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美术活动精品教案《恐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美术活动精品教案《恐龙》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大班美术活动教材第四章《奇妙的生物世界》中的第三节《恐龙》。

详细内容包含认识恐龙的外形特征、了解恐龙的生活环境以及通过观察图片,描绘出自己喜欢的恐龙。

二、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恐龙的种类、外形特征及其生活环境。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力及绘画表现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分享成果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教学难点:恐龙的外形特征描绘、色彩的搭配。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想象、绘画表现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恐龙图片、恐龙模型、画纸、画笔、颜料、调色板等。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调色板、橡皮泥等。

五、教学过程
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
利用恐龙模型和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恐龙的种类、外形特征及其生活环境。

2. 讲解恐龙知识(10分钟)
3. 例题讲解(15分钟)
以霸王龙为例,讲解如何描绘恐龙的外形特征,示范绘画步骤及技巧。

4. 随堂练习(10分钟)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选择自己喜欢的恐龙进行绘画。

5. 学生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师生共同评价、交流、分享。

6. 小组合作创作(15分钟)
学生分组,利用橡皮泥制作恐龙,培养合作精神。

六、板书设计
1. 板书恐龙
2. 板书内容:
恐龙的种类
恐龙的外形特征
恐龙的生活环境
绘画步骤及技巧
七、作业设计
1. 作业题目:描绘你最喜欢的恐龙。

2. 答案要求:要求恐龙的外形特征描绘准确,色彩搭配合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观察其他生物,了解它们的特点,培养对自然科学的热爱。

重点和难点解析
1. 教学难点:恐龙的外形特征描绘、色彩的搭配。

2. 例题讲解:如何具体描绘恐龙的外形特征,以及绘画步骤和技巧。

3. 小组合作创作:在合作过程中,学生如何分工、协作,以及如何表达自己的创意。

4. 作业设计:如何确保学生描绘的恐龙具有准确的外形特征和合理的色彩搭配。

一、恐龙外形特征描绘与色彩搭配
1. 外形特征描绘:
强调观察恐龙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恐龙的头部、身体、四肢和尾巴等部位的特征。

示例讲解时,详细描述霸王龙的头部长有尖锐的牙齿,身体强壮,四肢粗壮有力,尾巴长且有力量。

指导学生抓住恐龙的主要特征,简化细节,用线条勾勒出恐龙的基本形态。

2. 色彩搭配:
讲解色彩搭配的基本原则,如冷暖色对比、明暗对比等。

示例中,以霸王龙为例,选择深绿色、棕色等自然色调,表现恐龙的皮肤质感。

引导学生尝试不同的色彩搭配,表现出恐龙的生动形象。

二、例题讲解
1. 绘画步骤:
用铅笔在画纸上轻轻勾勒出恐龙的基本轮廓。

根据恐龙的特征,描绘出头部、身体、四肢和尾巴等细节。

然后,用橡皮泥或水粉颜料为恐龙上色,注意色彩的搭配和过渡。

用黑色或深色勾勒出恐龙的轮廓,使画面更加立体。

2. 技巧:
强调线条流畅,用笔轻松自然,表现出恐龙的动态感。

引导学生学会用色彩的深浅、明暗对比来表现恐龙的立体感。

三、小组合作创作
1. 分工:
小组成员共同讨论,根据每个人的特长和兴趣,分配任务,如:一人负责绘图,一人负责调色,一人负责制作恐龙模型等。

鼓励学生在分工合作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共同完成任务。

2. 协作:
在创作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沟通交流,
共同解决问题。

鼓励学生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四、作业设计
1. 作业要求:
学生需在课后独立完成一幅描绘自己最喜欢的恐龙的作品。

要求作品中的恐龙具有准确的外形特征,色彩搭配合理,表
现出恐龙的生动形象。

2. 答案要求:
在批改作业时,关注学生是否抓住了恐龙的主要特征,色彩
搭配是否和谐,给予积极的评价和建议。

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
一、语言语调
1. 讲解时,语言要清晰、简练,语速适中,确保学生能够听懂。

2. 在强调重点和难点时,适当提高语调,引起学生的注意。

3. 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激发学生对恐龙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时间分配
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确保学生充分观察和了解恐龙。

2. 讲解恐龙知识:10分钟,简洁明了地传授知识点。

3. 例题讲解:15分钟,详细演示绘画步骤和技巧。

4. 随堂练习:10分钟,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实践。

5. 学生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充分展示学生的成果,进行互
动交流。

6. 小组合作创作:15分钟,保证合作过程的顺利进行。

三、课堂提问
1. 提问要具有针对性和开放性,鼓励学生思考、发表自己的观点。

2. 针对不同学生的回答,给予积极的评价和引导,提高学生的自
信心。

3. 注意提问的时机,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四、情景导入
1. 利用恐龙模型和图片,创设有趣的实践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 通过观察、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恐龙的外形特征和生活环境。

教案反思
1. 教学内容方面:本次课程是否全面、深入地讲解了恐龙的相关
知识,学生是否能够掌握恐龙的外形特征和绘画技巧。

2. 教学方法方面:课堂时间分配是否合理,教学手段是否丰富多样,是否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 课堂互动方面:课堂提问是否具有针对性和开放性,学生是否
积极参与讨论,教师是否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4. 学生学习效果方面:学生是否能够独立完成作业,作品是否具
有创意,是否掌握了恐龙的绘画技巧。

5. 教学改进方面:针对本次课程的不足,思考如何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下次课程的教学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