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检测试题
班级_____姓名_____得分_____
一、算一算。
(24分)
1. 直接写出得数。
(9分)
2.3+4.6 = 5.2–0.7 = 10–8.6 =
560÷7 = 110×30 = 26×50 =
50×30 = 309÷3= 23×30 =
2. 列竖式计算。
(6分)
39.7 + 4.9= 8.5 - 0.8= 45 × 38 =
3. 用递等式计算。
(9分)
14×6×17 1012-38×25 (232 –198)×54
二、认真审题、准确填空。
(22分)
1. 读数、写数:
0.56读作()十三点零二写作()零点零九写作()
13.02读作() 43.60读作()三十点零八写作()
二百零三元七角写成小数是()八十元零五分写成小数是()
2. 比较大小:
3.50 3.05 30.5 0.35 5.30 0.53
()<()<()<()<()<()
3. 哪些是“平移”现象,哪些是“旋转”现象:
(1)在算盘上拨珠的运动是()现象;
(2)自行车的踏脚运动是()现象;
(3)电梯里的上下运动是()现象;
(4)时钟的时针、分针、秒针的运动是()现象。
三、我会辨。
(对的画“√”,错的画“×”)(5分)
1. 607.502只读一个零。
()
2. 8元7角用小数表示是8.07元。
()
3. 两个乘数的末尾各有一个0,积的末尾至少有两个0。
()
4. 240×40=2400×4。
()
5. 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只能是四位数。
()
四、请按照给出的对称轴画出第一个图形的对称图形,第二个图形请向上移动3个格。
6分
五、列式计算。
(9分)
1. 24乘126与74的和,积是多少?
2. 184减去21乘6的积,差是多少?
3. 3.5与1.8的差再加上2.9,和是多少?
六、我能解决问题。
(34分)
1. 过“六一”儿童节了,幼儿园小班的张老师买玩具梅花鹿给班上的24个小朋友做礼物,每人一个,每个玩具16元。
张老师带了400元钱,不知道带的钱够不够?(6分)
2.(18分)
苹果汁1.5元可乐2元橙汁3.2元面包1.8元汉堡7.5元
(1)如果笑笑要买一份饮料和一份点心,一共有()种选择。
(2分)
(2)一个汉堡比一份面包贵多少元?(4分)
(3)买一盒苹果汁、一杯可乐和一份面包需要多少钱?(4分)
(4)笑笑带了10元够买一个汉堡和一盒橙汁吗?(4分)
(5)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解答。
(4分)
3. 旅游团组织去公园划船。
(10分)
(1)如果要租12艘大船,划2小时需要多少钱?
(2)租1艘大船,15艘小船,划1小时需要多少钱?
七、附加题。
1.一幢七层楼,每层楼梯有16级,小丁从1楼到7楼,共走了多少级台阶?
2. 一个两位数,它的数字之和正好是9,而个位数字是十位数字的8倍,这个两位数是()。
第二课时
(三)学习第九自然段
①朗读。
思考:困扰着父亲的“道德难题”终于解开了,父亲又是怎样表现的呢?
②再次讨论,领悟父亲的高尚人格。
a.朗读思考:同学们,老师和大家一起学到这里,我也被搞得“迷惑不解”了,父亲是靠什么解开了这个“道德难题”的呢?请大家再读这句话:
“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
”
b.引导学生看投影朗读,从“诚实,有信用”中来归纳“诚信”一词。
(学生上黑板完成板书:诚信)
c.同学们,如今的社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
“诚信”在人们的商业交往及生活交往中尤为重要。
让我们记住父亲的言传身教吧!请大家再读这句话:
“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
”
●想象拓展
①学到这里,同学们应该注意到,文中妈妈说话了,我也说话
了,惟有这位风格高尚的父亲在整篇课文中没说一句话,多么遗憾呀!我们能否在文中某个地方补出
父亲可能说的话。
②同学们。
车被开走了,家中的每个人当时的心情会是怎样?他们可能说了哪些话,请写出来。
●学习最后一段
①齐读最后一段。
(虽然文中的“我”当时不理解父母的所为,但成年以后看法变了,请齐读最后一段)
②齐读中心句。
(投影)
●总结拓展
①学完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收获与体会?
②把自己口述的“收获与体会”,略做修改写下来,也让自己的体会形成一句“名言”,并在结尾处写上自己的名字。
如:人不仅需要物质上的富有,更需要精神的的富有
6* 万年牢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本课8 个生字。
过程与方法:通过课文的研读,体会父亲做事认真,做人实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诚实,讲信用是人的精神
财富,它比物质财富更珍贵的道理。
教学重点与难点:通过课文的研读,体会父亲做事认真,做人实在。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万年牢》
看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万年牢是什么意思?万年牢指的是什么?)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读通课文,读准生字。
2.检查字词:多音字:把、闷、削。
词语:走街串巷、掉皮损伤、晾晒、竹签、耽误、甩糖风、掺假、赚钱(能认读,并结合句子理解词义)
3.课文三处写了万年牢,分别指什么?找出有关语段读一读。
细读课文,感悟理解1.第一处的万年牢指的是什么?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
出示句子:“我的糖葫芦得均匀,越薄越见功夫,吃一口让人叫好,蘸出的糖葫芦不怕冷不怕热不怕潮,这叫万年牢。
”
a.为什么叫万年牢?
b.这种糖葫芦,父亲是怎么做出来的?(读第二小节,体会父亲十分讲究选料;读第三、四小节,体会父亲在制作糖葫芦中对蘸糖、甩糖风等每一个环节都一丝不苟)
c.小结:正是因为父亲做糖葫芦认真仔细,所以他的糖葫芦才能经久不衰。
二、.第二处的万年牢指什么?
“公平买卖走正道,顾客点头说声好,回头再来这是宝,做生意讲实在是万年牢。
”
a.什么叫正道?(凭着良心做买卖)
b.父亲是怎么走正道的?(抓住“不满意、看不下去、不听、嫌、辞去工作”体会父亲生意认真实在)
三.第三处的万年牢又指的是什么呢?
“父亲教导我做万年牢,就是要做可靠的人,实实在在的人。
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讲究认真,讲究实在。
” 体会父亲教导我做人要做可靠实在的人。
四.这三处的万年牢之间有什么联系?启发学生懂得:产品质量好才赢得顾客,做事讲认真、讲实在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和尊重。
深入体验你是怎么理解父亲的做人的道理的?结合具体的生活事例来说明。
交流“做事认真,讲诚信”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