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联达钢筋和图形算量易错点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联达钢筋和图形算量易错点总结
一、新建工程易错点
1、选错计算规则
2、损耗模板选错
3、报表类别—〉选河南2008
4、结构类型、设防烈度、抗震等级、檐高输入错误。
—>建施、结施不同的需要沟通
5、比重设置:统一>通常是把6个的钢筋比重改成6.5的钢筋比重。
6、计算未统一。
计算设置:①、箍筋计算方式(向上取整+1\四舍五入+1)对量时需要统一
②、柱纵筋伸入基础锚固形式
③、剪力墙中暗梁
④、梁中(次梁加筋、起始箍筋距边界距离)
⑤、板(分布钢筋可选所有的分布筋相同或砼一板厚的分布筋相同)
⑥、基础中(独立基础边长≥设定值时受力钢筋加密)
⑦、砌体结构中构造柱加密长度(按图纸修改)
⑧、节点设置中:1.1板中斜板节点详图1.2柱中外侧纵筋1.3剪力墙:拉筋(双向布置\梅花布置)
楼层设置:层高设置、砼标号设置、保护层厚、抗震等级(每层都需要修改,当都一致时,可以复制到其他楼层)
二、新建楼层易错点:
1、未设置首层结构标高
2、未分别对每一楼层设置,其砼标号、锚固、搭接及保护层
三、轴网定义易错点:
1、方法不恰当、定义速度慢
2、误输入轴间距、且不知道核查
3、思考:轴网定义错误之后,如何弥补?
四、柱操作易错点:
1、柱定义技巧不能灵活运用(用柱表?还是一根一根定义?)
2、异性截面柱定义时,不知道网格间距能灵活输入。
3、不知道“全部纵筋”、“脚筋”、“B边一侧中部筋”的关系
4、忘记输入箍筋支数
5、画柱常用按钮:F3\F4\Ctrl+左键\查改标注\单对齐\移动\旋转\镜像\复制等等
6、对图纸整体把握上有欠缺、忽视偏心柱
7、忽略对边角柱的判断
8、思考:柱子如何起名?起名的意义在哪里?批量选择替换功能是否用熟练了?
五、剪力墙、暗柱操作易错点:
1、暗柱的定义不能灵活应用参数输入法与异性截面输入法
2、剪力墙定义时,忽略“(2)10@200中”“(2 )”的问题
3、画剪力墙时要覆盖暗柱的问题,剪力墙与暗柱的位置关系
4、画剪力墙时墙体的偏心问题,注意单对齐功能的应用
5、对图纸整体把握上有欠缺、忽视偏心墙
6、思考:剪力墙(暗柱)如何起名?起名的意义在哪里?批量选择替换功能是否用熟练了?
六、梁操作易错点:
1、反建构件时,用了不同截面的反建,造成混乱。
2、反建构件时,不知道先修改构件名称,然后再修改构件其他属性信息,造成混记。
3、反建构件时,修改完了属性信息,不用回车键,造成修改不成功的情况。
4、画梁思路不清晰,先主梁,厚次梁,每画完一根梁,要通过单对齐等功能调整其位置,整层画完之后,隐藏柱子,进行延伸对齐,最后再进行原位标注。
5、对图纸整体把握上有欠缺,忽视偏心梁。
6、原位标注时,忽视“应用同名梁”的功能。
7、原位标注时,忽视对次梁加筋的检查或设置
8、进行梁镜像后,忽视原位标注方面镜像后“调换起始跨”功能。
9、对梁进行楼层建复制而后再修改时,不知应用锁定功能。
七、板操作易错点:
1、板定义时,名称与板厚信息不符
2、板定义时,未设置马凳筋
3、画板时,未采用”点”的画法。
《矩形画法特殊情况下才使用》
4、画受力筋时,受力筋布置范围不明确
5、定义负筋时,未定义分布筋或未按图纸规定修改分布筋
6、画负筋时,不能灵活运用负筋的布置方法<按墙?按梁?按板边线?自定义范围?>来画负筋
7、不能看懂关于”渐变长度“的钢筋图,进而在操作中出错
8、后加马凳筋时,忽略“黑色字体”与“蓝色字体“区别,进而操作者认为已经设置了,实实则为设置。
9、忽视图纸下方文字说明,看不懂关于“温度筋“的设计,进而漏算。
10、把图纸中“双向钢筋网片“与”双层双向钢筋网片“弄混。
11、负筋长度标注位置的问题
八、基础操作易错点
1、对于基础形式不同的工程,基础层高定以后,忘记修改特殊基础的标高
2、忽视独基与柱的关系,即独基与柱位置不对应
3、忽视独基与有上下排钢筋的情况
4、定义独基时,对独基长度尺寸与其钢筋网片不做对应的输入
5、定义的条基作为砖条基应用时,忘记删除条基的钢筋信息
6、砼条基的钢筋,不分正确输入受力筋与分布筋
7、条基的高度不能正确输入,正确的条基高度应是基础底至相邻楼层地面之间距离,而非至地圈梁底
8、画条基时,不善于应用条基与相邻楼层的墙体的位置关系采用
智能布置功能
9、定义满基时,关于马凳筋的注意事项《参考板易错点》
10、画满基时,不善于应用满基出相邻楼层外墙的位置关系采用智能布置及偏移功能
11、忽视图纸下方文字说明,看不懂关于封边钢筋的设计,进而漏算
12、忽视关于基础详图,不对其进行钢筋计算设置修改,进而计算误差较大
13、弄不清基础梁、地圈梁的含义,进而构件类型出错
14、不能正确设置基础中的梁的高标,从而导致基础梁上生根的构件钢筋出错
15、定义独基或条基时,弄不清独基《条基》单元中标高与“相对标高“的含义,进而出错。
九、楼梯操作易错点:
1、忽视参数输入法中,关于楼梯形式的选择。
2、楼梯构件的数量计算错误
3、楼梯踏步板参数输入尺寸有误。
应按其净宽输入,而非轴线间尺寸。
十、砌体操作易错点:
1、砌体起名不加注意,未后面导入图形算量组价造成阻碍。
2、砌体加筋忘记计算
3、设置窗洞口离地高度时,相对标高应以结构标高为准
4、门窗洞口上方过梁设置与否,须注意洞口上方是否有单梁。
5、未彻底弄清图纸关于圈梁、构造柱、窗台处现浇带的设置原则,进而导致绘图思维混乱
6、对每个结构详图未理清其与建筑详图、结构平面图的关系,进而漏画细部构件,例如飘窗或雨棚的生根部位。
十一、单构件输入操作易错点:
1、忽视对单构件起名,导致计算结果无法核对
2、单构件数量计算有误,导致计算钢筋量出错
3、在标准楼层建单构件,数量会自动按相同楼层数量反倍数,操作上易出错
4、单构件钢筋输入时,输入的尺寸误按构件尺寸输入
5、单构件钢筋根数输入要与构件的数量关系理清,否则易出错
6、单构件钢筋输入数据以mm为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