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讲】中国民间美术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讲】中国民间美术教案.doc
教案第一章:民间美术概述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民间美术的定义、特点和分类。

2. 引导学生认识民间美术在中华民族文化中的地位和价值。

3. 激发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内容:
1. 民间美术的定义:民间美术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广大人民群众为满足自身生活需要而创造、传承的美术作品和美术活动。

2. 民间美术的特点:群众性、地域性、传承性、实用性、观赏性。

3. 民间美术的分类:绘画、雕塑、工艺、建筑、服饰等。

三、教学方法:
1. 讲授法:讲解民间美术的定义、特点和分类。

2. 展示法:展示民间美术作品,让学生直观感受民间美术的魅力。

四、教学步骤:
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美术,美术的分类。

2. 讲解:讲解民间美术的定义、特点和分类。

3. 展示:展示民间美术作品,让学生欣赏和分析。

4. 讨论:引导学生谈谈对民间美术的认识和感受。

5. 总结:强调民间美术在中华民族文化中的地位和价值。

教案第二章:民间绘画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民间绘画的种类和特点。

2. 引导学生欣赏民间绘画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3. 激发学生创作民间绘画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
1. 民间绘画的种类:年画、墙画、灯笼画、剪纸画等。

2. 民间绘画的特点:寓意性、夸张性、装饰性。

三、教学方法:
1. 讲授法:讲解民间绘画的种类和特点。

2. 展示法:展示民间绘画作品,让学生直观感受民间绘画的魅力。

3. 实践法:引导学生动手创作民间绘画作品。

四、教学步骤:
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上一章所学的民间美术概述。

2. 讲解:讲解民间绘画的种类和特点。

3. 展示:展示民间绘画作品,让学生欣赏和分析。

4. 实践:引导学生动手创作民间绘画作品。

5. 总结:评价学生的作品,强调民间绘画在民间美术中的重要性。

教案第三章:民间雕塑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民间雕塑的种类和特点。

2. 引导学生欣赏民间雕塑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3. 激发学生创作民间雕塑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
1. 民间雕塑的种类:泥塑、木雕、石雕、面塑等。

2. 民间雕塑的特点:寓意性、夸张性、实用性。

三、教学方法:
1. 讲授法:讲解民间雕塑的种类和特点。

2. 展示法:展示民间雕塑作品,让学生直观感受民间雕塑的魅力。

3. 实践法:引导学生动手创作民间雕塑作品。

四、教学步骤:
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前两章所学的民间美术概述和民间绘画。

2. 讲解:讲解民间雕塑的种类和特点。

3. 展示:展示民间雕塑作品,让学生欣赏和分析。

4. 实践:引导学生动手创作民间雕塑作品。

5. 总结:评价学生的作品,强调民间雕塑在民间美术中的重要性。

教案第四章:民间工艺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民间工艺的种类和特点。

2. 引导学生欣赏民间工艺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3. 激发学生创作民间工艺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
1. 民间工艺的种类:陶瓷、刺绣、染织、木版画等。

2. 民间工艺的特点:寓意性、实用性、观赏性。

三、教学方法:
1. 讲授法:讲解民间工艺的种类和特点。

2. 展示法:展示民间工艺作品,让学生直观感受民间工艺的魅力。

3. 实践法:引导学生动手创作民间工艺作品。

四、教学步骤:
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前三章所学的民间美术概述、民间绘画和民间雕塑。

2. 讲解:讲解民间工艺的种类和特点。

3. 展示:展示民间工艺作品,让学生欣赏和分析。

4. 实践:引导学生动手创作民间工艺作品。

5. 总结:评价学生的作品,强调民间工艺在
教案第五章:民间建筑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民间建筑的种类和特点。

2. 引导学生欣赏民间建筑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3. 激发学生对民间建筑文化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
1. 民间建筑的种类:民居、宫殿、庙宇、园林等。

2. 民间建筑的特点:地域性、寓意性、实用性、观赏性。

三、教学方法:
1. 讲授法:讲解民间建筑的种类和特点。

2. 展示法:展示民间建筑作品,让学生直观感受民间建筑的魅力。

3. 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民间建筑,增强对民间建筑的认识。

四、教学步骤:
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前四章所学的民间美术概述、民间绘画、民间雕塑和民
间工艺。

2. 讲解:讲解民间建筑的种类和特点。

3. 展示:展示民间建筑作品,让学生欣赏和分析。

4.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民间建筑,让学生亲身体验民间建筑的魅力。

5. 总结:强调民间建筑在民间美术中的重要性和文化价值。

教案第六章:民间服饰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民间服饰的种类和特点。

2. 引导学生欣赏民间服饰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3. 激发学生对民间服饰文化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
1. 民间服饰的种类:传统服装、饰品、头饰等。

2. 民间服饰的特点:地域性、寓意性、实用性、观赏性。

三、教学方法:
1. 讲授法:讲解民间服饰的种类和特点。

2. 展示法:展示民间服饰作品,让学生直观感受民间服饰的魅力。

3. 实践法:引导学生动手制作民间服饰作品。

四、教学步骤:
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前五章所学的民间美术概述、民间绘画、民间雕塑、民间工艺和民间建筑。

2. 讲解:讲解民间服饰的种类和特点。

3. 展示:展示民间服饰作品,让学生欣赏和分析。

4. 实践:引导学生动手制作民间服饰作品。

5. 总结:评价学生的作品,强调民间服饰在民间美术中的重要性和文化价值。

教案第七章:民间玩具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民间玩具的种类和特点。

2. 引导学生欣赏民间玩具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3. 激发学生创作民间玩具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
1. 民间玩具的种类:泥玩具、木玩具、布玩具等。

2. 民间玩具的特点:寓意性、夸张性、实用性、观赏性。

三、教学方法:
1. 讲授法:讲解民间玩具的种类和特点。

2. 展示法:展示民间玩具作品,让学生直观感受民间玩具的魅力。

3. 实践法:引导学生动手创作民间玩具作品。

四、教学步骤:
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前六章所学的民间美术概述、民间绘画、民间雕塑、民间工艺、民间建筑和民间服饰。

2. 讲解:讲解民间玩具的种类和特点。

3. 展示:展示民间玩具作品,让学生欣赏和分析。

4. 实践:引导学生动手创作民间玩具作品。

5. 总结:评价学生的作品,强调民间玩具在民间美术中的重要性和文化价值。

教案第八章:民间文学与艺术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民间文学与艺术的种类和特点。

2. 引导学生欣赏民间文学与艺术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3. 激发学生对民间文学与艺术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
1. 民间文学与艺术的种类:民间故事、传说、歌谣、戏曲等。

2. 民间文学与艺术的特点:寓意性、夸张性、实用性、观赏性。

三、教学方法:
1. 讲授法:讲解民间文学与艺术的种类和特点。

2. 展示法:展示民间文学与艺术作品,让学生直观感受民间文学与艺术的魅力。

3. 实践法:引导学生动手创作民间文学与艺术作品。

四、教学步骤:
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前七章所学的民间美术概述、民间绘画、民间雕塑、民间工艺、民间建筑、民间服饰和民间玩具。

2. 讲解:讲解民间文学与艺术的种类和特点。

3.
重点和难点解析
1. 民间美术概述的讲解:这是为学生建立基础知识框架的关键环节。

学生需要理解民间美术的定义、特点和分类,这些都是理解后续章节内容的基础。

2. 作品展示与分析:在讲解each type of folk art (e.g., pnting, sculpture, craft) 时,展示相关的经典作品并进行分析是至关重要的。

这有助于学生直观地理解不同类型民间美术的特点和魅力,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 实践环节:在讲解完一种类型的民间美术后,让学生亲自动手创作是加深理解和提高技能的重要步骤。

这不仅能够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还能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4.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民间建筑能够让他们亲身体验和感受民间美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价值,这对于加深对民间美术的理解非常有帮助。

对于每个重点环节的详细补充和说明:
在讲解民间美术概述时,可以通过提供具体的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不同类型的民间美术,例如展示不同地区的年画,让学生观察它们的区别和共同点。

在作品展示与分析环节,可以邀请学生参与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对作品的看法,从而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在实践环节中,可以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材料和工具,并指导他们完成创作过程。

教师应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意,确保他们在创作过程中掌握必要的技巧。

在实地考察环节中,教师可以提前准备一些问题或任务,让学生在参观过程中思考和记录,以便在之后的课堂上进行分享和讨论。

全文总结和概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