,鸡舍内的氨气等有害气体会对呼吸道黏膜造成一定的刺激和损害,导致呼吸纤毛受损,无法进行正常摇摆和分泌大量黏液,肺部和气囊会受到很大损害,从而造成呼吸系统无法及时排出病原,支原体、大肠杆菌就会趁机繁殖,引发气囊炎。

另一方面养殖密度相对较大时,往往会堆积较多粪便,有利于各种病原微生物繁殖,随之暴发环境性的传染性疫病[1]。

1.3病原感染多种细菌、病毒会引起气囊炎,对呼吸道造成很大损害,特别是多种病原共感染时更容易导致气囊出现炎症病变。

常见引发鸡气囊炎的病原有鸡痘病毒、禽流感病毒、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大肠杆菌、巴氏杆菌、沙门氏菌等。

另外饲料营养价值相对较差、霉菌毒素中毒也是造成鸡气囊炎发生流行的重要原因。

2临床症状
发病初期患鸡主要表现为采食量逐渐下降,出现持续咳嗽气喘,随后咳嗽症状加重,咳嗽时伴随湿性啰音[2]。

患鸡精神状态逐渐变差,呼吸不顺畅,同时眼睛肿胀、流泪增多,伴随不同程度的结膜炎,甚至失明。

患鸡羽毛杂乱,饮水增加,大便呈黄绿或黄白色。

在发病晚期,鸡生长缓慢,鸡冠、鸡爪颜色暗淡,眼睛紧闭,趴在地上不愿走动,频繁做出喘气动作,个别鸡只突然倒地死亡。

3防治措施
3.1治疗方案当出现气囊炎病变后,应立即将患鸡挑出单独饲养,降低饲养密度,强化鸡群管理,采取全群用药治疗,推荐选用多西环素和泰乐菌素,同时服用清热解毒、止咳化痰药,加速呼吸系统修复。

一般在用药3~5d后会有效控制死亡和淘汰率。

3.2预防措施防控鸡气囊炎,首先应加强对养殖环境的有效调控,定期清理栏舍,使畜栏保持干净和通风。

可以在地上放一层稻秆,这样既能很好的清扫,又能从某种意义上清除空气里的水分,让周围的空气变得更加干净卫生。

根据鸡的生长发育阶段,合理调控养殖密度,避免通风不顺畅导致有毒有害物质累积引发气囊炎。

严格落实卫生消毒制度,注重做好养殖场内外部环境、生产用具的针对性清理,消毒以杀灭环境中的各种病原。

消毒期间要做到轮换交替使用消毒剂,避免耐药性产生[3]。

带鸡消毒时要选择刺激性相对较小的消毒剂,调控好药物浓度。

另外还应该做到科学投喂,合理调配饲料,保证饲料营养全面,微量元素合理添加,满足鸡群的生长需求,防止出现营养过剩或营养不良。

根据养殖场的养殖情况进行相应疫病的疫苗免疫接种,适时检测鸡群的
91
4542023
抗体水平,根据检测结果,对免疫方案做出适当调整。

4结语
综上所述,鸡养殖中气囊炎是一种高发的综合性呼吸道疾病,由于该病造成的死淘率较高,所以需要饲养管理人员加强对发病原因的有效总结,尽快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针对性治疗,降低该病对鸡群生长发育造成的不良影响,提升整体治疗成效,减少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费强.浅谈肉鸡气囊炎及防控措施[J].家禽科学,2014(11):
33-34.
[2]李建辉,肖延仁,林恰.鸡气囊炎多发的原因及防治措施[J].
今日畜牧兽医,2011(6):50.
[3]廖志潭,邓碧亮.鸡气囊炎的病因分析及预防[J].养殖技术
顾问,2014(4):97.
一例河田鸡曲霉菌病的诊治报告
陈椿水长汀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福建长汀366300
摘要2022年4月上旬,福建省长汀县四都镇羊牯岭村黄某在自家自留山饲养3000多羽河田鸡。

20日龄时雏鸡陆续发病,患鸡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减食甚至废食、呼吸困难等。

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病变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诊断为雏鸡曲霉菌病,采取药物治疗和综合防治措施后,病情得到控制。

关键词河田鸡育雏期曲霉菌病诊断防治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4331(2023)04-0092-02
鸡曲霉菌病又称“鸡曲霉性肺炎”,是真菌中的曲霉菌(烟曲霉菌和黄曲霉菌)引起鸡发病的真菌病。

该病主要侵害鸡,尤其雏鸡的呼吸器官。

近年来,随着我县大力发展河田鸡产业,养殖户快速增加,养殖模式和管理水平参差不齐,致使该病常有发生。

2022年4月,我县黄某的河田鸡养殖场因垫料和饲料被曲霉菌污染,引起14日龄雏鸡发病,造成大量雏鸡死亡,根据临床症状、剖检病变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确诊为鸡曲霉菌病。

现报道如下。

1发病情况
2022年4月上旬,福建省长汀县四都镇羊牯岭村黄某从长汀县国家级河田鸡保种场购买了河田鸡苗3000羽,地面平养育雏,保温伞保温。

育雏工作是按照河田飞鸡(长汀)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提供的河田鸡饲养技术标准进行。

饲养2周后,黄某发现雏鸡陆续出现精神沉郁,羽毛松软,两翅下垂,脚软,闭目缩头,不吃,进行性消瘦,饮水增多,呼吸困难,张嘴呼吸,鸡冠和肉髯发绀,雏鸡眼鼻有黄色干酪样物,排黄绿色和灰绿色黏稠稀粪。

症状出现后3d小鸡开始死亡,由起初每天死亡6~10羽,到后来每天死亡60~80羽,10d内死亡561羽,死亡率为18.7%。

黄某咨询当地兽医后,认为是鸡大肠杆菌病与鸡支原体病共感染,采用氟苯尼考(150m g/kg体重)、硫氰酸红霉素(250m g/L水)和麻杏石甘颗粒(100m g/L水)混合饮水,用药3d后,病情没有明显好转,并且发病数和死亡数持续增多,然后前来就诊。

经察看鸡舍和周围环境,发现养鸡场采用林下放养为主的饲养模式,场地卫生很差,地面未经水泥硬化,鸡粪散落各处,饲料槽、饮水桶非常脏,育雏舍的空气潮湿、污浊,带有刺鼻霉味,病死鸡堆放一颗大树底下,死鸡上布满了苍蝇。

询问黄某得知该批河田鸡鸡苗进场后,只消毒过1次,因备的垫料不足,垫料也还没有更换过。

2临床症状
患鸡发病急,精神沉郁,羽毛松软,两翅下垂,脚软,多数卧伏,闭目呆立,不吃,对外来刺激没有反应,发病急的雏鸡在症状出现后3h就死亡。

随着病程发展,患鸡进行性消瘦,饮水增多,呼吸困难,张嘴呼吸,鸡冠和肉髯发绀,胸腹部肌肉发紫,眼角和鼻孔有黄色干酪样物,眼睑突出,个别雏鸡角膜中央可见溃疡面,排黄绿色和灰绿色黏稠稀粪。

有的雏鸡有啰音,口腔分泌物增多,嗉囊积液,口中流出淡黄色液体。

个别病例可见颈部扭曲等神经症状。

3剖检病变
剖检10羽病死鸡和20羽频临死亡患鸡,病变基本相同。

可见肺脏和胸膜上有针尖、粟粒、米粒大小黄白色结节,结节比较柔软,手触有弹性,用4#手术刀切开结节,可见黄白色干酪样内容物,有层状结构。

病程短的死鸡不见肺脏结节。

切开肺组织,可见肺间质水肿增大,用手挤压,流出粉红色带泡沫液体。

气囊壁浑浊、增厚,气囊壁上可见草绿色隆起的霉斑和大小不一的灰白色霉菌结节,用手术刀切开
9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