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8、7、6加几》教案3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标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8、7、6加几》教案3
篇
篇一
教学内容:
⑻⑺6加几
教材剖析: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20以内退位减法和多位数计算的基础,着局部学习的好坏,将队今后计算的正确和迅速程度产生直接的影响,本节课的内容是在9加几的基础上学习的,对各种算法如“点数”,“接着数”,“凑十”都已经有了比较,本节课主要是要求学生能用“凑十”进行计算。
教学评析:
一、情境入课,初探8加几算法
师:星期天上午,小朋友们到公园去玩,先来了8个小朋友,又来了3个,一共要买几张门票呢?
生:13张。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生1:数出来的。
生2:从8接着往后数5个,就知道了。
生3:8+5算出的。
师:先来了8个,又来了5个,可以用加法8+5来算,(板书:8+5)那怎样进行计算呢?能用小圆片摆摆,说说吗?
学生操作
师:谁先来?
生:从5个里拿出2个给8,就有10了,加起来就是13了。
师:为什么要拿2个给8呢?谁能说的详细点啊?
生:以为8和2可以凑成10,从5里借2个给8是10,然后10和3加起来就是13了。
师:说得真好,表彰他。
板书8+5=13
/
23
10
师:看到8,想到了2,8+2=10,10+3=13,谁能来说说?
生⑴2说
师:同桌说一说
练一练,8+38+68+48+78+8(抽几习题说算法)
评析:本课主要是在9+几的基础上,对凑十法有一定基础上继续来学习8加几,7加几及6加几。
以为有了9加几的铺垫,学生已经能基本借助手中的学具进行凑十的计算,从教学实录可看出,学生在学习8加几时已经比较得心应手
了,老师通过适当饮弹,让学生通过操作,积极得出计算的方法,无论是算法还是算理都比较分明明了,了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
二、自主探索7加几,6加几
⑴探索
师:小朋友们已经会算8加几了,你能来试试这两习题吗?想一想,同桌相互说一说。
(出示7+66+5)
小组讨论
师:谁先来?
生1:算7+6时,看到7,想到3,把6分成3和3,7+3=10,10+3=13
师:说得蛮好,谁再来试试?
生2:看到7,想到3,把6分成3和3,7+3=10,10+3=13
师:为什么看到7都想到了3?
生:以为7和3凑成10。
师:怎么算6+5?
生⑴2:看到6,想到4,把5分成4和1,6+4=10,10+1=11
师:大家都是这样想的吗?真棒!
⑵小结
师:方才我们在算的时候都是先--凑十,在算加几。
⑶练一练,猜猜我是谁?
出示:7+46+67+56+77+7
师:公园里也来了很多小动物,他们都躲在这些算式后面,我们把他们请出来八!
(算对一个,出示小动物,错了说算法)
评析:在这个教学过程中,老师已经完成了由扶到放的过程,放手让学生大胆地进行尝试,自主探索,让学生经历整个学习的过程,领会到如何去学习,很好地进行了数学思想的启发。
老师采用顺口溜的方式,理解凑十,记住算法,非常符合中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并进行了质疑,稳固了算理。
另外练一练的设计颇具童趣,很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分类,揭习题,小结
⑴小组合作交流
师:每个四人小组都有一个信封,请组长拿出卡片,一起算一算,看哪组先完成。
⑵请最先完成的接受大家的考验,计算。
⑶分类
⑷反应:
生1:依照答案分。
生2:我们是依照答案的单双分的。
生3:我们依照算式的第一个数分的,8加几,7加几,6加几。
师:这正好是我们今天学的内容,在计算时都是先凑十。
分类只要有根据,我们可以有很多种分法。
评析:此环节的设计颇具匠心,与所学分类相联络,有一个知识的整合,使数学知识更体系化,渗透了构建的思想,尤其突出了“凑十”,有效的小组合作也锻炼了学生之间的协调能力。
四、应用拓展
⑴帮小蚂蚁找家
师:小蚂蚁听说小朋友们这么能干,碰到费事就来找你们帮忙了,你看,背上写了家的地址,送他们回家吧!
6+67+56+59+68+78+()()+()
⑵剩下8+()()+()
师:想想规定把他们也送回家。
生:填上3,送到……
⑶小结
五、课堂作业
评析:小蚂蚁回家的设计非常富裕童趣,不仅稳固了⑻⑺6加几,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兴趣,领会到助人为乐的乐趣,尤其开放习题的设计拓宽了练习的范围,,起到了很好的稳固作用。
篇二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1-92页例⑵例3,⑻⑺6加几。
【教学目的】
⑴使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正确计算8加几、7加几。
6加几。
⑵在观察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敏性,在操作、讨论、交流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得出多样化的算法。
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学习兴趣,使学生想学,乐学,会学。
【教学重点】
学会8加几、7加几、6加几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算法的多样化。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求知的*
(录像出示8个小朋友去运动场跑步,然后,又来了5个小朋友的情景。
)1.老师创设情境:星期天上午,天气非常好,小文、小丽、小明等8个小朋友到体育馆去锻炼。
他们正在跑道上跑步时,又来了他们的5个同学。
这时跑步的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他们想请同学们帮忙算一下。
同学们想帮这个忙吗?先在小组里讨论如何解决这个问习题,好吗?
2.小组合作讨论。
3.小组报告交流。
老师小结:同学们想出的这几种规定都不错,这4种方法你最喜爱哪一种方法?
二、动手操作,自我心得,探求新知
1.学生答复后老师指出:如果用计算的方法,应该怎样列算式呢?
学生答复,老师板书8+5。
师:8+5应该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在小组里用小棒摆一摆。
[小组报告交流,由于学生有了9加几的基础,所以很容易想到用“凑十法”来解决这个问习题。
老师再请几个小组说一下他们是怎么做的。
老师根据几个小组报告操作的情况,边板书边小结:同学们真聪慧,都想到了从5根小棒中拿出2根,跟8根小棒凑成10根,10根小棒再加上剩下的3根,就等于13根小棒,这种方法真不
错。
其他小组还有不同的计算方法吗?]
由于有了9加几的基础,所以其他方法,如数数法、接数法便不再出现或很少出现。
2.师:方才我们通过摆小棒,计算出了8+5=13,现在我们不摆小棒,只看算式,你能计算出8+⑷7+⑹6+5的结果吗?
[学生报告,因为计算8加5时,学生用摆小棒的规定研究过了,所以用“凑十法”计算这三个算式应该没什么问习题,老师这时应多让几个学生说想法。
] 老师在学生报告的基础上,小结“凑十”的方法:同学们方才都是把⑻⑺6分别凑成10,然后用10再加上剩下的数,这也就是我们今天共同研究的主要内容⑻⑺6加几的计算方法。
(老师板书课习题)
三、稳固内化,发散思维
师:同学们真不简略,自己想出了做⑻⑺6加几的习题的方法,这种方法跟我们学过的9加几的方法有什么关系?(一样)那教师这里有一道标题8+9,看哪个同学想到的方法最多?
[老师对这3种方法都予以肯定,并特别表彰第3种方法。
老师渗透“交换加数的位置,得数不变”的规律。
老师用课件演示9+8=17想的过程和8+9=17想的过程,以帮助学生实现学习的迁移。
]
四、应用新知,解决问习题
1.(课件出示)圈一圈,算一算。
2.(课件出示)1路公交车上原来有6个人,又上来了7个人,这时车上有多少人?
3.(课件出示)小兔找家:每个小兔身上有一个算式,每个小屋上有一个得数,学生做对后,小兔子就能回到自己家。
4.(课件出示)写算式。
根据图中情景,写出算式,看哪个同学写得又多又好。
五、课堂小结,画龙点睛(略)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对凑十法有一定基础的前提下进行教学的。
由于有了9加几的铺垫,引导学生通过摆小棒凑十的方法进行计算,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尝试⑺6加几的方法,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练习课
【教学内容】
练习二十一第1-8习题。
【教学目的】
使学生会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简略的实际问习题,训练学生用不同方法解决同一个问习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具准备】
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⑴口算(抢答)
6+5 6+7 8+6 9+3 8+8 9+8 6+8 7+4 9+4 8+5 8+7 7+9
⑵练习二十一第5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在书上写得数,老师巡视,并勘误。
二、创设情境
⑴练习二十一的第1习题。
[先出示转盘,让学生弄清习题意,转动转盘,知道用中心的数依次去加外面的每一个数。
然后让同座互相说,在让四人小组进行接力赛,看哪组算的又对又快。
]
⑵练习二十一的第8习题。
[观察小猴图,你们知道图上画的是什么?指名说一说图的意思?
指名板书,其余同学在书上完成。
集体勘误。
]
四、小结本节课的学习情况。
五、作业:
练习二十一的第⑷⑹⑺9习题,在书上完成,集体勘误。
]
【教学反思】
通过练习使学生懂得了同一个问习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习题。
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篇三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规范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教材103-106页例⑴例⑵例3及“做一做”以及练习十九第⑶⑹⑺8习题
一、教材简析:
这局部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20以内的进位加法——9加几”的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
学生已经学习了“点数”、“接着数”、“凑十法”等计算方法,本节课的计算方法与此雷同。
因此,本节课的教材引导学生把已经学习过的“9加几” 的计算方法迁移到“⑻⑺6加几”的学习中来,使学生能进行正确的口算。
例1主要出现“接着数”、“凑十法”两种方法解决问习题。
例2只给出算式,要求学生在例1的基础上,直接思考采用“凑十法”,进行计算。
例3呈现了三种计算方法:
⑴拆小数、凑大数;⑵拆大数、凑小数;⑶交换加数位置。
允许学生根据标题选择自己喜爱的计算方法,但是重点还是掌握“凑十法——拆小数、凑大数”。
例3之后“做一做”安排了四道稳固练题。
第1习题有实物图,让学生“圈一圈”,在动手操作中相熟⑻7凑十的过程。
第2习题,让学生“填一填”,写出⑺8凑十的过程,进一步相熟用“凑十法”口算的方法。
第⑶4习题让学生通过口算直接说出得数,稳固⑻⑺6加几的口算方法。
二、教学目的:
(一)知识与技能目的
学会用“凑十法”,计算⑻⑺6加几的标题,能用多种方法思考计算过程,培养思维的灵敏性。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⑻⑺6加几”的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迁移类推、汇总概括的思想和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主动参与学习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凑十法”,自主探究得出计算⑻⑺6加几的各种方法。
教学难点:把另一个加数分成几和几,才能和⑻⑺6“凑十”,同时体现算法多样化。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
五、教学方法:
教法:图示、比照、信息搜集、问习题发现相结合教学方法。
学法:自主探究法
六、预设教学过程:
一、创设“圣诞狂欢”的情境,为复习铺垫。
师:“圣诞节到了,圣诞白叟不光给大家准备了礼物,还准备开一次狂欢PARTY,想不想参加啊?顺利过关后就可以取得PARTY的入场劵。
第一关:快速填数
8+()=10 7+()=10 6+()=10
8+2+3=() 6+4+5=() 7+3+4=()
第二关:快速抢答
10+6= 8+2= 7+10=
7+3= 6+4= 10+8=
9+2= 9+5= 9+8=
(后三习题让学生说说计算过程。
)
(设计用意:复习的知识点是简略干燥的,但是根据一年级儿童好动的特点,创设符合儿童认知的情境,以庆贺节为切入点,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积极性。
)
二、情境导入,自主探究。
⑴祝贺大家取得了“圣诞狂欢PARTY”的入场劵。
圣诞白叟还邀请了一些小朋友和我们一起参加“PARTY”,你瞧,大门口多热闹啊!
(1)发问:从图中你取得了哪些数学信息?(左边有5个人,右边有8个人) (2)你能提出什么问习题?(一共有多少人?)
(3)怎样列式?(8+5)还可以怎样列式呢?(5+8)
(4)8+5 、5+8该怎样计算呢?动动脑,想一想。
(学情预设:数数的方法;接着数;凑十法。
)
(5)谁能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
(可以用凑十法)
你想把谁凑成十?
把8凑成十,要分出几?那5个还剩下几个?
把5凑成十,要分出几?那8个还剩下几个?
(全班齐读计算过程)
(设计用意:知识其实不能简略地由老师传授给学生,而只能由每个学生按照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加以“建构”。
学生在学过“9加几”的知识基础上,放手让学生探究算法,加深对“凑十法”的理解,能很好的帮助学生主动把9加几的计算方法迁移到8加几中来。
)
(6)谁来小结一下:
8和几凑成十?八凑二
9和几凑成十?九凑一
把7凑成十呢?6凑成十呢?5凑成十呢?七凑三来六凑四,两五相凑正满十。
(7)把我们方才的发言可以总结归纳成一首儿歌,叫《凑十歌》
凑十歌
九凑一,八凑二,
七凑三来六凑四,
两五相凑正满十。
(设计用意:用歌谣的形式小结凑十法,读起来琅琅上口,能令学生记忆深刻,兴致较高。
)
⑵练习稳固“凑十法”
这首凑十歌不光好听,还很有用。
圣诞白叟这有几道计算习题就可以用它来解决。
老师发问:8+4 为什么要分出这个2? 8凑2
7+6 为什么要分出这个3? 7凑3
6+5 为什么要分出4 6凑4
8+9 除了用凑十法,还可以想我们前面学过的哪个算式?
(设计用意:将例2和例3合为一道练题,能防止计算课机械反复性地训练,有了8加几的多种计算方法基础,学生对于7+⑹6+5应该也能想到用“凑十法”来进行计算。
)
三、运用所知,稳固练习。
神秘的圣诞树终于出现了,盛大的狂欢PARTY开始啦!只要你参加活动就能赢得礼物哦!
(设计用意:将练题以丰盛多彩的活动形式呈现,配上色彩鲜明的各种图片,防止了计算课单调、无趣,能提高学生做习题的兴趣。
)
活动一:领取圣诞物品!
⑴先圈出10个,再说算式。
先圈出10个,再说算式。
⑴学生独立完成。
⑵全班交流。
(设计用意:将课本做一做第1习题图片换成与情境严密联络的“圣诞衣服”和“圣诞白叟玩偶”图片,使整个情境更完整。
通过学生动手“圈一圈”完成凑十的过程,能使学生进一步相熟“凑十法”。
)
活动二:圣诞节计算比赛!
⑴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之间相互检查,勘误错误。
⑵男生齐说第一习题的计算过程。
女生齐说第二习题的计算过程。
活动三:射击气球比赛!
(设计用意:射击气球,加上配音,生动有趣。
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稳固练习⑻⑺6加几的口算,提高计算的速度。
)
活动四:找朋友!
⑴学生先独立思考30秒。
⑵游戏:你问我答
师:小兔的朋友是谁?
生:小兔的朋友是……
活动五:孵小鸡比赛!
指名学生口答。
(设计用意:活动四、活动五,使学生进一步相熟用“凑十法”口算的方法。
)活动六:数螃蟹!
师:从图中你取得什么数学信息?问习题是什么?
(左边有8只螃蟹,右边有7只螃蟹,一共有几只螃蟹?)
师:你能列出算式吗?(学生先动笔在练习本上写算式,再全班交流。
)
(设计用意:让学生用所学8加几的知识解决有“?只”螃蟹问习题,为进一步用数学知识解决简略的实际问习题做准备。
)
(五)全课小结:
在今天的学习中我们不仅解决了数学问习题,而且还进一步熟练了用凑十法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希望在课后大家能多多练习,提高计算速度和正确率。
今天你都学到了哪些知识?在这堂课上你有哪些地方做得很好?你还可以向谁学习?
(设计用意:整理本节课所学内容,突出重点、难点。
通过学生的自评、互评,学会反思,改良学习策略,明确下阶段学习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