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12:3.3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课时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归纳:山地迎着风吹来的一坡叫迎风坡,另一坡叫背风坡。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人们通常把这种雨叫做地形雨。
教师:实际上乞拉朋齐就是大量地形雨形成的“雨极”。下面的“阅读资料”可以让你更清楚地了解乞拉朋齐的雨。
学生阅读资料:
世界“雨极”
乞拉朋齐地处喜马拉雅山南麓,东、西、北三面都有高山屏障,这种簸箕形的地形,特别是北面高大的喜马拉雅山,迫使来自海洋、饱含水汽的西南季风抬升,形成大量的地形雨。
大陆
西岸
大陆
东岸
大陆
西岸
内陆
地区
大陆
东岸
活动2:请同学们观察《中国四地降水量》,说一说中国东部季风区南北降水的地区差异。
学生:北方的哈尔滨、北京降水比南方的武汉、广州少。
教师:从北向南,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降水量逐渐增多。
活动3:请同学们课下查阅资料或上“中国气象在线”网站(http://)查询,记录以下几个城市在上一年中的降水量,并填入下表格中,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分析我国降水的地区分布有什么特点?
活动1:请同学们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说一说世界降水随纬度变化规律是怎样的?
学生: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教师归纳:赤道附近降水多,由赤道向两极,总的趋势是年降水量越来越少。
活动2:在教材“世界降水量分布图”中找到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和西岸,找到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东部、内部、西部,并结合《七年级地图册》(上册)的“海陆位置对降水的影响”图,说一说它们的降水量有什么差异?
教学
方法
讲授法
教具
地球仪、塑料地球仪、世界地图、白纸等。


过பைடு நூலகம்

导入新课:结合教材“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图,找出乞拉朋齐和阿塔卡马沙漠,阅读扩展资料“世界雨极与旱极”,说一说世界降水的分布的特点。
教师:上述资料说明了什么?
学生:乞拉朋齐降水多,阿塔卡马沙漠降水量少,说明了世界降水量的分布是不均衡。
教师:世界降水究竟是怎样分布的,有什么规律呢?学过“降水的分布”,我们就可以知道了!
非洲的几内亚的利卡年降雨量10450毫米,喀麦隆的第彭沙年降雨量10091毫米,都是在迎风坡上测到的。
教师:实际上,影响降水的因素还有洋流,洋流是怎样影响降水的呢?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课下继续探究。
3.世界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教师:由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洋流等因素的影响,使得世界各地的降水量不同,但是我们可以从“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找出世界降水的分布。
2. 影响降水的因素
3. 世界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4. 人类对降水的影响
城市
长春
北京
上海
福州
广州
西安
昆明
重庆
兰州
乌鲁
木齐
年降水量(毫米)
4.人类对降水的影响
教师:降水与人类息息相关,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降水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请同学们阅读以下资料,了解人类对降水的影响的发展。
环节时间
5′
10′
15′
5′




第三节降水的变化和分布
三、降水的分布(空间变化)
1. 等降水量线图表示降水量的分布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第三节
课时2
课题
第三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授课时间




知识与技能
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分布规律。
过程与方法
讲述法、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热爱地理教育
教学
重点
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简单分析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分布规律。
教学
难点
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简单分析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分布规律。
学生:大陆东岸降水较多,西岸较少。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陆降水较少,沿海多。
教师归纳: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较多,西岸降水较少。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较少,沿海降水较多。
活动3:请同学们观看Flash动画《地形雨》,说一说地形对降水的影响。
学生:向坡上吹的湿润的风,遇到山脉的阻挡,上升冷却凝结降水;而在另一坡,空气下沉增温,比较干燥。
⑤世界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和最贫乏的地区各分布在哪里?[世界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即世界的“雨极”——乞拉朋齐(它位于喜马拉雅山南坡即迎风坡,属于地形雨);世界降水量最贫乏的地区,即世界“干极”——阿塔卡马沙漠。]
教师归纳后,请同学们填写下表格:
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
降水
分布
赤道附近
两极地区
南、北回归线附近
中纬度(温带)地区
教师强调:在同一条等降水量线上,各点的降水量相等。教材的“世界降水量分布图”就反映了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状况。
2.影响降水的因素
教师:阅读教材的“世界降水量分布图”,可以发现:为什么有的地方降水量大,有的地方降水量少?影响降水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影响降水的因素主要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洋流等。)
讲授新课:三、降水的分布(空间变化)
1.等降水量线图表示降水量的分布
教师:不同的地区降水量不同,人们为了研究的方便,通常用等降水量线图来表示降水量的分布情况。等降水量线与等高线、等温线都是等值线,具有相类似的特点,那么什么叫等降水量线呢?
学生:在地图上把年平均降水量相等的点连成的光滑曲线,叫等降水量线。
学生活动1:判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以下问题:
①赤道附近各地的年降水量,大多在多少毫米以上?(降水多,大多在2000毫米以上)
②由赤道向两极,年降水量是怎样变化的?(年降水量总的趋势是逐渐减少。)
③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与大陆西岸降水有什么差别?(大陆东岸降水较多,西岸降水较少。)
④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与沿海地区的年降水量有什么差别?(大陆内部降水较少,沿海降水较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