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普通高中2022年5月高一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地理仿真模拟试题(五)(Word版含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2年黑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
高一地理仿真模拟试卷(五)(有解析)
第Ⅰ卷(选择题共 50 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40 个小题,其中1-30 小题,每小题 1 分,31-40 小题,每小题2 分,共50 分。

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北京时间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由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发射升空,随后准确进入预定地火转移轨道。

天问一号任务主要包括发射段、地火转移段、火星捕获段、火星停泊段、离轨着陆段和科学探测段共6个飞行阶段(如下图)。

据此完成下面 1~2 题。

1.当天问一号完成地火转移段时,天问一号已经离开()
A.总星系B.银河系C.太阳系D.地月系
2.与地球相比,火星大气的密度不到地球大气的百分之一,是因为火星()
A.卫星较多B.距离太阳较远C.质量较小D.公转周期较短
下图是太阳的结构示意图,完成下面 3~4 题。

3.. 图中甲乙丙代表的大气层及其太阳活动正确的是()
A. 甲层是光球层,Q代表耀斑
B. 乙层是色球层,M代表日珥
C. 乙层是光球层,N代表耀斑
D. 丙层是日冕层,P代表日珥
4..影响地球粮食作物的产量最大的太阳活动是()
A.M-耀斑
B.N—日珥
C.P—太阳风
D.Q—黑子
下图为我国西北地区常见的石蘑菇和沙丘图片。

据此完成下面 5~6 题。

5.石蘑菇是指顶部大、基部小的形似蘑菇状的岩石,其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风力侵蚀作用B.风力堆积作用C.流水侵蚀作用D.流水堆积作用6.图中沙丘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风力侵蚀作用B.流水堆积作用C.风力堆积作用D.流水侵蚀作用
下图为水圈的构成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 7~8 题。

7.下列水体中,分布最广的是()
A.大气水B.冰川水C.生物水D.河水水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水的三太中,固态水数量最大
B.热带地区没有固体状态的水
C.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
D.我国外流区域没有参与陆地内循环过程
“穿堂风”也叫“过堂风”,是气象学中一种空气流动的现象,是流动于建筑物内部空间的风。

我国许多地区民居设计都充分考虑了穿堂风。

如下图为我国西南山区的传统民居穿堂风
示意图。

完成下面 9~10 题。

9.与“穿堂风”的形成有关的地理原理最符合的是( )。

A.热力环流B.温室效应C.热岛效应D.大气受热过程
10. 图中“石质地面”在增强穿堂风中的主要作用是( )。

A.增加地面的平整度,便于通风B.减少下渗,增加湿度
C.增加房屋前后温差D.降低夜晚庭院温度,便于纳凉
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面 11~12 题。

11..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水循环环节分别是()
A.下渗、地表径流、蒸发、地下径流
B. 蒸发、地下径流、下渗、地表径流
C .地表径流、蒸发、下渗、地下径流 D. 蒸发、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
12.读海底地形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海洋生物分布最集中的是②处表层的海域
B.①处海底蕴藏丰富的锰结核和沙矿
C.③处的海底地形往往是板块相互碰撞造成的
D.④处海盆的沉积环境有利于石油、天然气形成
下图为大西洋表层海水温度、盐度、密度三种性质随纬度的变化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 13~14题。

13.图中盐度曲线的变化规律是()
A.从赤道向南北两侧升高B.从赤道向南北两侧降低
C.从副热带海域向南北两侧降低D.从副热带海域向南北两侧升高
14.影响图中②曲线高峰值分布纬度区的因素是()
A.纬度因素B.洋流影响C.海陆位置D.蒸发量与降水量
读土壤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图,完成下面 15题。

15.图中影响土壤形成最活跃的要素是( )
A.风化基岩
B. 气候
C. 地形
D. 生物
预计到2020年末广州市常住人口控制在1 500万内,这“1 500万”是让广州人“生活得舒服”的指标。

读广东省人口年龄结构及与2000年对比状况条形图,完成下面 16~17题。

16.广州市提出的“1 500万”被称为“临界点”,“1 500万”是指()
A.最大人口容量
B. 人口合理容量
C. 环境承载力
D. 土地承载力
17. 针对广州市人口状况,今后应该()
A. 挖掘资源潜力,积极扩大生产规模
B. 鼓励生育,解决老龄化问题
C. 建立公平社会秩序,提高生活质量
D. 引进移民,弥补劳动力不足
海口骑楼老街(俗称“南洋街”)建筑因保留规模大、保存完好,2009年6月,被国家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

骑楼沿街道两侧临街而建,下层部分做成柱廊式人行过道,楼房上层部分跨建在人行过道之上,骑楼下的长廊贯通成排(如图所示)。

据此完成下面 18~19 题。

18.柱廊式人行过道的主要作用是()
A.避雨、遮阳B.排水、通风C.保障住户安全D.提升建筑美观
19.骑楼建筑特色与下列国家相似的是()
A.挪威B.美国C.埃及D.马来西亚
下图为某城镇年内风频统计及工业区划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 20~21题。

20.对该城镇环境影响最小的工厂是()
A.①B.②C.③D.④
21. 该城镇东南部适宜规划()
A.仓储物流中心B.高档住宅小区C.中心商务区D.休闲度假村
T服装科技公司利用“互联网+”与传统的服装业和服务业深度整合,顾客登录公司网站
或手机应用,可以在线上设计自己喜欢的服装并下单购买。

T公司收单后交给传统服装公司加工生产。

据此完成下面22~23题。

22.T公司比传统服装业()
A.生产效率高B.生产技术水平高C.贴近市场D.集群效应显著23.T公司更适合布局在()
A.乌鲁木齐B.哈尔滨C.郑州D.深圳
武汉三镇鼎立格局自古有之,如今即发生了很大变化。

读下图,完成下面 24~25题。

24.武汉三镇历史格局形成的自然那国主要是()
A.平原广阔
B. 季风气候
C. 河流交汇 D 矿产开发
25.随着现代综合交通的不断发展,武汉市城市形态在沿江发展的基础上,将进一步趋向()
A.集中式团块状发展
B. 沿河流呈条带状延伸
C 沿公路、铁路多轴向发展 D. 从放射状转向内聚发展
2021年3月23日,中国海警2502舰艇编队在我国钓鱼岛领海内巡航。

这是2021年中国海警舰艇第3次进入钓鱼岛领海巡航。

下图为钓鱼岛及附近地区剖面图。

据此完成下面26~27题。

26.中国海警舰艇在钓鱼岛海域巡航的地理依据是钓鱼岛()
A.是台湾山地的组成部分B.距离我国大陆较近
C.海洋渔业资源十分丰富D.位于我国东海大陆架上
27.在地质上,钓鱼岛地处我国东海()
A.大陆架B.大陆坡C.洋中脊D.海槽
下图为区域性环境问题及其解决途径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 28 题。

28.图中a、b、c分别代表( )
A . 环境污染、清洁生产、文明消费 B. 文明消费、环境污染、清洁生产
C . 清洁生产、文明消费、环境污染 D. 环境污染、文明消费、清洁生产
2021年两会,碳达峰、碳中和(如图)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这是我国基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而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据此完成下面29~30题。

29.碳达峰碳中和应对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南极臭氧空洞B.全球气候变暖C.酸雨D.雾霾
30.我国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主要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A.持续性原则B.发展性原则C.公平性原则D.共同性原则
31.中生代结束的重要标志是( )
A.出现了原始鱼类B.出现始祖鸟 C.三叶虫灭绝 D.恐龙灭绝
32.恐龙灭绝的原因最有可能的是( )
A.生物进化 B.环境污染 C.环境变迁 D.全球变暖
在喀斯特地区的溶洞中,经常可以看到碳酸钙的“钙华梯田”。

读“某地‘钙华梯田’景观图”,完成下面33~34。

33.组成钙华梯田的岩石类型是( )
A. 石灰岩
B. 花岗岩
C. 大理岩
D. 玄武岩
34.形成钙华梯田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 风力沉积
B. 流水沉积
C. 冰川沉积
D. 海浪沉积
35.不同粒级的矿物质在土壤中所占的相对比例称为土壤质地,影响土壤质地的主要因素为( )
A.成土母质
B.生物
C.地貌
D.人类活动
读我国人口分布图, 完成下面 36~37题。

36 .我国人口分布特点是()
A. 北部多,南部少
B. 西北部多,东南部少
C. 东部多,西部少
D. 东北部多,西南部少
37.影响我国人口分布的最基本因素是()
A. 历史因素
B. 自然因素
C. 社会因素
D. 经济因素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实施农村新能源行动,推进光伏发电,逐步扩大农村电力、燃气和清洁型煤供给”被写入其中,我国光伏种植农业(棚上发电,棚下种粮种菜)得到迅速发
展。

据此完成下面38~39题。

38.我国发展光伏种植农业的主要优势是()
A.耕地面积广阔 B.农村劳动力丰富 C.交通便利 D.政策支持39.制约光伏种植农业进一步推广的因素可能是()
A.技术难度大 B.投资成本高 C.光照充足 D.棚下热量不足 2021年3月23日,中国海警2502舰艇编队在我国钓鱼岛领海内巡航。

这是2021年中国海警舰艇第3次进入钓鱼岛领海巡航。

下图为钓鱼岛及附近地区剖面图。

据此完成下面40题。

40. 中国海警舰艇在钓鱼岛海域巡航的地理依据是钓鱼岛()
A.是台湾山地的组成部分 B.距离我国大陆较近
C.海洋渔业资源十分丰富 D.位于我国东海大陆架上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 分)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5 题,每题10 分,共50 分)
41..(10 分) 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⑴①表示_____________辐射,③表示____________辐射。

( 4分)
⑵代表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热源的是④,表示大气补偿地面辐射损失热量的箭头是_____(填序号)。

( 2分)
⑶阴天与晴天相比较,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增强,对地面保温作用__________(填“增强”或“减弱”),所以阴天昼夜温差较晴天_________(填“大”或“小”)。

( 4分)
42.(10分)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1)在图中四条线段的一端补上箭头,完成大洋环流。

(2分)
(2)a、c洋流中,属于暖流的是____________;c洋流对沿岸气候具有____________作用。

(4分)
(3)若某油轮在甲处海域发生原油泄漏事故,原油可能随洋流向北扩散。

请简述洋流对海洋石油污染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43. .(10 分) 读“非洲植被类型分布图”,完成下列小题。


(1)植被类型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

植被类型C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

( 4分)(2)图中自然带A→B→C→D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__________地域分异规律,该分异规律的形成是以______(填“水分”或“热量”)差异为基础的;( 4分)
(3)甲岛屿东部与西部自然带类型不同,反映自然地理环境的()分异规律:(2分)
A.从赤道向两极B.从沿海向内陆C.从山麓到山顶D.非地带性
44.读两幅我国人口漫画,完成下列小题。

(1)指出漫画图(图1)反映的主要人口问题,并为缓解该问题提出三条措施。

(6分)(2)指出全面放开二胎对我国现阶段人口年龄结构(少年、青壮年和老年)的影响。

(4分)
45.“黄河金三角地区”(图中的阴影区域)是我国第一
个跨省设立的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该区域水电、煤、铝
土等资源丰富,其将成为中西部地区重要的能源、原材料
与装备制造业基地。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0分)
(1)“黄河金三角地区”位于河南省、山西省和______
的交界地区。

(2分)
(2)该地区发展炼铝工业的优势区位条件有(6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该地区适合承接的工业部门有__________(选择填空)。

(2分)
A. 电力工业B.精密仪表工业 C. 机械制造工业D.水产品加工业
2022年黑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
高一地理仿真模拟试卷(五)(有解析)
第Ⅰ卷(选择题共 50 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40 个小题,其中1-30 小题,每小题 1 分,31-40 小题,每小题2 分,共50 分。

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
1.D读图分析,天问一号是从地球向火星发射的探测器,当天问一号完成地火转移段时,说明天问一号已经离开地月系并逐渐接近火星,但并没有离开太阳系,更不可能离开银河系和总星系。

故选D。

2.C 地球存在大气层的主要原因是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火星的质量和体积远小于地球,产生的引力小,因此火星大气的密度远低于地球大气,C正确;与卫星多少没有关系,A错误;火星距离太阳远影响的是火星表面的温度,B错误;火星的公转周期比地球长,D错误。

故选C。

3.B读图可知,图中甲为太阳大气层中最里面的一层,应为光球层,主要活动现象是出现太阳黑子,即图中的Q表示的活动现象;图中乙位于光球层之上,应为色球层,主要活动现象是出现耀斑和日珉,即图中的N、M分别表示的活动现象;图中丙位于太阳大气层最外层,应为日冕层,主要活动现象是出现太阳风,即图中的P表示的活动现象。

由此判断,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4 .D 研究发现,一些乔木年轮的疏密变化和极地地区永久冰层研究,证明了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有约11年的周期性,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相同,因此一般认为,太阳黑子活动影响地球气候,从而影响地球粮食作物的产量,一般太阳黑子活动高峰年,全球农业倾向于增产,太阳黑子活动低峰年,全球农业歉收的几率更高一些,因此D符合题意;图中M表示日,不是耀斑,排除A;图中N表示耀斑,不是日理,排除B;P表示太阳风,但太阳风对地球电离层、极光影响明显,没有信息表明,太阳风活动与地球粮食作物的产量有明显关联性,排除C。

故选D。

5.A 据图可知,石蘑菇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地区,降水较少,是由风力破坏地表岩石及风化物,并将侵蚀的物质带离原地,最终形成风蚀蘑菇,A正确,故选A。

6.C图中所示沙丘是由于风速降低,携带的泥沙堆积,在风力的堆积作用下形成,故C正确,选C。

7.A 气态水数量最少,分布最广;
8.C 从图中可以看出水的三态中,液态水数量最多;因为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所以热
带地区高的高山上有固态的冰川存在;我国外流区域既参与了海陆间循环,又参与了陆地内循环,故选C。

9.A 白天石质地面比林地升温快,气流上升,形成低压区,风从林地的高压区吹向低压区;夜晚石质地面比林地降温快,气流下沉,形成高压区,风吹向林地;故穿堂风的形成最符合的地理原理是热力环流,A正确。

温室效应是指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与“穿堂风”无关,B错误;热岛效应是指市区气温高于周围地区的现象,与“穿堂风无关”,C错误;而大气的受热过程与穿堂风关系不大,D错误。

故选A。

10.C 图中“石质地面”在增强穿堂风中的主要作用是增加房屋前后温差,石质地面升温快、降温也快。

故选C。

11.D图中①代表水从海洋或地表水进入大气,为蒸发;②代表地表水汇入海洋,为地表径流;
③代表地表水变成地下水,为下渗;④代表地下水汇入海洋,为地下径流。

故选D。

12.C本题考查海洋资源的分布与海底地形。

海洋生物资源以及油气资源主要分布于大陆架
①地区;深海锰结核主要分布与大洋盆地④;海沟③往往是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的下方形成的。

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13.C 据图可知,由于赤道附近的热量较高,可知表层海水温度一般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递减,可知③为温度变化曲线;由于副热带附近的降水较少,蒸发较为旺盛,可知海水盐度的分布规律由副热带海区向低纬、高纬递减,呈马鞍状分布,可知②为盐度分布曲线;由于地球的表面的热量是由赤道向两极地区逐渐递减的,可知海水密度由低纬度地区向高为地区递增,可知①为密度分布曲线。

故选C。

14.D 据上题分析可知,②为盐度分布曲线,其高峰值出现在副热带附近,盛行下沉气流,降水流量少于蒸发量所致。

故选D。

15.D 生物是土壤有机物质的来源,也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

土壤肥力的产生与生物作用密切关联。

故答案选D项。

16.B “1 500万”是让广州人“生活得舒服”的指标,说明该数量为人口合理容量。

17.C 广州市劳动人口数量较大,不需要再接纳移民,而应该发展科技,建立公平社会秩序,促进生活质量的提高。

18.A 由材料“下层部分做成柱廊式人行过道,楼房上层部分跨建在人行过道之上,骑楼下的长廊贯通成排”知:骑楼之上的楼层可起遮挡作用,加之海南是热带季风气候,热而多雨,故主要作用是避雨、遮阳,故A正确;排水需要一定坡度,保障安全主要是房屋建筑质量,而提升建筑的美观,涉及的是艺术形式和建筑风格,而柱廊式人行过道强调的是实用
性,所以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9.D 由所学知识和上题可知:海南炎热多雨,骑楼方便行人避雨、遮阳,马来西亚与海南距离近,气候相似,而且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多侨乡,历史上下南洋谋生者众多,故选D。

挪威、美国、埃及与我国相距较远,文化差异大,建筑特色差异较大,排除A、B、C。

20.D 根据图中的指向标,风频图,该地盛行风是东北风和西南风,污染工厂布局在与盛行风对吹方向垂直的郊外,河流的下游,对城市环境影响最小。

①位于城市东北部,③位于城市东南部,是盛行风对吹方向,A、C错。

②位于河流上游,污染城市水源,B错。

④位于河流下游,且避开了盛行风对吹方向,污染最少,D对。

21.A 该城镇东南部交通便利,有水运和公路,适宜规划仓储物流中心,A对。

城市东南部有造纸厂分布,水质差,不适宜规划高档小区和休闲度假村,B、D错。

中心商务区应在城市中心,靠近消费人群,C错。

22.C 具有个性的服装不能批量生产,因此生产效率会降低,A错误;T公司通过网络设计的服装最终还是要交给传统服装制造厂生产,生产技术水平没有变化,B错误;消费者只要下载T公司的APP,就能在线上任意绘制或设计适合自己风格的服装,所以该公司更贴近市场,C正确;由于T公司从事个性化服装设计服务,生产规模较小,集群效应不显著,D错误。

故选C。

23.D T服装科技公司顾客登录公司网站或手机应用,可以在线上设计自己喜欢的服装并下单购买,这类公司属于技术导向型工业,应该布局在技术较发达的地区,选项里的四个城市中深圳科技最发达,故选D。

24.C 武汉地处两河交汇处,河流阻隔导致形成三镇格局。

25.C 随着交通发展,武汉城市形态将进一步沿交通线多轴向发展。

26.D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规定,沿海国的大陆架包括陆地领土的全部自然延伸,其范围扩展到大陆边缘的海底区域,如果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起,到大陆边缘外界不到200海里,陆架宽度可扩展到200海里,如果到大陆边缘超过200海里,则最多可扩展到350海里(约为648.2km)。

大陆架上的自然资源主权,归属沿海国所有,因此钓鱼岛位于我国东海大陆架上,为我国固有领土,D正确;钓鱼岛是台湾省的附属岛屿,不是台湾山地的组成部分,A错误;钓鱼岛距离我国大陆较近及海洋渔业资源十分丰富不是中国海警舰艇在钓鱼岛海域巡航的地理依据,BC错误;故选D。

27.A 由图可知,钓鱼岛位于我国东海大陆架的东部边缘,其属于东海大陆架的延伸部分,因此,在地质上属大陆架,A正确。

故选A。

28. A 乡村的主要环境问题是生态破坏,城市的主要环境问题是环境污染,a代表环境污染;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为循环经济和文明消费,循环经济在农业上体现为生态农业,在工业上体现为清洁生产,则b代表清洁生产,c代表文明消费。

A对,B、C、D错。

29.B 碳达峰、碳中和的主要目标是促进二氧化碳的减排和吸收,所以应对的主要环境问题为全球气候变暖。

故B选项正确。

南极臭氧空洞的形成原因,主要与大量用作制冷剂、喷雾剂、发泡剂等化工制剂的氟氯烃导致臭氧减少有关,所以A与题意无关;酸雨的形成主要与使用化石燃料的过程中排放的酸性气体有关,所以C与题意无关;雾霾主要是汽车尾气、工业废气、建筑扬尘、垃圾焚烧等造成的多种污染源混合作用形成的一种大气污染状态,所以D与题意无关。

故本题选B。

30.D 共同性原则强调“义务”,地球是一个整体,地区性问题往往会转化成全球性问题,这要求地方的决策和行动,应该有助于实现全球整体的协调。

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基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和担当提出的,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性原则,故D选项正确。

持续性原则和发展性原则都强调“发展”,资源和环境的永续利用是发展的基础,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

故A、B两项与题意不符;公平性原则强调“权利”,包括“共享资源和环境”,财富的分配也要公平合理,这包括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人与其它生物种群之间,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公平。

故C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D。

31.D 中生代末期出现了包括恐龙在内的物种大灭绝事件,成为中生代结束的标志。

32.C 环境变迁破坏了恐龙的生活环境,进而导致恐龙灭绝。

33.A 碳酸钙是石灰岩的组成部分,故A正确。

34.B 钙华梯田属于喀斯特淀积地貌,故B正确。

35.A 成土母质是形成土壤的基础,所以影响土壤质地的主要因素为成土母质,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A。

36.C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是黑河—腾冲线,该线以东地区人口数量多、密度大,该线以西地区人口数量少、密度小,我国人口分布特点是东部多,西部少。

故选C。

37.B人口分布受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两方面影响,其中自然地理环境优越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也比较高,人口比较密集。

我国东部地区地势平坦、气候条件优越,农业发达,经济发展水平高,人口较多;西部地区自然环境恶劣,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口较少,故自然因素是影响我国人口分布的最基本因素。

故选B。

38.D 考查影响光伏产业发展的因素,从材料可知,我国将发展光伏农业写入中央一号文件,
可见政府对发展光伏农业的政策支持,故政策支持是我国发展光伏种植业农业的主要优势,D正确;我国土地资源尤其是耕地资源有限,发展光伏种植农业有利于实现土地资源利用最大化,契合我国土地集约化生产的需求,A错误;光伏种植农业可采用机械化收割,不需要大量农村劳动力,B错误;光伏农业的发展对交通的依赖程度不高,C错误,故选D。

39.B 光伏种植农业需要建设光伏大棚等发电系统,前期投资成本相对较高,由于农户经济实力的问题,可能会制约光伏种植农业的进一步推广,B正确;我国光伏种植农业技术已经相对成熟,A错误;读图可知,光伏大棚只是遮挡了部分光照,对棚下热量影响不大,D错误;推广光伏种植农业的地区一般光照资源都非常丰富,C错误,故选B。

40.D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规定,沿海国的大陆架包括陆地领土的全部自然延伸,其范围扩展到大陆边缘的海底区域,如果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起,到大陆边缘外界不到200海里,陆架宽度可扩展到200海里,如果到大陆边缘超过200海里,则最多可扩展到350海里(约为648.2km)。

大陆架上的自然资源主权,归属沿海国所有,因此钓鱼岛位于我国东海大陆架上,为我国固有领土,D正确;钓鱼岛是台湾省的附属岛屿,不是台湾山地的组成部分,A错误;钓鱼岛距离我国大陆较近及海洋渔业资源十分丰富不是中国海警舰艇在钓鱼岛海域巡航的地理依据,BC错误;故选D。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 分)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5 题,每题10 分,共50 分)
41 . ( 10 分) (1)太阳、大气逆( 4 分) (2)③( 2分)
(3)增强、小( 4 分)
【解析】
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原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图中各箭头的含义。

(1)读图可知,各箭头的含义,①为太阳辐射,②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③为大气逆辐射,④为大气吸收地面辐射。

(2)大气主要吸收地面长波辐射而增温,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地面长波辐射,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对应箭头④。

大气逆辐射补偿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保温作用,与图中箭头③对应。

(3)阴天云层较厚,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反射、吸收、散射等削弱作用增强,升温幅度较小,夜晚云层厚对地面保温作用增强,降温幅度较小,故阴天昼夜温差较晴天小。

42. .(10 分) (1)(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