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贸易的专业化、连锁化、大型化(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国贸易的专业化、连锁化、大型化(1)
内容摘要:德国的贸易初看比较落后,经过一段时间观察,发现实在质上相当发达。
本文总结了其专业化程度高、连锁化程度高以及购物中心占据重要地位等3个特点,结合国内贸易的发展现状,对我国贸易的未来发展提出了自己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流通产业专业化连锁化购物中心
联邦德国事西方发达国家的代表之一,尤以汽车、机械、化工、电工等产业著名于世。
那么它的贸易怎么样呢?我这个研究贸易的人对此非常关心,前年由于一次进修的机会,笔者有幸在德国生活了一年,通过对德国流通产业的观察研究,获得不少的体会心得,特总结成下文,希看对我国贸易未来的发展能够有所助益。
也许由于文化传统以及发展阶段不同,初到德国的人会有以下感觉:德国城市的市中心非常小,超市规模都较小,街上店里购物的人也未几,买东西经常找不到地方,所以得出的结论是德国的贸易不发达,与其申明显赫的产业不相当。
但只要住上一段时间以后,这个想法就会逐渐改变。
德国贸易不仅不落后,而且可以说是高度发达,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贸易企业专业化程度非常高,形成一种错位竞争态势
德国贸易的业态多样化,而且各具特色和上风,具有明确的市场定位和目标顾客。
百货店一般位于市中心,或者大的购物中心里,经
营品种除了少量的书籍和电子产品外,以服装、首饰和化妆品为主。
各类超市以食品和日用品为主,还有服装专卖店,以及专门经营电器、家具、灯具乃至高档餐具等的专业店。
这里值得一提的有两家连锁店:ALDI和Multikauf。
ALDI属于平价折扣店,占地面积不大,一般是600平方米左右。
主要销售食品及一些简单的日用品,定位于中低收进居民,价格比其他商店便宜1/3到1/2。
其主要特色在于大进大出、薄利多销,经营的商品都是普通大众购买频率最高的东西,所以周转率非常高。
ALDI 在上世纪90年代初的经济萧条中迅速扩张,开办的店面数和销售额飞速增长,由于其单店销量就很大,加之遍布德国内外的销售网络,在进货时的价格谈判中处于主导地位,这更加确立了它在市场上的上风地位。
在2001年的德国富豪排名中,ALDI老板战胜宝马公司老板高居榜首。
另外一个就是仓储式超市Multikauf,它一般位置比较偏远,装修非常简单,主要以低价吸引顾客,而非优美的购物环境。
二是员工人数非常少,数千平方米的营业面积只有2到3名员工,大大节省了工资用度。
三是将仓库和商店合二为一,节约了存储用地,可以摆放和展示更多的商品。
Multikauf与著名的麦德龙超市不同,没有实行会员制,直接面对大众销售,固然销售额不高,但各项本钱也很低,所以还有一定的盈利空间。
这些各具特色与上风的商店市场定位各异,又处处竞争,形成一种既竞争又互补的关系,既丰富了德国贸易的内容,又增加了民众选
择的空间。
品牌连锁化程度高,形玉成国乃至国际网络,同一采购、仓储、配送,可以获得巨大的规模效益
德国贸易近30年的发展历史表明,传统的单店经营已经越来越少,企业只有相互吞并,形成连锁团体才有生路。
现在在德国的大小城市人们只能看到两家百货商店:Kaufhof和Karstadt,其中Kaufhof 还属于麦德龙团体。
Karstadt和麦德龙两大团体不但拥有德国主要的大型商场,而且还控制着各种不同名称及规模的连锁店,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德国贸易就不断进行着大鱼吃小鱼的游戏,终极形成了两大团体主宰市场的局面。
追溯一下德国连锁商店的股本结构,其终极的所有者,两者必居其一。
不要说单个门面的企业无法生存,即使大连锁店,一时经营失当,也会很快被竞争对手吃掉,贸易竞争的惨烈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原因是大型连锁店与单个商场相比,在治理用度和采购本钱上拥有无可相比的上风:连锁团体采购量大,可以直接从制造商处进货,因而可以获得非常优惠的报价,而单个商场对供货商而言无足轻重,在商品采购价格上就先输一招;连锁团体可以将一套成功的治理模式推广到各个分店,借以进步整体的治理水平;物流竞争是现代贸易竞争的重要内容,连锁团体的物流与后勤系统可以同时为众多分店服务,大大降低了单件商品的物流本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