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耀华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12月月考化学试题(国际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级 _姓名 考场座位号 ◆◆◆◆◆◆◆◆◆◆◆◆◆◆◆装◆◆◆◆◆◆◆◆◆◆◆◆◆◆◆订◆◆◆◆◆◆◆◆◆◆◆◆◆线◆◆◆◆◆◆◆◆◆◆◆◆◆◆◆
2018-2019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国际第二次月考检测试卷
化学
(说明: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a40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选择题(本大题共5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某温度下,化学反应 A = B + C 中反应物A 的浓度在5s 内从2.0 mol •L —1
减少到1.0 mol •L —1。
在这段时间内,用A 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 A .0.4 mol •L —1
B .0.2 mol •L
—1
C .0.4 mol •L —1•s —1
D .0.2 mol •L —1
•s
—1
2.下列关于能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冰融化成水放出热量 B .化学键断裂过程一定放出能量
C .生成物的总能量一定低于反应物的总能量
D .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3.化学反应速率受外界条件如反应温度、反应物浓度、压强、催化剂等的影响。
烧烤时,用扇子向红热的木炭扇风,火会更旺,其原因是( )
A .压强降低,反应减慢
B .温度降低,反应加快
C .使CO 2浓度增加,反应加快
D .使O 2浓度增加,反应加快 4.在一定条件下,N 2和O 2于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N 2(g)+O 2(g) 2N 2O(g)。
下列
说法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有( )
A .反应不再进行
B .反应体系中的c(N 2)不断发生变化
C .c(N 2O) = c(N 2)
D .N 2O 的分解速率与生成速率相等5.在密闭容器中加入2.0 mol SO 2和1.0 mol O 2,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SO 2+ O 22SO 3。
反应达到平衡后,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可能为( )
6.在1L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N
2和3molH2,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N2+3H22NH3,1min后测得生成0.06molNH3,该时间段内平均反应速率为()
A.υ(NH3)=0.06mol. L-1.min-1 B.υ(H2)=0.04mol. L-1.min-1
C.υ(NH3)=0.12mol. L-1.min-1 D.υ(N2)=0.24mol. L-1.min-1
7.下列措施中,不能增大化学反应速率的的是()
A.Zn与稀硫酸反应制取H2时,加入蒸馏水
B.Al在O2中燃烧生成Al2O3时,用铝粉替代铝片
C.CaCO3与稀盐酸反应生成CO2时,适当升高温度
D.用KClO3固体分解制取O2时,固体中添加少量MnO2
8.一定条件下,乙烷发生分解反应: C
2H6 C2H4+ H2。
一段时间后,各物质的浓度保持不变,这说明()
A.反应完全停止 B.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反应物消耗完全 D.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9.在一定温度下,某反应A+B C体系中,n(A)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如下表:
A.1~2 min B.1~3 min
C.2~3 min D.3~5 min
10.某温度下,N2O5在CCl4中发生反应:2N2O5===4NO2+O2,N2O5的浓度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如下表。
在0~10 s内,平均反应速率为( )
A.v(N2O5)25
C.v(N2O5)=0.050 mol·L-1·s-1 D.v(N2O5)=0.032 mol·L-1·s-1
11.金属Zn与酸反应产生H2的反应速率最大的是( )
12.( ) A.化学能转化为热能B.动能转化为热能
C.化学能转化为电能D.热能转化为化学能
13.下列有关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能不可转变为电能
B.化学变化时断裂化学键需放出能量
C.化学反应能量转换遵守能量守恒定律
D.化学反应伴随能量变化是化学反应基本特征之一
14.在一定温度和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2NO
N2O4(无色)达平衡状态,该状
态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可逆反应停止B.N2O4浓度不再变化
C.NO2浓度不再变化D.混合气体颜色不再变化
15.硼镁矿(主要成分为Mg2B2O5·H2O)与硫酸反应可制备硼酸(H3BO3),下列措施能增大该反应速率的是( )
A.增加反应时间B.降低反应温度
C.减小H2SO4浓度D.减小硼镁矿颗粒粒度
16. 一定温度下,对可逆反应A(g)+2B(g) 3C(g)的下列叙述中,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的是()
A.C生成速率与C分解的速率相等
B.单位时间内消耗amolA,同时生成3amolC
C.容器内的压强不再变化
D.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
17.在密闭容器中的一定量混合气体发生反应:xA(g)+yB(g) zC(g),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为0.5mol/L,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的溶积扩大到原来的两倍,再达到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降低为0.3 mol/L。
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x+y<z B.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B的转化率降低 D.C的体积分数升高18.对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的下列反应2X(g)+Y(g) 2Z(g),减小压强时,对反应产生的影响是()
A.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逆反应速率减小,正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19.从下列事实,找出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 .在溴水中存在如下平衡:Br 2+H 2O HBr+HBrO ,当加入NaOH 溶液后颜色变浅
B .对2HI
)(
22I H 气+平衡体系增加压强使颜色变深
C .反应
2
NO CO +Q NO CO 2++升高温度使平衡向逆方向移动
D .合成氨反应:
223H N +Q 2NH 3+,为使氨的产率提高,理论上应采取低温高压的
措施
20.有m A (g )+n B (g )
p C (g )+q D (g )反应,经10 min 达到平衡,结果A 的浓度减
少了1L mol -⋅a ,B 的浓度减少了1L mol 3-⋅a ,C 的浓度增加了1L mol 3
2-⋅a
,然后增大容器容积,A 、B 、C 的体积分数不变,则m ∶n ∶p ∶q 为( ) A .1∶3∶2∶2 B .2∶3∶3∶2 C .1∶3∶2∶1 D .3∶1∶2∶2
21.2.0molPCl 3和 1.0molCl 2充入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下述反应:PCl
3(g)+Cl 2(g)
PCl 5(g)达平衡时,PCl 5为0.40mol,如果此时移走 1.0mol PCl 3和
0.5molCl 2,在相同温度下再达平衡时PCl 5的物质的量是( )
A .0.40mol B.0.20mol C.小于0.20mol D.大于0.20mol ,小于0.40mol 22. 250
C 、101kPa 时,使1.0g 钠与足量的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晶体并放出17.87kJ 的热量,则生成1molNaCl 的反应热为( )
A.+411kJ/mol
B.-411 kJ/mol
C.411
D.-411
23.在密闭容器中,将2.0molCO 与10molH 2O 混合加热到8000
C ,达到下列平衡:CO ( g )+H 2O ( g )
CO
2( g)+H 2( g ) K=1.0,则CO 转化为CO 2的转化率为( ) A.63% B.73% C.83% D.93%
24. 在10 L 密闭容器中,1 mol A 和3 mol B 在一定条件下反应:A (气)+x B (气)
2C
(气),2min 后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混合气体共3.4 mol ,生成0.4 mol C ,则下列计算结果不正确的是( )
A .平衡时,物质的量比A ∶
B ∶
C =2∶11∶4 B .x 值等于4
C .A 的转化率20%
D .B 的平均反应速率为11min L mol 0.4--⋅
2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任何放热反应在常温条件下一定能自发进行
C.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焓决定了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
D.放热反应在任何条件下也能发生反应
26.把铝条放入盛有过量稀盐酸的试管中,不影响氢气产生速率的因素是()
A.盐酸的浓度 B.铝条的表面积 C.溶液的温度 D.加少量Na2SO4 27.为了研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甲、乙、丙、丁四位学生分别设计了如下四个实验,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在相同条件下,等质量的大理石块和大理石粉与相同的盐酸反应,大理石粉反应快
B.将相同大小、形状的铝条与稀硫酸和浓硫酸反应时,浓硫酸产生氢气快
C.将氢气和氯气分别放在冷暗处和强光照射下,会发现光照下有氯化氢生成
D.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相同条体积的双氧水,其中一支试管合在再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同时加热,产生氧气的快慢不同
28.氨分解反应在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内进行.已知起始时氨气的物质的量为4mol,5秒末为2.4mol,则用氨气表示该反应的速率为()
A.0.32 mol•L﹣1•s﹣1 B.0.16 mol•L﹣1•s﹣1
C.1.6 mol•L﹣1•s﹣1 D.0.8 mol•L﹣1•s﹣1
29.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A.反应物的浓度 B.反应温度 C.使用催化剂 D.反应物的性质30.用3g块状大理石与30mL 3mol/L盐酸反应制取CO2气体,若要增大反应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是()
①再加入30mL 3mol/L盐酸②改用30mL 6mol/L盐酸③改用3g粉末状大理石④适当升高温度.
A.①②④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31.反应A(g)+3B(g)⇌2C(g)+2D(g)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如下,其中表示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v(A)=0.15 mol•L﹣1•min﹣1 B.v(B)=0.01 mol•L﹣1•s﹣1
C.v(C)=0.40 mol•L﹣1•min﹣1 D.v(D)=0.0075 mol•L﹣1•s﹣1
32.对于反应:CaCO3+2HCl═CaCl2+H2O+C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HCl和CaCl2表示的反应速率数据不同,但所表示的意义相同
B.不能用CaCO3的浓度变化来表示反应速率,但可用水来表示
C.用H2O和CO2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相同
D.用CaCl2浓度的减小表示其反应速率
33.据报道,科学家开发出了利用太阳能分解水的新型催化剂.下列有关水分解过程的能量变化示意图正确的是()
A.B.C.
D.
34.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催化剂不能使不起反应的物质发生反应
B.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化学性质和质量都不变
C.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D.任何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
35 .下图所示是恒温下某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随反应时间变化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与示意图不.相符合的是( )
A.反应达平衡时,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
B.该反应达到平衡态Ⅰ后,增大反应物浓度,平衡发生移动,达到平衡态Ⅱ
C.该反应达到平衡态Ⅰ后,减小反应物浓度,平衡发生移动,达到平衡态Ⅱ
D.同一种反应物在平衡态Ⅰ和平衡态Ⅱ时浓度不相等
36.在进行中和热的测定中,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A.反应中用的是强酸、强碱的稀溶液
B.测量溶液的温度计要一直插在溶液中
C.为了使反应均匀进行,可以向酸(碱)中分次加入碱(酸)
D.为了使反应更加完全,可以使碱适当过量
37.当今国际能源研究的热点之一是寻找新能源,下列能源不属于新能源的是()
A.太阳能
B.氢能
C.风能
D.天然气
3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化石燃料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够充分燃烧
B.化石燃料在燃烧过程中能产生污染环境的CO、SO2等有害气体
C.直接燃烧煤不如将煤进行深加工后再燃烧的效果好
D.固体煤变为气体燃料后,燃烧效率将提高
3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可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有效碰撞次数增多
B.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若增大压强,可增大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
C.升高温度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的主要原因是减小了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
D.催化剂能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成千上万倍地增大反应速率
40.下列关于化学平衡状态的理解正确的是()
A.所有反应都存在平衡状态
B.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相等
C.正反应与逆反应停止进行
D.正反应与逆反应的速率相等
41.同分异构现象是有机物种类繁多的原因之一。
与CH3CH2CH2CH2OH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 A.(CH3)3COH B.(CH3)2CHCH2COOH
C.CH3CH2CH2CHO D.CH3CH2CH2CH2CH2OH
42.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三大营养物质。
下列有关基本营养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蛋白质可水解生成葡萄糖
B.常温下淀粉溶液遇碘变蓝
C.制备肥皂是利用糖类水解的性质
D.油脂由C、H、O、N四种元素组成
43.下列过程可发生酯化反应的是( )
A.光照条件下CH4与Cl2混合
B.乙烯通入溴的CCl4溶液中
C.苯与浓硫酸和浓硝酸混合加热
D.乙醇和冰醋酸与浓硫酸混合加热
44.同学们认为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食盐主要成分为NaCl ②西红柿富含维生素C ③鸡蛋富含蛋白质④O2具有可燃性⑤肉类富含纤维素
A .①②④
B .①③⑤
C .③④⑤
D .①②③
45.海水化学资源的利用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可从海水中提取的物质是( )
A .Br 2
B .Si
C .CaCO 3
D .Fe
46.文学中有“点石成金”,趣味实验中有“点L 成M”:取少量白色粉末于烧杯中,加入适量水得蓝色溶液,将金属棒L 插入该溶液,一段时间后,在金属棒L 表面析出紫红色固体M ,溶液颜色变浅。
则“点L 成M”可能是( )
A .点铝成铜
B .点银成钠
C .点锌成钙
D .点铁成镁 47. 下列物质中,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
A .淀粉和葡萄糖 B.蔗糖和纤维素 C.淀粉和纤维素 D.果糖和葡萄糖
48.广告称某品牌的八宝粥(含桂圆、红豆、糯米等)不加糖,比加糖还甜,适合糖尿病人食用。
你认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这个广告有误导喜爱甜食消费者的嫌疑
B.糖尿病人应少吃含糖的食品,该八宝粥未加糖,可以放心食用
C.不加糖不等于没有糖,糖尿病人食用需慎重
D.不能听从厂商或广告商的宣传,应询问医生 49.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 A.纤维素 B.蛋白质 C.蔗糖 D.淀粉
50.环氧乙烷是重要化工原料,其绿色合成反应为2CH 2===CH 2+X ――→△。
其
中X 物质是( )
A .CO
B .O 2
C .H 2O
D .O 3
2018-2019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
高二国际化学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