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高中生物湖南高二高考真卷全真试卷【4】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2019年高中生物湖南高二高考真卷全真试卷【4】含答
案考点及解析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
1.将植物横放,测量根和茎生长素浓度与其生长状况的关系如甲图所示,则曲线上M、N、P和Q点分别最可能对应于乙图中的()
A.a、b、c、d B.a、c、d、b C.b、c、a、d D.b、d、c、d
【答案】B
【解析】植物横放后,由于重力作用,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于背地侧。

于是d处浓度大于c处,b 处浓度大于a处。

但由于根对生长素浓度较为敏感,因而d处生长受到抑制, c处生长受到促进,所以表现为根向地生长。

茎对生长素浓度不敏感,因而b处生长比a处快。

由此,B项正确。

2.下列关于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该工程的主要目的是治理小流域的水土流失问题
B.该生态工程运用了整体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以及工程学原理C.该生态工程针对不同的地形采取不同的措施
D.该生态工程做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统一
【答案】B
【解析】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工程中主要解决的问题为水土流失,要针对不同的地形采取不同措施,遵循协调与平衡原理,同时要注重种树与当地居民的经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遵循了整体性原理,而并未充分体现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3.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都来源于环境
B.植物都通过化学物质传递信息
C.信息沿食物链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
D.信息可以调节生物种间关系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物理信息既能来源于无机环境,也能来自生物,A错误;植物也可以通过物理信
息如颜色等传递信息,B错误;信息既能在同种生物之间进行传递,也可在不同生物之间传递,甚至可在生物和无机环境之间传递,C错误;捕食与捕食者之间的信息传递可以调节生
物种间关系,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生态系统信息及信息传递特征的知识。

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
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每种动物在生态系统中只能处在一个营养级上
B.在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体型就越大
C.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D.细菌和真菌都是分解者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每种生物在不同的食物链中可能占有不同的营养级,因此同一生物可以占有不同
的营养级,故A错误;在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体型不一定越大,如树和昆虫,故B错误;自养生物一定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中的主要成分,故C正确;细菌不一定是分
解者,如硝化细菌是生产者,寄生细菌是消费者,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
系的能力。

5.下列有关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用限制酶切割一个DNA分子中部,获得一个目的基因时,被水解的磷酸二酯键有2个B.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识别序列越短,则该序列在DNA中出现的几率就越大
C.-CATG↓-和-G↓GATCC-序列被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出的粘性末端碱基数不同
D.只有用相同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处理含目的基因的片段和质粒,才能形成重组质粒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用限制酶进行切割DNA分子中部,获取目的基因时,被水解的磷酸二酯键有4个,故A错误;限制酶识别的序列越短,在DNA分子中出现的概率越大,B正确;-CATG↓-和-
G↓GATCC-序列被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后露出的黏性末端都是四个碱基,故C错误;不同
的限制酶可以切割出相同的黏性末端,可以形成重组质粒,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
在联系的能力。

6.下列关于生物的基本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病毒被认为是生物体的主要原因是它有新陈代谢
B.反射是动植物体对内外环境做出的规律性反应
C.除人类之外的生物只有适应环境,没有改造环境的能力
D.对生命的维持和延续最重要的是新陈代谢和繁殖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进行新陈代谢,只有在细胞内部才有生命活动,故A错误;反射是具有中枢神经系统的动物才具有的活动,故B错误;生物都能够适应环境,也能
影响环境,故C错误;生命活动的维持依赖新陈代谢的进行,生命的延续依赖生物的繁殖活动,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的基本特征,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
系的能力。

7.若在图1所示神经的右侧给予一适当的刺激,则电流表偏转的顺序依次是(电流表指针偏
转方向与电流进表方向一致)()
A.②→①→②→③→②B.①→②→①→②→①
C.③→②→③→②→③D.③→②→①→②→③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当刺激由右向左传导时,首先 b 点出现动作电位,a 点为静息电位,电流表偏转
情况为图③→②;紧接着b 点恢复为静息电位,探针两侧电位相同,此时为图②→③所示;神经冲动继续向左传导,当神经冲动传导到 a 点,a 点出现动作电位,b 点为静息电位,则为图③→②所示;之后 a 点恢复静息电位,探针两侧电位差相同,则为图②→③所示,所以
整个过程的变化是.③→②→③→②→③。

考点:本题考查神经冲动的传导过程的知识。

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
的内在联系,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
能力。

8..DNA完全水解后,得到的化学物质是 ( )
A.氨基酸、葡萄糖、含氮碱基
B.核糖、含氮碱基、磷酸
C.氨基酸、核苷酸、葡萄糖
D.脱氧核糖、含氮碱基、磷酸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将DNA彻底水解能得到组成核苷酸的三个结构,即脱氧核糖、磷酸和含氮碱基,
故D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DNA的结构,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
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9.下列关于线粒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线粒体具两层膜
B.部分线粒体蛋白是葡萄糖易化扩散的载体
C.线粒体能合成部分自身需要的蛋白质
D.在光学显微镜下能看到线粒体外形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线粒体具两层膜,含有少量DNA,能合成自身需要的部分蛋白质,染色后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外形。

线粒体分解的物质是丙酮酸,没有运输葡萄糖的载体,B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的知识。

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0.下列关于胚胎工程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哺乳动物体细胞核移植的成功率小于胚胎细胞核移植
B.诱导胚胎干细胞分化成器官的培养基中不需要加入饲养层细胞
C.胚胎干细胞是一类未分化细胞,具有二倍体核型,可从早期胚胎中分离获取
D.胚胎分割时需将原肠胚的内细胞团均等分割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哺乳动物体细胞的全能性较低,故体细胞核的移植成功率小于胚胎细胞核移植,故A正确。

诱导胚胎干细胞分化成器官培养基中不需要加入饲养层细胞,加入牛磺酸、丁酰环腺苷酸等化学物质,故B正确。

胚胎干细胞是一类未分化,可以从早期胚胎中分离获取的二倍体核型,故C正确。

胚胎分割是将桑椹胚或囊胚,囊胚期的内细胞团均等分割,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胚胎工程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识记理解掌握程度。

二、双选题
11.如图表示机体内生命活动调节的途径。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图示可以说明下丘脑既是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又是神经中枢,但不受大脑皮层的调控
B.当图中的感受器感受到血糖含量降低时,图中的内分泌腺一定是胰岛
C.如果感受器、①、下丘脑、⑦和内分泌腺组成机体内的某一反射活动的反射弧,则
①⑦分别为传入神经、传出神经
D.如果图示中的内分泌腺为甲状腺,则⑥的增加可引起③和④的减少
【答案】AB
试题分析:图示下丘脑既是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又是体温等的神经中枢,但下丘脑的活
动受大脑皮层的调控,A错误。

血糖含量降低时,机体调节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增多,同时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多,故图示内分泌腺还可以为肾上腺,B错误。

一个完整的反射弧由
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构成,若感受器、①、下丘脑、⑦和内
分泌腺组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则①⑦分别为传入神经、传出神经,C正确。

若图示中的内分泌腺为甲状腺,则⑥是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增加,会反馈调节作用于下丘脑和垂体,
抑制其分泌③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④促甲状腺激素,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神经—体液调节及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从图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
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12.下列关于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种植转基因作物应与传统农业种植区隔离
B.转基因作物被动物食用后,目的基因会转入动物体细胞中
C.国际上大多数国家都在转基因食品标签上警示性注明可能的危害
D.种植转基因植物有可能因基因扩散而影响野生植物的遗传多样性
【答案】BC
【解析】
试题分析:种植转基因作物以防止对不得植物产生基因污染,所以与传统农业种植区隔离,
故A正确;动物取食转基因作物后,要经过消化吸收才进入身体,目的基因不可能直接进入
动物细胞,故B错误;转基因食品上只标明原料来自转基因生物,并未标明其危害,C错误;转基因植物可能与野生植物发生杂交而出现基因交流,影响野生植物的多样性,D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3.下面关于植物细胞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叶肉细胞脱分化后可形成无定形状态的薄壁细胞
B.叶肉细胞经再分化过程可形成愈伤组织
C.融合植物叶肉细胞时,应先去掉细胞膜
D.叶肉细胞离体培养时,可以表现出全能性
【答案】AD
【解析】
试题分析: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叶肉细胞经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融合的植物叶
肉细胞应先除去细胞壁,高度分化细胞离体后,才能发育成一个个体,A、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植物细胞工程的具体操作。

14.下列有关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国际上大多数国家都在转基因食品标签上警示性注明可能的危害
B.我国已经对转基因食品和转基因农产品强制实施了产品标识制度
C.开展风险评估、预警跟踪和风险管理是保障转基因生物安全的前提
D.目前对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争论主要集中在基因能否成功表达上
【解析】本题考查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要考生明确目前对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争论主要集
中在食物安全、生物安全和环境安全三个方面,能从正反两方面认识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和转
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关于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我国在转基因食品标签上警示性注明了可能的危害,但国际上大
多数国家都并没有在转基因食品标签上警示性注明可能的危害,A错误;我国已经对转基因
食品和转基因农产品强制实施了产品标识制度,B正确;开展风险评估、预警跟踪和风险管
理是保障转基因生物安全的前提,C正确;目前对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争论主要集中在食物
安全、生物安全和环境安全三个方面,D错误。

15.聋哑学生要准确地理解老师的手语,依靠的神经中枢是
A.语言中枢B.听觉中枢C.嗅觉中枢D.视觉中枢
【答案】AD
【解析】聋哑学生要想准确的理解老师的手语,首先要能看的见老师手的动作,这个需要依
靠视觉中枢,其次,手语作为一门语言,它的理解需要借助于语言中枢;嗅觉中枢在此并没
有什么用,由于是聋哑学生,故他们的听觉是有障碍的。

故本题的答案选择AD。

三、综合题
16.“白菜—甘蓝”是科学家用细胞工程的方法培育出来的蔬菜新品种,它具有生长期短、耐热
性强和易储存等优点。

如图是“白菜—甘蓝”培育过程示意图,请完成下列问题:
(1)由杂种细胞D培育成白菜—甘蓝植株,采用的技术手段是________。

该过程说明杂种
细胞具有______ __。

(2)要制备“白菜—甘蓝”的人工种子,要在d步骤选取具有生根、发芽能力的________结构,包裹上人工种皮等。

(3)在d过程培养中,培养基的成分通常包括水、______、有机营养和________等,同时,在培养过程中,除必要的温度、光照和氧气等外界条件外,成功的另一个关键是操作过程中
必须保证__________________。

(4)在a过程中诱导原生质体融合最常用的诱导剂是______________,融合依据的原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取适宜浓度的蔗糖溶液,加入适量配制成细胞壁分解液。

其中选取适宜浓度的
蔗糖溶液而不用蒸馏水的理由是:适宜浓度的蔗糖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植物组织培养全能性(2)胚状体(3)无机营养植物激素无菌(4)聚乙二醇(PEG)
细胞膜的流动性(5) 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可防止原生质体过度吸水涨破(保持原生质体正常的形态)
【解析】
(1)将杂种细胞D培育成白菜—甘蓝植株,采用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其原理是植物细胞具有
全能性。

(2)人工种子是指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得到的胚状体、不定芽、顶芽和腋芽等为材料,通过人工
薄膜包装得到的种子。

(3) d是再分化过程,该过程的培养基中通常包括水、无机营养、有机营养和植物激素(细胞
分裂素和生长素)等,同时培养过程需要必要的温度、光照和氧气等外界条件,还必须保证
无菌条件。

(4) a表示依据细胞膜的流动性原理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的过程,常用的诱导剂是聚乙二醇(PEG)。

(5)去除细胞壁的方法是酶解法,即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分解细胞壁。

选取适宜浓度的蔗糖溶
液可以保持渗透压平衡,防止原生质体过度吸水涨破(保持原生质体正常的形态)。

考点:本题考查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

点评:本题“白菜—甘蓝”培育过程示意图为载体,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属于容易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