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第四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单元测试
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3分共计6分)
1.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绣橘批评迎春不问累金凤被乳母偷去赌博之事迎春乳母儿媳王住儿媳妇欺迎春软弱求情不成就尽说些难听的话探春、黛玉等姐妹去迎春处劝慰大家都在为迎春抱不平迎春也十分生气偷偷遣人叫来平儿处理局面
B. 宝玉说起前晚上自己的那块玉竟放起光来了满帐子都是红的联想到为宝玉提亲之事凤姐道“这是喜信发动了”
C. 潘又安回来找司棋司棋发誓自己就是他的人了非他不嫁她母亲不答应司棋便一头撞在墙上殉情而死后潘又安也自刎而死
D. 宝玉成亲那日黛玉白日已昏晕过去只剩口里一丝气晚间缓过来李纨知是回光返照黛玉睁开眼向紫鹃交代了后事而后探春也来了众人正给她端水擦身子突然听到她直身叫到“宝玉宝玉你好……” 话未完就含恨离开人世了
【答案】A
【解析】A项“偷偷遣人叫来平儿处理局面”的是探春迎春见劝止不住自拿了一本《太上感应篇》来看
2.下列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 飘扬接载序幕旗杆
C. 告终夜暮离任港湾
B. 仪式象征恢复古典
D. 瞩目庭院护卫宣读
【答案】C
【解析】“夜暮”应为“夜幕” 选C项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3分共计3分)
3.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文明往往是内聚力和外引力的统一体一方面①_______________ 使自身得以传承和延续另一方面它通过外引力吸收外部资源(文明)使自身得以开放发展一切生命有机体都需要新陈代谢否则生命就会停止文明也是一样如果长期自我封闭就会走向衰落②_______________ 通过交流对话积极同其他文明进行交流互鉴才能更好获得外部参照保持旺盛生命活力多年来世界格局不断变化人们对不同文明共生共存规律的认识逐渐深化③_______________ 每一种文明都是美的结晶都彰显着创造之美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相通的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挡
【答案】①它通过内聚力来维系自身的特质, ②只有保持开放, ③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
【解析】根据“文明往往是内聚力和外引力的统一体”“使自身得以传承和延续”“另一方面它通过外引力吸收外部资源(文明)”可知①空处强调的是“内聚力”的方面可填写“它通过内聚力来维系自身的特质”
根据“文明也是一样如果长期自我封闭”“积极同其他文明进行交流互鉴才能更好获得外部参照”可知②空处强调的是与“长期自我封闭”相对的方面可填写为“只有保持开放”根据前后文语意可知“每一种文明都是美的结晶都彰显着创造之美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相通的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挡”是“人们对不同文明共生共存规律的认识”的内容因此③空处可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
三、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
4.(1)下列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4.(2)下列对文中画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4.(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4.(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②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4.(5)概括最后一段的大意
A.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B.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C.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D.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答案】B
【解析】(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中“君子”作主语应放在句首其前应断开据此排除A、C两项“参省乎己”意为“对自己检查、省察” 其中“己”是“参省”的对象其前不应断开排除D项
故选B
【答案】D
【解析】(2)D项“马拉车一天所走的路程这里指乘车而行”错误驾古代马拉车时早晨套上车晚上卸去套车叫驾所以这里用“驾”指代马车一天的行程十驾就是套十次车指马拉车十天所走的路程
【答案】B
【解析】(3)B项表述错误本文没有谈及“学习文化知识特别是科学技术的学习方法”【答案】(4)①顺着风呼喊声音没有更加宏大但听的人会听得清楚
②刻一下就停止腐朽的木头也不能折断
【解析】(4)①疾强这里指声音宏大彰清楚
②锲刻舍停止朽木腐朽的木头
【答案】(5)论述了学习的方法和态度
【解析】(5)将最后一段进行分层根据理解最后一段首先论述学习方法——积累然后说的是学习态度——专心据此可知最后一段论述了学习的方法和态度即学习贵在积累和用心
四、古诗词鉴赏(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
5.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面题目
西江月·黄陵庙(又题阻风三峰下)
张孝祥^①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波神^②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
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③岳阳楼上
【注】①张孝祥南宋初词人这首词因船行洞庭湖畔黄陵庙下为风浪所阻而作作者与
友人信中提到“某离长沙且十日尚在黄陵庙下波臣风伯亦善戏矣”②波神水神③准
拟准定
下列对词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一、二句点明行船的季节描写洞庭湖上风浪未起时的景色
B. 三、四句有主观想象色彩“鳞鳞细浪”实际指滚滚波涛
C. 五、六句写明日风向一转便可顺风行船今晚露宿又有什么关系呢?
D. 七、八句写作者期盼到岳阳楼上听水下传来的《霓裳》曲
【答案】D
【解析】D项“期盼到岳阳楼上听水下传来的《霓裳》曲”说法错误“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 这里前一句写一阵阵江中波涛的声响就像水府在演奏美妙悦耳的音乐
这种生动的比喻表现出词人所独有的想象后一句则是表达他内心的愿望当行舟到达岳
阳时一定要登楼眺望雄伟壮阔的洞庭湖面的自然风光该项将这两句的意思相杂糅既与句意不合又与作者的心意不合
五、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
6.(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6.(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6.(3)文中画线部分是怎样细致描写公鸡的?这样写在结构上有怎样的好处?
6.(4)有人说蔡老谋是个值得肯定的人物有人说蔡老谋并不值得肯定你的看法呢?
请结合小说进行分析
A. 小说开始两段写老街商铺林立、人流如织、物阜民丰等为小说主人公的出场提供了
时代背景
B. 蔡老谋背着手出门溜达公鸡跟在他的身后也出门溜达小说写这一笔意在表现公鸡颇
通人性
C. 走进海府的公鸡体形伟岸叫声清脆越突出描写公鸡的优点就越能表现海府对公鸡的喜爱
D. 蔡老谋来海府时身穿破袄腰系草绳他故意打扮寒酸从而博得海府同情挣得更多银
两
【答案】C
【解析】(1)A项“时代背景”错应为“生活场景”
B项“意在表现公鸡颇通人性”错应为“意在表现蔡老谋精于养鸡的特点”
D项“他故意打扮寒酸从而博得海府同情挣得更多银两”错此时的蔡老谋生活窘困并
非故意并且海府并非因为同情而给他更多银两
故选C
【答案】D
【解析】(2)D项小说情节没有“起伏跌宕扣人心弦”的特点和效果
【答案】(3)运用比喻的手法写了公鸡的眼、冠、尾、爪、毛和步履生动形象形神毕现
好处呼应下文公鸡在海爷府院中的不俗表现为下文海府重金买公鸡埋下伏笔(或作了铺垫)
【解析】(3)阅读画线句可知画线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公鸡的眼、冠、尾、爪、毛和步履表现了蔡老谋养的公鸡威武的样子从结构上看这句描写公鸡外形威武的语句与下文写其在海爷府院中的不俗表现相呼应也为后文写海府重金买公鸡作了铺垫
【答案】(4)示例一值得肯定
①蔡老谋做事用心虽然老街挣钱容易但他并未为挣钱而走寻常道路而是别出心裁且做事专心、有方
②蔡老谋取财有道他用自己养的上好的公鸡以特殊方式“卖”给大户人家大户人家自愿“付钱” 方式虽然特殊却是正当的
③蔡老谋懂得生活他虽没有远大理想但善于经营生活他用挣来的钱盖房引渠置办家业给儿子娶媳妇
示例二不值得肯定
①蔡老谋专养公鸡令人费解给人以游手好闲的感觉
②蔡老谋靠养的几只公鸡用计让大户人家主动掏钱给他给人以巧取的感觉
③蔡老谋得到这些钱后修屋引渠娶儿媳买驴没有更高的生活目标给人以目光短浅的感觉
【解析】(4)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答出自己的观点认为值得肯定或认为不值得肯定均可回答理由时要抓住人物蔡老谋的做法来分析若认为值得肯定理由可从蔡老谋饲养公鸡别出心裁巧妙卖鸡取财有道懂得用特殊方法谋划生活等角度思考若认为不值得肯定理由可从蔡老谋专养公鸡给人游手好闲的感觉他让大户人家主动掏钱给他有投机取巧之嫌以及他挣钱后没有更高的生活目标给人目光短浅的感觉等方面思考言之成理即可
7.(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7.(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7.(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传统诗论认为真正的好诗蕴含“天机”“灵气” 而现代诗学不认同这种看法
B. 社会学和心理学两个角度的分析都揭示了“无意于佳”的创作态度如何能产生佳作
C. 格式塔心理学通过研究认为对诗歌创作而言意识聚焦存在缺乏伸缩性与张力之弊
D. 若精神放松无意识就可能在神思恍惚的审视中冲破意识的“防卫” 促成佳作诞生
【答案】B
【解析】(1)A项“现代诗学不认同这种看法”错误根据原文第一段“如果用现代诗学术语说这就是诗的潜在次序或深层结构”可知现代诗学给了“天机”“灵气”新的术语而非“不认同这种看法”
C项张冠李戴根据原文第四段“对于诗这种复杂的充满自然灵气的结构来说意识聚焦的这种选择性、集中性、规范性和准确性太缺乏伸缩性与张力了”可知“对诗歌创作而言意识聚焦存在缺乏伸缩性与张力之弊”是作者在格式塔心理学研究的基础之上得出的结论
D项“无意识就可能在神思恍惚的审视中冲破意识的‘防卫’”错误根据原文倒数第二段“这时无意识就可能冲破意识的‘防卫’ 出来施展它的才能这样诗人就会出现一种神思恍惚的、弥散的、具有张力的审视”可知应该是先“冲破意识的‘防卫’” 再出现“神思恍惚的审视”
故选B
【答案】B
【解析】(2)B项“意在论证‘无意于佳乃佳’这一诗学悖论并非苏轼首创”错误由原文第
二段内容可知论证的应是“这种思路并非苏轼首创”
【答案】D
【解析】(3)D项“这种看法与本文论述的重点基本相同”错误刘克庄的话重在揭示实现“不求工而自工”的条件即要有“大气魄、大能量” 而本文论述的重点是“无意于佳”为何能得到佳作即揭示原因二者论述的重点不同
六、综合读写(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
8.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要认识一种植物可从其名称入手植物的名称往往包含性状、属种、来源等信息例如番茄、胡荽一类由“番”、“胡”可知①________ 同样“海棠”名中有“海” 很可能是从海外引入我国的植物海棠在唐代才见诸史籍唐以前不见其名这就不得不让人怀疑其来源
②________? 史籍未有记载有一种观点是海棠可能是由新疆的苹果树与蔷薇科其他种类杂交而成“海棠”中的“棠”多指向蔷薇科的果树如甘棠、沙棠、棠梨等等在现代植物学中西府海棠、垂丝海棠等都是蔷薇科苹果属小乔木③________ 与其他蔷薇科常见果树——桃、梨、李、杏的距离较远
【答案】该种植物很可能从国外传入, 海棠究竟从何处引入, 它们与苹果的关系最近【解析】此题考查学生运用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能力以情境补写的方式出现答题时注意语意和结构上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
的提示
第一空依据前文“例如番茄、胡萎一类由番、胡可知” 此空的关键词应该是“国外” 后文的“很可能是从海外引入我国的植物
”可知明显是在谈引入的问题所以此空应填该种植物很可能从国外传入
第二空依据前文“很可能是从海外引入我国的植物”这句话这是一种猜测的说法依据后边的“这就不得不让人怀疑其来源”的
说法明显是对前边的猜测持有否定的态度可知此空应填海棠究竟从何处引入
第三空依据后文“与其他蔷薇科常见果树——桃、梨、李、杏的距离较远”提示可知此空的关键词是“距离较近” 然后根据“都
是蔷薇科苹果属小乔木”可知关键词是“苹果” 由此来组织答案即可
9.(1)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9.(2)下列各项中和画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9.(3)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A. 孤芳自赏鸡零狗碎喜怒哀乐超尘脱俗
B. 孤芳自赏乱七八糟嬉笑怒骂出类拔萃
C. 顾影自怜乱七八糟喜怒哀乐出类拔萃
D. 顾影自怜鸡零狗碎嬉笑怒骂超尘脱俗
【答案】A
【解析】(1)“孤芳自赏”侧重自命清高、自我欣赏“顾影自怜”侧重孤独失意、自我怜惜根据“终日高飘于俗世之上与世界隔绝开来不合群也不合流”可知语境强调清高故选“孤芳自赏”
“鸡零狗碎”强调琐碎、庸俗“乱七八糟”强调混乱不堪前者更切合“闲事”的语境故选“鸡零狗碎”
“喜怒哀乐”侧重指各种情感“嬉笑怒骂”侧重指嘲笑、斥骂等各种行为前者更切合“俗世烟火”的语境故选“喜怒哀乐”
“超尘脱俗”强调高雅而不同凡俗“出类拔萃”强调优秀而超出众人语境是形容“人和事” 故选“超尘脱俗”
故选A
【答案】B
【解析】(2)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烟火气”代指“俗世生活的气息” “铜臭”代指“金钱的气息”
A项使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把“飞流”比作“银河” “三千尺”是数字上的夸张
B项使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龙城飞将”代指“杰出的将领”
C项使用了比拟和对偶的修辞手法“无可奈何”对“似曾相识” “花落去”对“燕归来” 用年年春天燕归来的现象比拟花开到花落冬去春来日出日落的自然现象
D项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西湖”比作“西子”
故选B
【答案】(3)①则是书的精髓, ②但再多也不能超过七分
【解析】(3)第一空由前文“烟火气是书的基本”可知俗世生活的气息是书的根本可以让读书的人产生共鸣高于俗世生活的气息的应是书的精髓所以第一空可填写与“则是书的精髓”等类似的内容
第二空横线后句提到“一个人身上那些高飘在上的非烟火气也多少得有点再少也不能少于三分” 非烟火气再少也不能少于三分横线前句提到“一个人身上的烟火气总归得多一点” 横线处应填关于“烟火气有多少”的内容对照“再少也不能少于三分”可知横线处可填写与“但再多也不能超过七分”等类似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