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三衢道中》原文、知识点及教案(完整)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年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三衢道中》原
文、知识点及教案(完整)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三衢道中》原文
三衢道中
宋代: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梅子黄透了的时候,天天都是晴朗的好天气,乘小舟沿着小溪而行,走到了小溪的尽头,再改走山路继续前行。

山路上苍翠的树,与来的时候一样浓密,深林丛中传来几声黄鹂的欢鸣声,比来时更增添了些幽趣。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三衢道中》知识点
注释:
三衢道中:在去三衢州的道路上。

三衢即衢州,今浙江省常山县,因境内有三衢山而得名。

梅子黄时:指五月,梅子成熟的季节。

小溪泛尽:乘小船走到小溪的尽头。

小溪,小河沟。

泛,乘船。

尽,尽头。

却山行:再走山间小路。

却,再的意思。

绿阴:苍绿的树阴。

阴,树阴。

不减:并没有少多少,差不多。

黄鹂:黄莺。

创作背景:
曾几是一位旅游爱好者。

这首诗是他游浙江衢州三衢山时写的,抒写诗人对旅途风物的新鲜感受。

作者简介:
曾几(1085——1166)中国南宋诗人。

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

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

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

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

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

”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

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

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

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

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

《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三衢道中》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融、燕”等7个生字;会写“鸳、鸯”等12个生字。

2、知古诗大意。

3、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并默写《三衢道中》。

教学重点:
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默写《三衢道中》。

教学难点:
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古诗大意。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找有关春天的诗句。

一、导语引入,揭示课题
1、继续学习宋朝诗人曾几写的一首古诗,一起感受曾几笔下的春天。

2、强调曾是多音字
3、板书课题。

解释课题(三衢的道上)
二、初读古诗,补充学法
1、师生回忆学习古诗的方法(查字典、看注释、看插图)
2、学生根据古诗学习的方法自学古诗
3、齐读1、2句。

经过自学,你学懂了哪个词或哪句诗?
强调“泛”“尽”的意思?
【设计意图:回忆总结学习古诗的方法很必要,“善教者授其法也”,鼓励学生提出新的学习古文的方法。


4、“梅子黄时”正是江南梅雨时节,难得有这样“日日晴”的好天气,因此诗人的心情很好,游兴愈浓。

指导学生读出1、2句的,体会诗人的心情。

5、诗人乘小船走到小溪的尽头,有些失望的时候,却听到树上的黄鹂,于是情不自禁地吟出了下面两句诗。

齐读3、4句。

6、此时诗人的心情一定是一惊喜的,指导学生读出诗人的感受?
【设计意图:通过学习,让学生充分感受诗人那种由失望到惊喜的心情变化。

】7、齐读整首诗,读出诗人心情的变化。

(配乐朗读)
8、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全诗的意思。

三、总结全诗,拓展延伸
1、欣赏美丽的春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